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

漢章武六年十一月。

眼瞅着華夏大地又即將要邁入新的一年中,加之近來孫權的生辰要到了,因此偏安江左的建鄴城內,這幾日的氣氛一直很熱鬧。

在孫權有意的隱瞞下,州陵丟失的消息,在建鄴城內流傳的並不廣。

當然要想完全瞞住這個消息,那也是不可能的。

可州陵不同於公安那般名氣大。

州陵不在江東境內,除去有着荊州地圖的朝廷,尋常百姓縱使知道了州陵丟失的事實,他們也無法意識到這件事會給吳軍帶來多大的風險。

對於知曉這消息的百姓來說,他們或許只認爲吳軍在大意下,只丟失了一座“無關緊要”的城池。

相比於吳軍兵壓公安的煊赫武功,區區一座州陵的丟失,又算的了什麼呢?

建鄴偏安江左,數十年來不聞兵戈之聲。

這數十年來,紙醉金迷的生活纔是建鄴城內的主旋律。

在這主旋律下,建鄴城內的大部分人的精神已然被麻痹了。

不過嘛,孫權可不會與尋常百姓一般沒見識。

年年都要看一遍荊州地圖的孫權,自是知曉州陵城對進入荊州的吳軍來說有多麼重要。

所以在孫權剛剛收到州陵丟失、潘璋戰死的消息時,他整個人是處在憤怒的邊緣的。

幸虧在孫權要宣泄怒意之時,陸遜的安撫奏摺及時送到。

在陸遜的奏摺中,陸遜深刻闡明瞭漢軍的弱點所在——“州陵之失,賊軍之垂死掙扎也。”

接着陸遜又在奏摺內盡力寬撫孫權——“願陛下稍忍數日之怒,臣必盡心使戰局幽而復明也!”

看完陸遜奏摺的內容後,孫權的確一下子壓制住了內心的怒氣。

誠然州陵丟失,是孫權不願意接受的事實。

可正如陸遜所說,漢軍有着缺糧及北有強敵這兩大致命弱點。

況且州陵雖失,但吳軍的主力並未受到損傷。

另外孫權對陸遜的能力亦是認可的。

陸遜能把握時機,在內有韓綜隱患的情況下,還能一舉攻入荊州的腹地。

這樣的能力,比之當年的呂蒙只高不低。

至少從全盤局面看來,陸遜與糜暘的交手,基本處於有來有往的境地中。

面對着糜暘這樣的強敵,陸遜一時不察,遭遇點挫折倒不是不能理解的事。

在以上的種種心理自慰下,孫權很快就選擇了相信陸遜所言。

對於陸遜丟失州陵的事,孫權不僅不下詔斥責他,反而還派出使者前去寬慰他。

除此之外爲了不讓陸遜有後顧之憂,孫權還嚴厲禁止州陵丟失的消息在建鄴城內的流傳。

孫權這麼做,一方面是想減少部分“不明事理”的大臣對陸遜的攻訐,另一方面也是想穩定人心。

論對朝局的掌控,孫權是當今天下三位帝王中最強的。

只要他本人不失態,那麼在他的強壓下,的確也沒不開眼的大臣,敢對州陵丟失的事妄加議論。

自我安慰是有迷惑性的。

一開始時,孫權可能還憂心前線的戰事。

可隨着時間的推移,孫權一直未收到更差的戰報後,孫權心中只認爲陸遜成功穩定住了局勢。

這讓孫權好似忘卻了州陵丟失的事。

而爲了進一步穩定人心,孫權更是打算對今年的生辰大辦特辦。

當孫權要隆重辦理生辰的旨意下達後,建鄴城內的吳臣內心中的確不再那麼擔憂。

大將軍的軍情,一向是直接送到陛下手中。

現陛下尚有心情大肆操辦生辰,這足以說明前線的軍情並不嚴峻。

甚至已經出現了轉機?

許多吳臣心中出現了這樣的想法,這讓他們放下了心中的擔憂從而迎合起孫權。

在吳臣的盡心迎合下,孫權的生辰盛典,開始緊鑼密鼓的操辦着。

堆積如山的貢品,在各地官員的運送下,絡繹不絕的運入建鄴城內。

寬廣連綿的街道,在太常屬吏的佈置下,晝夜不分的掛着大紅燈籠。

一時間建鄴城內外的數十萬百姓,都得知了孫權要大肆操辦生辰的消息。

儘管孫權的生辰盛典百姓是無法參加的,然孫權爲了與民同樂,下詔減免了建鄴百姓的一年賦稅。

如此惠民的詔令,自然引得了建鄴城內外百姓的一片歡騰。

在孫權生辰還未到來前,建鄴城內的大街小巷中,就都已經流傳起了百姓對孫權的盛讚。

如潮水般踊躍在城內的盛讚,在有心人的引導下涌入皇宮中,聽得孫權喜笑顏開。

孫權感覺自己,好像許多年都未曾這麼開心過了。

而在今日隨着太常顧雍將剛紡織好的袞服,擡至孫權的面前,孫權內心中的喜悅更是又攀上了一個高峰。

看着眼中金龍飛舞,紫雲呈祥的袞服,孫權忍不住站起身朝着它走去。

爲了今年生辰能讓孫權穿上氣勢不凡的袞服,太常顧雍召集了江東境內一流的巧手。

衆多江東巧手在皇宮內日夜不休的趕工,方纔在生辰到來的前三日,織造出了這一件令孫權着迷的袞服。

在來到雍容華貴的袞服前後,孫權下意識地伸手朝着袞服摸去。

雙手剛一觸及袞服,孫權就感覺到了細膩不凡之感。

這樣的感覺讓孫權意識到,他身前這套袞服的用料定然是絕佳。

“好,好,好!”

孫權由衷地不住感嘆着。

“元嘆有心了。”

在感嘆完後,孫權並未忘記誇獎顧雍。

得到孫權誇獎的顧雍對着孫權微微一拜:

“天子服飾,自該有天子氣概!”

聽到顧雍的話後,孫權大笑起來。

顧雍不僅辦事周到,就是話也說的很漂亮。

天子氣概!

顧雍的話不禁讓孫權萬分期待起來:

三日後當他穿着這套象徵人間至尊的袞服,在大殿前接受百官朝賀時,該是怎樣難忘的一副盛景。

“元嘆以你的才能,太常何足道哉!”

興奮之餘孫權對顧雍說出了這麼一句話。

而這句話讓顧雍大喜。

天子無戲言。

太常已是九卿,太常若不足以匹配自身的才能,往上可就是三公了!

大喜的顧雍,本想對着孫權謝恩。

然還未等顧雍開口,是儀便手捧一封奏疏來到孫權的身前。

見是儀到來,顧雍連忙閉上了嘴,就連孫權的眉頭也輕微的皺了一下。

顧雍與孫權會有這番表現,乃是由於是儀的特殊身份。

自赤壁之戰後,是儀就一直是孫權身邊的秘書郎,掌管着整理遞送邊將奏報的重責。

而在公安之戰後,是儀給孫權送來的就一直是不利的軍情。

這都讓大吳君臣上下,心中都有些陰影了。

在是儀來到身前後,孫權有些忐忑地問他道:

“可是大將軍有最新軍情送到?”

在問這句話的時候,孫權心中一直默默祈禱着——千萬不要是陸遜送來的軍情!

對孫權來說前線沒有最新軍情,就是最好的情況。

反之的話,變數太多了。

或許是孫權內心中的祈禱起到了效果。

是儀對着孫權一拜道:

“是鎮西將軍送來的。”

聽到是全琮送來的奏疏,孫權與顧雍齊齊在心中鬆了一口氣。

隨後笑意又出現在孫權的臉上:

“朕前幾日一直好奇,子璜的賀表爲何一直未送到。

沒想到子璜的賀表,竟在今日才姍姍來遲。

朕倒要看看,子璜究竟是寫了何等賀表,纔會延誤至今。”

孫權說完後,便伸手從是儀的手中拿過全琮送來的奏疏。

孫權的話,讓顧雍的臉上也露出笑意。

顧雍可是知道全琮現負責鎮守豫章郡。

豫章郡位處江東境內不在前線,又怎麼會有戰事呢?

而若非因戰事,那麼全琮的這封奏疏,想想就知道是一封賀表。

近日來各地大臣,送的賀表可謂是太多了。

顧雍用期待的目光看向孫權。

他也有些好奇,全琮的賀表中會用哪些佳詞佳句來稱讚孫權。

但很快的,顧雍就意識到了不對勁。

他發現在孫權展開全琮的奏表前,孫權的臉上還掛着笑意。

可當孫權看到奏表中的內容後,他的臉色立刻就發生了變化。

是什麼樣的變化呢?

孫權的臉色,正逐漸變得扭曲起來。

不可置信,憤怒,惶恐

種種人世間最糟糕的情緒,幾乎是瞬間出現在孫權的心間。

這讓孫權的臉色,如何變得不扭曲?

是儀亦很快意識到了不對。

他原本也以爲全琮的奏疏是賀表,故並未先展開看。

但如今從孫權臉色的變化可知,全琮的奏疏絕不可是賀表!

就在是儀想開口詢問孫權時,臉色扭曲的孫權,就已然發出了怒吼。

“漢軍?

漢軍不是在荊州嗎?怎會突然襲擊豫章?

還有數萬山越兵,爲何會突然響應漢軍?

全琮之前不是上奏說,彭綺已大敗不成氣候。

這就是他所言的不成氣候嗎?!

還有那陸遜,他不是說漢軍是在垂死掙扎嗎?!

垂死掙扎,能掙扎至豫章,朕的腹心之處?!”

孫權快氣瘋了。

盛怒的孫權,先是從口中快速發出一連串質問。

而在對着手中的奏疏質問完後,孫權就像一頭被偷家的老虎,眼神中佈滿血絲的看向是儀與顧雍:

“豫章四縣不戰而降,不戰而降!

數千漢軍如入無人之境,直逼柴桑!

那可是柴桑呀!

全琮在幹什麼,陸遜在幹什麼,朕的十萬大軍都死了不成,竟讓漢軍威逼至此!”

在一連串的質問後,孫權的怒吼聲又上了一個臺階。

孫權的怒吼讓是儀與顧雍意識到了發生了什麼事。

而在他們驚恐的時候,孫權那想殺人般的眼神,更是直接嚇得他們跪倒在地。

跪倒在地的顧雍與是儀二人,渾身顫抖。

他們既懼怕漢軍威逼柴桑的事,亦懼怕孫權會在盛怒之下拿他們二人開刀。

孫權在看到地上渾身顫抖的顧雍與是儀二人後,他心中的怒氣更是直接上了一個臺階。

跪在他身前的,一個是他往日倚爲心腹的謀士,一個是國家位高權重的九卿。

可當國家有難時,他們二人全無半點建議,只會跪地顫慄。

大吳都是養了些什麼酒囊飯袋?

心中不斷沸騰的怒火,讓孫權幾乎是從牙縫中擠出了一句話:

“滾,都給朕滾!”

孫權感覺要是他再多看是儀與顧雍一眼,他都會忍不住殺了他們。

聽到孫權被氣的,聲音都開始變得扭曲了,是儀與顧雍二人哪裡還敢在多留一刻。

身穿公卿袍服的他們,這一刻就像滑稽的小丑一般,於地上快速膝行離去。

當是儀與虞翻二人離開後,被氣的心肝疼的孫權彎起了腰。

最後孫權更是被疼的直接半跪在地。

孫權一隻手撫住胸口,另一隻手支撐着因害怕而不住抖動的身體。

對於孫權來說,相比於州陵丟失,漢軍威逼柴桑的事,才更他感到懼怕。

州陵丟失,可陸遜的十萬大軍畢竟沒事。

要是陸遜能率兵安然回到江東,從本質上來說他並未損失什麼。

就算在突圍的過程中,吳軍損兵折將,孫權也不是不能接受。

再慘,還能慘的過當年的公安之戰嗎?

大不了,再蟄伏几年就是。

幾年若不夠,那就學當年的勾踐蟄伏十年。

只要江東這塊富庶的基本盤,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好。

爲何孫權多年來,膽敢一直反覆橫跳,背刺的事更是隨意可做?

那是因爲在孫權看來,哪怕他橫跳失敗,有着富庶的江東爲基本盤,他依然有東山再起的底氣。

而江東又向來有長江天險爲屏障,加上江東水軍冠絕天下,令外敵無法威脅到江東,孫權實在是沒有什麼可怕的。

可今日不同了。

糜暘爲何要謀奪柴桑?

糜暘看穿了他心中的依仗所在,糜暘想要一舉打破他東吳的根基!

一想到這,孫權就感受到了從未感受到的恐懼。

絕對不能讓糜暘得逞!

孫權掙扎着想從地上站起身來,他想召集百官共同商議。

但隨後孫權又想到,東吳的俊傑要麼跟隨陸遜在荊州,要麼就是分鎮各地,偌大的建鄴城內,這時哪裡還有股肱之臣?

這時建鄴城內有的,大多隻是迎合上意,粉飾太平之輩。

召集百官又有何用!

該怎麼辦,該怎麼辦?

心亂如麻的孫權在不斷思考着對策,在良久的苦思之後,孫權的腦海中浮現了一人的身影。

想起那人後,孫權宛若溺水待斃的人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般:

“來人,快扶朕起來,朕要出宮!”

在左右上前將孫權扶起後,孫權踉蹌着弓着身軀朝外走去。

然因心中的懼怕,讓孫權的腳步變得十分虛浮,一個不小心,孫權撞倒了身前象徵大吳天子威嚴的袞服。

衣架落地的巨響,嚇了孫權一跳

看着滾落在地再無半分威嚴的天子袞服,孫權心若火灼:

糜暘,你的這份生辰禮物,好狠!

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24章 屠殺?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7章 懾服徐詳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16章 幼時情誼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295章 漢軍危機 他真的在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17章 駐守公安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8章 關羽之憂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
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24章 屠殺?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7章 懾服徐詳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16章 幼時情誼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295章 漢軍危機 他真的在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17章 駐守公安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8章 關羽之憂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