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

bookmark

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銀狐》)

吳郡全氏,指的乃是吳郡錢塘全氏。

全氏在當代有一個傑出的人物,那便是家主全柔長子全琮。

全琮字子璜,年少時就有仁義傳播,好賑濟災民。

全琮之父全柔曾使全琮,攜帶數千斛大米到吳縣進行交易。

等全琮到吳縣後,將他所攜帶的米都散盡,帶着空船回到錢塘。

全柔對此感到大怒,全琮頓首解釋道:

“愚以所市非急,而士大夫方有倒縣之患,故便振贍,不及啓報。”

因此事,當時中州士人避亂江東,投奔全琮有百餘人。

對這百餘士人,全琮散盡家財,與共有無,遂顯名遠近。

因爲全琮的名聲,孫權任用全琮爲奮威校尉,授兵數千人。

後來全琮討伐山越立下戰功,更是命全琮爲偏將軍。

可以說吳郡全氏與吳郡陸氏,因爲各有着全琮與陸遜這兩位傑出代表,所以已經漸漸發展成了,江東中有數的世家豪門了。

而糜暘給孫權寫的信中內容是什麼,能夠令孫權感到驚怖呢?

糜暘在信中羅列了,現今各位江東諸將的生平履歷。

而其中履歷之詳細,連孫權都感到心驚不已。

最重要的是,在詳細羅列出了江東諸將的生平事蹟,引起孫權的一些疑心後,糜暘在最後留下了這麼一句話:

今我軍形勢大盛,且深知你軍上下虛實。

先前呂蒙、全琮之進獻奪荊之策已不可行,汝何不早退?

這句話表明了糜暘的目的。

糜暘有這舉動並不奇怪,當年曹操南征孫權時,孫權也寫過類似的書信給曹操,向他分析利害令其退兵。

但令孫權感到驚怖的不是糜暘的目的,而是糜暘是如何知道全琮曾經向他獻計過的!

隨着孫權派呂蒙進攻荊州,孫權認爲糜暘猜出呂蒙之前有向他獻計並不難。

但重點是全琮,職位如陸遜一般在江東一衆將領中不高不低,且戰功都是通過討伐山越而來,最多隻能算顯聞江東。

往日中這樣的將領在江東中不知凡幾,糜暘爲何會注意到他?

而且,全琮向自己獻計,趁關羽北上之際奪取荊州這事,根本沒幾人知道。

那時全琮在向孫權上書後,孫權因爲與呂蒙早已經商議好偷襲荊州的策略。

所以爲了不走漏消息,他將全琮的此番上書按下不表。

按常理來說,旁人絕無可能知道此事。

何況千里之外的糜暘。

孫權並沒有懷疑爲糜暘所擒的徐詳,因爲不說他現在生死不明,就是全琮上書這事連他也不知道。

這件事糜暘會知道,很可能是全琮告訴他的。

想到此,如何不讓孫權感到驚怖!

江東各大世家互相聯姻,百年交好,早就形成了一個政治聯盟,牽一髮而動全身。

例如這吳郡全氏與陸氏,就是世代交。

當初全琮押送數千斛糧食到吳縣販賣,要賣給的主要也是陸氏、張氏這幾個交好的世家。

全琮雖位分與一衆淮泗將領相比不算高,但其乃是出自江東大族,這樣的人,要是裡通外敵了,那引發的後果是巨大的。

而且現今全琮的父親全柔,任職桂陽太守。

要是吳郡全氏真的裡通外敵了,桂陽若失,則長沙也難保。

在建業時,因爲時有流言傳起,孫權早就覺得江東世家開始不安分了。

在來公安後,因爲糜暘能知道呂蒙病重的消息,這一點已經讓孫權的內心感到不安。

這足以證明江東大軍中,此刻有內奸。

現在在糜暘這一封信的誘引下,孫權那心中的疑心就開始如快速生長的藤蔓,瞬間爬滿了他的內心。

怪不得,本來一切進展的很順利,可是突然的關羽就識破了他的計策,並且當機立斷派糜暘南下守備公安。

怪不得,呂蒙之前一直鮮有敗績,可自從來到這荊州後,卻連戰連敗,敗師喪將。

怪不得,之前北伐合肥,建業城中鮮有流言流傳,但如今卻因爲伐荊州而流言廣佈。

原來,這一切都是因爲他麾下有大臣,與荊州關羽暗通款曲的緣故。

在疑心大起之下,孫權不禁細細將以往的所有事,按照他的理解給串聯起來。

最後他在心中得出了一個,他認爲最符合事實的結論。

想到此,孫權心中不禁冷笑連連,他的眼中也流露出了莫大的寒意。

在孫權心中,他最忌憚的並不是曹操與劉備,而是境內那些生懷異心的江東世家們。

因爲那些江東世家,是可以直接威脅到他的基本盤的。

孤已經如此信重彼等,彼等還要裡通外敵。

當初通曹,今日通劉,真是一羣養不熟的白眼狼呀。

就在孫權將冰冷的目光看向全琮時,正要下令拿下全琮的他,突然意識到了一件事。

若是全琮真是關羽在江東的內應,那麼全琮當初爲何還要建議他奪取荊州呢?

且糜暘爲何要在信中將此事言明?

難道他就不怕自己因此對全琮起了疑心,而拔除掉他的這個臂助嗎?

難道當時全琮是在關羽的授意下,試探自己才向自己上書的?

難道是糜暘百密一疏,放下了如此錯誤?還是他特意在陷害全琮?

可是糜暘知道全琮向自己上書一事是事實,難不成另外知曉此事的幾人,纔是真正背叛孤的人?

因爲疑心,種種可能在孫權的腦海中閃過。

但無論是何種可能,現今大軍中必有不少糜賊的奸細!

孫權這時看向他身後的江東諸將。

孫權用懷疑、忌憚的目光掃視着身後的江東諸將。

這時那些江東籍的將領在孫權眼中,就猶如一支支蓄勢待發的冷箭一般,好似就要等到他放鬆之時,紛紛朝着他的心肺狠狠射來。

這讓孫權一瞬間成了驚弓之鳥。

而在孫權如鷹般的目光掃過朱桓及全琮幾員戰將後,心中有愧的他們有些躲閃着孫權的目光。

吳郡朱氏及吳郡全氏,皆是豪富之家,他們也正是當初與糜芳做生意買的最多的幾家。

這也不能怪他們貪財不顧大義,只是江東的兵制是私兵制。

在私兵制之下,雖然他們的士卒都是他們私人所有,都對他們一個人忠心。

但相應的,他們也要承擔起他們部下士卒的糧草軍械。

甚至爲了保持這些士卒的忠心,他們的家人也要他們贍養。

而他們與那些受孫權真正寵信的淮泗將領不同。

當淮泗將領立下戰功之後,孫權會賞賜給他們縣城作爲他們的奉邑,令他們有足夠的財力可以贍養他們的數千部曲。

他們雖然都是江東豪富之家,但糧草易求,軍械難求。

隨着他們部曲人數的不斷擴大,他們的軍械就已經出現了短缺現象。

因此當糜芳將荊州的軍械販賣至江東時,哪怕價格奇高,他們也只能咬着牙通通買下。

而正因爲此,當糜芳開始威脅他們時,有着把柄在糜芳手中的他們,只能做出一些有損江東利益的事。

例如他們的家族在建業散步流言這事。

而心中本就起疑的孫權,在看到朱桓及全琮幾人有意躲避着他審視的目光時,這無疑更加重他心中的疑心。

這時被火燒盡的書信化作飛灰,順着風飛到孫權的甲冑上。

陸遜見狀想伸手爲孫權撣去身上的灰燼,但他的這個舉動卻被孫權那冰冷的目光所阻止。

看着眼前這個表面上對其一直忠心耿耿的陸遜,孫權心中對其的信任已經接近爲無。

他真的就像表面上這樣忠心嗎?

因爲心中的懷疑無法確定內奸到底是誰,所以他無法快刀斬亂麻清理隱患。

而越這樣,不心安的孫權對全琮、朱桓、陸遜等出自江東世家的將領的信任,已經降到了最低。

至少在建業的張昭查清是誰在背叛他前,孫權是不會真正信任他們的。

這時孫權感覺到有些頭疼。

他在看着所有的信件已經毀掉後,便拖着沉重的步伐向大營內走去。

陸遜跟在孫權身後,輕聲問孫權道,“至尊,剛纔臣所自薦?”

陸遜對孫權問出了他最關心的一件事。

陸遜的提醒,讓孫權身形一頓。

但這時,孫權還會將數萬精兵交到陸遜手中嗎?

“孤今日累了,來日再議吧。”

孫權用冷淡的話語甩下了這句話,而後就繼續朝着大營內走去。

陸遜見狀,忍不住大急,已經兩個多月過去了,劉備的先鋒極有可能已經快到宜都郡內了,這時不能再拖延了呀。

心急的陸遜就要向孫權再度諫言,但他的身軀卻被全琮上前一步拉住。

全琮對着陸遜搖了搖頭。

“至尊已怒,不可再言。”

最後陸遜亦只能無奈的嘆息一聲。

其有妙計,奈何主上不用呀。

在護城河對岸的糜暘,看着對面的孫權已經進入了營帳之中,雖然他不知道孫權現在臉上的神情如何,但想來一定很難看。

任孫權想破腦袋也不會想到,他知道全琮上書諫言一事,乃是因爲他是穿越者。

孫權心中只會將之前懷疑軍中有內奸一事,轉爲篤定,並且將目標定在那一衆江東籍將領身上。

王洪看着對岸的江東士卒將那些信全都燒燬,他問糜暘道:“主簿,此信能令孫權退兵否?”

王洪是看過那信中內容的,但他不知道糜暘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糜暘笑着對王洪言道,“我此信表面上來看,是向孫權宣明利害,令其主動退卻,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但其實,這是吾的離間之計。”

聽到糜暘說這是他的離間之計,王洪不解。

只不過糜暘點到即止,並沒有對此事作過多解釋。

他只要保證孫權看到了這封信就好。

而從孫權命人燒燬書信的舉動來看,他已經中計了。

糜暘故意在信中末尾點明,他知道全琮知道上書一事,就是要讓孫權心中對全琮起疑心。

在當世的三大君主中,面對懷疑的人,劉備會選擇查明真相,以信義感化,曹操會直接選擇人道毀滅,唯有孫權,最多疑,卻又多慮。

糜暘的那封信也許不足以令孫權對全琮起殺心,但卻足以令孫權陷入杯弓蛇影的境地中,就如後期他將死之時,看誰都覺得有可能背叛他一般。

只要做到這點就好了。

只要孫權對全琮起疑了,以全琮深厚的江東世家背景,哪怕是糜暘坐在孫權的位子上,都不會將此事當做單一事件看待。

更何況那天然對江東世家不信任,多疑陰狠的孫權呢?

而只要孫權將他的疑心,遷移到衆多江東世家身上,那些江東世家出身的將領,在他懷抱疑慮的這短時間內,是不會得到他重用的。

歷史上的陸遜哪怕功勳卓著,對江東的穩定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卻最後也是因爲孫權的疑心,被孫權活活罵死。

更何況如今聲名不顯的,在孫權看來沒那麼重要的陸遜。

而且糜暘今日施下的這離間計,不單單是爲了抑制陸遜。

隨着時間的推移,等孫權的疑心越來越重了,他一定會犯下致命的錯誤。

兩軍對戰,上下離心,兵家大忌。

破孫之機將至。

糜暘遙望近幾日一直顯得十分陰沉的天氣,他想起了近幾日來,一直在軍中的那個傳言。

糜暘對王洪吩咐道:“喚坦之前來見我。”

遙遠的荊北,此刻在漢水兩岸,正各自對峙着數萬大軍。

而在北岸的一方人馬,遠遠多於南岸一方。

兩岸大軍旗幟招展,戰馬嘶鳴,令兩岸的天空中瀰漫着一股肅殺的氣氛。

在那水量已經不多的漢水之中,在水中灘塗之上,正滿布着兩軍將士的屍體。

這一幕證明着,之前兩岸的大軍,在這漢水中,正經歷過怎樣慘烈的廝殺。

在南岸的大營中,關羽正在召集着諸將商議着軍情。

而這時手中關羽手中,捏着一封來自對岸曹操寫給他的書信。

書信中不談軍事,皆是言往日在許都時關羽與他的種種往事。

曹操文才非凡,他的文字中充滿對往事的懷念與珍惜之情。

但就在這充滿溫情的書信正文之後,曹操附帶上了一張別箋。

這張別箋上只有八個字:足下不死,孤心不安。

哪怕營外屍山滿布,在這充滿殺機的蕭殺天地之下,曹操也絲毫不掩飾他對關羽的愛重。

但就在深沉的愛重之後,曹操也絲毫不掩飾他對關羽那充滿忌憚的殺心。

看着那充滿殺機的八個字,關羽臉上淡然。

這不就是他所認識的那個曹孟德嗎?

而孟德對他如此,他對孟德亦是如此。

有些書友反應24點更新太晚,那我以後晚上這章,只要寫完就發,免得有些讀者等太久。

推書《三國之銀狐》,與我是一樣的題材,內容考據,邏輯合理,是我挺喜歡的一本書,大家可以去看看。

(本章完)

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8章 關羽之憂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請假一日第10章 三駁潘濬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
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8章 關羽之憂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請假一日第10章 三駁潘濬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