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

bookmark

在章武五年七月的渭水大道上,許多居住在兩岸的百姓,見到了他們一生都難以忘懷的一幕。

在日光的照耀下,他們見到有數之不盡的赤甲衛士,沿着奔騰的渭水有序前進,直接撞入他們的視線中。

這一日,他們好似見到了一條碩大的赤龍。

隊伍前方的上萬異族精騎,就是這條赤龍的鋒利龍角。

十萬精神抖擻的漢軍,就是這條赤龍的粗壯軀幹。

而那在十萬漢軍後方一眼望不到頭的運糧車隊,就是這條赤龍身上堅硬的鱗甲。

當這條碩大的赤龍出現在渭水河岸上後,奔騰的渭水撞擊礁石的聲音就像這條碩大赤龍發出的高昂龍吟。

而居住在渭水兩岸的百姓,眼中全被那一抹既令人震撼,又不免令人心生嚮往的赤紅所填滿。

自漢世祖改大漢的正色爲赤以來,至今已經有兩百餘年的時間。

兩百餘年的時間,足夠讓赤色成爲大漢的象徵,亦足夠讓天下任何一位百姓,一看到赤色,便情不自禁地在心中聯想起兩個字——炎漢!

是大漢回來了嗎?

初見這條碩大赤龍的時候,這個疑問就浮現在渭水兩岸數萬百姓的心中。

隨着時間的推移,特別是當看到上百面鎏金“糜”字戰旗出現後,渭水兩岸數萬百姓的心中想法就發生了轉變:

是大漢回來了!

哪怕近些年來,曹魏官方有意隱瞞前線數次大敗的消息,可曹魏與大漢的民間,是存在着很活躍的商業貿易活動的。

在那些來自大漢的行腳商人的自豪傳播下,別的地方不敢保證,但在這離漢中不遠的關中地域中,糜暘的光輝事蹟早就傳遍四方了。

而那些光輝的戰績,在加強糜暘在關中威望的同時,也讓關中的百姓在心中,將糜暘二字與大漢徹底關聯起來。

畢竟若沒有那些光輝的戰績,他們此生在曹魏官方的限制下,可能很難再聽到關於大漢的事。

意識到大漢回來的數萬百姓,他們心中有着複雜的情感。

一方面他們心中有着期待,另一方面在事實上他們的確曾經背叛過大漢,或許他們是爲了自己的家,但他們也因此心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懼怕。

糜大將軍要是最後真能收復關中,那他會對以前的一切既往不咎嗎?

就在渭水兩漢的數萬百姓,心中爲這感到不安的時候,騎坐在馬上的糜暘也注意到了兩岸百姓對漢軍的圍觀。

在察覺到這一幕後,糜暘快速命人召來黃權,然後對着黃權吩咐了一件事。

得到糜暘吩咐的黃權,在會意後連忙離開前去安排去了。

在黃權安排好一切後,只見十萬漢軍的長龍隊伍中先是出現了一陣騷亂,似是在準備着什麼。

然後不久後,渭水兩岸的數萬百姓,就聽到一聲響徹天際的巨喝在他們的耳邊炸響:

“共立勤王之勳,同指山河!”

“共立勤王之勳,同指山河!”

巨喝是爲赤龍咆哮,而赤龍的咆哮內容也被清晰的傳入渭水兩岸數萬百姓的耳中。

最重要的是,渭水兩岸的數萬百姓都知道,眼下他們眼中的赤龍是由糜暘執掌。

故而當下赤龍發出的這聲咆哮,自然實際上也是糜暘對他們的一個宣言,或者說承諾。

這個承諾是什麼意思呢?

渭水兩岸的數萬百姓中,不乏有着士族子弟。

尋常百姓可能無法懂得糜暘的意思,但那些士族子弟是懂的。

這句話出自今年年初,糜暘發佈的北伐檄文中,而這句話的意思也很簡單,翻譯成白話的意思是:

接下來跟着我一起幹,只有功沒有過!

在周圍士族子弟的解釋下,越來越多的百姓懂得了糜暘對他們做出的承諾。

糜暘的承諾,在撫平了數萬百姓心中擔憂的同時,也讓他們的心中隱隱升起了一股衝動。

這是百戰百勝的糜大將軍做出的承諾!

心中的衝動,在耳邊巨喝不斷響起的情況,有股愈演愈烈的趨勢——當世男兒,哪一個不是熱血之輩?

更何況可別忘了,在很多年前,關中的良家子一直是大漢官軍的嫡系部隊。

數百年前,正是這數萬百姓的祖先,跟隨帝國雙璧遠征漠北,將不可一世的匈奴打的分崩離析!

數百年的時間,可能會讓流淌在血脈中的榮譽隱藏,但卻不會消失。

爲大漢征戰四方,不一直是他們關中男兒的職責所在嗎?

糜暘不是神仙,他不能完全猜出當下正在關注十萬漢軍的,渭水兩岸數萬百姓的想法。

但有一個人之常情,糜暘是知道的。

這個人之常情就是——臣服強者。

糜暘之所以會讓十萬漢軍齊齊喊出那句宣言,爲的不是立刻讓那數萬百姓望風投降,這不現實。

糜暘爲的是在他們心中,埋下一顆種子。

只要在接下來的戰役中,漢軍能不斷取得勝利,那麼這顆種子在他威名及大漢名義的不斷澆灌下,會很快的破土而出成爲一株蒼天大樹。

將眼下遮蓋在渭水兩岸數萬百姓頭上的那面土黃旗幟,給捅的支離破碎。

更讓期待糜暘的是,今日聽到他這句宣言的雖只有數萬百姓,但他相信在這數萬百姓的交口相傳下,關中的數百萬百姓也許不久後也會聽聞這件事。

就算數百萬百姓聽不到,但消息一向靈敏的關中諸世家豪族,一定是會很快知道這件事的。

那麼。

糜暘是在掘曹魏在關中的根呀!

今日在糜暘看來,是很有收穫的一天。

可今日對郝昭來說,卻不是如此的。

當十萬漢軍進入渭水大道後,代表着他們距離陳倉已然不遠。

而郝昭是個穩重的人,他早早就派出斥候巡視在渭水大道周圍,爲的就是第一時間收到關於漢軍的消息。

郝昭的安排,的確讓他收到了關於漢軍的第一手消息。

可在收到消息後,郝昭卻第一次直面認識到糜暘的恐怖之處。

據斥候所報:

“今日十萬漢軍同聲高呼“共立勤王之勳,同指山河!”。”

“今日渭水兩岸數萬百姓,臉上皆有動容之色。”

郝昭是知兵的,他在得知這兩則消息後,稍加思索就看出了糜暘這麼做的目的所在。

兵法諸道,攻心爲上!

爲何郝昭在得知有十萬漢軍,在朝着陳倉逼近後,他還有着信心爲大魏守住陳倉?

不是他自大,是他深知己方的優勢在哪裡。

拋開陳倉城城高池厚,兵精糧足暫且不談,最重要的一點是陳倉城是在己方的國土上。

漢軍是遠征而來的客軍,對於客軍來說,他們在陳倉周圍無法得到糧食補給,亦不會得到當地百姓的支持。

這會讓十萬漢軍,在陳倉城外的每一步行動都舉步維艱。

地利、人和皆在己方手中,郝昭有什麼理由對守住陳倉一事沒有信心呢?但糜暘也是知道這一點的,所以他今日纔會用出攻心之計,爲的便是一點點慢慢瓦解魏軍在陳倉的主場優勢。

一旦糜暘的攻心之計成功,那麼那時候天時地利人和三項中,己方可就剩下地利了!

意識到這一點的郝昭心急如焚,他馬上坐下來寫了一封急報。

這封急報是送給曹真的。

在急報中郝昭詳細稟明瞭糜暘的險惡用心,並且着重提醒曹真,糜暘接下來一定會死磕陳倉,讓他不要太過擔心陳倉之後的事。

若有援軍,可儘快派至陳倉。

寫完這封急報後,郝昭命人快速手持急報往長安送去。

郝昭心中有種預感,若今日再不及時送出訊息,可能來日想送也送不出去了。

郝昭預感的沒有錯。

就在信使從陳倉城離開的第二日,上萬漢軍精騎在馬超的率領下,已然來到了陳倉城下。

單單是先鋒軍,就有着上萬之衆,馬超自加入大漢以來,還從未如此闊氣過。

於是在率軍抵達陳倉的當日,馬超便率着上萬漢軍騎軍,在陳倉城外來回疾馳巡視着。

馬超這麼做一方面是爲了讓麾下騎軍,封鎖住陳倉城對外聯絡的交通要道,一方面是爲了宣揚武威,從而降低陳倉城內魏軍的士氣。

馬超到來的消息,很快就被郝昭知曉。

郝昭在左右的護衛下來到高大的城牆之上,看着陳倉城往長安的要道,已經被上萬漢軍鐵騎控制起來,這讓他的臉色有些不好看。

而在得知統率那上萬騎軍的,是往年在關中威震八方的馬孟起後,郝昭的臉色更加不好看了。

神威天將軍,現在在漢軍中都只配當糜暘的先鋒了嗎?

那麼等糜暘率漢軍主力到達後,他還會拿出怎麼樣豪華的陣容,來攻打陳倉城呢?

爲了不讓馬超的到來,影響城牆上魏軍的軍心,郝昭在城牆上安撫了一番後,方纔回到府中。

但第二日收到的一個消息,又讓郝昭來到了城牆之上。

相比於昨日的忌憚,郝昭現在的心中卻是帶上了敬畏。

只見在陳倉城外的官道上,有着大片塵埃在空中翻滾着。

大片塵埃的遮蔽,讓剛剛到城牆上的郝昭,第一時間無法從視線中看到什麼。

但郝昭的耳中,卻是聽到了令他心跳加速的聲音。

從遙遠的地平線外,正有着一陣陣腳步的踏地聲及甲冑的碰撞聲,藉助着風聲傳播到郝昭的耳中。

而隨着那片塵埃的快速接近,這一陣陣響聲也變得愈發響亮起來。

及至最後,那一陣陣響亮的響聲,好似化作滾滾雷聲一般,壓得郝昭及城牆上的一衆魏軍有些踹不過氣來。

從軍多年的郝昭知道,這樣響亮的行軍聲,沒有大量的兵士是無法發出的。

十萬漢軍到了,糜暘到了!

等那大片塵埃來到陳倉城腳下後,隨着一聲鼓聲響起,那大片塵埃不再繼續前進。

而隨着十萬漢軍的駐足,遮蔽在他們身上的塵埃也漸漸消散在天地間。

最後那十萬漢軍的真容,也映入了城牆上一衆魏軍的眼中。

密密麻麻的長槍林立在陳倉城下,數之不盡的赤紅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

這一刻郝昭才真正體會到,那一日渭水兩岸數萬百姓心中的感受了。

但更讓郝昭在意的是,那一面面刺眼的“糜”字戰旗。

按道理來說,主將的戰旗不需要準備太多,可糜暘卻幾乎讓十萬漢軍的軍陣中,幾乎遍插他的軍旗,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是他到來一般。

糜暘這樣做是有成效的。

當城牆上的上千魏軍見到“糜”字戰旗後,他們的臉上都不可避免的出現了畏懼之色。

畏懼糜暘並不可恥,在當世,這反而已經是一種人之常情了。

察覺到己方士卒的反應後,郝昭連忙出言安撫。

可相比於昨日,今日郝昭的安撫時間顯得頗爲漫長。

幸虧郝昭在軍中有着不小的威望,這才讓他最後終於安撫住諸多魏軍的軍心。

郝昭不知道的是,在他注視城下漢軍的同時,漢軍軍陣中的糜暘,也在用目光打量着陳倉城。

糜暘是第一次親眼見到陳倉城,可就是這次初見,讓糜暘心中暗暗稱讚陳倉城的城防之堅固。

簡直是與當年的公安城一般無二。

只不過心中有着另外打算的糜暘,倒也沒過多在意這一點。

他只是下令全軍在陳倉城外安營紮寨,做出一副要打持久戰的態勢。

可下達完這個軍令後,糜暘卻秘密讓人召來馬超與趙雲。

作爲當下他軍中武力最爲勇猛的兩員虎將,糜暘接下來有個重要的任務要交給他們。

等馬超與趙雲到來後,糜暘讓馬超將麾下的萬餘精騎交給趙雲統轄。

糜暘的安排雖讓馬超有些不解,但他也沒想太多。

以糜暘之前的表現,馬超是不擔心糜暘會不給他立功的機會的。

糜暘將他麾下的騎軍調撥給趙雲,或許是打算讓他率領漢軍步軍,接下來先登奪城呢?

虎將嘛,不就是這麼用的。

這時候的馬超與趙雲都不知道,糜暘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所以趙雲在接過上萬騎軍的軍權後詢問道:“大將軍可是要讓臣,繼續封鎖陳倉通往長安的要道?”

聽到趙雲的詢問後,糜暘的臉上浮現一抹笑意答道:

“不是封鎖,是以快打慢,一路突破!”

由於本來只是打算象徵性的問上一句,因此在聽完糜暘的話後,趙雲下意識地就想下拜領命。

“臣領.”

可在最後一個字說出之前,趙雲突然意識到了不對。

突破,往哪裡突?

見馬超與趙雲的臉上都浮現了詫異之色,糜暘手中遙指了一個方向——長安。

糜暘的遙指讓馬超與趙雲對視一眼後心神俱震。

往長安突破?

不會是年紀大,聽岔了吧?

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41章 第三條路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32章 小心有詐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敵 睥睨天下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番外:亡國之恨
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41章 第三條路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32章 小心有詐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敵 睥睨天下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番外:亡國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