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

bookmark

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

在江陵的連日招兵之下,糜暘最後從吳軍俘虜中招募到四千左右的新兵。

原本糜暘只打算招收三千五左右的士卒,但如今多出五百左右也無妨。

到時候他在一千五的公安士卒中,抽出五百最精銳的部分,編爲他的直屬親軍就好。

在招收士卒完畢之後,糜暘便打算啓程北還襄陽。

襄陽城外還有他新招募的五千新兵,等他回到襄陽城後,將從江陵城中新招募到的四千士卒,打亂加入那五千新兵之中,他一萬大軍的架子就算初步搭好了。

在荊北的一處廣闊平原之上,一支龐大的隊伍正在緩慢行進着。

這支隊伍有數千人之衆,在這龐大的隊伍中央,還有許多輛車輛正在行駛着。

龐大隊伍中的數千兵卒正是糜暘剛剛招募到的新兵,而那許多車輛押運着的,則大多是將軍府的物件。

在這支隊伍前頭的正是糜暘與關平二將。

糜暘看着駕馬走在他身旁的關平,想起當初他在這條官道上與關平一起南下駐守公安。

如今數個月過去了,當初名聲不顯的二人,現在卻紛紛成爲了天下有名的將領,這讓糜暘心中有些感慨。

糜暘對着身旁的關平言道:“坦之,你之後便要出鎮荊州一郡了吧。”

糜暘的這句話,令關平的情緒有些低沉。

關羽之所以要着急給糜暘與關銀屏舉辦婚禮,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待荊州事了,糜暘就要離開荊州了。

雖然關羽沒有跟關平明說接下來糜暘會出鎮何處,但只要不在荊州中,那麼在以後的日子裡,天各一方的他與糜暘,是很難再有見面的機會的。

畢竟兩人都已長大,各有責任職務在身,不能再如兒時那般肆意自由,形影不離。

想到此,關平心裡就有些不好受。

關平聲音低沉地回道:“父親之前曾對我言過,會命我擔任武陵太守,鎮守荊南。”

當日他與糜暘南下是爲了一同抗敵,今日一同北上卻是爲了分道揚鑣。

世事無常,直令人嘆惋。

聽到關羽對關平的安排,糜暘點點頭。

想來經過去年孫權偷襲荊州一事,關羽開始對荊南一塊的防務真正上心了。

公安原名孱陵,本來就是武陵郡的屬縣。

只不過後來劉備將孱陵改名爲公安後,將其作爲他在荊州的治所。

因爲此舉,所以公安帶着一層特殊性。

隨着襄陽的拿下,以後荊州的軍事重心必然會往荊北靠攏。

在這種的情況下,公安可能就會慢慢喪失他的特殊性。

現關羽有意將關平委任爲武陵太守,可能是想將公安城變爲武陵郡的郡治之處。

而後讓關平以武陵太守的身份,駐守公安,負責整個荊南一塊的防務。

現在的公安守將是李嚴,但李嚴是犍爲太守,又是東州派的代表人物,劉備讓他駐守公安只是權宜之舉。

等劉備回益州後,肯定是會把李嚴帶走的。

這樣的安排,對關平的未來發展是很好的,並且也能保證荊南的安危。

糜暘聽出了關平聲音中的低落,若關平以後駐守荊南,他駐守東三郡,一南一北,的確再難以相見。

雖然他也不捨,但他性格開朗,他笑着道:“坦之何必煩悶。”

“雖以後你我兄弟不在一起,但只要一同爲復興漢室大業而努力,那麼終有一日必可重逢。”

“沒準數年之後,我已開府,到時候我上書大王,將你調來我幕府中,豈不美哉?”

聽着糜暘這麼說,關平臉上才浮現了雀躍之色。

糜暘是偏將軍,關平是牙門將軍,他們二人現在都不具備開府的資格。

去年劉備自稱漢中王之後,其實還自稱爲漢大司馬,而糜暘與關平都是劉備直接任命的將軍,所以他們二人算是劉備的漢大司馬幕府之將。

等糜暘來日一旦開府,從劉備的幕府中獨立出去後,糜暘便可自行徵召屬吏、將率,到那時他的確是有可能將關平調往他的麾下。

而且糜暘知道這一日並不會遠。

因爲曹操快死了,曹操一死,曹丕那個逗比肯定會忍不住篡漢。

曹丕一旦篡漢,劉備爲了穩住人心,自然就會延續漢統登基稱帝,登基之後劉備就會大封羣臣。

以糜暘之前的功勞,他的將軍職位是會進行大跳躍的。

在糜暘寬慰了關平之後,糜暘的目光就開始不停往身後看去。

關平發現了糜暘的目光,他想着身後的隊伍之中,有着他的妹妹,他臉上流露出一絲笑意。

他以爲糜暘是在偷偷看他未來的妻子,但沒想到糜暘的目光注視的卻是一位男子。

糜暘在看完那位男子之後,轉頭對關平言道:“坦之,伱覺得吳使此來爲何?”

關平沒想到糜暘關心的竟是吳使,他臉上浮現了奇怪的神色。

放着他美貌的妹子不去看,卻去看風塵僕僕的男子,這子晟!

關平哪裡知道,糜暘現在一心只想搞事業。

糜暘察覺到了關平臉上奇怪的神色,他也不理會,只是自顧自的在關平面前說起了他的判斷。

“依吾預料,吳使此來,應該是向大王求和的。”

聽到糜暘的判斷,關平的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只是對糜暘的判斷,他有些不同的意見。

關平對糜暘說道:“孫權方纔偷襲荊州大敗而歸,應該不會如此厚顏無恥,再派使者前來求和吧。”

“吾料之,這吳使應該是來試探大王,是否有進攻江夏之意的。”

糜暘與關平口中的吳使,正是不久前方纔到達江陵城中的諸葛瑾一行人。

因爲諸葛瑾到達江陵城中的時間,正好是糜暘要啓程北上的時候,所以諸葛瑾便與糜暘一同北上。

雖然現在劉備勢力中的人對孫權都很是厭惡,但面對諸葛瑾,他身爲諸葛亮的兄長,陳到及糜暘等人對其還是頗爲和善的。

這一路上行來,諸葛瑾只是安靜的呆在前行的隊伍之中,一不與糜暘套近乎,二不命手下的人四處打探消息,就好像他是來欣賞荊州風景的一般。

面對關平所說的孫權不會如此厚顏無恥一說,糜暘嗤之以鼻。

那是他更無恥的一面,你還沒見過。

歷史上孫權在劉備東征時迫於劉備的壓力,在偷襲荊州殺害關羽之後,他竟然還能舔着臉派出諸葛瑾向劉備求和,更別說現在是他弱勢的時候了。

只要能保住他孫家的基業,孫權什麼事做不出來。

糜暘揮鞭指着官道旁田畝中的,勞作的百姓對關平言道:“春耕已至,荊州許多田畝已經開始耕作,當此時,我軍已經不適合再起大軍,進行耗時持久的攻城戰役。”

“若吳使僅僅是爲了探查大王有無起兵之意,他只需要將他所看到的這一幕告知孫權,那麼孫權自然就能放心。”

“他又何苦一定要北上,面見大王呢?”

“無非爲了重新結盟一事而已。”

當糜暘這麼說之後,關平這才臉帶贊同的點點頭。

隨後他就反應過來,輕啐了一聲道:“子晟當初罵的對,這孫權就是一無恥小人。”

罵完孫權後,關平問糜暘道:“子晟覺得大王會同意孫權所請嗎?”

對於這一點,糜暘也沒有把握。

據他之前收到的消息,漢水外兩軍交換人口一事,已經接近了尾聲。

漢水北岸的魏軍在逐漸退卻,同樣的,在劉備的命令下,一部分益州軍亦開始返回益州。

隨着春季的到來,漢水的水量開始逐漸豐沛起來,魏軍度過漢水的最佳時機已經過去。

在這樣的情況下,爲了不耽誤益州的春耕,劉備開始命益州各部將領陸續率軍返回。

劉備之所以還未啓程回益州,除了幫關羽梳理荊州內政,重新安排荊州人事之外,應該猶疑的還是孫權一方該如何處置。

現孫權一方主動透露出求和的意願,那得看他交出的誠意大不大了。

夠大的話,劉備亦未必不能同意。

“且看看吧。”

糜暘最後如此答道。

經過數日的跋涉之後,糜暘這一支龐大的隊伍終於到了襄陽城外。

在到達襄陽城外後,糜暘領着他剛招募來的四千新兵往城外爲他新建的軍營中而去。

關平則是護衛着他的家眷及一衆府中物品,往城中的太守府中而去。

至於諸葛瑾一行人,被一早等在城門處的馬良給帶去了漢水南岸的大營中。

諸葛瑾手持使者符節,在馬良的迎接下一步步進入了守衛森嚴的漢軍大營中。

在進入漢軍大營時,他便在用心觀察着如今漢軍大營還存在的兵力之數。

馬良在帶領諸葛瑾的時候,發現了諸葛瑾四處探查的目光,他笑着說道:“子瑜想知道的應該是,我軍大營中現還有多少大軍嗎?”

見馬良看穿了他的意圖,諸葛瑾對着馬良一拜,口中帶着歉意道:“爲主分憂,有失禮之處,還請見諒。”

諸葛瑾才能雖不如諸葛亮,但他亦是有品行之輩,在被馬良看穿意圖後,他並不屑去狡辯,反而大方爲自己的失禮之處致歉。

面對諸葛瑾的道歉,馬良微微一笑。

馬良對諸葛亮極爲尊敬,將諸葛亮奉爲他一生追趕的偶像。

因爲對諸葛亮的情感,所以馬良對諸葛瑾的第一印象不錯。

見諸葛瑾向自己致歉後,馬良亦還了一禮,而後口中說道:“雖說近來我軍大營中,撤離了不少士卒。”

“但如今大營中,待戰之天兵尚有四萬。”

“以此兵力,角逐中原不易,但若順流而下,報仇雪恨,想來應該是差不多。”

“至少,一統荊南是措措有餘。”

馬良家教甚好,他說話的語氣很和緩,而且言語之中以真誠與溫和爲主。

本來這樣的言語是會讓人很放鬆的,但諸葛瑾在聽完馬良的話,眼神中卻突地一凝。

他從馬良話中聽出了威脅。

但馬良神態淡然,他不是在威脅,他只是在闡述事實而已。

誰叫他真誠呢?

在馬良主動坦誠之後,諸葛瑾亦停止了四處察看的舉動,他收攏目光跟在馬良的身後來到了劉備的大帳外。

在入內通報的來人迴轉傳達劉備接見的命令後,馬良這才領着諸葛瑾朝着大帳內走去。

在進入大帳後,馬良去往了他的位子上坐下,而後諸葛瑾自己一步步走到劉備身前對其一拜。

“驃騎將軍使者諸葛瑾拜見漢中王。”

坐在主座上的劉備,看着眼前這個相貌與諸葛亮有些相似的諸葛瑾,他的目光中浮現出些許柔和。

他伸手虛扶,口中言道:“子瑜請起。”

“當年一別,想來竟已有數年未見矣。”

早在諸葛瑾一行人到達公安中時,李嚴就將孫權派出諸葛瑾的一事報給了劉備。

而後諸葛瑾一行人的行蹤,一直被劉備密切關注着。

因爲關切着諸葛瑾一行人的行蹤,所以劉備早就知道諸葛瑾今日會到達,他早就做好了接見諸葛瑾的準備。

而劉備言語中的“當年一別”,指的是當年劉孫兩家發生的一件很不愉快的往事。

建安二十年,劉備從劉璋手中取得蜀川,孫權在知道劉備已奪得益州後,向劉備討要荊州。

劉備不肯,孫權對此感到十分憤怒,便派呂蒙率軍攻打荊州,因爲長沙太守廖立的不戰而逃,荊南三郡淪陷。

劉備得知這個消息後,立即從益州帶兵支援荊州。

那時兩家大戰一觸即發,後曹操進取漢中的張魯,兩家便開始修和。

兩家協議平分荊州,即以湘水爲界,分荊州的江夏郡、長沙郡、桂陽郡屬於孫權,分荊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屬於劉備,這就是湘水劃界。

當時爲孫權擔當使者商議湘水劃界一事的,便是諸葛瑾。

劉備言語中的意有所指,諸葛瑾當然聽得出來。

但他卻順着劉備的意有所指言道:“當年雙方共爭荊州,最後卻能握手言和,共抗強敵。”

“今日情勢與當日何其相似,瑾希望今日出使,亦能如當日一般順遂。”

劉備及帳內諸臣聽完諸葛瑾的話說,都明白了諸葛瑾是爲何而來。

這時哪怕是帳內涵養最好的馬良,臉上都浮現了不屑之色。

偷襲荊州導致大敗之後,還敢遣使前來求和,孫權這毫無禮義廉恥的小人,天地孕育了他都會感到恥辱。

這得虧是諸葛瑾有個好弟弟,否則早就被關羽一衆漢臣,扔出大帳之外了。

(本章完)

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195章 賜字崇業 大軍可用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17章 駐守公安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16章 幼時情誼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推書《三國之銀狐》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
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195章 賜字崇業 大軍可用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17章 駐守公安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16章 幼時情誼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推書《三國之銀狐》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