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勞軍

bookmark

戴君恩的確不瞭解西寧的盜賊,他在與盜賊的長期作戰,鮮有遇西寧籍的盜賊,如果不是督軍大人讓他征剿蘭州,他甚至都不知道,蘭州已經失陷於盜賊之手。

面前的這夥盜賊,難道不是盜賊嗎?

這個李自成,的確與其他的盜賊不一樣,氣度、涵養,還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不聲不響,吞下了西寧、蘭州,卻不是流竄。

還有,做賊都做得如此冠冕堂皇!

不過,由盜賊來保境安民,這怎麼可能?這是要將朝廷置於何地?

戴君恩雖然怒氣未平,但還有用平靜的語氣問道:“你們究竟是不是盜賊?”

李自成笑而不答,只是向何小米道:“鬆綁!”

何小米雖然不情願,但李自成的命令,他豈敢違抗?只好親手給戴君恩鬆了綁。

見戴君恩的眼神怒氣漸漸消散,李自成心暗笑,大明忠貞之士的氣節,不事二姓,不肯背主,在楊蓮、左光斗之輩的身,達到頂峰,但也隨着他們的仙去而急劇衰弱。

朝堂不乏承志之人,不過是口說說而已,青史留名的事,早已不是他們的追求。

禮樂崩壞,人心不古,朝令夕改!

崇禎皇帝多疑的性子,已經將朝堂折騰的差不多了,後世的歷史,一旦北京城陷落,連內閣、六部的高官,都是調轉船頭,爭相事賊……

氣節這種東西,十分無形,如果不能積累,消失得也很快,特別是在皇朝的末期!

李自成估計得不錯,戴君恩的思想,已是出現了鬆動。

他是陝西參政,與朝堂的大員,本相去甚遠,甚至在陝西,還有總督、巡撫、左右布政使……

地位低了,操守自然低,至少在他自己的心目,沒有太大的壓力,也有爲自己開脫的理由。

戴君恩在陝西呆得久了,每日雙目一睜,面對的便是各地關於盜賊的混亂不堪的訊息,陝西似乎有殺不完的盜賊、撲不滅的狼煙……

太祖、成祖當年打下的江山,歌舞昇平的世界,哪裡還有半分的影子?

天災、人禍、匪患、外辱……

亂相一個接着一個,大明難道已經到了末路?每個王朝的末期,似乎是這樣……

大明如何,戴君恩無法做出判斷,他只是知道,自己已經累了,無論是身子,還是心裡!

戴君恩最終妥協了,不過,他和當初趙光瑞的心思,基本是一樣的,非得見到西寧的新氣象,才肯正式歸降,如果李自成騙了他,他寧願去死。

有心加入天命軍的陣營,一隻腳還是不肯放下朝廷!

李自成明白他的心思,也不說破,只是讓他叩開靖虜衛城,免得城再生靈塗炭。

戴君恩雖有些不願,但在李自成的“脅迫”下,還是親筆寫了勸降書,着人送往靖虜衛城,要求留守衛城的五千士兵,全部歸順天命軍。

李自成的大軍也是東進,直逼至城下,將五門山地炮架在西城門外,卻將巴達西的蒙古騎兵,部署在東城外,截斷城內士兵東逃的路線。

主帥勸降,天命軍大兵壓境,城留守的五千士兵,被迫開城納降。

李自成擔心巴達西的騎兵不尊軍令,將他們留在城外,只帶着秦大年、李績部入城。

在入城之前,還在城外立下嚴格的軍令:靖虜衛已經是天命軍的屬地,城內的百姓,是天命都督府的百姓,任何士兵敢於掠奪、擾民,立即誅殺!

秦大年、李績自去收攏城的降兵,把守東西兩座城門。

李自成向何小米示意,何小米一點頭,低聲道:“大都督,屬下明白!”然後一轉身,把手一招,帶着幾名士兵去了。

待城稍稍安定,李自成方纔帶着戴君恩、趙光瑞,在親兵的護衛下,從西城門入了城。

把守城門的,已經換成了天命軍的士兵,見了李自成,紛紛下跪,“叩見大都督!”

“不用多禮,”李自成的心裡樂開了花,拿下靖虜衛城,這場戰爭,應該很快要結束了,“靖虜衛城剛剛歸順,城情形不明,爾等千萬不可大意,小心守城爲!”

“是,大都督!”守城的士兵起身後,卻是筆挺地立在兩側,目送李自成入城。

城內有一條直道,貫通南北,謂之“南北大街”,將整個衛城一分爲二,但此刻的南北大街,只有少量天命軍的士兵在晃悠,根本看不到行人。

李自成沿着南北大街,行不過半里,眼前忽地一亮:左側是一座巨大的府邸,青磚碧瓦,雖然有些陳舊,但府邸十分寬闊,從南北大道,向北一直延伸至北城牆,東西方向,又幾乎佔了城北的四分之一。

他十分好,道:“忠甫,這是誰的宅院?沒想到靖虜衛城,還有如此氣派的莊園……”

“回大都督,這是潘府,當年還是工部撥庫銀修繕的。”戴君恩心一驚,李自成莫不是看了潘府?盜賊的性子,實在難說,但他不敢明說什麼,只是冷眼旁觀。

“工部?”李自成凝眉皺目,隨即明白了,“朝廷這是希望潘府打頭,鎮住這靖虜衛吧?”

“大都督說得是,”戴君恩躬身作答,心盼着李自成不要太禍害潘家,便試探着道:“大都督要不要暫住潘府……”

“不用,”李自成斷然拒絕,“潘府高門大戶,家必然多女眷,本都督入駐,實在不便,還是住在軍營爽利,”頓了一頓,又道:“忠甫,潘家是什麼人家?你讓潘家的家主出來,本都督會會他!”

“大都督,潘家乃是附近有名的富商大戶,”戴君恩一拱手,道:“屬下這讓潘家的家主出來。”

趙光瑞早急得跟什麼似的,他的家在靖虜衛城,孃親在城內,天命軍入了城,要是傷害了孃親……

他的母親雖時後母,但從他記事開始,覺得孃親對他十分寵愛,甚至別人家的親孃還好,要是孃親被天命軍傷害了,他這個做兒子的,絕對不會再跟着李自成,哪怕自己心敬佩他!

從入城到現在,他一直沒有插言的機會,此時戴君恩去了潘府,他終於等到了說話的機會,“大都督,屬下……屬下的家眷在城內,屬下能否告假,先回去看一眼……”

“關心家眷,那是人之常情,”李自成笑了笑,“去吧,連家眷都不要的人,本都督還看不呢!”

“屬下多謝大都督!”趙光瑞給李自成叩了頭,方纔如飛地去了。

戴君恩去了好久,方纔陪着一名四五十模樣的男子,快速小跑着過來,那男子見了李自成,慌忙拜伏在地,“小人潘紳,叩見大都督!”

“潘東主不用多禮,快快起身!”李自成待潘紳起身後,又道:“天命軍進入靖虜衛城,沒驚擾潘府吧?”

“沒有,沒有,”潘紳雙手作拱,身子幾乎彎下九十度,“天命軍的軍紀,小人平生僅見,明軍都好,根本沒來過潘府……”

戴君恩聽了,心很不是滋味,他剛纔問過潘紳了,天命軍的確沒來過潘府,只是讓潘家在外探聽訊息的人,早早回府,沒事不要在大街亂竄。

潘紳說得沒錯,明軍的確不天命軍,當初明軍入住衛城的時候,雖然沒有殺人越貨,卻是訛了潘府不少糧食,兩相較,真是賊做官、官做賊……

天命軍真個不擾民,還是剛剛入城,只是做給自己看看?

戴君恩隨即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如果爲了自己,放了這樣的一個大商戶……自己在李自成心的分量,恐怕不糧食、銀子……

也許這是暫時的,天命軍剛剛入了城,城內局勢並不穩固,待天命軍掌控了局勢……

戴君恩在心長嘆一聲,他已經失去了所有的士兵,只能聽天由命了,但願潘府祖積德,能躲過這一次災難……

李自成哈哈一笑,道:“沒有驚擾潘府好,潘東主,若是有哪位不開眼的兄弟敢打潘府的主意,只要本都督得知,依照軍律,定斬不饒!”

“大都督言重了!”潘紳又是躬身行禮,遲疑片刻,又以目視戴君恩,見戴君恩垂首不語,終於道:“大都督初入靖虜衛,屬下的兄弟衆多,總該……小人情願捐出一些銀子糧食……當是小人勞軍……”

“勞軍?”李自成皺起眉頭,這個潘紳,一定是誤會了,以爲自己要打他的秋風,心不覺一動,淡淡地道:“潘東主準備拿出什麼數字?”

戴君恩心一沉,自己想的沒錯,李自成果然是盜賊的性子,他有些後悔,當初不該被李自成誘惑,幫他勸降了靖虜衛城,如果不是自己的那封勸降信,以衛城依山背河的險要地勢,天命軍想要拿下,恐怕也是不易!

潘紳卻是面露喜色,向前跨了一步,更加貼近李自成,恬着臉道:“……一千石糧食,一萬兩銀子……”

李自成搖了搖頭。

潘紳心一驚,面卻是不變色,“不知道大都督需要多少……”

第306章 東征隴右(十二)第857章 一樣的套路第418章 達魯花赤第815章 旱情是騙局第978章 親臨山海關第425章 佛祖顯靈第1232章 七部主官第389章 隱藏實力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324章 東征隴右(三十)第353章 混合作戰第647章 人性的貪婪第62章 最豐美的草場第859章 避戰、怯戰第392章 銜尾追擊第390章 明軍被吊打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1039章 移民第957章 哭笑不得第140章 嫡出庶出第914章 東出潼關第389章 隱藏實力第1130章 遊牧?農耕?第91章 殺雞儆猴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1292章 耳鬢白髮第651章 混蛋,廢物第43章 西寧衛第1238章 學習三日第208章 河西走廊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1391章 大將軍陣亡了第47章 察哈爾部的無奈第576章 保甲制度第155章 莊浪衛第204章 死了八成第218章 禮送出境第187章 管家婆第874章 爭功第647章 人性的貪婪第704章 官逼纔會民反第194章 唯一的選擇第1208章 右翼三旗第870章 大戰場第1348章 再傳噩耗第1156章 親手服侍第177章 利益保證第290章 得隴望蜀第200章 望眼欲穿第103章 源源不斷的餉銀第339章 夜宴第1320章 哈密八衛第43章 西寧衛第1170章 緊追不捨第1328章 各有所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590章 自然死亡第1243章 靖國公第351章 兵臨城下第784章 魚水之情第366章 開國功臣第522章 叫天不應第889章 合兵爲營第810章 震懾第845章 逼近襄城第576章 保甲制度第1352章 勝負難料第1132章 狡猾的多爾袞第628章 獨此一家第240章 喃喃自語第1155章 鷹騎兵第1054章 荷蘭艦隊第356章 名將第1286章 華夏的南海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1214章 國家利益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367章 自信滿滿第638章 婢子不怕第349章 盜賊與難民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126章 編外學子第605章 大殿一座第655章 如詩如畫第846章 一日破城第875章 封閉城門第946章 龜縮保定第991章 戰場反水第1141章 當道者死第637章 滿載而歸第1023章 速速去請第392章 銜尾追擊第1379章 錫蘭島第538章 緣分第186章 流言第16章 壺蘆山裡的人家第354章 屠城三日第1206章 草原坊第425章 佛祖顯靈第1374章 大潰敗
第306章 東征隴右(十二)第857章 一樣的套路第418章 達魯花赤第815章 旱情是騙局第978章 親臨山海關第425章 佛祖顯靈第1232章 七部主官第389章 隱藏實力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324章 東征隴右(三十)第353章 混合作戰第647章 人性的貪婪第62章 最豐美的草場第859章 避戰、怯戰第392章 銜尾追擊第390章 明軍被吊打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1039章 移民第957章 哭笑不得第140章 嫡出庶出第914章 東出潼關第389章 隱藏實力第1130章 遊牧?農耕?第91章 殺雞儆猴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1292章 耳鬢白髮第651章 混蛋,廢物第43章 西寧衛第1238章 學習三日第208章 河西走廊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1391章 大將軍陣亡了第47章 察哈爾部的無奈第576章 保甲制度第155章 莊浪衛第204章 死了八成第218章 禮送出境第187章 管家婆第874章 爭功第647章 人性的貪婪第704章 官逼纔會民反第194章 唯一的選擇第1208章 右翼三旗第870章 大戰場第1348章 再傳噩耗第1156章 親手服侍第177章 利益保證第290章 得隴望蜀第200章 望眼欲穿第103章 源源不斷的餉銀第339章 夜宴第1320章 哈密八衛第43章 西寧衛第1170章 緊追不捨第1328章 各有所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590章 自然死亡第1243章 靖國公第351章 兵臨城下第784章 魚水之情第366章 開國功臣第522章 叫天不應第889章 合兵爲營第810章 震懾第845章 逼近襄城第576章 保甲制度第1352章 勝負難料第1132章 狡猾的多爾袞第628章 獨此一家第240章 喃喃自語第1155章 鷹騎兵第1054章 荷蘭艦隊第356章 名將第1286章 華夏的南海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1214章 國家利益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367章 自信滿滿第638章 婢子不怕第349章 盜賊與難民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126章 編外學子第605章 大殿一座第655章 如詩如畫第846章 一日破城第875章 封閉城門第946章 龜縮保定第991章 戰場反水第1141章 當道者死第637章 滿載而歸第1023章 速速去請第392章 銜尾追擊第1379章 錫蘭島第538章 緣分第186章 流言第16章 壺蘆山裡的人家第354章 屠城三日第1206章 草原坊第425章 佛祖顯靈第1374章 大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