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女嚴梅娘

104孤女嚴梅娘

那少年手裡的扇子一合,一聲輕笑,“自然是見過啊,當日這位小哥兒給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呢。”

溫華眨了眨眼,終於想起他們第一次進城看房的時候,在這飯館裡曾見到過的那個鄰桌少年就是他,便問道,“你也是住在這附近的麼?”

那少年一撩袍角坐在了平羽的一側,恰好正對着溫華,他搖搖頭,“自然不是,我不過是在附近的學堂讀書罷了。”他招呼了跑堂的上來點餐,“還是那幾樣吧,唔,再加一道蛋羹,放蔥放鹽略加些糖。”

那少年是個爽直性子,見平羽一身儒衫,便直言問道,“兩位是新搬來的?這永寧坊我待了也有三五年了,從前可是從來沒見過兩位。”

溫華看了平羽一眼,平羽道,“我們是新搬來的,就是前面那條巷子裡原本鄭家的宅子,如今正修繕着。”

“鄭家的宅子是你們買的呀!”那少年忽然哎呀一聲,“說了半天,咱們連彼此的姓名還不知道呢——我名喚周芳,字永壽,家住附近的靖安坊。二位……”

平羽看了看溫華,笑道,“鄧平羽,字憫溪,這是我弟弟鄧溫華,舉家從晉州搬來不久。”

周芳詫異的一挑眉,“晉州啊……你的官話說的倒真是不錯。”

平羽一怔,溫華眨眨眼,也變了腔調接口道,“我這三哥是打小兒在京城長大的,自然說的一口好官話嘍——”

周芳哈哈一笑,指指溫華,“你的官話還差得遠呢!不過講的也不錯了。”

溫華這幾年來一直都是晉州口音,時間久了,她原本的普通話倒生疏了,這京城雖然和原來的北京在地域和環境上相似,但此地的官話和普通話在發音和遣詞用句上還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因此雖然跟着平羽學說了兩年官話,到底因爲沒有語言環境而只能學點皮毛,她還是在來到京城以後纔有了真正的進步。

不論是從平羽那裡聽說過的,還是她來到京城所看到的,這裡的人有一種想法,那就是除了京城以外,天下其他的地方都只能算是小郊縣,這讓她好笑之餘又覺得十分荒誕。

因此聽了周芳自得的話語,她只是微微一笑,用晉州口音說道,“我又不比金榜題名,講這麼好的官話做什麼?”

周芳一時沒有聽明白她講的什麼,再問她,她卻換了話題,向他打聽起這永寧坊。

二人傍晚回到家裡,宋氏問起溫華房子的事情,溫華道起碼要到二月才能準備好,她抱着宋氏的胳膊,“娘——你不會趕我走吧?我可捨不得你——”

宋氏捏捏她的小臉兒,“真捨不得我?”

溫華點點頭,“那是自然——”

宋氏還要說什麼,卻見大兒子鄧知信進來了,溫華連忙起身喊了一聲大哥,鄧知信似是有心事一般,點點頭,嗯了一聲,上前給宋氏請安。

他坐在宋氏身旁的椅子上,詢問了宋氏今天做了些什麼,吃了些什麼,沉默了一會兒,開口道,“娘,兒子遇到件難事……”

宋氏道,“什麼難事?是公事上遇到難處了?”

鄧知信搖搖頭,“不是……我以前在北邊兒的時候,營裡有個姓嚴的兄弟對我特別照顧,平日裡他常說要是他死了,就託我照顧他妹子,後來他戰死了,我想着人不能言而無信,找他妹子尋了許久才找到,這姑娘今年十五了,平日裡給人縫縫補補過活,我想着給她陪送些嫁妝,找個老實人家嫁了,也不枉我和她哥哥兄弟一場。”

宋氏點點頭,“這是應該的。這姑娘在哪兒?”

鄧知信緊繃的神色略鬆了鬆,“就在外面等着呢,我把她帶過來,我想讓她跟着您直到出嫁,畢竟不是親妹子,我那邊兒也不太方便。再說紅兒她娘這人您也知道,不是個曉事的,鬧將起來就難看了,到時候反而是好心辦了壞事。”

宋氏明白他的意思,道,“行了,把那姑娘帶進來吧,讓我瞧瞧。”

來者是個個頭高挑的姑娘,五官端正,只是有些黑瘦,一身粗布衣裳雖然乾淨,卻在手肘處納上了同色的補丁,顯然日子過的極不如意。

她自從進屋就一直低着頭,向宋氏福了福身,便安安靜靜的站在了一旁,宋氏請她坐下,她才挨着椅子邊兒坐下了。

宋氏見到她這個樣子,便開口詢問了一些她家裡的事,她也都言簡意賅的回答了。

原來這姑娘名叫嚴梅娘,她父母早亡,自小便是和大哥大姐一起生活,後來大姐嫁了人,家裡便只剩下她一個女兒了,因爲還有些田地,便靠着田地過活,勉強能解決溫飽,後來大哥被徵去當兵,她便到了姐姐家生活,然而沒過兩年姐姐也病故了,姐夫家裡再也住不得,她只好回家,誰知自家的房和地突然都成了別人家的房和地,幾番周折之後纔打聽到當初大哥把自家的產業託付給一位親戚照顧,那人因爲染上了賭癮,不僅賣了自家的房和地,連別人託付給他的也都偷偷賣掉換了錢,最後因爲賭債欠得太多還不起,被人捆上投了河。大哥每年託人帶回來的餉銀她不敢用,畢竟這筆錢與其花掉還不如攢起來將來好給大哥娶嫂嫂,她自己有手有腳能做活兒,便靠着每日給人洗衣縫補過活,後來大哥陣亡的消息傳來,她給大哥立了個衣冠冢,又做了場法事,好不容易攢下的錢便又都沒了,朝廷雖然給了撫卹金,但是七扣八扣的也沒剩下多少。

溫華注意到她雖然靦腆,但是思路清晰,說出的話都很到位,也不說什麼多餘的話,眼睛更不會亂瞄,便對她有了兩分好感。

宋氏聽了她的遭遇,暗自爲她難過,便拉着她的手道,“梅娘,你大哥和我家的哥兒一向要好,他把你託付給我們家,你便把這裡當做你自己的家吧,以後安安心心的過日子。”

梅娘擡頭看了宋氏一眼,小聲道,“不知道梅娘能做些什麼?”

宋氏一怔,隨即放緩了聲音,“你看你能做些什麼就做些什麼吧,咱們家不是什麼大戶人家,沒有那麼多的規矩。”

新打一口井新年倒計時河邊的棄嬰245 婆婆的決意讀書的事情故人再相見離開前的事53 白氏女嫁人新年倒計時意外的相遇顏恕的信件65 梁氏的憂慮朝益的心事河邊的棄嬰休棄與奢望躲不了的人少女的心事消息紛紜來喜歡和討厭兩人喝醉了211 心相印相依209 各種的肉疼除夕夜的夢194 不平靜的夜家中的瑣事另一層意思176 春風尚冷冽60 先生的客人新打一口井187 茫然待嫁女201 儲冬制醬菜178 醋味兒難掩182 小小的甜蜜兄妹進城去刻骨的思念245 婆婆的決意丫頭小子們輕重與緩急衆人的安排揚帆起航嘍二哥鄧知仁陌路的故人235 標題想不起素娘和金枝宋氏的眼淚空地的石鎖非不改初衷丫頭小子們願聞誰家女歷史的偏差故人再相見書院報名去新羊倌平羽63 匪患又兵患186 妹妹的勸誡燙手的山芋別樣的算計第一 筆生意註定閒不着平羽的手段鄧二郎回鄉怎一個亂字就這麼定了船上的見聞192 掀起你蓋頭意外的相遇落空的謀劃245 婆婆的決意203 各自滋味兒59 聯寨與烽火221 二房進京了201 儲冬制醬菜空地的石鎖宋氏的爲難第一 筆生意195 宜信堂受辱母子再相見姑嫂的對話242 二老爺犯渾躲避不了的第240章 終見白家客226 一起想辦法180 終見心上人安居鄧家村喜歡和討厭兩人喝醉了臨行前談話190 卿卿似明珠揚帆起航嘍尋找新目標191 辛苦爲哪般200 有溫情脈脈朝益的心事收到了彩箋秦家有義僕蜜糖之心意第1回 交鋒67 年終的離別57 晴天一霹靂185 不同的前途
新打一口井新年倒計時河邊的棄嬰245 婆婆的決意讀書的事情故人再相見離開前的事53 白氏女嫁人新年倒計時意外的相遇顏恕的信件65 梁氏的憂慮朝益的心事河邊的棄嬰休棄與奢望躲不了的人少女的心事消息紛紜來喜歡和討厭兩人喝醉了211 心相印相依209 各種的肉疼除夕夜的夢194 不平靜的夜家中的瑣事另一層意思176 春風尚冷冽60 先生的客人新打一口井187 茫然待嫁女201 儲冬制醬菜178 醋味兒難掩182 小小的甜蜜兄妹進城去刻骨的思念245 婆婆的決意丫頭小子們輕重與緩急衆人的安排揚帆起航嘍二哥鄧知仁陌路的故人235 標題想不起素娘和金枝宋氏的眼淚空地的石鎖非不改初衷丫頭小子們願聞誰家女歷史的偏差故人再相見書院報名去新羊倌平羽63 匪患又兵患186 妹妹的勸誡燙手的山芋別樣的算計第一 筆生意註定閒不着平羽的手段鄧二郎回鄉怎一個亂字就這麼定了船上的見聞192 掀起你蓋頭意外的相遇落空的謀劃245 婆婆的決意203 各自滋味兒59 聯寨與烽火221 二房進京了201 儲冬制醬菜空地的石鎖宋氏的爲難第一 筆生意195 宜信堂受辱母子再相見姑嫂的對話242 二老爺犯渾躲避不了的第240章 終見白家客226 一起想辦法180 終見心上人安居鄧家村喜歡和討厭兩人喝醉了臨行前談話190 卿卿似明珠揚帆起航嘍尋找新目標191 辛苦爲哪般200 有溫情脈脈朝益的心事收到了彩箋秦家有義僕蜜糖之心意第1回 交鋒67 年終的離別57 晴天一霹靂185 不同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