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楊文幹兵變(九)

楊文乾的密探剛剛走了一天,就又回來了。

“嗯!你怎麼又回來了?”

“大人,不好了,小人在路上碰到了欽差的隊伍,一打聽,就聽說太子殿下去仁智宮面聖未歸,而欽差大人是皇上親自派出的。看來來者不善啊!”

“什麼,欽差大人,是誰?”

“看旗號是錢九隴大將軍和楊師道大人。”

“什麼?是他們。”錢九隴字永業,一字貴章,晉陵(今浙江長興)人。大唐開國功臣,善騎射,在唐初統一戰爭中的功勳顯赫。李淵信愛之,常置左右。兵起(晉陽起兵),以功授金紫光祿大夫。及克京城,拜左監門郎將。從平薛仁杲、劉武周,以前後戰功累授右武衛將軍。其後從太宗擒獲竇建德,平王世充;從太子李建成討劉黑闥於魏州,力戰破賊,策勳爲最,累封郇國公,仍以本官爲苑遊將軍。而楊師道也不是善茬子,楊師道是觀王楊雄幼子,隋末客居洛陽,被王世充扣留,後投奔唐高祖。唐高祖任命他爲上儀同、備身左右,還把寡居的女兒桂陽公主嫁給他。在出任靈州刺史的時候多次擊潰東部突厥的入侵,與自己有師生之誼,曾經教過楊文幹兵法,並且私下裡,還准許楊文干與自己叔侄相稱。

“楊大人,你說我們該怎麼辦呢?”宇文穎故意向楊文幹提問:

“來人啊!給本官擂鼓聚將!”聽到了擂鼓聲,慶州都督屬下的官吏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一個個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喂!趙大人,你說都督叫我們來是有什麼事情嗎?”

“韓大人,我也不知道啊!?呃!陸大人,你知道是什麼回事嗎?”

“哎!我也不知道啊!”而楊文干與宇文穎在後堂商議着:

“宇文大人,齊王殿下真的願意支持太子殿下嗎?”

“這是當然的了,你也知道,齊王殿下一直與太子殿下親近,如果秦王殿下得勢的話,恐怕到時候齊王殿下和期望殿下的子孫就要人頭不保了。”楊文幹對宇文穎問道:

“宇文大人,齊王殿下希望在下怎麼做?”當楊文幹穿着全副盔甲帶着宇文穎來到了議事廳。衆人看着楊文乾的打扮,心中都疑惑——難道突厥入侵了。不會吧!?大家都在心裡胡思亂想着。楊文幹開口說話了。

“各位大人,各位同僚,今天本官將各位叫到這裡來,就是爲了告訴各位一個不幸的消息——我們的太子殿下被李世民陷害,李淵那個昏君不查,直接將太子殿下扣押在仁智宮中。並且派出了錢九隴和楊師道前來慶州,意欲將我等太子舊部一網打盡。”聽了楊文乾的話後,在場的人大都驚呆了。一小部分人議論紛紛。

“怎麼回事兒?難道前隋之時的太子之變又要上演了?”

“不會吧!當令聖上聖明。不會做這種事情吧!”

“難說啊!自古皇權無父子。更何況,太子殿下幾次搶了皇上的風頭,難保皇上不會有些別的心思!?”

“呃!你可得小心點,你這是誹謗君上……”

“啊!是!是!是!多謝提醒……”楊文幹望着底下的官員們。

“各位!請肅靜!請肅靜!如今之計,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馬上調集我們慶州一帶的所有兵力,直搗黃龍。攻破長安後,在揮軍仁智宮,逼迫昏君讒臣退位。讓太子殿下繼位。到時候我們都做開國元勳,諸位以爲如何?”聽了楊文乾的話後,在場的官員們都低頭不語――這可是造反啊!一旦失敗,株連九族!整個議事廳一片安靜。楊文幹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拍拍手,這時,門外跑進一大羣楊文乾的親兵,圍在這些官員們的周圍。在場的官員們有一種不好的感覺。

“哼!既然各位不肯合作,那麼,各位就不要怪在下不講交情了。各位都是太子殿下的舊部,事到如今,爲了保證能夠救出太子殿下,本官只有揮淚與各位送別了。”楊文乾的親兵將手上的刀拔了出來,在場的人都驚出了一身冷汗:

“住手!”在場的人聽到了兩個聲音,一個是宇文穎的聲音,一個是一個年紀大約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喊得。

“嚴長史!”那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是慶州長史嚴德壽。嚴德壽是前隋之時就在慶州爲官,是整個慶州資歷最深的官員。

“嚴老!”

“楊大人,本官知道你心裡救太子殿下心切,但是,如果你這樣做的話,豈不是坐實了太子殿下的罪名。”嚴德壽的話說到了楊文乾的心底裡。也是楊文幹最擔心的事情——一旦坐實了太子李建成的罪名,那麼太子殿下的污點就一輩子都洗不掉了。‘怎麼辦?怎麼辦?’楊文乾的心思,宇文穎有些看了出來。宇文穎悄悄的對楊文幹說道:

“楊大人,太子殿下在仁智宮的處境可不是太妙啊!而且你可得加緊處置啊!兵貴神速啊!”聽到太子殿下在仁智宮的處境可不是太妙這句話,楊文乾的心頭一緊——回想到自己當初只是一介貧民百姓,如果不是太子殿下,自己根本沒有今天的成就。可是這嚴德壽是這慶州官衙中資歷最高的人,這裡的官員有不少是嚴德壽的門生舊部,如果將嚴德壽處置了的話,一定會引發大亂的。可是,如果不處置嚴德壽的話,這些人一定會從中掣肘,想出兵是不可能的。

“楊大人,嚴大人說的不錯啊!”楊文幹聽了這個聲音,馬上心頭有了主意——說話的人是慶州主簿蘇韋德,本來就沒有什麼靠山,能坐上官職只是因爲自己的母親是京兆韋氏的偏支子孫。

“大膽,本官與嚴大人一起商議事情,你卻在這裡插嘴,真是不想活了,來人啊!將這個狂徒給本官砍了。”蘇韋德本來想自己借這個機會出點風頭,誰知道被楊文幹當成了替罪羊。蘇韋德馬上大喊大叫道:

“楊大人,楊大人,在下只是爲了你和太子殿下着想啊!楊大人!”不多一會,蘇韋德的人頭被拿了上來。在場的人都驚呆了,而嚴德壽彷彿在心頭捱了一棒子一般,昏了過去。

“啊!嚴大人,嚴大人,你醒一醒!嚴大人!”楊文幹看到嚴德壽昏倒了過去,心中鬆了口氣——這下子好辦多了。楊文幹馬上換上了一副關切的表情。

“啊!嚴大人大概心疾犯了,快將嚴大人扶到後衙去。快點。”嚴德壽被楊文乾的親兵扶下去之後,楊文幹又掃了一眼在場的官員們。

“各位還有什麼意見嗎?”在場的官員們哪裡還敢有意見,一個一個的俯首聽命。

“好!那就馬上調集兵馬,兵貴神速啊!”李淵在仁智宮中等候着消息,突然,前方軍報來報:

“報!陛下,前方八百里急報!”

“念!”

“慶州都督楊文幹一舉拿下錢九隴大將軍和楊師道大人。並且已經拿下了靖邊、橫城等地,離京畿長安三輔一帶只有不到四百里了。”

“什麼?關中的守軍爲什麼人氣長驅直入,而且,趙王的隴西軍團是幹什麼吃的?怎麼不馬上出兵平叛……”李世民在一旁,爲李元霸解釋道:

“父皇,李建成在關中經營多年,在加上楊文幹又是太子舊部,他們以解救太子的名義前來,關中守軍自然到處放水,還有,三弟曾經對兒臣說過,楊文幹在隴西一帶飛揚跋扈,不停調動,並且在慶州一帶大肆的擴充兵馬,截留軍械,如今慶州軍的實力在隴西一帶首屈一指……”

“不要再說了。”李淵捂着自己的胸口說着,李世民和李元吉馬上將李淵扶住。

“父皇,您不要緊吧!”李淵喘息着對李世民說:

“世民啊!朕現在封你爲平叛大元帥,節制李唐天下所有兵馬,待平叛之後,朕就馬上傳旨,廢太子李建成,立你爲我大唐的新太子。”李元吉聽到後,心裡非常盜匪不是滋味。李世民倒是非常高興,但是還是裝作謙虛,而李元吉就表現的很焦急:

“父皇,這件事情是不是從長計議呀!大哥也許是冤枉的……”

“冤枉什麼?現在楊文幹都已經打到家門口了,你怎麼還說李建成被冤枉了。”李元吉心頭一片冷漠,李世民倒是春風得意。從李淵的寢殿出來之後,長孫無忌來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殿下,皇上怎麼說?”

“父皇已經封本王爲平叛大元帥了,節制所有兵馬,如今我們趕快調動秦瓊、尉遲敬德、程咬金等人的兵力,馬上平叛,另外速速給趙王去信,讓趙王做好準備,收復慶州,待本王平叛之後,這太子之位就要落到本王的頭上了。”

“啊!卑臣就先恭喜未來的太子殿下了。”李元吉回到了自己的住處,一進門,就被一個宮女撞了個滿懷:

“啊!殿下,殿下饒命,殿下饒命啊!”李元吉一腳躥過去:

“滾!”謝叔方和薛萬徹看到了李元吉不高興的樣子:

“殿下,怎麼回事?”

“還能怎麼回事?本王一直在做謀劃,想不到還是讓李世民佔了便宜。”李元吉將李淵的聖旨一說,謝叔方笑道:

“王爺,此事看似秦王殿下佔了大便宜,其實,齊王殿下還是有很多機會的。”李元吉聽着謝叔方的話後,臉上馬上露出了希望的表情。

第一百三十六章 江都之變 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向東進軍(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輔公拓登基稱王 二第三百零九章 夏縣陰謀 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黑闥登場 五第二百九十章 狄左在突厥 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突厥內亂 四第六百一十一章 薛延陀的滅(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秀寧夫妻鎮守葦澤關 一第七百三十四章 吐蕃又來(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道玄出山 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遼東傳道(三)第六百三十七章 陰謀與陰謀(六)第六百二十三章 陰謀與陰謀(二)第三百五十二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三第三十四章 雲定興 一第一百二十章 李淵晉陽起兵 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戰前之戰 七第三百三十章 夏縣屠城 四第四百六十章 楊文幹兵變(十一)第九十四章 雁門被圍 三第三百四十二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三第十五章 岐州遊山遇如晦第一百九十七章 議見暗衛第一百九十二章 平定薛仁杲第六百三十九章 向東還是向西(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陰謀與陰謀(十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李淵登基 三第一百零九章 收復裴寂第一百九十章 許敬宗使計 六第六百三十章 陰謀與陰謀(九)第一百六十七章 突厥攻略 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薛延陀汗國的建立(三)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文靜之死(四)第七十一章 無題第七百四十四章 胡僧事件(三)第七十九章 出鎮河東 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風雲再起 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李建成再耍手段 三第四十五章 逆轉 二第二百二十章 李密投唐 七第六百四十一章 向東還是向西(四)第五百六十三章 進軍草原(九)第一百三十五章 江都之變 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西域諸國長安覲見(三)第四百零四章 算計 二第二百八十章 馬邑內訌 四第五百三十七章 薛延陀汗國的建立(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徐世績投唐 三第八十二章 楊玄感造反 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向東還是向西(七)第二百零一章 蕭樑內亂 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陰謀與妥協 一第三百零二章 連鎖反應 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戰前之戰 十九第三百四十四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宇文化及之死第一百零六章 無題第二百五十四章 約見四家 二第九十五章 雁門被圍 四第一百八十七章 許敬宗使計 三第九十一章 武士彠第二百五十章 蕭瑀投唐 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登基大典(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四第一百九十二章 平定薛仁杲第四百八十章 決戰玄武門(十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屈李歸唐 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蕭瑀投唐 二第二百章 蕭樑內亂 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日海戰(八)第七十二章 殺戮之始第二百一十四章 李密投唐 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江都之變 一第八十七章 宇文娥英傳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雲再起 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祖墳被挖第四百零八章 算計 六第三百九十五章 再遇謀局 三第七百三十章 遼東傳道(八)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淵登基 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進軍草原(十七)第一百八十三章 破局第四百零一十章 算計 八第四十六章 逆轉 三第四百四十七章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三第四十章 多方動向第六百七十九章 中日海戰(九)第四百七十六章 決戰玄武門(八)第五百二十九章 賞與罰的陰謀第三百八十二章 戰前之戰第六百零六章 針對薛延陀(六)第五十六章 突厥攻略 三第七百一十六章 承陸歸來(五)第一百二十章 李淵晉陽起兵 四第三百一十一章 恆廣元的表現 二第四十章 多方動向第五百四十七章 李建成的謀劃(三)第六百六十一章 收復遼東和平定三國(一)第五百二十六章 又得一子
第一百三十六章 江都之變 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向東進軍(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輔公拓登基稱王 二第三百零九章 夏縣陰謀 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黑闥登場 五第二百九十章 狄左在突厥 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突厥內亂 四第六百一十一章 薛延陀的滅(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秀寧夫妻鎮守葦澤關 一第七百三十四章 吐蕃又來(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道玄出山 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遼東傳道(三)第六百三十七章 陰謀與陰謀(六)第六百二十三章 陰謀與陰謀(二)第三百五十二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三第三十四章 雲定興 一第一百二十章 李淵晉陽起兵 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戰前之戰 七第三百三十章 夏縣屠城 四第四百六十章 楊文幹兵變(十一)第九十四章 雁門被圍 三第三百四十二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三第十五章 岐州遊山遇如晦第一百九十七章 議見暗衛第一百九十二章 平定薛仁杲第六百三十九章 向東還是向西(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陰謀與陰謀(十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李淵登基 三第一百零九章 收復裴寂第一百九十章 許敬宗使計 六第六百三十章 陰謀與陰謀(九)第一百六十七章 突厥攻略 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薛延陀汗國的建立(三)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文靜之死(四)第七十一章 無題第七百四十四章 胡僧事件(三)第七十九章 出鎮河東 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風雲再起 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李建成再耍手段 三第四十五章 逆轉 二第二百二十章 李密投唐 七第六百四十一章 向東還是向西(四)第五百六十三章 進軍草原(九)第一百三十五章 江都之變 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西域諸國長安覲見(三)第四百零四章 算計 二第二百八十章 馬邑內訌 四第五百三十七章 薛延陀汗國的建立(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徐世績投唐 三第八十二章 楊玄感造反 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向東還是向西(七)第二百零一章 蕭樑內亂 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陰謀與妥協 一第三百零二章 連鎖反應 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戰前之戰 十九第三百四十四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宇文化及之死第一百零六章 無題第二百五十四章 約見四家 二第九十五章 雁門被圍 四第一百八十七章 許敬宗使計 三第九十一章 武士彠第二百五十章 蕭瑀投唐 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登基大典(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四第一百九十二章 平定薛仁杲第四百八十章 決戰玄武門(十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屈李歸唐 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蕭瑀投唐 二第二百章 蕭樑內亂 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日海戰(八)第七十二章 殺戮之始第二百一十四章 李密投唐 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江都之變 一第八十七章 宇文娥英傳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雲再起 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祖墳被挖第四百零八章 算計 六第三百九十五章 再遇謀局 三第七百三十章 遼東傳道(八)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淵登基 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進軍草原(十七)第一百八十三章 破局第四百零一十章 算計 八第四十六章 逆轉 三第四百四十七章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三第四十章 多方動向第六百七十九章 中日海戰(九)第四百七十六章 決戰玄武門(八)第五百二十九章 賞與罰的陰謀第三百八十二章 戰前之戰第六百零六章 針對薛延陀(六)第五十六章 突厥攻略 三第七百一十六章 承陸歸來(五)第一百二十章 李淵晉陽起兵 四第三百一十一章 恆廣元的表現 二第四十章 多方動向第五百四十七章 李建成的謀劃(三)第六百六十一章 收復遼東和平定三國(一)第五百二十六章 又得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