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恩師囑託

洪鈞的眉棱骨猛地跳了下,望着林義哲的目光中也多出了幾分玩味——所謂的欲迎還拒,說得大概就是林義哲此時的作爲。

“不知鯤宇還記不記得,上次言官參劾你‘私通法酋’的舊事。”見最初的單刀直入並沒有讓林義哲表現出預期的迴應,洪鈞便也很體察入微的另闢蹊徑。

“鯤宇之所以遭此非難,正是因爲我大清舉世皆醉於所謂天朝上國夢中,少年輩唯鯤宇一人已醒!而也正是這洞察先機四字,才使得鯤宇謗議滿身。”

“故而鯤宇若真想要爲前事翻案,那惟有秉承先祖遺志,讓我大清當真能用西學變法圖強!”

說到這裡,洪鈞不由得又微微有些動情,“那日在船上,渾渾噩噩之中,聞得鯤宇振聾發聵之言。真讓人覺得醍醐灌頂。自那一刻起,爲兄便已對鯤宇生出了敬佩之心。”

“陶士兄過譽了。”林義哲拱手向洪鈞施禮,感覺臉上微微有些發燒。

“這是爲兄的肺腑之言,絕非奉承,所以鯤宇也不必過謙。”洪鈞起身提起酒瓶給林義哲面前的杯子續滿了酒。

此時此刻,林義哲已經能夠清楚地知道,這位清流名士,被自己“洗”得已經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洪鈞剛纔說的,其實他早就有這樣的打算,只是,他想採用的辦法,卻不是象洪鈞說的那樣,由自己出頭!

現在的中國,保守勢力還太強大!

他想要做的,是利用自己的影響,採用“溫水煮青蛙”的辦法,自上而下的開始中國的改革進程!

而現在的洪鈞,無疑將成爲他打破分化清流勢力的一枚重要棋子!

現在的他,所能做的,就是獲得更多的人的支持。

不知怎麼,林義哲忽然想起國內的曾國藩和李鴻章來。

歷史上的晚清三大名臣,曾國藩,李鴻章和左宗棠,他全部已經都有了交集。而現在,曾李師徒毫無疑問是他的絕大助力,而左宗棠,則已經成了他的死敵。

想到病勢已然危重的曾國藩,林義哲的心裡又變得沉重起來。

午後,滿天陰雲裂開一道空隙,一縷多日不見的冬陽射進直隸督署,好比一副淡墨畫就的大觀園圖,突然加上紅綠五彩,眼前的一切頓時光華四耀、富麗堂皇起來。正在書齋裡飲茶閒聊的曾國藩見此,情趣大增,笑着對一旁的李鴻章說道:“少荃,可願看看湖南的湘妃竹?”

“上哪裡去看?”李鴻章顯然被恩師的話弄懵了。

這直隸總督衙署裡,哪來的湘妃竹?

此時正是朝廷命曾國藩回任兩江,剛剛升任直隸總督的李鴻章這幾日正在和恩師做着交接。

“你且隨我來。”

曾國藩起身,李鴻章隨後跟着。他看着恩師的背影,禁不住在心裡暗暗感嘆。

在李鴻章的眼裡,恩師是明顯地老了:臃腫的皮袍裡裹着乾瘦的身軀,脖頸細長多皺,毫無光澤,就像一截脫水的老苦瓜;背彎着,兩個肩膀一高一低,從皮帽裡垂下來的花白辮子,稀疏尖細。與二十幾年前初次在京師見面時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只有穩健沉重的步伐,仍保留着昔日的氣概。

曾國藩將李鴻章帶到了西花園。李鴻章興致勃勃地穿過九曲橋,在石舫上細細地端詳了好一陣子,才尾隨恩師來到湖岸邊的竹林旁。

好一片令人喜愛的竹林!時至隆冬,草木凋零,唯有這竹枝依然保留着滿身青翠,真不愧歲寒三友之一。就在這一片大竹林左邊,一條曲曲折折的鵝卵石鋪成的小路,把曾國藩和李鴻章導向了一片小竹林。小竹林前面有一座按荷葉塘農舍形式建造的小房間,專門爲賞竹休憩之用,曾國藩給它取個名字叫“藝篁館”。藝篁館裡陳設簡樸。正中牆壁上懸掛一幅鄭板橋的墨竹圖,但那不是鄭氏的真跡。曾國藩從鄭板橋後人手中借來,請彭玉麟臨摹了一張。這張臨摹的鄭板橋的畫上還有一首他自題的七言絕句:“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曾國藩對這首詩一直讚賞不已。

曾國藩將門生領進藝篁館,在中間一張小方桌邊坐下。桌面鋪了一塊白布,上面擺了幾樣糕點,房子裡早生好了木炭火,暖融融的,僕人過來斟好兩碗熱茶。

“少荃,這就是從洞庭湖君山移來的湘妃竹。”曾國藩靠在棉墊椅背上,指着窗外的小竹林,對李鴻章說,“你以前見過這種竹子嗎?”

“沒有。”李鴻章答應一聲,對着窗外看了一眼,然後走出藝篁館,進到竹叢中,他要細細欣賞這一片有着神奇色彩的罕見竹林。

對湘妃竹,李鴻章聞名已久。用湘妃竹作骨做成的湘妃扇,是文人墨客普遍愛攜帶的雅物。他雖不是那種詩酒名士式的人,但也是翰林出身,夏天也愛搖一把湘妃扇。前兩年做過一任湖廣總督,不過大部分時間不在任上而在戰場,故他未去湖南見過活生生的湘妃竹,想不到今天能在天津城裡見到它!

“少荃,你要好好地看一看,這可是從君山上連土一起運來的真正的湘妃竹呀!”曾國藩對着窗外大聲說,他似乎很得意,一個人在屋子裡吟起劉禹錫的《秦娘曲》來,“山城人少江水碧,斷雁哀猿風雨夕。朱弦已絕爲知音,雲鬢未秋私自惜。舉目風煙非舊時,夢尋歸路多參差。如何將此千行淚,更灑湘江斑竹枝!”

李鴻章看得出來,這的確是湘江邊上的真正的斑竹!只見略帶黃色的青皮竹杆上,佈滿着大大小小的黑色斑點,那黑點極像濺在宣紙上慢慢浸漬的墨痕。李鴻章輕輕地撫摸着竹竿,感嘆着蒼筤中竟有如斯稀品,更感嘆着人羣中竟有如斯富於幻想的楚人,而楚人的代表,又正是屋子裡那位已成衰弱的恩師。他一向崇敬老師宏闊的氣魄、堅毅的意志,今天他看出了老師的心靈中還深藏着才子般的綿綿情致。

李鴻章一連看了幾十根竹子,在竹林中眷戀了一刻鐘之久,才依依不捨地回到藝篁館。

“喝口熱茶吧!”當僕人來到石桌邊,將原先的冷茶潑去,換上熱茶時,曾國藩對李鴻章說,“少荃,你知道我爲何如此喜愛湘妃竹嗎?”

“因爲此竹是恩師家鄉的特產,恩師看着它,猶如回到了家鄉。”李鴻章略一思索,答道。

“你說得對,但還不只這一層意思。”曾國藩撫須微笑着說。

“或是因爲湘妃之傳說,悽婉動人,千古流傳。”

“還不完全。”

“那……”李鴻章略停片刻,微笑着說,“學生愚陋,實在想不出了。”

以李鴻章的敏捷,莫說兩層原因,他一口氣說上十層八層都不要緊,但他有意不說了。一來他素知恩師城府極深,恩師心中的意念不是他能輕易道得出的;二來他要在恩師面前保持着虛心求教的晚輩形象,寧可不再猜下去,請恩師賜教,也不要逞強顯能,使乖賣巧。這也是李鴻章磨練出來了,昔日恃才自負的淮軍領袖,過去對這一點是想都不願去想的。

“湘人愛斑竹,老朽尤重之,物以稀爲貴,且又有舜王南巡,客死蒼梧,娥皇、女英尋夫不見,淚灑竹林自投湘江的那一段傳說,這的確是斑竹受人喜愛的原因。老朽看重斑竹,主要是從斑竹的身上,想到了一種血性。娥皇、女英明知舜王已死,不可再見,卻偏要南下尋找,尋不着,則投水自盡,以身相殉。這是血性啊!是知其不可而爲之的血性,是以死報答知遇之恩的血性,是一生追尋至死不渝的血性!”

李鴻章聽着聽着,不禁肅然起敬。他的腦子裡漸漸浮現出二十七年前的碾兒衚衕書房,恩師在給他講《詩經》中的借物喻志,講先賢的品德節操……現在身爲封疆大吏的李鴻章,在恩師的面前,仍有一種當年作學生時的凜然崇敬之感。他在細細地咀嚼恩師今日說這番話的深遠含義。

“少荃,這次你我在津門晤面,說不定是今生今世的最後一面了。”曾國藩的聲調突然變了,風捲松濤、浪掀戰艦的激昂慷慨被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情緒所替代。

“恩師精力如昔,學生今後求教的日子還長哩!”李鴻章心中憮然,臉上仍泰然無事地微笑着,似不把這話當作一回事。

“你可知道,我這腳已腫了好幾個月了。”曾國藩把腳伸前一步。“俗話說男怕穿靴,女怕戴帽,這腳發腫便是一個極壞的徵兆。”

“不打緊的。待我去洋醫處爲恩師尋一個專治此病的良醫來。”李鴻章注視着曾國藩伸過來的腳,安慰道。

“不必了。”曾國藩恢復了常態,“這二十年來,我已死過數次了。死之對我,不值當害怕。今日和你來此,是想在走之前,跟你說幾句重要的話。”

————分割線————

第127章 如此協餉第104章 船成之日,焚書以告第246章 長兄來信第232章 大家都很“忙”第433章 要立牌坊的婊子!第191章 共同的敵人第147章 要命的日記第482章 小鎮俠女第65章 重拳出擊第473章 守禮懷恩第191章 共同的敵人二百六十章 總算到了天津第369章 泰西“春秋”二百六十章 總算到了天津第21章 高級洋員第177章 彌合裂痕第125章 上位路線第17章 白寫了的輓聯第104章 船成之日,焚書以告二百七十八章 西鄉從道的好消息二百九十二章 御前會議二百六十章 總算到了天津第5章 救人第204章 寧直不彎洪陶士第29章 法蘭西之戀第41章 罪證第151章 毛奇的不解之謎第441章 “清流”又急了第27章 邁向海洋之基第176章 兩個威廉第436章 逆流第69章 海外第一桶金第213章 齊人之福難安享第56章 季高讕言第50章 幕後玄機二百六十七章 洶涌頭潮第148章 被踩了蛋蛋的清流們第228章 “八嘎!你想害死大家麼?!”第393章 異國情天第180章 中國使臣的盛宴第124章 重歸不易第238章 海角獨處第41章 罪證第61章 迎難而進第179章 熊孩子捱揍二百九十二章 御前會議第27章 邁向海洋之基第175章 會見鐵血宰相二百五十六章 恭王心路第225章 “弄臣”的目光第368章 功課第151章 毛奇的不解之謎第433章 要立牌坊的婊子!二百七十一章 強硬寶中堂第438章 桌腿之論第312章 博弈第225章 “弄臣”的目光第192章 夢起樸次茅斯第378章 開戰!談判桌第129章 太后之怒第368章 功課第336章 “常陸丸”號事件二百七十三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13章 中國“心”第386章 中山世土,重歸華夏第383章 香港裡的中國艦隊第378章 開戰!談判桌第203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第230章 正當英年的鄧世昌第442章 蜀中才子第467章 作死的下場第453章 威妥瑪的冒險第446章 反目第336章 “常陸丸”號事件第323章 吃錯藥了的揚基佬第479章 生死問對第461章 下院交鋒第66章 廢柴皇帝第361章 格蘭特第320章 “鳳翔”、“孟春”之覆滅第447章 賢妻爲寶第183章 “法援”船塢第2章 補洞房第380章 脣槍舌劍第431章 新艦設計,新式戰法第425章 清流毒箭第339章 太極戰術第206章 西洋亦是聖人教第409章 議儲第213章 齊人之福難安享第400章 海上奇兵隊第380章 脣槍舌劍第188章 “重農抑商”溯源第468章 深刻反思第449章 茶會第308章 致命的埋伏第224章 林義哲VS柳原前光第220章 來自日本的目光第326章 風水知府第315章 夜襲炮兵陣地
第127章 如此協餉第104章 船成之日,焚書以告第246章 長兄來信第232章 大家都很“忙”第433章 要立牌坊的婊子!第191章 共同的敵人第147章 要命的日記第482章 小鎮俠女第65章 重拳出擊第473章 守禮懷恩第191章 共同的敵人二百六十章 總算到了天津第369章 泰西“春秋”二百六十章 總算到了天津第21章 高級洋員第177章 彌合裂痕第125章 上位路線第17章 白寫了的輓聯第104章 船成之日,焚書以告二百七十八章 西鄉從道的好消息二百九十二章 御前會議二百六十章 總算到了天津第5章 救人第204章 寧直不彎洪陶士第29章 法蘭西之戀第41章 罪證第151章 毛奇的不解之謎第441章 “清流”又急了第27章 邁向海洋之基第176章 兩個威廉第436章 逆流第69章 海外第一桶金第213章 齊人之福難安享第56章 季高讕言第50章 幕後玄機二百六十七章 洶涌頭潮第148章 被踩了蛋蛋的清流們第228章 “八嘎!你想害死大家麼?!”第393章 異國情天第180章 中國使臣的盛宴第124章 重歸不易第238章 海角獨處第41章 罪證第61章 迎難而進第179章 熊孩子捱揍二百九十二章 御前會議第27章 邁向海洋之基第175章 會見鐵血宰相二百五十六章 恭王心路第225章 “弄臣”的目光第368章 功課第151章 毛奇的不解之謎第433章 要立牌坊的婊子!二百七十一章 強硬寶中堂第438章 桌腿之論第312章 博弈第225章 “弄臣”的目光第192章 夢起樸次茅斯第378章 開戰!談判桌第129章 太后之怒第368章 功課第336章 “常陸丸”號事件二百七十三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13章 中國“心”第386章 中山世土,重歸華夏第383章 香港裡的中國艦隊第378章 開戰!談判桌第203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第230章 正當英年的鄧世昌第442章 蜀中才子第467章 作死的下場第453章 威妥瑪的冒險第446章 反目第336章 “常陸丸”號事件第323章 吃錯藥了的揚基佬第479章 生死問對第461章 下院交鋒第66章 廢柴皇帝第361章 格蘭特第320章 “鳳翔”、“孟春”之覆滅第447章 賢妻爲寶第183章 “法援”船塢第2章 補洞房第380章 脣槍舌劍第431章 新艦設計,新式戰法第425章 清流毒箭第339章 太極戰術第206章 西洋亦是聖人教第409章 議儲第213章 齊人之福難安享第400章 海上奇兵隊第380章 脣槍舌劍第188章 “重農抑商”溯源第468章 深刻反思第449章 茶會第308章 致命的埋伏第224章 林義哲VS柳原前光第220章 來自日本的目光第326章 風水知府第315章 夜襲炮兵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