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物價與度量衡

一、關於漢尺

秦國自商鞅變法後採用23.1釐米長的尺度。秦始皇統一六國,仍以23.1釐米爲—小尺,施行全國。

漢承秦制,以秦時尺值爲漢尺長度。但實際有些出入。以西漢而言,如:西漢木尺長23釐米,錯金鐵尺長23.2釐米,銅尺23.5釐米,竹尺長23.6釐米,又一木長23.2釐米。這說明西漢很多尺超過23.1釐米的標準數值。進入東漢,尺度又常突破23.1釐米的標準,而且其差距往往更略大於西漢。如:菱形紋銅尺二支分別長23.29和23.46釐米,鳥獸紋銅尺二支分別長23.39和23.63釐米,龍鳳紋銅尺23.72釐米,鎏金銅尺23.6釐米,銅尺二支23.7和23.75釐米,殘銅尺二支推算尺長23.75和24.08釐米,骨尺二支23.7和23.8釐米,牙尺23.5釐米。尚有東漢尺十四支列入《圖集》而作爲附錄者,超過23.1釐米者有九例。最長者達23.83釐米。此外還有建初六年的銅尺長23.5釐米,畫彩牙尺長23.9釐米(日本嘉納氏藏)。

兩漢之尺傳世實物大都超過23.1釐米的標準長度,主要的是經濟上的原因。西漢時官方要徵購均輸帛,爲彌補損耗,有意把尺子稍爲加大;東漢時因鑄錢漸趨惡濫,布帛有返於貨幣的傾向,政府的稅收本用錢幣者(算賦口賦),也有改收布帛的事實(已出現“調”這一名詞),官方更有加大尺度的要求,因此與西漢比,尺子顯得更長一些,致《隋志》有“至於後漢尺度稍長”之語。但加大幅度尚屬有限,不易發覺,還可以用允許的製作誤差及其他理由(如以發新發現的玉律尺爲造尺的根據)搪塞過去。而與徵稅無關的天文尺,如現存的袖珍式的東漢銅圭表尺,尺長就合23釐米,並未有超長現象,與常用尺長並不一致。總之,從西漢到東漢,尺長雖略有出入,但與23.1釐米很接近,仍短於黍尺之長,爲簡單、概括起見,說兩漢尺度之長爲23.1釐米還是過得去的,否則只看到盡是紛雜的現象,就無法措其辭了。

另:從先秦起,秦尺就有大小之分,承襲秦制的漢代的尺自然也有大尺與小尺兩制。漢小尺標準長度即剛纔所說的23.1釐米,大尺一尺當小尺的一尺二寸,合27.7,2釐米。平時所用多爲小尺。

二、關於漢畝

漢初,故秦之地以240步爲一畝(大畝),六國故地以100步爲一畝(小畝)。漢武帝后期全國統一行大畝。一尺23.1釐米,六尺(商鞅以“六尺爲步”,秦在六國故地以六尺爲步,漢承之)爲一步,寬一步長二百四十步爲一大畝,合今0.692市畝,寬一步長百步爲一小畝,合0.288市畝。

又:漢時爲與過去的每夫百畝的概念相銜接,墾田數仍然以小畝來表示。東漢時全國墾田數730萬餘頃,這個畝當是百步爲畝的小畝。

因漢武帝時全國已統一用大畝,故本書中所言之畝均爲大畝。

三、關於量制

秦漢時的大石本系量粗物和帶殼的原糧而用。糧食(粟)的加工率爲0.6;以大石量給粟一石,即等於付給加工後的粗米一小石。大小石之比例就是這樣定的。

漢尺有大小之分,小尺爲23.1釐米,由此製作的量器容積爲二萬毫升(新莽嘉量)。大尺爲27.72釐米,如按大尺長度,依周嘉量(釜)的製作規格計算:1570.8立方寸乘上2.772釐米(一寸之長)的三次方,每斛(石)容積正在3.34萬毫升左右。正好與之吻合。可以認爲大石就是由大尺而來的。至於大石也用以量米,小石也用以量粟,兩者混用不分,則是後來之事。本書中所言的石(斛),非特指一般爲小石(斛)。

四、兩個特殊

特殊小量器

漢代量制在上舉的大石小石之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小量器,如只容1.2毫升的小銅勺等,這些量器既非大小量器的幾分之一的畸零之數,更非所謂漢小石1.2萬毫升的萬分之一。典型的1.2毫升的實物是東漢時的二分銅量,此器形似小勺,長柄,柄上刻一分容黍粟六十四枚,(《圖集》92頁)。一分是個容量單位,“十黍爲一銖,六銖爲一分”(陶宏景《別錄》),一分之量正可容六十黍。此銅量實爲二分之量,實測容水1.2毫升,容黍128枚(和《別錄》所云甚近)。專家推斷這種小銅量多爲量藥物之用。我認爲,其來源即是古黃鐘(用24.63釐米的九寸爲黃鐘之長)一龠之量12毫升的十分之一(古黃鐘一龠容黍一千二百粒)。秦漢時隨着尺子變短(23.1釐米),黃鐘一龠雖已縮小至十毫升,但量藥物有習慣性,仍保持用舊的與12毫升有關的量器未變。如果此種假設前提能夠成立,則東漢時容六毫升的小銅量兩件可視爲量藥物的二分之量的五倍,都與以23.1釐米爲尺的九寸作黃鐘之長,其小量器容10.20毫升的銅龠、銅合、分屬兩個不同的量器系統,推而廣之,西漢容7.2毫升的小銅量爲六倍於二分之量;容0.4毫升的小銅量似爲二分之量的三分之一,可能也都是量藥物的專用器具。(《圖集》頁78)西漢還有一個18毫升的小銅量,容量略小於一合,也屬特殊用途的小量器。雲夢秦簡《傳食律》規定:上造以下到官佐等,食“鹽廿二分升二”。專家認爲,按秦漢每升容量合200毫升折算,“二十二分升二”當今18毫升,與此器容量相合(《圖集》頁79)。據此,這個小銅量就是量鹽的特殊用具了。

大秤與小秤

尺制、容量都有大小兩制,衡制是否也有大秤小秤呢?從已有的資料可知,在漢代衡器確是有大小兩制。大秤,即上述250克一斤,而小秤的一斤、一兩隻及當時大秤一斤、一兩的十分之一。爲什麼這樣說呢?原來古時銖的輕重主要有兩種口徑:一是。一銖當重百黍(《漢書律曆志》中說“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銖”;《說文》中說:“十黍爲累,十累爲銖”,一銖也是百黍)。二是“十黍之重爲銖”(《荀子富國篇》楊驚注)。後者爲前者的十分之一。吳承洛在他書中曾引用樑時陶宏景《名醫別錄》中的話:“分劑之法,古與今異。古無分之名,今則以十黍爲一銖,六銖爲一分,四分成一兩(即24銖爲一兩)。”一分既是容量單位,如以容量中所盛之黍計之,即是重量單位了。四分盛二百四十黍,以二百四十黍之重爲一兩——24銖,即此處之一兩爲一般的二千四百黍重二十四銖、一兩的十分之一。

由此可見藥材的方劑的計量與一般物品的計量完全不同,用的是一杆小秤。一般稱物的權衡一斤是250克,抓藥的小秤一斤只重25克,一兩隻重1.5625克,一銖只重0.0651克。《傷寒論》等古醫書中藥方所標的兩銖重量都可按這樣小的比例來折算,用當時的市秤來計量就不合理。

下表將現臨牀用藥量與以小秤所含克數折算的《傷寒論》中藥量作一個比較。

由上可知《傷寒論》中用藥量,以小秤所合克數來折算,數字是可信的,用之不會出人命;如不按小秤折算,《傷寒論》中用藥動輒以數兩計,再大膽的醫生們也不敢用古方中的這些重藥量。以十分之一的比例折算的漢代小秤(有人說可能始於東漢之末),只適用於開方抓藥,不適用於其它場合,如稱黃金。當時黃金流通量很多,也用市秤稱量,不用稱藥的小秤,說稱量黃金與稱量藥材用同一杆的秤,是不正確的。漢代還有量藥的小銅量,與稱藥用小藥秤是平行的特殊量制與衡制。據《武威漢簡》醫方所載,以斤兩計的藥味有黃連、石膏、人蔘、細辛、當歸等;以容量計的藥味有白芷、門冬、款冬、川芎、黃芩、蜀椒、吳茱萸等。小藥量和小藥秤就是針對不同的藥味而分別使用的。

五、關於畝產:

漢代畝產粟3石,摺合今市制畝產281斤;漢代粟、豆平均畝產2.82石,摺合今市制畝產264斤。漢代的高產田則一般可到“畝產十石”或說“畝鍾之田”。

六、關於度量衡:

長度:

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1裡=300步,1步=6尺

1引=2310釐米,1丈=231釐米,1尺=23.1釐米,1寸=2.31釐米,1分=0.231釐米

1裡=416.1米,1步=138.7釐米

重量:

1石=4鈞,1鈞=30斤,1斤=16兩,1兩=24銖

1石=30000克,1鈞=7500克,1斤=250克,1兩=15.6克,1銖=0.65克

容積:

1斛(石)=10鬥,1鬥=10升,1升=10合

1合=2龠,1龠=5撮,1撮=4圭

1斛=20000毫升,1鬥=2000毫升,1升=200毫升,1合=20毫升,

1龠=10毫升,1撮=2毫升,1圭=0.5毫升

1石穀子=18公斤,1石小麥=20公斤,1石稻=15公斤,一石豆=20公斤

粗米加工率0.6,精米爲0.5

面積:

1小畝=100步=192.318㎡=0.417大畝=0.288市畝

1大畝=240步=461.564㎡=2.4小畝=0.692市畝

1市畝=666.667㎡=1.445大畝=3.46小畝

六、關於物價

漢時的物價變化很大,尤其是糧價,目前已知的石糧價有30錢、60錢、110錢、500錢等等,有時數萬或數十萬錢。

貴金屬:

金一斤=6500~15000錢(國家牌價是10000錢)

銀一斤=2000~3500錢

田地房宅:

膏腴良田=畝/1~1·2萬錢

中等土地=畝/1000~4000錢

邊塞、荒漠、貧瘠土地=畝/100~300錢

豪華房宅=座/百萬錢以上

較好房宅=座/4~17萬錢

普通房宅=座/1~3萬錢

劣賤房宅=座/3000~5000錢

食物類:

主食:

1石=1斛

粱米(優良小米)=石/400錢左右

黍米(黃米)=石/300錢左右

大麥=石/220錢左右

粟米(小米)=石/220錢左右

谷=石/220錢左右

豆豉=石/500錢左右

10斤肉≈1石谷(有記載10斤肉合1石谷的價格)

副食:

醇酒=鬥/50錢

米酒=鬥/30錢

行酒=鬥/10錢

餅=冊/30~50錢

牛肉=斤/20錢

豬、羊肉=斤/14~16錢

鹽=石/800錢

1個人上酒食店吃一頓便飯=30錢

牲畜類:

耕馬、車馬=匹/8000~20000錢

戰馬=匹/2~10萬錢

好馬=匹/20萬錢以上

牛=頭/4000~8000錢

豬=頭/600~1800錢

羊=只/300~500錢

嬉犬、鬥犬=只/1~30萬錢

軍犬、獵犬=只/1200~2000錢

普通犬(肉食用)=只/200~240錢

衣物類:

材料價:

布料有布、帛、縑、素、練等幾種。布爲麻織品,是漢人衣著原料之最賤者。帛爲普通絲織品,其價比布稍貴。縑即絹,爲細密而有色彩之帛,其價又貴,已非一般人所能穿戴。素爲絹之精白者,其價比縑又貴。練爲絹縑之名貴品種,爲布帛中價格之最貴者。1匹布帛幅廣2尺2寸(51。5釐米),長4丈(9。36米)。

麻布=匹/250~600錢;

絲帛=匹/700~1000錢;

縑(絹)=匹/1200~1400錢

素(白絹)=匹/1400~1600錢;

練(精絹)=匹/2000~2800錢

成衣價:

布衣=件/200~500錢;

單衣=件/350~700錢

襲(短夾衣)=件/450錢;

布袍=件/380~400錢

錦袍=件/1800~2500錢;

袴(褲子)=件/500~1100錢;

麻鞋=雙/30~40錢

麻襪=雙/15~25錢;

絹、帛、皮毛衣=件/2000~6000錢

用具類:

武器:

百鍊鋼刀=把/9000~15000錢

五十鍊鋼劍=把/7000~10000錢

軍用劍=把/700~900錢

軍用刀=把/660~800錢

弓=把/500~600錢

弩=把/2000~20000錢

弓箭=枝/10錢

弩箭=枝/9錢

盔甲=套/6800~8200錢

馬甲=套/7100~8600錢

工具:

匠人用的刀=把/200~300錢

柴刀、菜刀=把/40~100錢

銅器=斤/60~80錢

鐵器=斤/16~25錢

瓦盂=個/70~100錢

簡陋牛、馬車=輛/2600~4000錢

軺車=輛/1~2萬錢

其他:

草蓆、蒲蓆=張/150錢

麻=斤/10錢

芻=束/3—6錢

稿=束/2—4錢

棺材=口/1500~3000錢

占卜費用=次/100錢左右

奴隸價格:

美婢、壯奴=人/2~3萬錢

普通奴婢=人/1~2萬錢

工錢:

私人傭工工錢=人月/200~400錢(包飲食)

私人傭工工錢=人月/400~800錢(不包飲食)

政府僱傭工錢=人月/2000錢

不同時間、不同地區、不同工種和傭工的不同年齡、體格等,都會影響到工價,所以漢簡及文獻中的工價有很大的差距。

婚嫁消費:

皇帝娶皇后的聘金最多,一般爲黃金2萬斤,摺合貨幣2萬萬錢;皇帝娶嬪妃的聘金約爲4千萬錢,是娶皇后聘金的五分之一;諸侯王娶王后的聘金多少不等,一般爲數百萬錢;公主的嫁妝費多者可達百萬錢甚至千萬錢,少者也不會低於二三十萬錢。

就高官與富商來說,其聘金數低於皇族成員,如董卓娶妻,聘以輜車百乘,“馬二十匹,奴婢錢帛充路”,共摺合貨幣一百六十萬錢以上,這是特例。一般男性成員娶妻的聘金在數十萬至百餘萬錢之間;一般女性成員的嫁妝費多數爲二三十萬錢,高者可達數百萬錢。

就中小地主與中小官吏來說,其聘金數又低於高官與富商。東方朔娶妻的聘金在十萬錢左右,這應是中小地主與中小官吏娶妻聘金的上限;東漢議曹史展允娶妻的聘金爲二三萬錢,這應是中小地主與中小官吏娶妻聘金的下限。一般女性成員的陪嫁物大約值二三萬錢。

就小農、小手工業者和平民來說,其家資在數萬錢至十餘萬錢之間。一般男性成員的聘金數不會超過其家資的總數,應在萬餘錢至數萬錢之間。一般女性成員的陪嫁物大約值二千錢。

婚宴的花費:

漢代酒價一般是每鬥30錢左右,漢代人一般都能飲酒一斗至數鬥,上石者也大有人在。如果婚日來賓客二十人,僅飲酒一項就須支出2000錢以上。漢代肉價一般是10多錢一斤,如果婚宴用肉50斤,就得花費7、800錢。再加上糧食消耗的費用,婚宴的花費肯定會超過四、五千錢

軍費

每個士兵耗糧=1.8石/月,21.6石/年,合4220錢/年;

每個士兵耗食鹽=3升/月,3.6鬥/年,合144錢/年。

每個士兵衣物=3400錢/年

每個士兵每年生活費約8000錢

每匹戰馬耗糧=3.3石/月,39.6石/年,合7920錢/年。

(關於騎兵,另有說法:平均一人一馬月消耗糧谷17斛,鹽0.1385斛,茭藁二十五石。1斛=1石=40斤左右。由此,算算糧食,一個人加一匹馬,每天消耗約23斤(會不會是兩匹馬呢,很困惑呀),所以有人說騎兵一月之耗等於步兵一年之耗。但是,我在網上搜了一下我軍軍馬的飼養情況,有兩個數據,一個是軍營中的馬,要求每天7斤草,5斤料;另一個是某人寫的我軍騎兵團的情況,說軍馬每天8斤粗糧,12斤草料。按這兩個數據計算,前面戰馬月耗糧3.3石,每天也有4斤多,還算合理)

安葬費=人/3400錢

那麼,諸葛亮每天一斤米,就是隻有正常人的一半,健康肯定有問題。難怪司馬懿由此斷定諸葛亮活不長了。

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金熱第八十章 呂布入徐州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一百零九章 王模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二百五十章 鄭陽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第一百七十三章 二袁相爭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四百三十五章 身毒內亂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一百六十六章 袁紹再起兵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一百二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三百五十三章 曹軍出擊第三十三章 得民二百萬第三百零二章 馬超私心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省六部制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二百二十章 詐降第一百零三章 衆叛親離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遜之謀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三百四十二章 詐降計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三百九十一章 賈壹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七章 初戰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二百三十三章 精銳盡喪第三百二十一章 性情中人第二百零八章 英靈第四百五十二章 楚軍南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張遼出擊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機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第四百五十五章 羅馬海軍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二百章 叔侄交心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三百章 直襲陳倉第三百四十二章 詐降計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等待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撤兵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攻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二百五十八章 孫紹投降第三百二十四章 李樂之難第二百七十七章 治河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懿兵敗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截擊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之戰第二百三十三章 精銳盡喪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騎死傷第四百六十一章 阿爾達班五世之死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夏之戰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三百一十二 戰局明朗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功而返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七十六章 蝗蟲第二百五十章 鄭陽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六十四章 曹劉相爭第三百章 直襲陳倉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遜之謀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機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七十章 昌豨第四百六十三章 永理會師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第三百六十八章 徐晃陣亡
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金熱第八十章 呂布入徐州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一百零九章 王模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二百五十章 鄭陽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第一百七十三章 二袁相爭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四百三十五章 身毒內亂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一百六十六章 袁紹再起兵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一百二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三百五十三章 曹軍出擊第三十三章 得民二百萬第三百零二章 馬超私心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省六部制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二百二十章 詐降第一百零三章 衆叛親離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遜之謀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三百四十二章 詐降計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三百九十一章 賈壹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七章 初戰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二百三十三章 精銳盡喪第三百二十一章 性情中人第二百零八章 英靈第四百五十二章 楚軍南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張遼出擊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機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第四百五十五章 羅馬海軍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二百章 叔侄交心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三百章 直襲陳倉第三百四十二章 詐降計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等待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撤兵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攻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二百五十八章 孫紹投降第三百二十四章 李樂之難第二百七十七章 治河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懿兵敗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截擊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之戰第二百三十三章 精銳盡喪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騎死傷第四百六十一章 阿爾達班五世之死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夏之戰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三百一十二 戰局明朗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功而返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七十六章 蝗蟲第二百五十章 鄭陽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六十四章 曹劉相爭第三百章 直襲陳倉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遜之謀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機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七十章 昌豨第四百六十三章 永理會師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第三百六十八章 徐晃陣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