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繼位

第二日一早,楚爲先陪同宇文王登上了城牆,俯視桐源縣城。城內東西校場上和南北城牆之下都駐紮着宇文王所率的兩萬兵士,但見軍營中旌旗招展,隊列整齊,營帳規整劃一,與百姓秋毫無犯,好一個軍紀嚴明的部隊。

此情此景讓楚爲先心中暗自佩服不已,宇文王果然是名不虛傳。

宇文王對楚總兵說到:“固橦關失守,朝廷近期內必將借勢強取西域,我此番到西域,即是投靠鎮西王,也是前來助力。屬下兵力盡可爲總兵大人調用,你我齊心協力,方可共守此城不失。”

“前番聽聞楚大人神機秒算,用兵如神,竟以區區萬人兵馬退了朝廷十萬大軍,實乃奇功偉績也。”宇文王言語中透露出由衷的敬意。

“不敢當,不敢當啊!”楚總兵連忙擺手推辭道:“實乃在下有幸得到高人相助,才能以巧破敵,着實有些僥倖,不足掛齒。”說罷,楚爲先向宇文王陳述了怎麼施計劫糧,排箭守城,天燈退敵的詳細過程。

聽言後,宇文王更是讚不絕口,連連稱妙。並向楚總兵索要了“排箭”的設計圖紙仔細研究。他一邊看着圖紙一邊問楚總兵道:“此人是否就是你家小女說與我有幾分相似的那人?”

“正是。”楚爲先答道:“此人姓張,名天賜,是在下的同鄉,也是小女的故交,幼時上山求道,可能是拜了名門高師,學得一些奇門異術。此人天生聰穎過人,智勇雙全,有將帥之才,將來必能成就大事。”

“哦,那我今後有機會一定要會會此人哈。但說如此人才,鎮西王怎麼不以重用呢?”

“是想留用,但此人爲道家弟子,性在雲遊天下,尚且還身負師命,自然是留不住了。”楚爲先頗爲惋惜地搖了搖頭。

這時,傳令兵來報:“鎮西王有令:有請鎮北王宇文浩天前往下馬關與本王會晤,着成廣將軍和趙簡都尉陪同,其餘人等不得隨從。”

聽令後,楚爲先向宇文王道:“那就煩請宇文王親自走一趟了,也便與鎮西王共議大事。”言語間流露出幾分憂慮之情。

宇文王看出了楚大人的擔心,就問道:“楚大人覺得此事有何不妥?”

楚爲先猶豫了一下,說:“也無不妥,只是向來聽聞鎮西王對您似乎頗有陳見,說與你政見不同,不與爲謀。”稍作遲疑,他又說道:“坊間傳聞說您曾經率土番軍隊企圖進入皇宮刺皇謀反,乃至於當今皇上下旨將宇文家族滿門抄斬,這是您反上北域的原因,我等只是聽聞,也並不知真相如何,斗膽向您求證。”說罷拱手相拜,以示歉意。

宇文王聽言後,長嘆一聲:“唉!此冤不伸,我宇文浩天還有何顏面立於世間!”說罷,他向楚總兵詳細講起了當年發生的一切。

話說武育王當年金戈鐵馬,四方征戰時,三個親生兒子就有兩個戰死疆場,而這兩個兒子都是其原配武秦氏所生,只剩下一個兒子武時中,是小妾黃武氏所生。這就意味着以後繼承其皇位的只能是這個庶出的兒子了,這讓武育王覺得很是對不起皇后秦氏。

結果沒想到,武治二年時,已年逾四十的秦氏竟然又懷上了一胎,武育王真是大喜過望,遍請天下名醫,悉心照料,不想最後還是難產,秦氏冒死也要爲武育王生下這個兒子,最終產下了小兒子武時正,但秦氏卻因大出血而去世了。

武育王真是悲喜交加,爲了紀念秦氏,將秦氏封爲仁忠皇后,爲她永久保留後位,而並沒有把黃妃提升爲皇后,還立即將武時正立爲太子。

沒想到武時正生來雖然天資過人,十分的聰明,自幼就能熟讀聖賢書,辯事明理,無所不通,但身體卻十分贏弱,瘦弱如柴,常年生病,不僅沒有武育王威武強壯的體魄,反而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病秧子。

可謂天妒英才,武治十三年時,武育王竟身染重疾,遍求天下名醫,也不得而治。爲了身後事,他本欲將皇位讓時年僅十歲的武時正繼承,但看他尚且年幼無知,又是弱不禁風的樣子,心下既是不忍又是不太放心。

後來在黃貴妃的反覆遊說之下,武育王最終決定讓黃妃所生的兒子武時中暫時代爲繼承皇位,不改年號,且在武時正年滿十八歲時,還位於時正,由武時正正式繼承皇位後,才能更改年號,以示正統。

翌年春天,武育王駕崩,武時中接替皇位而登基,但武時中性格忠厚,且無心機,雖然主政皇宮,但卻無心朝政,朝中大小事務卻都是由黃太后做主。由此,黃太后常常把持朝政,一時間外戚專權,黃氏家族雞犬升天,不可一世。

到了武治二十年的時候,本該還位於太子武時正,但武時正此時卻在深山求道,不知所蹤。皇上派人四處找尋,終於尋得他歸來朝廷,欲將皇權交還於他。

但剛年滿十八歲的武時正此時正醉心於道家學術,欲四海雲遊,遍訪天下仙山之時,並不想繼承皇位,恰逢他此次回來,正好偶遇宇文家小女宇文明珠,當下頓生情素,兩情相悅,訂下了婚事,因此與武時中議定,先行完婚,繼位之事再推遲兩年。

不想第二年春季,武時中在京郊圍獵時,不幸被毒蛇所咬傷,立馬被蛇毒攻心,病到在牀,眼看就要不治。

武時中在病危之際,立即派人將正與妻子宇文明珠雲遊天下的武時正召回,欲將皇位轉讓於他。

待武時正得信立即趕回京後,武時中剛已氣絕身亡。黃皇后向武時正展示了武時中生前所下的密詔,結果密詔的內容是讓其子武北昆繼承皇位,而並非是讓武時中接手武家天下。

由於朝中衆多大臣都知道開國皇帝武育王曾立下讓武時中代弟執政,並在以後將要歸還皇位的遺旨,沒想到武時中卻最終在臨死前將皇位讓給自己的兒子武北昆了,因此很多人都很是不服,加之由於黃姓家族長期把持朝政也引起諸多不滿,一時間朝廷內外爭論四起,以宇文家族和武姓的王公大臣爲首的擁“嫡”派,與黃氏家族爲首的擁“庶”派,形成了正反兩派,勢不兩立,最厲害的是,武育王的弟弟鎮西王武育國聽聞傳位之事後,竟立即在西域舉旗造反,聲稱要廢庶立嫡,匡扶朝廷!一時間天下大亂。

第一百四十章 上朝第二十章 狼殺第二十二章 獻計第六章 追狼第一百三十三章 山道第九十章 腰牌第二十三章 勸戰第十七章 告狀第十二章 御獸第十六章 探父第三十三章 石匣第一百一十六章 教會第六十九章 俘虜第一百一十五章 玄清第七十七章 節日第一百零二章 火攻第八十六章 圍府第一百一十三章 後人第六十一章 義女第二十五章 劫糧四十七章 掠城第四章 交友第一百三十六章 報仇第十六章 探父第六十八章 佈陣第一百二十三章 觀音第一百零八章 圍城第七十三章 獸種第一百三十三章 山道第一百四十二章 巫師第四十一章 真相四十七章 掠城第一百零一章 救駕第十一章 拜師第三十一章 贈丹第一百四十五章 蘇家第九十三章 棄城五十五章 奪馬第一百三十二章 佈局第八十章 勝利第一百零七章 劇毒第六十一章 義女五十二章 馬車第一百一十四章 馬蜂第七十七章 節日第八十一章 劫持第八章 偷師第一百三十四章 伏兵第八章 偷師第三十三章 石匣第七章 道觀第八十六章 圍府第一百三十三章 山道六十六章 相持六十四章 上任第五十三章 從戎第一百一十二章 信使第十章 傳書第五十三章 從戎第一百零七章 劇毒第六十一章 義女第八十章 勝利第一百二十章 天尊第五十六章 阻敵第二十六章 排箭第一百四十二章 巫師第九十七章 烈酒第二十三章 勸戰四十七章 掠城第十四章 往事第二十九章 癡道第七十九章 角鬥第五十七章 對陣第五十八章 破陣第九章 學藝第五十七章 對陣第一百一十八章 油燈六十四章 上任第一百三十三章 山道第十三章 賭坊第五十九章 出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頭模第一百一十二章 信使第一百二十二章 道姑第一百三十九章 繼位第九十八章 帳冊第四十六章 襲城第七十九章 角鬥第五十六章 阻敵第一百二十九章 反擊第一百四十三章 蠱術第十二章 御獸第二十章 狼殺第八十四章 遭擒第二十七章 天兵第二十三章 勸戰第七十五章 洞穴五十二章 馬車第一百二十二章 道姑第四十章 繼位
第一百四十章 上朝第二十章 狼殺第二十二章 獻計第六章 追狼第一百三十三章 山道第九十章 腰牌第二十三章 勸戰第十七章 告狀第十二章 御獸第十六章 探父第三十三章 石匣第一百一十六章 教會第六十九章 俘虜第一百一十五章 玄清第七十七章 節日第一百零二章 火攻第八十六章 圍府第一百一十三章 後人第六十一章 義女第二十五章 劫糧四十七章 掠城第四章 交友第一百三十六章 報仇第十六章 探父第六十八章 佈陣第一百二十三章 觀音第一百零八章 圍城第七十三章 獸種第一百三十三章 山道第一百四十二章 巫師第四十一章 真相四十七章 掠城第一百零一章 救駕第十一章 拜師第三十一章 贈丹第一百四十五章 蘇家第九十三章 棄城五十五章 奪馬第一百三十二章 佈局第八十章 勝利第一百零七章 劇毒第六十一章 義女五十二章 馬車第一百一十四章 馬蜂第七十七章 節日第八十一章 劫持第八章 偷師第一百三十四章 伏兵第八章 偷師第三十三章 石匣第七章 道觀第八十六章 圍府第一百三十三章 山道六十六章 相持六十四章 上任第五十三章 從戎第一百一十二章 信使第十章 傳書第五十三章 從戎第一百零七章 劇毒第六十一章 義女第八十章 勝利第一百二十章 天尊第五十六章 阻敵第二十六章 排箭第一百四十二章 巫師第九十七章 烈酒第二十三章 勸戰四十七章 掠城第十四章 往事第二十九章 癡道第七十九章 角鬥第五十七章 對陣第五十八章 破陣第九章 學藝第五十七章 對陣第一百一十八章 油燈六十四章 上任第一百三十三章 山道第十三章 賭坊第五十九章 出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頭模第一百一十二章 信使第一百二十二章 道姑第一百三十九章 繼位第九十八章 帳冊第四十六章 襲城第七十九章 角鬥第五十六章 阻敵第一百二十九章 反擊第一百四十三章 蠱術第十二章 御獸第二十章 狼殺第八十四章 遭擒第二十七章 天兵第二十三章 勸戰第七十五章 洞穴五十二章 馬車第一百二十二章 道姑第四十章 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