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閆至陽講的事情,讓我頓覺三觀再度刷新了。
原來,當年柳永居然那麼叼。
歷史上的傳言是真的。論鐵桿,柳永的“粉絲”忠心不貳,無與匹敵。柳永死時家無餘財,他的那幫歌妓“粉絲”自發集資營葬。死後亦無親族祭奠,年年清明,認識不認識的“粉絲”們都相約赴其墳地祭掃,以至於相沿成習,稱之爲“吊柳七”或“吊柳會”。哪像現在的明星“粉絲”們,朝秦暮楚,這一陣兒追張三,過幾天又捧李四,追時奉若神明,棄時甩若敝屣。
而論“副作用”,柳永的“粉絲”也鬧出了驚天動地的大動作。追捧偶像,總難免有副作用。追捧明星,選秀明星的副作用,除了使許多孩子迷戀唱歌不願上學外,據報還曾有一個15歲的女孩子爲參加選秀比賽減肥過度成病,居然“餓死”。比較而言,柳永的副作用似乎更有詩意,氣魄也更大一些。柳永名詞《望海潮》中有佳句稱讚杭州之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想不到被他千里之外的一個著名“粉絲”金主亮看到了,於是就出現了這樣的效果,“此詞傳播,金主亮聞歌,欣然有慕於‘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這樣驚人的“副作用”,差一點兒被人當成出賣情報的漢奸了,這是柳永萬萬想不到的。
但是,柳永的詞雖然寫得好,長得應該也不差,可在那個沒有網絡的年代,柳永何以那麼叼,一直聞名大江南北?
很顯然,有皇帝的扶持,跟暗中幫助。
宋仁宗,確實不想讓柳永做官。但並不是因爲柳永不適合官場,而是他有更重要,更隱秘的事情要讓柳永去做。
因爲宋仁宗,其實應該短命。歷史上說,他活到五十四歲就死了,也不算長壽。但是,他實際的命數,卻只應該有二十歲。
歷史上的宋仁宗人不錯,天性仁孝,對人寬厚和善,喜怒不表現於外表,可見是個腹黑的貨色。
剛當上皇帝的時候,宋仁宗才十三歲,劉太后因此垂簾聽政。但是十一年後,劉太后病死,於是仁宗才親政。
宋仁宗在位時間不短,四十一年,這四十一年間曾多次更改年號,是兩宋時期在位最長的皇帝。剛剛即位以後改年號天聖,後來改年號明道,劉太后死後,宋仁宗又改年號爲景佑,之後又先後改年後爲:寶元、康定、慶曆、皇祐、至和、嘉祐。
爲什麼這麼頻繁更換年號?歷史上肯定有官方解釋。但是閆至陽給我的秘史解釋是:仁宗一輩子都在修身養性,躲天劫,求長壽。
他是個不錯的皇帝,對人也親和,很少發火,也不責怪直言進諫的直臣。一則是因爲宋仁宗確實是個明君,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爲,他在修身養性,時刻參禪悟道,並且基本是在積累福德,減少孽債,以求活命。
總之不知什麼原因,老好人宋仁宗其實前世有很深的孽債,今生其實只能活二十年。他早就知道了這一內幕,或者說當時的國師肯定是提醒過皇帝老子,所以皇帝才各種想辦法躲天劫。
沒錯,老實人也怕死。不只是怕死,是怕生生世世自己都逃不過這個輪迴。於是,當皇帝這輩子過得仁厚寬德【也許是裝出來的】,但是畢竟留下了不錯的名
聲。
據說當年包青天包拯在擔任監察御史和諫官期間,屢屢犯顏直諫,唾沫星子都飛濺到仁宗臉上,但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臉,一面還接受他的建議,竟然沒有怪罪這個鐵面無私的人。
有一次包公要拿掉三司使張堯佐的職務,理由是他平庸了些,但張堯佐是仁宗寵妃的伯父,仁宗有點爲難,想了辦法,讓張堯佐去當節度使,包拯還是不願意,言辭更加激烈,帶領言官與仁宗理論,仁宗也就作罷了。
以上兩例,表現出這位帝王確實具有相當大的度量和推己及人之心。這在封建時代,也算是很難得的了。因此,以往歷史學家們稱譽他爲“守成賢主”。
但是實際上,在那個時代,真的能有一個民主的統治者麼?可能有,但是大多數情況,是另有隱情。
仁宗有一個從來沒有公佈於衆的個人秘密組織:戲影衛隊。
一共幾個人而已,都是身懷“絕技”的武林高手,被他高價買通,養在身邊。
小時候看林志穎演的《書劍情俠柳三變》,覺得有點扯。一個書生懂武功?
可現在看來,柳永很可能是個高手中的高手,甚至懂奇淫巧術。
許多人以爲,柳永被皇帝大BOSS除名的原因是,他寫了個不合時宜的詩詞:“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但真正的原因是,柳永家的背景。柳永家雖然看上去是書香門第,親戚都是進士出身,文化人兒,但是柳永的母親,卻是另類“傀儡戲”的傳人。
傀儡戲,又被稱爲木偶戲,表面上看,是由人直接操縱、木偶裝扮具體人物、當衆表演簡單故事的戲劇。
可柳永母親家裡玩的,是給死人看的戲。
死人當然不需要看戲,但是,鬼魂靈體也跟人一樣,有好奇之心。惟妙惟肖的傀儡戲會吸引許多陰間的東西跟靈體。更有一些靈體會附着在木偶上。
於是久而久之,有一部分傀儡師便開始學習操縱這些靈體,就讓它們存在於木偶上,並且讓這些東西,控制這些東西改變形貌,變成別人的身份,或者在現實裡招搖撞騙,或者用於別的目的。
傀儡戲源於漢,興於唐。漢代已有"作魁儡"(《後漢書•五行志》)的記載,三國時馬鈞的"水轉百戲"顯然是對漢代人戲的模仿;北齊時水動的"機關木人"製作,技藝高超,暗示了中國木偶戲的形成年代。
隋朝“百戲”中多“水飾”,“機關木人”多搬演神話、傳說、三國故事,人物頗衆。唐文化繁榮異常,歌舞戲、參軍戲爭奇鬥豔,機關木人可以飲酒唱歌吹笙,在燈火下已經與真人沒有區別。
而到了宋朝,已經有一支特別的傀儡戲流派出現。這一派就是柳永母親的孃家衍生出來的。
柳永的母親其實是被人收養的。她的真實姓氏爲“念”。
念姓單一淵源,源於羌族,出自漢朝末期鮮卑族拓跋部念氏部族,屬於以部族稱謂爲氏。據史籍《續通志•氏族八》記載:“西魏有念賢。明河南祥符有念氏。雲南陸良、羅平有念氏。”
柳永的母親孃家是雲南的念氏,是拓跋族跟漢人的混合體,所以集合了拓跋族的秘術跟古老的傀儡戲,演變出一種“傀影戲”。
念家的木偶戲十分叼,不僅演得惟妙惟肖,而且木偶上都附着靈體跟鬼魂。
這些靈體甚至能變成別人的樣子,騙過許多人,甚至騙過地府鬼差。
而宋仁宗,就是靠着這東西騙過了地府鬼差,獲得了剩下這麼多年的性命。
因爲所謂的戲影衛隊,其實是念家的人用傀儡戲造了整個“大宋王朝”。
滿朝文武,甚至宋仁宗皇帝,全部做了真人人偶,然後附着了靈體操控,讓這些人偶每天演繹仁宗的生活跟上朝下朝。
念家的傀儡戲有什麼神奇效果,其實並非宋仁宗發現的,而是劉太后。那位狸貓換太子的主角劉太后不是個善茬,一直研究厭勝之術。她知道宋仁宗壽命短,而自己要想穩穩當當做太后,必須好好照顧小皇帝。
於是她利用七年時間,遍尋天下,終於找到了念家的傀儡戲班子。她知道這些傀儡能騙過鬼差,便僱傭了一批戲影衛隊,天天演宋仁宗的生活,只是設計讓鬼差以爲,仁宗就是那羣傀儡木偶中的一個。
等到了仁宗二十歲的時候,傀儡戲也就完結了。但是,爲了進一步保險,仁宗讓熟悉這鬼戲的柳永給自己打造了一個生命羅盤,就跟沙漏一樣,只不過這羅盤能預言他的福禍。
也不是大小福禍都能預言得準,只是人生裡的重大福禍,羅盤居然都能一一算準。
宋仁宗當年說:“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
柳永於是反脣相譏,說自己是“奉旨填詞”。譏諷仁宗的柳永不但沒被殺頭,填詞也沒受影響,且填得更加放肆,這就非同尋常了。
天下人都以爲是宋仁宗仁厚,而柳永的態度也很奇妙,非但不生仁宗的氣,還“願歲歲,天仗裡常瞻鳳輦”。(意思是:老百姓希望年年都能看到宋仁宗的儀仗,瞻仰到宋仁宗的風采,天下百姓都擁戴宋仁宗。)
這不是有基情,有秘密交易,還能有啥!
也就是說,宋仁宗讓基友別當官的原因是,讓他畢生精力都放在研究自己的命盤上。當然,休閒的時候可以作詞泡妞,缺銀子皇帝肯定是支援了不少,否則他怎麼能瀟灑那麼多年。
但無論宋仁宗跟柳永到底是怎麼回事,宋仁宗到底有什麼秘密,這些事倒是陰差陽錯地成就了仁宗的美名。
所以,當仁宗駕崩的消息傳出後,當他的死訊傳到洛陽時,市民們也自動停市哀悼,焚燒紙錢的煙霧飄滿了洛陽城的上空,以致“天日無光”。他的死甚至影響到了偏遠的山區,當時有一位官員前往四川出差,路經劍閣,看見山溝裡的婦女們也頭戴紙糊的孝帽哀悼皇帝的駕崩。略叼。
而宋仁宗之前,沒有一個帝王能以“仁”爲諡號或冠以“仁”。同時,當54歲的宋仁宗去世了,大宋朝野上下也莫不哭號,舉國哀痛。
但是更叼的是,宋仁宗趙禎駕崩的訃告送到遼國後,“燕境之人無遠近皆哭”,時爲遼國君主的遼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驚,衝上來抓住宋國使者的手號啕痛哭,說:“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又說:“我要給他建一個衣冠冢,寄託哀思。”
此後,遼國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唉,聽到這裡我實在無言以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