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更加重要呢?”程旭笑道:“這個一會兒你們就知道了,咱們先看看荷泵芯片生產所需的最基礎的原材料,看看這是什麼?”
“光刻膠?”徐平率先開口。
“恭喜你,答對了三分之一,”程旭玩笑道:“三個字只有‘膠’對了,這確實是一種‘膠’,但這種‘膠’現在還沒有名字。”
“它是一種導電膠,導電膠你們應該都知道,按導電方向分爲各向同性導電膠和各向異性導電膠,廣泛應用於多種電子領域和板的精細印刷等領域。
“而我們面前的這種膠不同於現有的任何一種導電膠,它本身在常溫(-40℃~120℃)的狀態下是柔軟的固體,你們看,就像五花肉皮一樣的感覺。
“而由於它獨特的分子結構,導電粒子在一些添加劑的作用下表現出了某種特別的特性,而我們要利用的就是這種特性。”
幾個人屏氣凝神,仔細的聽着程旭的話,生怕漏掉其中的任何一個字,眼睛也是一眨不眨的看着眼前的有些特殊的物質。
“難道製造過程就是製造這種膠?”齊玉鑫表達了自己內心中的疑惑。
“不,”程旭解釋道:“這種膠只是原材料,就像半導體制造中用到的硅片一樣。
“最核心的東西是,我們用什麼方法讓它實現帶電粒子在逆電荷梯度上的運動,這纔是製造的關鍵。”
“最關鍵的這東西是一種‘場’,”說着程旭拍着旁邊的設備:
“就是它產生的一種‘場’。如果說,半導體芯片生產利用光源進行光刻是最核心的過程的話,那荷泵芯片生產最關鍵的步驟就是利用這個‘場’進行‘場刻’。”
“哎呦……”幾個人瞬間集體嘆了一口氣,“場”,看見這個字,腦袋瞬間能大三圈。
“場”可以說是物理學中最簡單也是最複雜的一種概念。
說它簡單,簡單到一句話就能定義,場什麼概念呢?
【場,物理學術語,是同時存在於一定空間範圍的瀰漫性物質形態。指的是某種空間區域,其中具有一定性質的物體能對與之不相接觸的物體施加一種力。】
看看,多簡單。
但是,某種空間是什麼空間?一定性質的物體是什麼物體?施加的一種力是什麼力?是怎麼作用在這種物體的?以什麼樣的方式?
這難不難?當然很難!
人們發現引力幾百年了,直到今天,引力場的本質是什麼科學界都沒有公認的定論。
電磁場的理論也是,其應用已經非常廣泛了,但其本質是什麼?一種由電荷的運動產生的物理場?且這麼說着吧。
如此種種……
反正,只要發現了某種物理作用現象,現階段我們又無法解釋,就可以定義成一種特殊的場,只要能夠利用,本質什麼的並不重要。
真正的科學擁躉都知道,科學是沒辦法解釋一切的,而科學研究的目的也正是一步步的向前探索,努力把更多的未知變成已知,形成答案、形成理論、形成體系,進而成爲科學的一部分。
……
“這種‘場刻’無法很精確的控制吧?”
良久之後,首先開口的是子書曉涵:“像光刻過程,那線路是精確到納米的,一條一條,一板一眼,板圖畫成什麼樣,製造出來就是什麼樣兒。而‘場刻’……”
程旭對子書曉涵最深刻的印象是她的名字,這姓太特別了,
以前沒見過。
但經過這麼些時間的觀察,發現,她有一個特點,她關注的點總是到細微處的,很多時候更是直指本質,確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這不,程旭正想說呢,她就提出來了——她如果去說相聲,這一定是一個優秀的捧哏——總是那麼的恰到好處。
“對的,”程旭肯定的說:“‘場刻’過程是一種不定型過程。就像人一樣,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腦子。”
“那芯片的標準型與統一性怎麼保證呢?”
徐平關心的點跟子書曉涵就不一樣,他可以把書都背下來,也可以在一開始就想到加法器,這是他的性格——謹慎、規矩、努力。
他的特長就是,那記憶力是真好,上次背書似的回答問題之後,程旭專門問過他,那可是真的嚇了一大跳:
三十二位的加法器,他之前做過,幾十頁的板圖,密密麻麻的,讓他再次去畫的時候,他可以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一筆不差的把生產板圖全畫下來——這都是腦子記下來的!
“我們爲什麼要統一呢?統一代表着標準化,但多姿多彩纔會有無限可能。”
程旭看徐平欲言又止的樣子,也是解釋道:“我知道你想說什麼,良品率和性能水準怎麼保證是吧?”
徐平如搗蒜似的點着頭:“嗯嗯嗯。”
“在生產過程結束之後,我們會有標準化的性能測試工具,也會建立標準化的性能測試體系。”
程旭估計:“這原型機啊,初期我預計優秀率能達到20%,良品率能達到50%,可用率70%,這是大概的數字。”
“不良品也能用嗎?”徐平又開口了。
“不然呢?你以爲英特爾六個核心的酷睿I7哪兒來的?”
程旭笑了:“不就是八個核心的I7在後續測試中發現某個或者某兩個核心有瑕疵, 然後人爲封掉兩個核心當次一級的產品再賣嗎?
“我們也會是一樣,不合格品不是廢品,壓低一個性能標準,也是可以利用在更低的需求上的。”
……
“你們現在知道我剛剛那句話什麼意思了嗎?”程旭問道:“爲什麼說,EDA自動化工具對荷泵芯片的生產過程更加重要?”
“‘場刻’不定型?”付弋東試探性的說道。
程旭真的非常開心,這九個人真的是個個是寶,每個人特點都不一樣。
但是,在這裡一結合,每個人都能發揮他的特長,這個付弋東,經驗豐富,雖然不太用得上,但他對既往過程總結歸納的能力那也是一絕。
“對!”程旭認可道:“我剛剛說了,‘場刻’是一種不定型的過程,那這個過程怎麼控制?
“真要人控制啊?當然是自動化的工具!越智能的工具對這個過程的提高就越明顯,我們芯片的優秀率、良品率、可用率都會越來越高。
“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性能水平也會越來越高。
“這話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兒熟悉?生產工藝提高,生產出更強大的芯片,訓練出更強大的人工智能,自動化工具的水平就又提高了,又能改善生產工藝……”
“又左腳踩右腳上天……不是不是,是又走向了螺旋式上升的軌道。”
“噗嗤……哈哈哈……”
齊玉鑫難得開了一次玩笑,但大家心裡也都是這麼想的,實驗室頓時傳出一陣哈哈大笑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