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過年了

“過年了!”孟享只是低語了這句話,就沒有再說一句話,只是倒了三杯祭酒,灑在了英烈祠前的紀念碑前。

參謀、秘書們起草好的各種草稿都被他扔到了一邊。他來烈士陵園不是爲了作秀,也不需要在這些問題上作秀試圖給自己的聲望加分。他來只是爲了祭祀而來祭祀,告慰那些爲華夏犧牲的那些英烈們。在那些永遠不可能再醒過來的英烈面前,那些華麗的辭章都是蒼白的。

人在做,天在看。

孟享相信烈士們的英魂並沒有走遠,依舊在顧眷着這片熱土。先鋒軍的努力,他的付出,他們都能注視到。此時他站在這裡,只是交給他們一份答卷,一份無數英烈們用鮮血譜寫而成的答卷。

華夏新的發展成就,不斷崛起的華夏實力就是告慰那些英魂們最好的祭奠。

遠處夕陽照着殘雪,讓走下陵園階梯的孟享一時有些出神。身後隨着的衆人都是沉默,並沒有打擾孟享的沉思。

“還有多少人的身份沒有辨認?”孟享突然回身問道。

“還有四千多人沒法辨明身份或者找不到親人,另有1045人失蹤,一直沒有找回。”跟在身後的李樹春知道他問的是關於那些犧牲的先鋒軍士兵撫卹安排的事情。

孟享聞聽有些心痛轉過頭去繼續望着遠處的夕陽。在先鋒軍趕走鬼子,佔據了大半個華夏的背後是七萬多人先鋒軍士兵永遠的倒下。這個傷亡比起六十多萬具曰本人的屍首來說,可能顯得並不突出。至少在習慣了國人巨大傷亡,習慣了以前中央軍數倍敵軍的陣亡數字的華夏民衆面前,這個數字並不顯眼。可這個數字的背後是一個個年輕戰士永遠的倒下,而在他們的背後是七萬多個家庭的殘缺。

先鋒軍優厚的撫卹金制度和陪伴烈士的榮譽或許能緩解他們家庭的傷痛,但這份傷痛依舊不會消失,在那些家庭中,那個兒子、兄弟、丈夫、父親的角色永遠是一個空缺了。

而且即使如先鋒軍這麼拿出巨大精力專門來處理烈士的問題,都還有不少人無法處理好後事。七萬多的犧牲者的背後,依舊有四五千人的英烈無法安息。

殘酷的戰場上屍首不全的情況經常出現,一些士兵根本無法辨認出原來的屍首,可能只找回一部分。還有一些完全失蹤的人員,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而即使把士兵的屍首送回家鄉,可能他們記憶中的那些地方已經毀於戰亂,找不到一個家人。

沉默了片刻後,孟享再次迴轉身沉聲道:“盡力落實吧!”

其中的困難孟享也理解,但他沉重的聲音已經表明了鄭重的態度。

七萬人數字或許乾巴巴的,但孟享見過的那高高的一大堆的士兵的檔案,沉甸甸的壓在了他的心頭,讓他回望着山腰處的烈士陵園有些發證。

“無名英雄紀念碑已經落成了。”李樹春過了片刻後,提醒孟享道。

他所說的無名英雄紀念碑是孟享的提議,不過建造的地點挪到了後世的位置,挪到了北平。

雖然孟享解釋了建造在北平的理由是那裡集中沉澱了近代華夏屈辱歷史的所在,但一些人從這方面卻開始猜測先鋒軍的政權新的首都的位置。

首都不僅僅是一個榮譽的象徵,而且其中蘊含着無數的商機和利益。

很多人看好先鋒軍的未來,以後先鋒軍主政華夏在國人眼中已經是必然的了。此時雖然先鋒軍的司令部,以及聯合戰區管委會的辦公場所依舊在齊都,但齊都的各方面已經註定了不可能作爲華夏的核心首都。那麼行政首都的位置就成了焦點。

此時被列入國人視線的有北平、長安、鄭州三地,北平被先鋒軍接手以來,一直在進行大規模的城市改造設施,各種博物館、展覽館甚至圖書館的落成,以及十幾所大學的修繕擴建,讓很多人猜測這是先鋒軍爲以後的首都做準備。

而西安被先鋒軍佔領後,也同樣在進行着大規模的城市建造和改造。尤其是西安的名字被改成了長安,更是引來無數人來猜測。

但鄭州領銜的中原地區則是後來者居上。隨着安陽等地的考古的發現,夏商周三代之都在中原附近的繁盛,加上先鋒軍提出的華夏文明的復興,使得國人的關注目光對準了中原地區。聯合戰區政斧更是提出了中州的城市圈的概念,以鄭州爲中心,北至安陽,南到許昌,西至開封等地,東連洛陽,下一步將啓動城市輕軌網,打造中州城市圈。

雖然洛陽、開封等地因爲黃河航運的沒落而沉淪,但此時有了平漢鐵路和隴海鐵路大動脈的交匯,使得這些古老文明城市的復興指曰可待。於是鄭州等地被一些人推爲新首都的熱門選擇,並有人提出了以中都命名這個這個橫跨黃河兩岸的都市羣。

賭定北平可能爲首都的人也是不甘示弱的提出了京津都市圈,北平、天津、唐山、秦皇島,甚至遠及承德、張家口和保定,並列舉了聯合戰區提出的附近幾個城市建立城際電車輕軌的計劃。

其實這個城際輕軌的計劃不僅僅是針對京津和鄭州周邊的城市羣的。

先鋒軍從美國收購了兩三萬公里的鐵軌,其中不僅僅是有50公斤及其以上的,還有部分43公斤及以下的輕軌。這些當做廢舊鋼鐵用來回爐有些可惜,於是孟享提出了發展城市圈,以輕軌等城際列車來連接相鄰的城市以及周圍的鄉鎮,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輕軌在後世以其成本低,便捷而成爲後世發展的一個趨勢。之所以叫輕軌,並不是它的軌道就是輕的,而是它的車型和編組以及站臺的建造規模相對於地鐵和普通鐵路來說,有些不同。車軸重量輕,是它和地鐵等重軌的其中一個不同,但不是鐵軌的輕重。

因爲屬於城市周邊的,所以採用的是先鋒軍從德國人那裡引進的電力機車的技術。03年的時候,德國西門子就和通用電氣公司研製出了時速達到200公里的實用的電力機車。德國人的電車技術也是一直很先進的,孟享構建的華夏鐵路軌道網一開始就是瞄準了電氣化的這個世界還沒重視發展的高起點,不再重複蒸汽機車的老路子。

孟享之所以大力發展鐵路交通,全部是因爲後世的一些經驗教訓。華夏人多,若是真像美國那樣以汽車和公路爲主,恐怕到時候各類問題帶來的弊端不是輕易解決的。而很長一段時間內,華夏百姓也不可能一下子達到人人有車的理想社會,所以交通的問題也必然是華夏發展的瓶頸。這個時候提前規劃大力發展公共事業交通就成了必然。

從安全姓、人員配備、成本等各方面考慮,運載量大,相對靈活的輕軌電車等城際交通無疑是很合適的選擇。城市圈已經囊括了一個人一生的軌跡,配合城際交通的城市圈交通體系無疑就是解決交通問題的關鍵所在,也可以快速疏導各城市圈之間的交通壓力。

於是從去年上半年開始,包括聯合戰區已經劃定了京津都市圈、鄭州都市圈、長安都市圈、齊都都市圈、杭州都市圈、武漢都市圈等六大都市圈的城際交通建設計劃。

因而當有人宣稱鄭州的中原都市圈的時候,在京津的燕趙都市圈、長安的秦漢都市圈外,就連齊都的齊魯文明牌、武漢的楚文明牌甚至杭州的吳越、南宋等文明派也都打了出來。不過這些地區的競爭力顯然不如前邊三個,尤其是北平和長安的首都競爭愈發的激烈。

而孟享對於定都一直對此一直不置與否,以前沒有挑戰老蔣政權的計劃,此時也沒有表態。不過前幾天有人詢問首都的事情時,孟享說道:“舊都尚未收復,何談新都?”一句話透露出了不少的信息,也讓首都的爭奪趨於激烈。

這場爭奪中,南京這個舊都的命運也快速進入了國人的眼中。不過因爲牽扯到首都的安全,以及舊都和現任政斧的一些的忌諱,使得一些對之很不看好。但江浙財富圈以及江浙周邊地區大小城市的密佈,也讓很多人依舊報以信心。

不過,這一切直到南京收復纔會塵埃落定,之前形成的各個利益集團引起的爭鬥讓周白、範種、唐藥師等人也頗感顧忌頭疼。倒是孟享一直沉住氣,不動聲色。

此時,孟享回過神來,也只是點了點頭淡淡道:“我知道了。”

說完,繼續緩慢在衆人的簇擁下,拖着夕陽斜照下的影子走下了長長的階梯。

第432章 許昌之戰第793章 誘敵深入第161章 韓復榘還是死了第458章 暴兵第241章 先鋒軍的隱憂第166章 鬼子太不要臉第1094章 意外第687章 臨近破產的財政第114章 多炮塔怪獸第763章 大西洋上的抉擇第117章 第九團的初戰第893章 繼續拖延第85章 大炮開兮第234章 飛行員和心理學家第856章 需要提前考慮周全第300章 基地調整第230章 鐵甲突前第291章 那就拼一次吧第599章 這一次可夠老毛子受的了第104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757章 旅順地面攻勢第307章 過黃河第534章 英國人要拼老命第1119章 又有導彈來了第411章 殲滅聯隊換編制第766章 三顆釘子第702章 到處求援,但沒有援軍第995章 這只是小問題第399章 轟炸熊本第466章 都不安寧第580章 獨立日開始的戰爭第257章 組織第78章 奇蹟之橋第88章 他們拖不起第772章 他們是怎麼出現的?第138章 掃清餘敵第959章 我們也需要更換新式戰機了第1053章 T計劃的另兩招第953章 卡日本豆蟲的小腰第1060章 摩擦不斷第982章 導火索第480章 禁區的財政也爲難第779章 新聯合政府第957章 敵機已在我身後第319章 不是日本人變弱了第140章 巷戰的開始第218章 攻克兗州第606章 分基地再調整(下)第596章 日本人終於行動了第396章 武漢危急第720章 搬空它們第1098章第797章 等不了三個月第674章 日本人好說話了?第109章 立判槍決第845章 誰在詛咒我第1024章 情報第973章 我們已經沒有了退路第546章 茶館裡的政府工作報告(完)第960章 幸虧戰艦不用換第831章 可以一戰的底氣(中)第934章 日本人努力一把的誠意第668章 北方戰線的坦克第53章 高射機槍能兩用第239章 這一次戰果還比較理想第191章 先擊沉護航的驅逐艦第460章 急需支援第1008章 櫻花第337章 限槍令第1105章 遍地烽煙第767章 清剿東北第1062章 又是情報的錯第136章 伏擊第243章 拼音和漢字第403章 電影教案和宣傳第620章 我們已經沒有退路第840章 我們不會放棄第986章 接收彩票船第1049章 我們不能再輕敵了第899章 轉攻爲守?第679章 新的機會第816章 蜀山戰三鷹第344章 行政區域調整第1064章 全面試探第1003章 四條可以通往歐洲的陸地通道第238章 騎兵和坦克的對決第871章 天天能吃兔子肉第148章 攻一攻這裡第317章 四面開花第846章 又是華夏大軍第1068章 美國人撤退了第407章 他們怎麼過來的?第129章 反擊的戰鼓聲第1163章 快速升級第385章 轟炸長崎港口第995章 這只是小問題第711章 紅場上空的斑點第728章 軍中三傑第970章 五車六船基地第361章 V3火箭
第432章 許昌之戰第793章 誘敵深入第161章 韓復榘還是死了第458章 暴兵第241章 先鋒軍的隱憂第166章 鬼子太不要臉第1094章 意外第687章 臨近破產的財政第114章 多炮塔怪獸第763章 大西洋上的抉擇第117章 第九團的初戰第893章 繼續拖延第85章 大炮開兮第234章 飛行員和心理學家第856章 需要提前考慮周全第300章 基地調整第230章 鐵甲突前第291章 那就拼一次吧第599章 這一次可夠老毛子受的了第104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757章 旅順地面攻勢第307章 過黃河第534章 英國人要拼老命第1119章 又有導彈來了第411章 殲滅聯隊換編制第766章 三顆釘子第702章 到處求援,但沒有援軍第995章 這只是小問題第399章 轟炸熊本第466章 都不安寧第580章 獨立日開始的戰爭第257章 組織第78章 奇蹟之橋第88章 他們拖不起第772章 他們是怎麼出現的?第138章 掃清餘敵第959章 我們也需要更換新式戰機了第1053章 T計劃的另兩招第953章 卡日本豆蟲的小腰第1060章 摩擦不斷第982章 導火索第480章 禁區的財政也爲難第779章 新聯合政府第957章 敵機已在我身後第319章 不是日本人變弱了第140章 巷戰的開始第218章 攻克兗州第606章 分基地再調整(下)第596章 日本人終於行動了第396章 武漢危急第720章 搬空它們第1098章第797章 等不了三個月第674章 日本人好說話了?第109章 立判槍決第845章 誰在詛咒我第1024章 情報第973章 我們已經沒有了退路第546章 茶館裡的政府工作報告(完)第960章 幸虧戰艦不用換第831章 可以一戰的底氣(中)第934章 日本人努力一把的誠意第668章 北方戰線的坦克第53章 高射機槍能兩用第239章 這一次戰果還比較理想第191章 先擊沉護航的驅逐艦第460章 急需支援第1008章 櫻花第337章 限槍令第1105章 遍地烽煙第767章 清剿東北第1062章 又是情報的錯第136章 伏擊第243章 拼音和漢字第403章 電影教案和宣傳第620章 我們已經沒有退路第840章 我們不會放棄第986章 接收彩票船第1049章 我們不能再輕敵了第899章 轉攻爲守?第679章 新的機會第816章 蜀山戰三鷹第344章 行政區域調整第1064章 全面試探第1003章 四條可以通往歐洲的陸地通道第238章 騎兵和坦克的對決第871章 天天能吃兔子肉第148章 攻一攻這裡第317章 四面開花第846章 又是華夏大軍第1068章 美國人撤退了第407章 他們怎麼過來的?第129章 反擊的戰鼓聲第1163章 快速升級第385章 轟炸長崎港口第995章 這只是小問題第711章 紅場上空的斑點第728章 軍中三傑第970章 五車六船基地第361章 V3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