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吃喝拉撒都要照顧

Www✿ TTKΛN✿ ¢ 〇 “繼續試驗!”孟享一聽車輛的問題,就知道了。這一次進軍西北並不僅僅是考驗人的問題,武器車輛等都要經過一次實際檢驗。爲了以後可以在西伯利亞順利的挺進,孟享把二戰中不管是蘇制的還是德制的、美製的,都來了一次拉練。

但結果也很快出來了。蘇制的武器肯定是考慮了低溫使用的情況,所以問題都不是很大。但在暴風雪中的低溫中,德制和美製的一些車輛機械就還是出了毛病。雖然並不是全部,但有些型號看來根本不是爲低溫準備的,很早就爬了窩。

就連國外購買的油料都出了問題,若不是有基地自產的耐低溫油料,恐怕大隊人馬也早就趴窩了。

一次行軍出現了很多的問題,都需要解決。

“吃喝拉撒誰都需要考慮低溫。我們的軍服經歷了低溫的考驗,派遣進入西伯利亞的幾隻試驗小隊也傳來了實驗數據,能夠經受低溫的考驗。總體來說,我們認爲可以適應零下三十度以上的低溫。”俞大維不緊不慢的說道。

羊二雖然是先鋒軍的後勤工作的主管,但他主要做的是監察,具體工作大多數是王庚來應付。忙碌的工作讓王庚病倒了。本來王庚遭遇陸小曼的婚變後和間諜案後,每日飲酒虛度,身體早就留下了病根。先鋒軍的後勤工作本來就大,隨着摩托化的開始擴大普及以及軍隊的激增,後勤工作量之大,遠超過其他方面。王庚又打算做出一番成績,所以白黑的靠在崗位上。導致急病發作,幸虧發現的及時,要不然直接就壯烈了。

但根本黃韜等人的診斷,他不適合再進行這麼大強度的工作量了。至少也需要休養大半年。王庚在這一年多的辛苦,孟享早就看在眼中,所以他不顧王庚的反對,直接給他放了個長假,讓其安心療養。至於工作以後還會給他留着。

不過後勤部門缺不了人,有人這時候就推薦了俞大維。

孟享後世也聽說過這個奇才,也想着拉攏。但他一直擔負着老蔣的兵工署長的職務,老蔣也是對之很青睞。

本來俞大維領導的兵工署給抗戰提供了大量的彈藥支持。但這個時空多了一個提供廉價軍火的山寨公司,又多了一個搜刮人才的先鋒軍,這使得中央軍的兵工署並沒有發揮出原有的作用。

無論什麼時候,買比造更加有油水可挖。即使山寨公司不理睬他們的回扣要求,但中央黨的那些人卻是可以自造一個空殼的洋物公司,一倒手,從山寨公司買來的廉價貨就高價進入了中央軍的編列。

腐敗已經讓中央軍從根子上爛掉了,老蔣對之也沒有辦法。很多腐敗就來自於他的身邊。打下天下後,就是兌現以前的承諾的時候,沒有一開始確定好蛋糕的分法,自然是在混亂中逐漸崩塌了。沒有了合理的分配規則,誰當了大頭都一樣。

俞大維對之也是見得多了,也是無奈。對於流傳的先鋒軍的清廉也是感到很好奇。但凡是睜眼看世界的人,無不希望自己的國家強大。在中央黨的身上,希望已經很渺茫了。他不過是恪守着外曾祖父曾國藩的那個忠君思想在盡人事而已。

孟享知道他的母親是曾國藩的孫女,也爲此大打親情牌進行拉攏。陳寅恪、曾昭權、曾昭掄等人都跟着先鋒軍混飯吃,自然對先鋒軍的印象很深刻,也紛紛勸說。同時他的家族也開始考慮站隊的問題。

以前大家族興盛和覆滅最重要原因就是站隊的問題。站隊一不小心就容易顛覆。尤其是混亂的時代,更是如此。爲了確保家族的延續,在無法確定未來走勢的情況下,家族子弟一般都是分別站在不同的隊伍中。如果一方倒下,另一方勝利的子弟還可繼續帶領家族興旺下去,順便也能拉一把對面的子弟。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國時期,諸葛亮兄弟三人了。各爲其主,但卻保障了家族的繁盛。即使是這個時代也是屢見不鮮,親兄弟分投中央黨和紅黨的很正常。只是誰也沒有想到,後來的變革太大了,即使有牽連的都遭殃,更不用說拉兄弟一把了。

隨後的家族勢力的破滅,以及人口政策,使得站隊的賭性更大,那種延續數百年已經不大可能出現了。同姓家族也演變爲姻聯的利益集團,但血脈的作用卻是淡薄了。

當然這個時代,家族的勢力依舊強大,只要看一看曾家和俞家的家族體系,就知道了什麼是三代才能培養出貴族來了。俞大維身上擔負的也不僅僅是個人的前程,還需要考慮家族的興衰。同時家族也需要有更加強勢的領頭人來使得家族力量更上一層樓。

目前,先鋒軍的強勢已經壓倒了中央軍,老百姓都能看出其中的門道,那些大家族能看不到?對於俞大維的站隊問題,也就不單純是他自己的問題了。所以受到先鋒軍的拉攏,俞大維也有些動心。但他心中還是對老蔣的知遇之恩放不下。

雖然說其中與他是浙江人,還有背後的家族的關係影響有關係,但老蔣也算是一直對他信任有加。

於是孟享又用出了無敵的武器的換人才計劃,當一百輛-28坦克擺在老蔣的面前,老蔣也心動了。中央軍組建的唯一的機械化師200師一共還不足百輛坦克。先鋒軍的的開價足可以再組建一個機械化師了。

但他絕對不會爲了這個而放棄一個高級人才的,這種買馬骨的方式,如果他動心,以後只怕沒有多少人來投奔了。俞大維和那些飛行員的小兵不一樣。無論什麼時候,在上位者的口中,人才總是無價的,即使有時候地下的操作中,他們很廉價。

這時候,就有人出來背黑鍋,把俞大維賣給了先鋒軍,再被老蔣臭罵了一頓,撤職警告。至於過一段時間後再升官他處,就不是其他人在意的了。

這筆買賣的買骨效應惹起了衆人的熱議,說什麼的都有,羨慕、嫉妒者也不乏。

“一百輛坦克絕對值!”孟享笑呵呵道,一石驚起千層浪,挖老蔣牆腳的事情,即使花再多的錢也值。此時加強老蔣的實力,也就等於減弱了日本人的實力。減弱了其他實力的實力,這筆買賣也壓下了先鋒軍進軍西北帶來的與中央軍的部分危機。

這樣一舉數得的事情,爲什麼不做?況且,在孟享設立的秘密軍火倉庫中,這些-28已經屬於要淘汰的貨色了。即使給了中央軍,沒有制空權,這些坦克也只是鋼鐵靶子而已。

相對於交易給那些軍閥槍械,孟享更喜歡交易給他們坦克、火炮之類的。這些笨重的傢伙利潤最大,而且目標也大,以後翻臉,先鋒軍可以輕鬆的搞定他們。甚至索米衝鋒槍等消耗彈藥格外多的武器也是可以交易,越是消耗彈藥多,就越容易卡住他們的後勤補給。反而是那些普通的步槍,等到以後他們躲入山林,就是一個大麻煩事情。

爲此,孟享不斷的鼓動中央軍和其他勢力來購買更多的坦克。

中央軍和其他人平時想買沒處買,此時又山寨公司的供應,他們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加上先鋒軍的機械化部隊的強勢,讓他們也想機械化一把。但他們不知道機械化部隊的消耗對後勤供應的壓力是多麼的恐怖,不說其他方面,僅僅一個油料就可以使得那些坦克只能淪爲固定炮塔。

這些大傢伙的吸金作用,也使得那些軍閥們蒐集的錢財都流入了先鋒軍的口袋。而他們爲了開動起那些大傢伙,必須培訓人才。這也就爲整個華夏的坦克人才儲備多打了一些基礎,也會成爲先鋒軍的一個人才資源庫。

有了買馬骨的效應,何愁這些人才不上鉤?

此時俞大維就頂着換了一百輛坦克的國士名頭對孟享感激不盡,一百輛中央軍內算是最好的坦克,價值可是千萬元了。有人還笑稱俞大維爲“千萬元先生”。對於孟享甩出這樣的大手筆,受過傳統教育影響的他自然也是打算以國士報答。

他雖然被後人稱爲兵工之父,但搞後勤一樣拿手,況且先鋒軍的後勤工作也摻雜着很多的軍工產業。兵工現在時謝承瑞負責一部分,羊三管理着一些牽扯基地機密的部分。對於處理後勤,俞大維也沒有怨言。

不過,當他看了先鋒軍的後勤賬目後,才心中不斷慶幸自己跟隨先鋒軍的選擇。他可是明白中央軍的實力如何,但此時一見到先鋒軍的大致實力,他就明白了先鋒軍提出的不主動挑起內戰的說法是很實在的。按照先鋒軍此時的實力,即使是中央軍也不夠菜的。在別人還在猜測中央軍和先鋒軍誰更強大的時候,先鋒軍的實際實力已經把中央軍拋出了老遠。

孟享也適時的拋出了自己打算收復外蒙和蘇俄佔去的失地這部分野心讓俞大維知道,更是引起了俞大維更加熱心的擁護。像他這類知識份子中,很少有人對佔據了華夏大片領土的蘇俄有好感。對於先鋒軍的主要目標不是中央軍而是對外,俞大維是絕對的支持。

不過他忽略了次要目標,如果老蔣不甘心要主動挑起內亂,先鋒軍可不介意先清理了他。但此時,二戰的機遇難得,孟享需要利用這個機會先賺取到最大的好,就必須內外兼修。比如這一次進攻,俞大維也明白其中的意味。所以對於後勤方面的事情特別上心。

先鋒軍的冬衣都是加足了材料的,北方的毛皮和棉花,加上新研製的鴨絨服,都能抵禦嚴寒。至於耐零下三十度一下的溫度,那先鋒軍就需要更多的是氣候的問題了。

“如果結合着氣候和天氣的預測,可能效果會更好一些。”俞大維學貫中西,對此也是有所瞭解,所以他隱約的提了一下。

“我們已經建立了全國初步的氣候監測站網,下一步是要把這個網拓展的更大,更嚴密。”孟享點了點頭道。

天氣預報作爲新聞後的他怎麼可能忽略氣象的問題呢?不爲了軍事考慮,也需要從民生方面考慮這個問題。雖然此時沒有氣象衛星,但根據高空氣球的勘探和地面觀測站的數據分析,還是可以提前發現一些自然災害的情況。軍事中也可以利用觀測到的各種天氣水文等數據備爲參考。

爲此,孟享早早的就規劃了一個天氣預報網。除了有三艘飛艇在高空探測外,還有一架b-29改裝的高空氣象探測飛機。更多的是各地的氣象觀測站了。

除了聯合戰區建設的觀測站,就連淪陷區和國統區都有,另外在國外其他地方也有觀測點,畢竟氣象是全球性的結合來觀測更加準確,及時。

竺可楨此時正主持着這個氣象網絡,88個觀測站已經有了二千多人的規模。其中南洋、阿拉斯加、中東等地也是依託分基地也建起了觀測站,有觀測人員常駐。蒐集熱帶、寒帶、沙漠等地的氣候資料。西伯利亞和等地也都有觀測站或者觀測點,就連西藏高原上也建起了常駐的觀測站。

觀測手段除了普通的觀測方式外,還首次利用起了雷達。藉助雷達站,可以捕捉到更加詳細的信息。

此時先鋒軍的氣象觀測已經可以說是世界一流的了。即便是此次進軍氣象組的也預料到了這次暴風雪,但孟享就是爲了利用這次輕型的暴風雪來鍛鍊一下隊伍。但讓他沒有預料到的是,這次輕型的暴風雪依舊讓先鋒軍吃了不少的苦頭。自然的威力是無法揣度的。

“司令真是高瞻遠矚啊!”俞大維難得讚了一句。他沒有像別人稱呼孟享爲非正式的聯合戰區的主席,而只稱呼司令,但不妨礙他心中對孟享的佩服,此時能夠捨得精力來投資這些的不多。

“這都是竺先生等人的功勞!”孟享還是很謙虛的,這些不過是竺可楨等人提出的方案,自己多了點支持而已。

但這個支持卻是別人做不到的,要麼是缺乏資金和條件,要麼是不重視,要不然俞大維也不會說那樣的話了。

“我們的棉服暫時沒問題,但飲食方面卻需要改進。寒冷的天氣長時間吃生冷的食物容易導致戰鬥力下降,這個不得不防。如果在戰鬥中,很多時候是不能生火的,這個也需要格外注意。”俞大維繼續說道。

“這個問題我們也正在解決,研製一種自熱罐頭。”旁邊的的周白在旁邊笑道。這個是孟享提出來的,後世就有不少這種東西,最簡單的就是生石灰遇水化熱,還有其他化學熱等。這種東西都很簡單,孟享囑咐下邊要大量的生產,也是準備着在二戰的時候大賺一筆。

“自熱罐頭?”俞大維一聽很感興趣,等明白周白解釋的道理後,恍然道,“不錯,這種方法不僅可以加熱食品,做成個暖水袋用來暖手暖腳也不錯。遇到敵情的時候,手腳被凍得冰涼,總是不靈活,如果有個暖手的類似的手爐,倒是可以提升戰鬥力。”

孟享聞聽一下子想到了後世的暖手寶,他不知道暖手寶過飽和溶液的原理,不過這不妨礙他把這些事情交給專家來做。

“那以後也加強這方面的研究,也可以將之用於民用,讓普通的老百姓也能免除天寒地凍之苦。”孟享笑道。

“細節決定成敗。一些細節上才更容易體現成功的本質。比如我們這一次的眼底油膏,就極大的降低了雪盲症的發生。只可惜還是有些不足,如果一人一副墨鏡就好了。”孟享感觸道,此次行軍中,也有一部分墨鏡試驗,非戰鬥狀況下,墨鏡的遮蔽雪光的效果要比油彩好。更關鍵的是,以後可以賣錢,向德國人和蘇俄人推銷。

只是墨鏡生產在此時來說也是一件麻煩事情,這一次的行軍只有少量的人來裝備,

“這個問題我有一個建議!”俞大維說道。看到孟享點了點頭,才繼續說道:“我看過墨鏡的生產流程後,發現墨鏡的工序繁瑣。其實如果只是爲了遮擋雪光,那隻需要簡易的墨鏡即可。”

“簡易的?”孟享好奇道。

“鏡片用平板的,這個我們的玻璃廠可大批製造,簡單切割即可。”俞大維說道。

“那鏡框呢?那個製作也是很繁瑣。”周白說道。這個時代,華夏的工業本來就底子薄,眼鏡之類的也多是手工製造,費工費時。孟享爲了擠佔雷朋墨鏡的市場而建起的眼鏡廠,效率也不是很高。

“如果只是用於行軍,非長時間應用和戰鬥應用,也不需要的鏡框。”俞大維笑道,“鏡片上縫上個布邊鑲嵌住,栓一根繩子掛耳朵上就可以。”

“噢,不錯!”周白首先議和道,這種工作隨便找個婦女就能做。大軍的簡易墨鏡很快就能做出來,雖然是簡易,但用於雪地行軍足夠了。

孟享也是恍然大悟,如果每個士兵都一副墨鏡,這又不是耍帥,還真沒有必要。自己以前有些鑽牛角尖了,總想着給士兵們最好的待遇,打造最好的軍隊。其實有時候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以前軍隊小規模的時候還體現不出來,但隨着軍隊的擴張,編制的加大,以後裝備上也需要考慮適合的問題。雖然此時有基地照應着,孟享都是按照基地的模式來,性價比最高的,最省時間的。但如果拿到現實中,就不一定是性價比最高的了。比如索米,雖然用基地生產性價比最高,但現實中高昂的成本依舊限制了它的普及。

既然以後孟享要建立自己的軍工體系,這樣的思想就必須注意了。

“還有一點我們也需要注意,就是雪地中的大問題。一些失蹤人員就是因爲避開行軍道路去大的時候,迷失道路的。”俞大維繼續說道。此時先鋒軍的行軍隊伍的前鋒已經挺進到了哈密附近了,昨天的失蹤人員除了一人失蹤,兩人死亡外,其他的都已經找到了。但今天有丟了十幾名人員。

行軍中隨處即可,但蹲大號卻是要離得遠一點。而且在暴風雪中,蹲大號很危險,說凍住真能凍住。

之前,衆人都關注吃穿問題了,這上廁所的事情還真沒有特別重視。

“公路沿途需要修建臨時廁所!以方便官兵解決這類問題。以後有這樣的情況,也需要在行軍途中注意這一點。”俞大維說道,擡眼看了一下微微點了點頭的孟享又道,“這一次雪地行軍時候,可以利用堆積雪牆、或者帳篷的方式來搭建簡易廁所。也適當建設幾個永久性的廁所,即使以後不過大軍,也可以供公路上的行人和司機使用。”

孟享再次點了點頭。正要說什麼,突然鼠二走了過來,遞給了孟享一份急報。孟享曾經說過,但凡是戰場上的急報,無論他在做什麼,都要及時通知他,以免貽誤軍情。

他也不怪鼠二打斷會議,略向旁邊的人示意了一下,纔拿起戰報看了起來。看着看着,臉上不由浮起了笑容。

“主席,可是哈密的戰報?”周白笑道。他知道先鋒軍的前鋒已經突擊到了哈密,他們並沒有停留,直接對那裡的守軍發起了進攻。此時應該有了結果了。

“正是。哈密的蘇俄軍隊被嚇退了!呵呵!”孟享笑着揚了揚手中的戰報遞給了湊過來的周白道,“蘇俄內憂外亂,也不過是一隻紙老虎而已。”

第579章 可以適合自由活動了第136章 伏擊第236章 那可是個鬼子中將啊第1025章 經濟戰場第1139章 這些都是華夏的新坦克?第1038章 非洲移民的問題第768章 統一和談第144章 山寨公司第967章 想要奪回失地,很難第95章 不成功的軍官團演講第535章 向北突圍第1130章 炭疽病毒第320章 新戰艦第796章 還是需要美國人兩線作戰第609章 不怕犧牲第493章 難道這一次又要輸了?第957章 敵機已在我身後第102章 伴隨着限制的警戒炮出現了第967章 想要奪回失地,很難第568章 3號後續計劃第953章 卡日本豆蟲的小腰第343章 進攻張家口第300章 基地調整第473章 新基地佈置第185章 稷下學宮第262章 俱樂部培訓第697章 偷襲珍珠港第621章 老毛子發瘋了第475章 驅逐艦換島嶼第117章 第九團的初戰第1023章 基地調整結束第667章 失敗的浮橋爭奪戰第922章 南海島礁第809章 也該結束了第223章 白酒要賣給蘇俄人第386章 返航了第313章 登陸作戰第328章 北平審判第190章 運兵船的消息第881章 可以多一些炮灰第405章 日元僞鈔和印度先手第694章 蠢蠢欲動的日本人第1006章 45年了第824章 支援不支援德國人第964章 2周的空戰第940章 我們的艦隊在哪裡第666章 夜炸浮橋第312章 兵降山海關第823章 向華夏求援第86章 兵進濟南城第947章 老希遇刺第549章 南北都要攻第395章 過年了第187章 賭約有效第89章 這是個機會!第245章 蘭封變局第655章 華夏土着第669章 華夏坦克的勝利第441章 人都跑了第132章 撤離第874章 還無法登陸第49章 你們到底還有多少好東西?第694章 蠢蠢欲動的日本人第8章 沒電了第380章 還沒完呢?第457章 基地升級和科技壁壘第409章 撤回來吧!第1107章 德國問題不能再拖了第1132章 瘟疫第475章 驅逐艦換島嶼第730章 澳洲計劃加快第881章 可以多一些炮灰第237章 鬼子想逃第860章 目標,北非第648章 不能讓華夏人進入中亞第145章 我是軍長了第252章 遇刺第370章 要先攻出去第932章 給一個交代第708章 華夏遠征軍第890章 不請自到第1047章 要加大輿論力度第135章 漫長的冬夜第9章 去省城吃大戶第914章 就怕他們不敢來第655章 華夏土着第1154章 請君入甕第943章 陳紹寬的航母計劃第844章 打撈黃金第1050章 立即打回去還是再等等第967章 想要奪回失地,很難第183章 襲擊1885部隊第909章 哪裡來的回哪裡去第558章 非洲軍團戰幕開啓第384章 目標,長崎第327章 唐山入手第402章 放電影第883章 我們盡力而爲第533章 除非是上帝睡着了第389章 巨炮當關
第579章 可以適合自由活動了第136章 伏擊第236章 那可是個鬼子中將啊第1025章 經濟戰場第1139章 這些都是華夏的新坦克?第1038章 非洲移民的問題第768章 統一和談第144章 山寨公司第967章 想要奪回失地,很難第95章 不成功的軍官團演講第535章 向北突圍第1130章 炭疽病毒第320章 新戰艦第796章 還是需要美國人兩線作戰第609章 不怕犧牲第493章 難道這一次又要輸了?第957章 敵機已在我身後第102章 伴隨着限制的警戒炮出現了第967章 想要奪回失地,很難第568章 3號後續計劃第953章 卡日本豆蟲的小腰第343章 進攻張家口第300章 基地調整第473章 新基地佈置第185章 稷下學宮第262章 俱樂部培訓第697章 偷襲珍珠港第621章 老毛子發瘋了第475章 驅逐艦換島嶼第117章 第九團的初戰第1023章 基地調整結束第667章 失敗的浮橋爭奪戰第922章 南海島礁第809章 也該結束了第223章 白酒要賣給蘇俄人第386章 返航了第313章 登陸作戰第328章 北平審判第190章 運兵船的消息第881章 可以多一些炮灰第405章 日元僞鈔和印度先手第694章 蠢蠢欲動的日本人第1006章 45年了第824章 支援不支援德國人第964章 2周的空戰第940章 我們的艦隊在哪裡第666章 夜炸浮橋第312章 兵降山海關第823章 向華夏求援第86章 兵進濟南城第947章 老希遇刺第549章 南北都要攻第395章 過年了第187章 賭約有效第89章 這是個機會!第245章 蘭封變局第655章 華夏土着第669章 華夏坦克的勝利第441章 人都跑了第132章 撤離第874章 還無法登陸第49章 你們到底還有多少好東西?第694章 蠢蠢欲動的日本人第8章 沒電了第380章 還沒完呢?第457章 基地升級和科技壁壘第409章 撤回來吧!第1107章 德國問題不能再拖了第1132章 瘟疫第475章 驅逐艦換島嶼第730章 澳洲計劃加快第881章 可以多一些炮灰第237章 鬼子想逃第860章 目標,北非第648章 不能讓華夏人進入中亞第145章 我是軍長了第252章 遇刺第370章 要先攻出去第932章 給一個交代第708章 華夏遠征軍第890章 不請自到第1047章 要加大輿論力度第135章 漫長的冬夜第9章 去省城吃大戶第914章 就怕他們不敢來第655章 華夏土着第1154章 請君入甕第943章 陳紹寬的航母計劃第844章 打撈黃金第1050章 立即打回去還是再等等第967章 想要奪回失地,很難第183章 襲擊1885部隊第909章 哪裡來的回哪裡去第558章 非洲軍團戰幕開啓第384章 目標,長崎第327章 唐山入手第402章 放電影第883章 我們盡力而爲第533章 除非是上帝睡着了第389章 巨炮當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