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勝

萬曆十一年,時隔兩年,朝廷終於再一次向東洋軍府派遣北洋旗軍,而且一來就號稱兩個衛。

只不過人員構成上,有點掛羊頭賣狗肉。

正經的北洋旗軍只有兩個千戶部,餘下八個千戶部皆來自內衛調撥,皇帝在書信中稱,這八個千戶部是他精簡了北直隸兩個衛,沙汰的老弱發往攜家帶口來往亞洲,精兵強將拱衛京師。

皇帝百無禁忌,甚至准許他們各自率宗族兄弟,衛軍攜老扶幼,浩浩蕩蕩三萬多人,押鉅額軍資物資自天津港一路開來。

萬曆在信上說,他早想這麼幹了。

由於北疆開拓戰事正值用人之際,朝廷最好的兵員依然被有限派遣至戚繼光麾下追隨北征,偏偏東洋也處在戰爭之中,因此只能北方留兩千戶、東洋留兩千戶,另外一千戶也被調派他處,將這一批新出爐的北洋軍瓜分一空。

戚繼光太需要這批人了,朝廷能派往北方的軍隊很多,能耐得住草原朔風、能打得起塞外硬仗的軍士也很多,但能以百戶部爲單位跟北虜對攻的部隊很少,能打仗還能在草原上不迷路的百戶部就更少了。

北洋練兵場,是天下唯一能量產素質優異軍兵的地方,不過皇帝在信裡非常樂觀,他說這種情況在明年這個時候就問題不大了。

因爲朝廷另外開設了一處練兵場,設在城外清華園左近,號御林講武堂。

剩下的一千戶北洋軍便被派到那,在去年秋季奔赴各地招募旗軍,御林講武堂不歸北洋、不歸兵部、更不歸御馬監,直屬皇帝,從任命到調派的權力盡歸皇帝之手。

萬曆在信上說,爲了不給北洋軍器局太大壓力,根據武備產能,御林講武堂‘暫時’每年兩期,每期訓練一衛兵力。

所以,打從陳沐看到這封信起,北洋軍器局從今往後不再生產火繩鳥銃、鎖子甲這些非正規軍使用的兵器甲冑,往後統一生產已定型的軍事兵器,讓陳沐再向海外販售軍火,找南洋軍器局與宣府軍器局下訂單。

陳沐看信時直撇嘴,皇帝眼界是刁了,什麼叫‘非正規軍使用的兵器甲冑’,萬曆老爺你的國家是個幅員遼闊的龐大帝國,到現在多數地方還使着火銃、快槍呢,怎麼這火繩鳥銃就不堪到成了非正規軍裝備了。

咱往外賣是因爲能掙比成本運費加一塊還多的錢,可不是因爲這東西它不先進,它依然是世界上非常先進的兵器,一般人想用還用不上呢。

但顯然,它在皇帝眼裡已經是一種過時的單兵作戰武器了。

原因並不是燧發銃的定型天下太平銃,而是南北二洋研究們共同的智慧結晶,名爲萬勝銃。

這杆銃被北洋派到亞洲的北洋軍指揮使、也是陳沐的徒弟沈宗煉交到他手上時,他就挑起了眉毛:“銃的成本降低了。”

銃的模樣變得複雜,成本自然就會提高,尤其是變得這麼複雜。

沈宗煉交到他手上的是一杆外形近似早年火繩形制只有握柄的無託銃,銃機仍爲燧發,當然形制上更加美觀實用,銃管八棱方便打造,有輕微幅度的前細後粗,以應付點燃時的膛壓。

但這是一支短銃,銃不到四尺,銃機被放進銃牀內,外部兩側以薄鑄鐵片加蓋裝釘,除此之外單用眼看是看不出它跟過去的天下太平銃有什麼差別,只有拿在手上舉銃待發,才知道內中奧秘。

首先是銃更輕了,它沒有銃託、銃管更短、銃機位置是鏤空的金屬件,銃柄內部也是空的,同時銃柄底端有鑄鐵蓋,上面有大明及北洋軍府的文字標識,銃柄與鐵質通條做過重心調整,端起來並不費力。

口徑更大、銃管做工更精,藥池仍在右側,龍頭杆方向與過去相反,扣動扳機時從銃口方向落往射手方向,並在射手一側增加了與缺口照門連在一起的弧形小擋板,陳沐的理解力,這個小東西是爲了減少打放時煙霧對射手的影響。

“輕了不少,口徑更大了,這是……一兩彈?”

他和沈宗煉有好幾年沒見了,過去在南洋衛教他火炮打放的情景在腦海中恍如昨日,如今這個弟子已成爲大明帝國最優秀的年輕軍官之一,帶着自信的笑容抱拳道:“全銃長三尺六寸,銃管僅三尺,重六斤二兩;打放九錢彈,配錐式銃刺,全重七斤。”

“銃身使塞北樺木,實鐵筋鐵線增其堅固,結構簡單零件耐用,整銃算在一起用工八十個時辰。”

沈宗煉快速、專業地彙報萬勝銃的性能,說到一百二十個時辰,看到陳沐擡手示意,聽他皺眉問道:“八十個時辰,算工時多少,二十天?”

沈宗煉聞言輕輕笑了一下,抱拳行禮後解釋道:“師父久不在北洋,軍器局如今銃牀及四十二個零部件都有專門商賈供應,軍器局僅做銃管與銃機,八十個時辰是合算的時間。”

“如今都用這個來比較造物工時成本,與產量無關,過去天下太平銃是九十三,銃匠還要造別的銃,一月出局八百左右,合一天二十六七杆。”

“現在陛下有令,北洋的銃匠不造別的,一月能出千四百杆,大致是一天四十來杆。”沈宗煉說着挑挑眉毛,解釋道:“鑄炮鑄的多,趕上塞內外修鐵路,都不容易。”

陳沐聽到這算是明白了,雖然產量比他離京那會沒漲多少,但看沈宗煉這意思,實際上是產能增加了,端着銃頷首問道:“那性能呢?”

“性能非常好。”說到這,沈宗煉邊點頭邊將萬勝銃的參數如數家珍地說出來,道:“最大射程是用百杆齊射試的,九十五步,殺傷無甲。”

“四十五到六十步是最佳射程,殺傷穿甲;最好的距離是二十步,打穿三分鋼板、四寸樺木。”

“與天下太平銃相比,萬勝銃威力大、重量輕、更堅固耐用,旗軍能多攜彈藥輜重,唯獨後力稍大。”

沈宗煉頓了頓,道:“陛下爲萬勝銃定了三種規格,萬勝銃、萬勝重銃、萬勝殺將銃,另外兩種銃管都要長一尺,重銃有插架,殺將銃有插架、膛線、神鏡,但都不是大規模裝備,太沉。”

“陛下說,萬勝銃是專爲東洋軍府造的,應對歐羅巴戰事。”

萬曆這句話算是說到點子上了,沒有誰會穿一釐米厚的板甲,那就意味着沒有人能躲過萬勝銃這種大玩意,事實上這也發揮了大明的優勢——火藥多。

這批軍火,很快就能派上用場。

第七十八章 搭救第二百三十三章 研究第九十九章 活口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兩第七十八章 搭救第一百一十五章 飛鯊第三百零八章 義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傳承第三百二十七章 騾馬第一百一十六章 何止第二十七章 瘋子第二十章 軍堡第三十三章 集散第一百二十章 牧野營第二百一十一章 卜商第一百三十五章 巨龜第五十二章 三錯第一百四十五章 對穿第七十一章 燒七第四十七章 然後第三百五十二章 喪鐘第三百三十七章 格老二第十二章 消息第九十九章 七百第九十四章 到頭第四百三十七章 伙食第九十九章 百廢第八十五章 檢視第二百一十九章 選擇第五十七章 銀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新地主第十八章 紫杉第四十九章 魔鬼第三百六十三章 歪才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屋第五十六章 發熕第七十二章 交兵第四十五章 調度第十二章 挖坑第三百三十三章 幫助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兩第六十九章 都司第九十四章 衙門第一百二十五章 戎服第一百三十八章 墩堡第八十三章 陳學第三章 狗剩第十八章 紫杉第二百六十九章 褒獎第二百二十六章 覺悟第四百四十八章 當十第三章 行刑第一章 不閱第一百二十六章 元軍第一百三十一章 登記第一百一十六章 順風第三百七十五章 義烏第三百六十八章 燈線第三百三十一章 報酬第十四章 恐懼第二百一十八章 重整第二百三十五章 攜手第六十四章 通緝第八十五章 掙扎第四十章 面子第三百五十一章 馬賽第七章 千均第五十七章 肖恩第一百二十四章 賠償第三百二十九章 鄰國第七十九章 不必第三十五章 汽輪第九十七章 碰撞第九十章 醫服第三十三章 市場第三十五章 消失第三百五十五章 新世界第一百二十五章 戎服第三十四章 乾淨第三百一十六章 稍安勿躁第三百三十二章 買賣第一章 香山第一百一十五章 起航第六十五章 浪費第一百零七章 暗室第八十章 疾風第五十八章 援軍第二百六十四章 教諭第一百二十六章 信念第四百四十章 朝貢第六十七章 愈烈第六章 何方第三百六十四章 軍民第六十六章 媒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門清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下第一第四十六章 交鋒第七十七章 要塞第三百四十七章 對峙第七十六章 紅土
第七十八章 搭救第二百三十三章 研究第九十九章 活口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兩第七十八章 搭救第一百一十五章 飛鯊第三百零八章 義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傳承第三百二十七章 騾馬第一百一十六章 何止第二十七章 瘋子第二十章 軍堡第三十三章 集散第一百二十章 牧野營第二百一十一章 卜商第一百三十五章 巨龜第五十二章 三錯第一百四十五章 對穿第七十一章 燒七第四十七章 然後第三百五十二章 喪鐘第三百三十七章 格老二第十二章 消息第九十九章 七百第九十四章 到頭第四百三十七章 伙食第九十九章 百廢第八十五章 檢視第二百一十九章 選擇第五十七章 銀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新地主第十八章 紫杉第四十九章 魔鬼第三百六十三章 歪才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屋第五十六章 發熕第七十二章 交兵第四十五章 調度第十二章 挖坑第三百三十三章 幫助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兩第六十九章 都司第九十四章 衙門第一百二十五章 戎服第一百三十八章 墩堡第八十三章 陳學第三章 狗剩第十八章 紫杉第二百六十九章 褒獎第二百二十六章 覺悟第四百四十八章 當十第三章 行刑第一章 不閱第一百二十六章 元軍第一百三十一章 登記第一百一十六章 順風第三百七十五章 義烏第三百六十八章 燈線第三百三十一章 報酬第十四章 恐懼第二百一十八章 重整第二百三十五章 攜手第六十四章 通緝第八十五章 掙扎第四十章 面子第三百五十一章 馬賽第七章 千均第五十七章 肖恩第一百二十四章 賠償第三百二十九章 鄰國第七十九章 不必第三十五章 汽輪第九十七章 碰撞第九十章 醫服第三十三章 市場第三十五章 消失第三百五十五章 新世界第一百二十五章 戎服第三十四章 乾淨第三百一十六章 稍安勿躁第三百三十二章 買賣第一章 香山第一百一十五章 起航第六十五章 浪費第一百零七章 暗室第八十章 疾風第五十八章 援軍第二百六十四章 教諭第一百二十六章 信念第四百四十章 朝貢第六十七章 愈烈第六章 何方第三百六十四章 軍民第六十六章 媒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門清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下第一第四十六章 交鋒第七十七章 要塞第三百四十七章 對峙第七十六章 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