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詐力

bookmark

在陳九經看來,大明帝國的講武堂、四洋軍府的存在既繼承了古典軍事傳統,也加入更多順應時代的變化。

傳統上,古典軍事強調防禦與安定內部、重視戰爭道德,最大的戰爭利益爲大一統,不論奉行‘智力’還是‘詐力’,力被放在後面,不戰而屈人之兵爲最優戰略;而戰後則施行文治、主張放馬南山鑄劍爲犁,是以戰勝源於政勝。

現如今,他們的海外政策強調進攻、着眼對付外邦,在戰爭利益上更直言不諱,平時主張尚武精神與武力震懾、戰時注重武力擊敗全力擴張,繼承奉行‘詐力’的基礎上增加了對‘術’的依賴。

不論是統一的步兵操典、條例等管理手段,還是軍器技術的改良與進步,都比傳統軍事更加重視。

這幾乎是每個講武堂出身的將官身上最鮮明的特點,每個將官都爲獲得最好的軍械武裝部下而絞盡腦汁,也可以毫不避諱地談起投入一場戰爭是爲了得到什麼,這固然有身處海外帶着點兒‘無法無天’擡頭的心態,很大程度上也是新興集體軍校技術角度速成但缺乏傳統武德教育的體現。

是不是同類,用鼻子就能嗅得出來。

至少對屯兵畢爾巴鄂的陳九經將軍來說,來自漢國的楊策就是同類,他也是陳九經等待的第二個人。

一個半月前,一艘藍色的飛鯊船停靠在塞維利亞明租界大明港,書信通過陸路一路從西班牙最南端送至最北端的陳九經手中,那是一封來自楊策的信,指明瞭要將書信送給北方駐軍的陳將軍。

陳九經打開信才知道,這封言辭尊敬的書信是楊策寫給他義父陳沐的,送對了地方但送錯了人,而且位置偏了兩萬裡。

不過信上的要求他倒是一樣能做到。

楊策想加入對法蘭西的戰爭,不過要他投入戰爭需要先支付酬勞鳥銃千杆,並且他直接參與的戰鬥在戰後需分得兩成戰利品,獨自完成的戰鬥亦只上交三成戰利。

陳九經全部答應下來,僅僅過了半個月,停靠在西班牙西部沿海港口的六艘飛鯊船便航至畢爾巴鄂。

在碼頭,黃喜押送一箱箱西制、法制火繩槍交給楊策來自馬達加斯加有南洋血統的親信驗收,兩邊從血統上都是外國人,可漢語卻一個塞着一個熟練。

“夷銃?將軍想要的是鳥銃,天下最好的鳥銃在南洋衛。”

先期轉交楊策的火槍只有五百杆,其實陳九經除了白山營、西勇營自用的火槍外,手上還有六百餘杆火繩槍。

有些是波爾多之戰繳獲的戰利,還有些是讓西勇營部將這段日子從畢爾巴鄂採買的,但他不想有零有整的把火槍交給楊策,一來不好看、二來也會讓楊策知道他軍備儲備不足。

儘管不是敵人,但陳九經不願讓任何人知道。

“將軍若從南洋衛取鳥銃,你們就等不到這場仗了。”

作爲白山營遊擊,來自朝鮮的黃喜在鳥銃上可稱得上見多識廣,他十分清楚眼前這名漢國部將對火器的瞭解比不過他,之所以稱天下最好的鳥銃,尤其是火繩鳥銃在南洋衛,基本上就可以做出‘這是個外行’的推論了。

不論楊策還是眼前的海盜頭目都沒提到過燧發鳥銃,顯然他們指的就是火繩鳥銃,楊策可能是有去國之身的心態,所以這麼說,而他這部將大約是道聽途說。

因爲陳九經在初初統帥白山營時就多次對他提到過,南洋衛的精造手銃、燧發鳥銃與大口徑鑄鐵火炮是天下第一,火繩鳥銃、鎧甲、鍛刀、手雷、火箭則是天下第一流,其中手雷與火箭是因爲沒有參照物。

各式小口徑火炮、普通單發火繩手銃、轉輪火銃,是天下二流。

至於鎖子甲、弓弩,是不是南洋衛產的都沒有區別,大概率是其他衛所軍器局冒名製作,即使真是南洋衛造的也是軍匠私下裡拉的私活補貼家用,因爲南洋衛軍器局並無後者的生產線,鎖子甲倒是有拉絲機與水力壓環與鉚接設備,但很久以前就不做了。

黃喜擡手攔住正在搬運火槍的白山營部下,對漢國部將道:“也談不上最好,鳥銃這東西各國有各國的長處,最狠的是倭銃、最毒的是奧斯曼銃、最重的是西夷銃、最耐用的纔是國朝南洋造。”

狠是殺傷力,在所有輕型鳥銃中,倭銃打無甲敵人造成的傷口最大;毒是射程,奧斯曼的火繩槍製作精良射程最遠;西班牙的重型火槍自然又遠又狠,一次裝藥二兩的玩意兒在南洋講武堂被歸類爲手炮。

日本也有類似的大口徑火槍,不過品種、規制太亂,數量也太少。

在陳沐繳獲重型火槍後明朝有過仿製,但很快連陳沐都放棄仿製了,因爲普通的輕型銃夠用,重型火槍則有虎蹲炮、佛朗機、火箭與二斤炮代替,更遠的距離則有更加專業的殺將銃,不需要這麼笨重的兵器。

南洋造在殺傷力上並無優勢,但有準星、照門,製作相對更加精良,槍管長度與厚度經過軍器局實驗比對數十個型號,最終定下的形制在銃管長度稍短的前提下保證實用威力,更輕也更便攜,對士兵使用非常友善。

“繳獲的法夷銃也不壞,還有另外五百杆正由西國巴克斯省打造,實在不行我軍中有三百杆倭銃,可以給你們換換。”

其實黃喜是想要用倭銃把這批准備給楊策的西班牙重型火槍緩緩,上好的南洋造也輪不到白山營,他麾下銃手用的全是倭銃,進攻波爾多他的銃手沒出力,也不好意思找陳九經索要戰利賞賜,眼下正好看上去楊策的人不喜歡歐羅巴的火槍,便動了心思。

這正合海盜部將的心意,當下敲定道:“那就這麼說定了,三百杆倭銃,我聽說倭銃也不錯,剩下的鳥銃多久能造好?”

“最遲一月。”黃喜問道:“你們有多少兵力?”

有南洋血統的大鬍子海盜哈哈大笑,搖頭道:“一月之後,待楊將軍過來,這位遊擊將軍你就知道了。”

第六十七章 包圍第七十六章 斬棘第二百一十章 贏家第五十二章 攻寨第一百八十六章 選侯第六十章 彈劾第六十四章 通緝第九十六章 珠寶第二百一十五章 會戰第一百六十章 陰謀第二百七十九章 座標第一百零四章 六部第一百一十四章 義務第四百二十四章 沙門釋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三角貿易第二百三十五章 攜手第九十七章 君瓚第五十五章 續絕學第六十九章 都司第一百九十九章 調兵第四十八章 西征第二百五十章 護航第六十七章 包裹第三百二十二章 報應第一百五十三章 硝石第一百六十三章 變革第六十六章 陳宅第一百零八章 援軍第十二章 銀子第六十一章 醫典第二百二十五章 水龍第三十七章 旱澇第五十九章 初犯第四十九章 奇觀第二十章 軍堡第一百章 船舵第七十九章 鐵鎖第一百零五章 逐北第三十八章 勉強第九章 江海第六十三章 霸港第三百六十章 模擬第四十六章 方陣第二百二十五章 後悔第九十六章 百戶第二百四十五章 捋毛第一百一十二章 豆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豆子第二十三章 倒戈第八章 養子第一章 明朝第十七章 玳瑁第八十六章 陳條第二百三十八章 來路第一百四十一章 策反第五十六章 管轄第七十一章 燒七第三百四十八章 叫花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屋第八十八章 燕歸第七十章 朝貢第四十六章 如何第十三章 乾親第十章 得罪第十四章 重炮第三百一十一章 神仙第五十章 踏陣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會第四十八章 不情第一百零六章 敵人第一百零六章 浪費糧食第三十二章 宿務第二百四十一章 太壞第一百五十章 服務第六十五章 來換第八十七章 遠航第三十章 修心第三百三十二章 騰驤第一百零二章 重創第十章 得罪第二百一十八章 明械第六十章 應龍第二百七十九章 炮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巡檢第六章 工期第十三章 翻倍第四十一章 喜報第十五章 學校第五十三章 摧枯第一百九十八章 穩當第八十一章 風將第二十八章 周密第五十四章 庫存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隻雞第一百章 樣炮第二百四十八章 推理第九十八章 狹路第六十章 廣海第一百零四章 封神第三百七十七章 炒花
第六十七章 包圍第七十六章 斬棘第二百一十章 贏家第五十二章 攻寨第一百八十六章 選侯第六十章 彈劾第六十四章 通緝第九十六章 珠寶第二百一十五章 會戰第一百六十章 陰謀第二百七十九章 座標第一百零四章 六部第一百一十四章 義務第四百二十四章 沙門釋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三角貿易第二百三十五章 攜手第九十七章 君瓚第五十五章 續絕學第六十九章 都司第一百九十九章 調兵第四十八章 西征第二百五十章 護航第六十七章 包裹第三百二十二章 報應第一百五十三章 硝石第一百六十三章 變革第六十六章 陳宅第一百零八章 援軍第十二章 銀子第六十一章 醫典第二百二十五章 水龍第三十七章 旱澇第五十九章 初犯第四十九章 奇觀第二十章 軍堡第一百章 船舵第七十九章 鐵鎖第一百零五章 逐北第三十八章 勉強第九章 江海第六十三章 霸港第三百六十章 模擬第四十六章 方陣第二百二十五章 後悔第九十六章 百戶第二百四十五章 捋毛第一百一十二章 豆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豆子第二十三章 倒戈第八章 養子第一章 明朝第十七章 玳瑁第八十六章 陳條第二百三十八章 來路第一百四十一章 策反第五十六章 管轄第七十一章 燒七第三百四十八章 叫花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屋第八十八章 燕歸第七十章 朝貢第四十六章 如何第十三章 乾親第十章 得罪第十四章 重炮第三百一十一章 神仙第五十章 踏陣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會第四十八章 不情第一百零六章 敵人第一百零六章 浪費糧食第三十二章 宿務第二百四十一章 太壞第一百五十章 服務第六十五章 來換第八十七章 遠航第三十章 修心第三百三十二章 騰驤第一百零二章 重創第十章 得罪第二百一十八章 明械第六十章 應龍第二百七十九章 炮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巡檢第六章 工期第十三章 翻倍第四十一章 喜報第十五章 學校第五十三章 摧枯第一百九十八章 穩當第八十一章 風將第二十八章 周密第五十四章 庫存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隻雞第一百章 樣炮第二百四十八章 推理第九十八章 狹路第六十章 廣海第一百零四章 封神第三百七十七章 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