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氣吞山河乃爲君

郭隗、淳于臻、荊燕、張炯四人各守着一堆竹簡,開始爲辰凌讀誦奏摺,關於政論、律法、人事任免、農業耕地、人口普查、江水堤壩、難民安置、軍工製造坊、新軍整編、冶鐵提取、鐵礦發現、海鹽禁止私販等等……

輪番讀下來,每到關鍵之處,由這些重臣解釋一番,辰凌拿出自己日記本,宣紙訂的,用自制鉛筆分開類型,全部整理記下來,並做出自己的批註和意見。

上百個竹簡,讀到了後半夜五更天,差不多有選擇性都讀完了,一些瑣屑事,還有重疊事,個例,沒有深究,因爲兩個月來,有些事從起因、發展就被奏上來,只要看下結果,最後一份同事件的竹簡奏摺就能把前面概括了。

辰凌聽完這些,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農業、軍事的奏摺,只覺自己渾身充滿一股氣數,上衝靈海,似乎覺得一下子視野變得開闊,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當一個人裝的東西多了,人自然變得深邃、博大、浩瀚。

從腳跟穴位,一直通到腦袋百會,一股君王氣勢,油然而生,他的眼目變得如鷹眸電閃,爍爍有光,帝王之運,不是凡夫俗子能體會到那股氣運的。

古之君王,一個人掌握生殺聽大權,掌控着一個國家的命脈,受到百萬人的跪拜敬仰,子民的信念,百姓的擁戴,化成無形的信仰之力,就好比世間無數的人共同信仰一個念頭,最後那個念頭就會成爲神靈一樣。

任何教派在創派之處,創始人就是人們身邊的一個實際存在普通人,但是建立了教義,傳播信徒,逐漸產生對他的信仰,慢慢流傳着他的傳說,久而久之,香火不斷,信仰不息,他就成爲了‘真神’,甚至一直載入史冊,流傳百世而不朽。

君王也如此,一個國家的子民都對他產生擁護之情,敬仰之力,匯聚在他身上,也形成了帝王獨有的氣質,那就是俗話稱的真龍之氣,當然君王君王,先有君子之度,再有王者之量,才能成爲明君明主,這樣的君王才能活得長久,開創偉業,千古留名,大江東去浪淘盡,明君卻能照耀史冊。

辰凌感覺到,那君王之度,是氣度,能容忍一切,能屈能伸,招攬各種人才爲己用;是節度,能控制自己的私慾和幻想,能做到任何事節度有致;是方度,有規矩,不朝令夕改,不隨心所欲,商販分明;是信度,要言而有信,不能愚弄百姓……

君王之量則包涵度量、容量、思量、智量、勇量、仁量……

總之要成爲一個出色的君王,駕馭全國的政令和百官,就要有千古難得的才能和機遇,縱觀歷史長河,好皇帝屈指可數,不是那麼好當的!

“呼…”辰凌聽完彙報,深吸一口氣,如何把燕國這支隊伍帶上道兒,全憑自己領路了,方向對了,纔有希望,如果方向弄反了,只會越走越遠,背道而馳。

根據歷史知識,燕昭王登基之後,就搞了個‘築黃金臺’活動,意思是打造一個黃金樓閣,把燕國的老臣、名士郭隗供奉起來,表示尊重人才,於是吸引了全國各地的人才爭相入燕,比如樂毅、劇辛、鄒衍這些名士,都是戰國時期,助燕走向繁盛的功臣。

目前這些人分佈在趙、魏、齊國,基本鬱郁不得志狀態,正是他招收的對象,還有在大梁城的範睢等一些士子,在魏國不受重用,都被自己提前請入了府內,這些日子自己不在,不知他們現在如何了,等這次回去,把他們都勸說投奔燕國來發展,就多了一批骨幹。

“好了,你們也累了,眼看就要天亮了,各自回府休息吧,隨時等着寡人的召見,再過一日,就到了三天一次早朝,朝會上,寡人要針對這些大事,做出一些補充和政令,還有一些新舉措,拿出來與百官商議。”

“遵命,儲君!”四人有些疲倦地退出了殿門,各自出宮回府了,荊燕則返回了驛館。

辰凌起身打了哈欠,伸了個懶腰,對於燕國目前的時局,有了概括認識,接下來就是如何按部就班地施展了,不可操之過急,否則欲速不達,還要結合實際,不能一下子超乎世人的理解,難以接受。

於是他休息了兩個時辰,醒來時,已經到了辰時,日上三竿。

辰凌暫時不想讓太醫、宮女知道他身上有傷,於是自己上藥後,換上了內衫,才吩咐宮女進來,八個處子美人,服侍他穿上長衫衣袍,好久沒有這麼多宮女服侍,不得不說,這種享受絕對帝王級。

睡上一覺,精神,辰凌在王庭修竹空地內,習練了一會劍術,內力逐漸恢復過來,有真氣在體內,對傷勢的好轉也有促進作用。

上午的時間,辰凌認真思考,起草了一部關於燕國與草原匈奴簽訂的合約,締結友好盟約,平等互助,要滿足以下條件:一是相互有戰事,要無條件出兵相助,自備武器和糧草,事後需要一定軍餉補給由被幫助方滋補。

二是建立通商城池,選擇在匈奴蘭族與燕國邊界間,雙方共同出資,燕國負責建造設計,匈奴出部分勞動力,共同完成,城內貿易獸皮、糧食、海鹽、兵器等等,商旅利潤抽取一成做賦稅,稅收匈奴與燕國平分。

三是匈奴要爲燕國飼養戰馬,每年不低於五萬匹,燕國按照草原市價的八成來進行收購。

四是燕國在通商城邑中開設學堂,教授中原文字,以及四書五經,爲草原傳播文明和知識。

五是雙方共同出兵,匈奴出兵一萬,燕國出兵兩萬,駐守通常城邑,負責保護城池安全,以及城內武鬥糾紛等,維持秩序。

六是通商城邑要有城主,負責管理城邑,包括建設、道路規劃、宏觀調控等,正城主必須是燕國派往的官吏,副城主設立兩人,匈奴與燕國各佔一人。

第七條、第八條、第九條……

辰凌把自己能想到的細節,都寫入其中,看上去公平公正,匈奴會很欣然答應,因爲他們有了跟中原人學習的機會,而辰凌目的卻是用這種文化炮彈徹底征服蘭族,同化匈奴,然後利用蘭族壓倒其它匈奴部落,逐漸歸附中原。

在中國歷史上,自從春秋時期開始,遊牧胡人就不斷侵略中原,東夷、西戎、北狄、南蠻,把中原包圍,數百個部族,差點把中原炎黃血統給滅了,後來齊桓公提出‘尊王攘夷’,力挽狂瀾,擊退蠻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才得以延續了中原文明,接下來,有秦朝、漢朝、南北朝、隋唐、宋明各個時期無不受到遊牧民族的侵擾,更別提五胡亂華、契丹大遼、金國掠宋、蒙古元朝、後金滿清的威脅了。

爲何一直以來,中原只有防守之心,難以徹底擊敗甚至消滅蠻夷匈奴胡人呢?主要是在冷兵器時代,遊牧民族男女皆能戰,好勇武,整日學習騎射,而且人高馬大,清一色鐵騎兵所向披靡,中原軍隊無論衝擊力、速度、硬戰都不如遊牧部落,這是原因之一。

還有重要一點,因爲遊牧部落,四處遊蕩,沒有統一固定所,也沒有城池,除了王庭和幾處安置糧草的要塞城邑外,幾乎很少有城縣和城池,進退自由,不受拘束,而且它又是苦寒之地,即使在中原鼎盛時,也不會興師動衆舉全國之力,去那對於中原人是苦寒之地,一毛不拔之地,大動干戈,即使想攻打,遊牧部落直接舉族搬遷,去漠北還要漠北的地方,中原軍隊是無法長驅直入一直去追擊的,因爲沒有意義,在地廣人稀的草原上,又沒有佔領的城池,這也是中原人爲何不去攻打遊牧部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在中原統治的王朝衰落時候,無能,軍力渙散,很多儒家中庸思想的愚忠之臣,涉及到亡國利益時,總是恬不知恥地提議和解,割地賠錢,歲歲納貢,保存一點地方繼續他們的統治,最具代表就是南宋。

因此概括下來,中原強大時,對遊牧部落不屑一顧,覺得苦寒之地,沒必要興師動衆去佔領,因此有了蒙恬驅逐胡人、秦開擊退東胡、李廣驅逐匈奴等等,只是起到驅逐的效果,並沒有真正去消滅,佔據茫茫草原,逐漸城池堅守;衰弱時,只能被動挨打,無力還擊,苟延殘喘。

試想如果在戰國時期,能把匈奴同化,交給匈奴人四書五經,琴棋書畫,明智保身,中庸之道這些封建的思想,來腐蝕那些草原上的兇狼,溫順他們的性格,不再野蠻粗暴,不是沒有文明和文化,或許數十年後,遊牧部落那股四處殺伐搶奪,無規無矩的行爲就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退耕還林,圈地耕種,走上文藝道路,發展旅遊業……

這一步棋,說不定能化解中原日後千年的遊牧民族的威脅!

辰凌正在想着,有寺人(太監)進殿傳奏,大將軍秦開在殿外侯見。

“秦開來了?哈,來的正是時候!”辰凌微微一笑,道:“讓秦開進來!”

寺人聽完出去高聲喏唱道:“儲君有旨,喧——,秦開進殿面見儲君!”

頃刻,一位渾身甲冑的青年,解了佩劍,走入大殿,步伐龍虎有力,精神,渾身透着一股將軍之威,劍眉星目,英姿勃發,但是一見到儲君,頓時氣勢內斂,跪拜道:“臣將秦開,拜見儲君。”

第52章 權力漩渦第654章 血書上諫第66章 另立門戶第175章 各施權謀第594章 修築河道第341章 回辰府第799章 藉機反制第213章 知遇之恩第951章 加深感情第340章 險些致命第49章 侯門似海第455章 破城第369章 吐露情愫第277章 兵行險招第211章 推廣刀術第946章 行刺落幕第1013章 後方危機第373章 愛恨交織第616章 一吻道傷第605章 真容相對16 系統問題第325章 戰國時代來臨第297章 齊軍全線撤退第129章 燕仕六姬第53章 殺身之禍第377章 新官上印第68章 血腥的手段第660章 仙體如此美第516章 安置姚氏姊妹第1018章 陽謀平亂第793章 毒計對蘇秦第56章 燕女怡兒第210章 大戰前夕第351章 替人垂淚到天明第673章 身子不方便第139章 天香閣第161章 安邑會師第228章 四女侍奉沐浴第41章 敵我懸殊第900章 坑殺降卒第772章 贏妃的渴求第500章 背後迷霧第155章 做我的女人第73章 丹分五品第16章 泄密第689章 終成眷屬第1001章 追擊血戰第871章 算計楚軍第154章 月下對酌第267章 小蘿莉的心思第986章 伐楚第973章 威逼大梁城第683章 論戰墨家鉅子第192章 秘密赴燕第388章 羣星雲集第933章 鳳舞門的決策第78章 合作第682章 隱蔽的墨宗第100章 文攻第662章 斬首示衆第72章 人美如玉劍如虹第505章 攀交情第373章 愛恨交織第639章 墨家機械學第1014章 尋求自保第902章 勸投它國第77章 商業品牌第579章 圍而殲之第261章 東北保衛戰第388章 羣星雲集第819章 審問第943章 激烈刺殺第854章 宋王偃之死第824章 敲開心扉第150章 升帳點將第515章 人不如舊第863章 夜襲楚營第639章 墨家機械學第400章 真正身份第282章 夜裡遇襲第125章 香魂玉損第555章 雄關起火第738章 蘭公主之夜第302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1015章 引蛇出洞第201章 百廢待興第245章 兵不厭詐第924章 追擊戰第199章 外交施壓第971章 編戶齊民第165章 火燒魏營第276章 血洗要塞第667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228章 四女侍奉沐浴第879章 沙丘之變(下)第730章 截親第509章 百口難辨第155章 做我的女人第131章 未戰先謀第173章 用計
第52章 權力漩渦第654章 血書上諫第66章 另立門戶第175章 各施權謀第594章 修築河道第341章 回辰府第799章 藉機反制第213章 知遇之恩第951章 加深感情第340章 險些致命第49章 侯門似海第455章 破城第369章 吐露情愫第277章 兵行險招第211章 推廣刀術第946章 行刺落幕第1013章 後方危機第373章 愛恨交織第616章 一吻道傷第605章 真容相對16 系統問題第325章 戰國時代來臨第297章 齊軍全線撤退第129章 燕仕六姬第53章 殺身之禍第377章 新官上印第68章 血腥的手段第660章 仙體如此美第516章 安置姚氏姊妹第1018章 陽謀平亂第793章 毒計對蘇秦第56章 燕女怡兒第210章 大戰前夕第351章 替人垂淚到天明第673章 身子不方便第139章 天香閣第161章 安邑會師第228章 四女侍奉沐浴第41章 敵我懸殊第900章 坑殺降卒第772章 贏妃的渴求第500章 背後迷霧第155章 做我的女人第73章 丹分五品第16章 泄密第689章 終成眷屬第1001章 追擊血戰第871章 算計楚軍第154章 月下對酌第267章 小蘿莉的心思第986章 伐楚第973章 威逼大梁城第683章 論戰墨家鉅子第192章 秘密赴燕第388章 羣星雲集第933章 鳳舞門的決策第78章 合作第682章 隱蔽的墨宗第100章 文攻第662章 斬首示衆第72章 人美如玉劍如虹第505章 攀交情第373章 愛恨交織第639章 墨家機械學第1014章 尋求自保第902章 勸投它國第77章 商業品牌第579章 圍而殲之第261章 東北保衛戰第388章 羣星雲集第819章 審問第943章 激烈刺殺第854章 宋王偃之死第824章 敲開心扉第150章 升帳點將第515章 人不如舊第863章 夜襲楚營第639章 墨家機械學第400章 真正身份第282章 夜裡遇襲第125章 香魂玉損第555章 雄關起火第738章 蘭公主之夜第302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1015章 引蛇出洞第201章 百廢待興第245章 兵不厭詐第924章 追擊戰第199章 外交施壓第971章 編戶齊民第165章 火燒魏營第276章 血洗要塞第667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228章 四女侍奉沐浴第879章 沙丘之變(下)第730章 截親第509章 百口難辨第155章 做我的女人第131章 未戰先謀第173章 用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