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關戰事的風聲傳來,張繡近日都在軍營練兵,本想以郭汜之能,擋住趙雲不成問題,不料昨日收到十萬火急的求援信,不禁大出意料。
站在校場的點將臺上,看着士兵們整齊的列隊操練,張繡相當滿意。
關中缺糧,如果自己不來宜陽,軍隊肯定會捱餓,幸好有文和大人的照應,在宜城這裡,即可不理長安之事,又能無憂函谷之失,算是一個桃源地帶。
手中已經練出一萬精兵,並且通過賈穆和高寒獲得了不少的糧草,張繡對賈詡是真心感激。
長安城沒有隻言片語傳來,郭汜的求援信被張繡扔在了一旁,有李傕和樊綢在,張繡不認爲他會依靠自己。
何況自己跟他們也沒這麼熟,自己只聽文和大人之令。
“將軍,不好了。”
胡車兒驚慌的跑上點將臺,聲音帶着一絲悽惶。
張繡看了看胡車兒,臉上沒有任何的神情。
胡車兒見狀,輕輕走到張繡身後,“將軍,嬸子……”
心中一驚,張繡握着劍柄的手開始發白。
“怎樣?”
“那個長安惡少賈璉,將將軍嬸子擄去了。”
“嚓……”
劍鞘的底部和地面一碰,發出一聲脆響,張繡面上顯出一股殺意。
“就是文和大人的那個侄兒?他怎麼跑到宜陽來了?”
胡車兒哭喪着臉,“將軍,今日賈穆和友義帶了些糧草來,文和大人對將軍那是真心好,末將前去進行交割,本來一切都好,不知那惡少從哪裡打聽到她的美豔,向末將暗示,末將自然不理,卻不知道那惡少用了什麼手段,竟然在大街上將她擄去。”
張繡後手骨節發白,呼吸也沉重了不少,但慢慢又平靜了下來。
“友義他知道此事嗎?”
“末將已經跟他們二位說明了此事,只是……只是那惡少得到文和大人厚愛,他們兩人也是有心無力啊!”
種嵐之事,宜陽普通的羣衆知道的並不詳細,但對張繡這樣長期關注京師動靜的將領自然是非常瞭解。
“哎,文和大人,怎麼就有了這樣一個侄子呢?”張繡握住劍柄的手慢慢鬆馳了下來,爲將者考慮的是大局,得到賈詡和高寒長期的資助,爲了一個女人交惡,張繡一時間下不了這個決心。
太師不理政事,李儒抱病不出府,自己所能依靠的,就只有眼前這位文和大人了。
胡車兒身爲張繡的絕對心腹,自然知道主公心中所想,輕輕說道:“他們雖然不能阻止,但也好言相勸,並且在抱朴齋備下酒宴,請將軍前去赴宴,到時那惡少賈璉也會到場。”
“今日嗎?”
“將軍,是的,就是酉時。”
“善,本將親自前去,相信文和大人會給繡一份薄面,繡那可憐的嬸子,上天會憐惜於她。“
……
抱朴齋是羣英會在宜陽的分會,看着這三個大字,劉辯對高寒笑道:“友義,這名是你取的?相當的大氣啊!”
高寒有些不好意思,“校長,上次回望都時,抽空去聽你講課,校長當時就講到《老子》“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一時間有所領悟,回來便取了這名。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講的是保守本真,懷抱純樸,不縈於物欲,不受自然和社會因素干擾的思想。”甄堯碰了碰高寒,”你這位長安大總管,天天吃的是海珍山味,喝的是美酒瓊槳,流連於鮮花從中,和老子的思想是格格不入啊!
“堯哥兒生於富貴之家,抱朴是不可能的了。”高寒回擊道:“咱們跟着校長打天下,雖然滿眼皆榮華,而心卻抱朴守信,方不負君子之志呢。
看着校長那束欣賞的眼神,再想想屋裡正坐着一位美豔婦人,甄堯不動聲色的歪了歪嘴。
一邊賈穆走了過來,“校長,張繡到了。”
“帶來了多少人馬?”
“就隨行二十多人。”賈穆看着院中已經擺上了酒宴,一股香味撲鼻而來,連忙笑道:“久聞校長妙手仁心,這菜品讓人饞誕欲滴啊!”
“這一頓飯換兩座城,天下間好的買賣都被校長做了。”高寒說完,伸出手來拍了三下,就見從旁邊涌出兩列女侍者,個個體貌風流,身形多姿,小園一下便明媚了很多。
“有酒有花,友義這日子,嘖嘖,哪像幽州,連綠色都很少見,更別說花了。”甄堯概嘆了起來。
高寒神色不變,“景行如果要和某換,某也是肯的。”
劉辯伸出摺扇敲了甄堯一記,“友義不要理他,現在他也不回幽州了,那邊的事情基本上定了下來。”
“將軍,那位白衣少年就是惡少賈璉。”
胡車兒在張繡身邊悄聲說道。
點了點頭,張繡看到賈穆、高寒等人衆星捧月般將那賈璉圍在中間,心中有些沉重起來。
難不成真要用嬸子的幸福來換自己的生存空間嗎?
劉辯見張繡長的是一表人才,即有西北人的陽剛,又不失儒雅,心中暗暗點頭,看來張家的女人基因不錯,生下的後代基本脫離了西北那份剽悍。
賈穆和高寒作爲此間的主人,立即搶前招呼了起來,劉辯只是將摺扇搖了幾下,也不與張繡招呼,大刺刺坐在正中的主座上,雙眼微閉,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張繡本待忍氣吞聲想來見禮,一見劉辯那拒人千里的模樣,一時間立在那裡,不知如何是好。
還是高寒精明,走過來一把扶住張繡便向主座上拖,強行將他按在了劉辯的身邊。
“啪……”
劉辯將摺扇一合,那身子微微的轉了過去,像是羞與張繡爲伍。
胡車兒看的濃眉豎立,卻待要出聲,張繡以目示意於他,這才安靜了下來。
賈穆和高寒都是製造氣氛的高手,幾個黃段子一講,場面頓時熱烈起來。
特別是甄堯講起倭國的女人,好似他親身經歷一般,描繪的入木三分,這讓劉辯都好奇起來,看這水平起碼是看過了幾百g的.avi。
“景行兄?這倭國即然離咱們大漢很遠,其中的妙處,你怎麼得知呢?”胡車兒按捺不住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