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變化因素

bookmark

因爲沒有太多的時間理順第四艦隊的人事關係,所以白佑彬將第四艦隊參謀部的軍官都留給了鍾長生,隻身去了“武宗”號戰列艦,並且由前第11艦隊參謀部的軍官充當他的副手,其中就包括了第43艦隊指揮官楊定方。

考慮到楊定方現在的身份,在上艦之後,白佑彬就明確了態度。他只負責二支作戰艦隊的聯合指揮事宜,第43艦隊的戰術指揮仍然由楊定方全權負責。當然,在與敵人遭遇之前,第4艦隊仍然得聽白佑彬的命令。即便在戰鬥之中,爲了確保殲滅敵人,白佑彬隨時都可以收回指揮權。

漆黑的海面上,排成一字長龍的四艘戰列艦劈波斬浪,以二十四節的速度向西而去。

海浪撲打在艦體上,發出了“嘩嘩”的聲響。每隔幾分鐘,相鄰的兩艘戰艦就會用聚光燈發出詢問信號。

隨着一陣陣清涼的海風迎面刮過,白佑彬的心情也漸漸平靜了下來。

第43艦隊的四艘“皇帝”級乙型戰列艦在離開太平洋之前,都在獅城進行過小範圍的改進。因爲獅城沒有相關的基礎設備,所以沒有按照計劃換裝七十二年型主炮。當時,在太平洋上作戰的另外幾艘“皇帝”級乙型戰列艦都利用維修的機會更換了主炮,使其主炮威力提高到了“省”級戰列艦的水平。

當然,對付英國海軍的戰列艦,六十七年型艦炮也足夠了。

相對而言,英國海軍的戰列艦更加偏重速度,在防護方面一直不如美國海軍的戰列艦。這也是由英國海軍的戰術任務,以及作戰特點決定的。

大部分時候,英國海軍的主要任務就是對付德國海軍。

爲了能夠及時攔截從波羅的海殺出來的德國艦隊,英國海軍的戰列艦必須具備優秀地速度性能。另外,德國海軍戰列艦的性能並不是很先進,所以英國戰列艦對防護的要求並不是很高。甚至對火力的要求也不是很高。

拿“俾斯麥”級戰列艦來說,其標準排水量朝過了四萬噸,滿載排水量超過了五萬噸,比“皇帝”級乙型戰列艦還要大得多,但是其速度僅有二十九節;主炮也只有八門三百八十二毫米艦炮,不管是在火力密度還是穿甲能力方面。都遠不如“皇帝”級乙型戰列艦;其裝甲防護更爲糟糕,因爲採用了已經嚴重過時的“全面防護”概念,要求艦隊所有部位都能抵擋六英寸穿甲彈,結果其重點部位的防禦連“長江”級都比不上。更要名地是,“俾斯麥”級的水平裝甲甲板採用的是已經被各國所拋棄的“穹甲”結構,這不能不說是非常嚴重的設計缺陷。

當時。很多人都認爲“俾斯麥”級不是戰列艦。而是用於執行破交任務地超級裝甲艦。

這一說法也不是沒有道理。不然爲什麼要採用只對輕巡洋艦與驅逐艦有防護意義地“全面防護”設計呢?

在“俾斯麥”號參加地唯一一場海戰中。其防護問題就暴露無疑。

“喬治五世”號從萬米外打來地一枚十四英寸穿甲彈就貫穿了其油艙外地裝甲。導致燃油泄露。另外一枚十四英寸穿甲彈則打中了其舵艙。導致舵機受損。轉向能力嚴重下降。最終迫使其結束作戰行動。逃往威廉港。

在同樣地情況下。十四英寸穿甲彈對“皇帝”級乙型戰列艦幾乎沒有威脅。

當然。德國海軍地三百八十二毫米艦炮能夠打穿英國戰列艦地裝甲。那麼“皇帝”級乙型戰列艦地四百毫米艦炮就能更加輕而易舉地幹掉英國戰列艦。按照最保守地估計。四百毫米穿甲彈能夠在全射程範圍內打穿“伊麗莎白女王”級地裝甲。即便英國海軍加強了其防護。特別是水平裝甲地厚度。其避彈區地範圍也不到三千米。雖然“前衛”級是英國海軍最新式地戰列艦。但是從白佑彬獲得地情報來看。這種戰列艦地防護能力相當糟糕。其水平裝甲地最大厚度僅一百六十毫米。傾斜設置地主裝甲帶厚度僅三百五十六毫米。其防護能力僅比“喬治五世”級稍微好一點。並沒有實質性地提高。而“喬治五世”級地防護性能也只比“伊麗莎白女王”級提高了大概百分之一十五。因此。“皇帝”級乙型戰列艦地主炮對“前衛”級地威脅仍然非常巨大。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英國海軍戰列艦在防護設計上的觀念有問題。

英國海軍更爲重視主裝甲帶地厚度。而不是水平裝甲的厚度。這也是由北大西洋上的實際情況決定的。即便在雷達出現之後,也往往因爲天氣極端惡劣,導致雷達無法發揮作用,海戰往往在很近的距離內展開。如此一來,決定戰艦生存能力的不是水平裝甲的厚度,而是主裝甲帶的厚度。

拿“前衛”級來說,其水平裝甲最厚處僅有一百六十毫米,最薄處只有四十五毫米。同期的戰列艦中,第二批“南達科他”級地水平裝甲厚度達到了二百二十毫米。前二批“衣阿華”級達到了二百四十毫米。帝國海軍地“皇帝”級乙型達到了二百二十毫米,“省”級超過了二百四十毫米。最關鍵部位更是達到了創紀錄的三百一十五毫米。

由此可見,英國海軍地戰列艦在遠程防護方面確實存在着嚴重問題。按照海軍情報局提供的數據,“皇帝”級乙型戰列艦裝備的六十七年型艦炮不但能夠對付“前衛”級,還能輕易對付“獅”級戰列艦。如果換成七十二年型艦炮,對付英國海軍的“獅”級戰列艦都不在話下。

戰艦性能上的巨大優勢不但是信心的來源,也是決勝的關鍵。

只是,白佑彬現在還缺少另外一個關鍵條件:兵力。

第43艦隊只能對付某一支英國艦隊,而不可能分兵作戰。四艘戰列艦是確保艦隊戰鬥力的最低數量,如果少於四艘,戰列艦編隊的戰鬥力將很難發揮出來。在“彼得裡礁海戰”中,這一問題就得到了證實。也正是如此,帝國海軍的任何一支艦隊裡都至少擁有四艘戰列艦。

現在的問題是,英國人會不會在打不過的情況下逃跑?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打不過,從保存艦隊實力的角度來看,英國艦隊指揮官肯定會選擇主動撤退。

到時候,第43艦隊要麼咬住大西洋艦隊不放,要麼長途追擊二艘“前衛”級戰列艦。

如果僅僅只是爲了完成這次的作戰行動,白佑彬完全沒有必要擔心。到時候,不管是幹掉大西洋艦隊,還是幹掉那二艘“前衛”級戰列艦,北大西洋上的局勢都將出現重大轉變,英國海軍將喪失反攻歐洲大陸的能力。

只是,白佑彬並不僅僅只爲了完成這次的作戰行動。

在與陳錦寬交流的時候,白佑彬就清楚的意識到,北大西洋上的戰鬥不但決定着歐洲戰場上的局勢,決定着英國海軍的未來,決定着德國在下一階段戰略行動中的態度,還決定着太平洋上的戰局。

如果能夠打痛英國海軍,美國就不能袖手旁觀。

在此情況下,美國很有可能從第二批“衣阿華”級戰列艦中抽調出一部分,用於加強協約國在北大西洋上的制海力量,協助英國戰勝第四艦隊。

到時候,哪怕美國只留下四艘“衣阿華”級戰列艦,其太平洋艦隊的實力都將大打折扣。這樣,在進攻新喀里多尼亞與澳洲大陸的時候,帝國海軍的壓力就將減輕許多,從而更加順利的完成西南太平洋上的戰略進攻,爲最終奪取太平洋戰爭的勝利打下基礎。

可以說,這纔是陳錦寬派遣白佑彬前往第四艦隊的主要原因。

即便陳錦寬沒有明確要求白佑彬能夠在大西洋上擊敗美國艦隊,可是按照陳錦寬的意思,除了要讓英國海軍殘廢之外,還必須吸引美國海軍的兵力。如果能夠在海戰中幹掉幾艘美國海軍的戰列艦,那麼白佑彬就將成爲帝國海軍的頭號功臣。而陳錦寬許下的“諾言”是,白佑彬將從此成爲帝國海軍元帥的熱門人選。

不管是從個人,還是從海軍,乃至從帝國的角度出發,白佑彬都希望能夠使這次的作戰行動獲得最大限度的勝利。

如此一來,他就必須儘量確保在殲滅英國大西洋艦隊的情況之下,幹掉二艘“前衛”級戰列艦。

問題就在這裡,僅憑第43艦隊的實力,他根本辦不到。

不管是打痛了大西洋艦隊,還是打殘了那兩艘“前衛”級戰列艦,都會使另外一支艦隊迅速擺脫戰鬥,避免與第43艦隊決戰。

出動第41艦隊是必須的,也是最不確定的一個因素。

在白佑彬的計劃中,第41艦隊的任務是負責拖住大西洋艦隊,等到第43艦隊幹掉了二艘“前衛”級戰列艦之後,再與第43艦隊配合幹掉大西洋艦隊。

如果鍾長生積極進取,問題就不會很大。

相反,如果鍾長生仍然穩重保守,恐怕問題就不會很簡單了。

想到這裡,白佑彬未免又焦慮了起來。鍾長生能夠一改他的指揮風格,在這場海戰中“超常”發揮嗎?

第5章 責無旁貸第31章 自露馬腳第49章 狐狸轉身第40章 半斤八兩第52章 喜憂參半第18章 打與不打第67章 別有用心第18章 一意孤行第14章 戰爭橫財第9章 主次顛倒第22章 炮轟港口第15章 超級難題第39章 偵察前哨第9章 海軍精神第31章 戰術規劃第22章 雙雄爭功第25章 家族叛徒第59章 迎頭痛擊第11章 實戰考驗第40章 獵與被獵第39章 實驗田地第28章 逼敵就範第53章 慘遭重擊第21章 絕殺敵酋第56章 如實總結第33章 好友重聚第42章 戰場轉移第2章 正面缺失第7章 絕對虐殺第43章 打打跑跑第47章 積重難返第33章 虛晃兩招第16章 重量對手第26章 骨牌效應第61章 完美戰果第33章 麻煩不斷第1章 最高榮譽第42章 庸人自擾第34章 艦隊拆分第13章 偷樑換柱第30章 瘋狂滅亡第7章 西歐劇變第58章 優柔寡斷第25章 家族叛徒第2章 兩手準備第22章 除惡務盡第12章 戰術規劃第28章 短兵相接第13章 絕不放棄第21章 最新敵情第11章 推波助瀾第10章 成功搶灘第35章 信心崩潰第23章 惡意中傷第16章 前進誘敵第62章 完勝死敵第1章 四兩千斤第4章 小拿破倫第42章 緊急馳援第16章 乘勝追擊第18章 怒海追蹤第32章 絕地反擊第33章 好友重聚第17章 超級禮物第38章 全速出擊第52章 等待機會第26章 大戲上演第6章 談婚論嫁第38章 反客爲主第37章 臨機應斷第35章 引蛇出洞第40章 搶佔先機第62章 完勝死敵第34章 艦隊拆分第42章 緊急馳援第14章 渾水摸魚第22章 東南之爭第24章 戰略佈局第33章 好友重聚第52章 等待機會第29章 痛殲逃敵第22章 唯一任務第17章 各懷鬼胎第20章 垂死掙扎第57章 全速追擊第31章 自露馬腳第25章 家族叛徒第29章 特殊任務第38章 突然遭遇第44章 冒牌主力第2章 艦隊改制第28章 驅逐殺手第33章 迫敵決戰第41章 決戰在即第15章 刺刀見血第4章 針鋒相對第45章 直搗龍潭第1章 未雨綢繆第8章 哥們情誼
第5章 責無旁貸第31章 自露馬腳第49章 狐狸轉身第40章 半斤八兩第52章 喜憂參半第18章 打與不打第67章 別有用心第18章 一意孤行第14章 戰爭橫財第9章 主次顛倒第22章 炮轟港口第15章 超級難題第39章 偵察前哨第9章 海軍精神第31章 戰術規劃第22章 雙雄爭功第25章 家族叛徒第59章 迎頭痛擊第11章 實戰考驗第40章 獵與被獵第39章 實驗田地第28章 逼敵就範第53章 慘遭重擊第21章 絕殺敵酋第56章 如實總結第33章 好友重聚第42章 戰場轉移第2章 正面缺失第7章 絕對虐殺第43章 打打跑跑第47章 積重難返第33章 虛晃兩招第16章 重量對手第26章 骨牌效應第61章 完美戰果第33章 麻煩不斷第1章 最高榮譽第42章 庸人自擾第34章 艦隊拆分第13章 偷樑換柱第30章 瘋狂滅亡第7章 西歐劇變第58章 優柔寡斷第25章 家族叛徒第2章 兩手準備第22章 除惡務盡第12章 戰術規劃第28章 短兵相接第13章 絕不放棄第21章 最新敵情第11章 推波助瀾第10章 成功搶灘第35章 信心崩潰第23章 惡意中傷第16章 前進誘敵第62章 完勝死敵第1章 四兩千斤第4章 小拿破倫第42章 緊急馳援第16章 乘勝追擊第18章 怒海追蹤第32章 絕地反擊第33章 好友重聚第17章 超級禮物第38章 全速出擊第52章 等待機會第26章 大戲上演第6章 談婚論嫁第38章 反客爲主第37章 臨機應斷第35章 引蛇出洞第40章 搶佔先機第62章 完勝死敵第34章 艦隊拆分第42章 緊急馳援第14章 渾水摸魚第22章 東南之爭第24章 戰略佈局第33章 好友重聚第52章 等待機會第29章 痛殲逃敵第22章 唯一任務第17章 各懷鬼胎第20章 垂死掙扎第57章 全速追擊第31章 自露馬腳第25章 家族叛徒第29章 特殊任務第38章 突然遭遇第44章 冒牌主力第2章 艦隊改制第28章 驅逐殺手第33章 迫敵決戰第41章 決戰在即第15章 刺刀見血第4章 針鋒相對第45章 直搗龍潭第1章 未雨綢繆第8章 哥們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