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章 未雨綢繆

如果說同盟國第一次首腦會議是確定集團內各成員國在戰爭中的義務,協調各國間的戰略行動,爲全面提升同盟國集團的戰爭實力而打下基礎,那麼第二次首腦會議就是各成員國爭奪利益的一次會議,並且爲戰後的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礎。

與第一次首腦會議不同的是,這次參加會議的還是各國主要的軍事將領。

會議前三天,各成員國首腦召開了三次會議,並且利用晚上的時間,進行了多輪雙邊磋商。當時,白佑彬只知道蕭鼎昆必須在這幾天之內說服其他成員國的首腦,特別是德國元首,讓其接受帝國提出的新的戰略方針。

在這三天中,白佑彬以帝國海軍少將的身份,同德國、意大利的同行進行了交流。

讓白佑彬有點意外的是,幾乎每一個德國與意大利的海軍將領都知道他的來歷,而且對他非常瞭解。

在這短暫的三天之內,白佑彬難以獲得太多的信息,卻對幾個國家的同行有了更多的瞭解。比較而言,意大利海軍將領顯得很高傲,給人一種目中無人的感覺,彷彿意大利海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一樣。土耳其海軍將領則顯得有點自卑,大概是因爲土耳其海軍是同盟國四個主要成員國中最弱,而且在土耳其本國都不太受重視的原因吧。德國海軍將領則要謙和得多,還非常喜歡在交談中探聽消息,這讓白佑彬感到很頭痛。

當然,給白佑彬最深刻的感受是:這些國家的海軍都靠不住。

第三天晚上,陳錦寬在次找到了白佑彬。

經過蕭鼎昆的努力,加上帝國做出的承諾,德國基本上同意了帝國的新戰略方針,只是有一個前提條件,即帝國必須在今年之內使英國喪失進攻歐洲大陸的能力,不然德國將無法保證在東線戰場上的投入。

另外。按照陳錦寬的意思,德國與意大利承諾配合帝國海軍第四艦隊。

“元帥,你覺得這個承諾有意義嗎?”

稍稍呆了一下。陳錦寬就笑了起來。“連你都覺得德國與意大利地承諾沒有任何價值。我會把希望寄託在別人地身上嗎?”

白佑彬也笑着搖了搖頭。

“首輔地意思很明確。即便沒有德國與意大利地配合。我們也要穩住大西洋上地局勢。讓德國能夠在東線戰場上投入更多地兵力。從而爲我們在太平洋戰場上取得勝利打下基礎。現在。這個任務只能交給你來完成。我也只信任你。”陳錦寬地神色變得很鄭重了。“之前。我已經跟你說過。這是一個難得地機會。可同時也是一個巨大地挑戰。我會讓衛延年儘快做好相關地部署工作。你有什麼特別地要求嗎?”

白佑彬遲疑了一下。然後搖了搖頭。說道:“沒有什麼特殊要求。只是我對這邊地情況不太瞭解。所以……”

“這個問題好辦。我讓鍾長生多呆二個月。你與他多交流交流。”

白佑彬微微點了點頭。又說道:“最關鍵地還是情報。如果沒有準確地情報。即便有再強大地艦隊。我們也很難獲得勝利。另外。就是美國方面地動靜。既然我們擺出了對付英國地架勢。美國就不會袖手旁觀。再加上西班牙海軍地威脅。情報支持比其他任何形式地幫助都重要。”

陳錦寬也微微點了點頭。“看來,我得讓雷霄霆多出點力。”

“最好派幾名情報聯絡軍官過來,這樣才能保證讓情報及時地送到我的手上。”

“沒問題,我等下就給衛延年打電話,在你到達直布羅陀的時候,情報軍官就應該到了。”

又猶豫了一會,白佑彬還是說道:“當然,一支強大的艦隊也必不可少。”

聽到這話。陳錦寬笑了起來。“我還以爲你不會提這個問題呢。艦隊的事情,你不用擔心。以現在的情況來看,六月份之前是不可能採取任何行動的。回到舟山之後,我會跟衛延年詳細商討一下,我會盡量給你多派幾艘戰列艦過來。”

雖然陳錦寬並沒有做任何實質性的承諾,但是這已經是白佑彬能夠得到的最好答覆了。

接下來地幾天裡,會議進入到了實質性的階段。

白佑彬隨同陳錦寬參加了同盟國海軍高層會議,雖然會議的主要內容就是討論下一階段在大西洋上的聯合作戰問題,但是在白佑彬很快就發現。會議的重點不是怎麼聯合同盟國各國海軍的力量來戰勝敵人。而是誰來指揮同盟國聯合艦隊。

這次,德國與意大利再次戰到了一起。

德國海軍已經擁有二艘“俾斯麥”級戰列艦。二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而按照德國海軍將領的說法,其三艘“德意志”級裝甲艦也是戰列艦,而不是輔助戰艦。如此一來,德國海軍就有七艘主力艦。另外,整個戰役都是圍繞着殲滅英國海軍而展開的,而英國是德國的頭號敵人,因此應該由德國海軍將領指揮聯合艦隊。

意大利海軍擁有四艘“維內託”級戰列艦,二艘“多里亞”級老式戰列艦。另外,意大利海軍地總噸位遠遠超過了德國,且是地中海上最強大的海軍。另外,德國海軍的主力艦一直被英國艦隊封鎖在港口之內,最多隻能在波羅的海炫耀一下武力,因此應該由意大利海軍將領指揮聯合艦隊。

當時,唯一沒有跟帝國唱對臺戲的就只有土耳其。

主要就是土耳其的海軍太弱小了,另外土耳其離不開帝國的支持。當時,帝國正在幫助土耳其建造其第一種快速戰列艦,而且在帝國與土耳其的雙邊協議中,帝國承諾爲土耳其建造的第一批四艘快速戰列艦提供百分之六十地資金支持。當然,前提條件是,在戰爭期間,這四艘快速戰列艦由帝國海軍使用,並且聽從帝國海軍地指揮,在戰爭結束之後才移交給土耳其海軍。也就是說,帝國海軍用六成的費用,獲得了四艘快速戰列艦在戰爭期間地使用權,土耳其則得到了其歷史上最強大的戰列艦。

這種毫無意義的爭論持續了足足七天。

最初的時候,陳錦寬提出建立聯合艦隊司令部,由帝國海軍將領擔任司令官,德國與意大利海軍將領則分別出任參謀長與作戰參謀。

毫無疑問,這樣的提議最終沒有被採納。

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德國海軍中,作戰參謀只是一個普通的職務,而不是像帝國海軍那樣,是艦隊的三號人物。而在意大利海軍,連參謀長都只是個普通職務,沒有多少實權,跟談不上指揮艦隊作戰。最後,三方纔達成了一個妥協協議。

在三國艦隊的基礎上,成立聯合艦隊司令部。只是,該司令部不承擔艦隊作戰指揮任務,其性質類似於一個聯合司令部。從職能上看,更像是一個聯絡中心。該司令部不設司令官,而是由三國海軍各派遣一名將領,組成司令部最高委員會。各國艦隊的實際指揮官仍然在各國海軍的手中,聯合艦隊司令部只負責協調各國艦隊的作戰行動。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文職性質的指揮機構,對各國艦隊沒有任何約束力。

這樣的妥協既在情理之中,又在預料之外。

按照陳錦寬當時的說法,這樣的司令部根本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只是同盟國集團內各成員國矛盾的妥協產物。

也正是如此,陳錦寬對海軍將領的人事任免做了調整。

鍾長生不但留了下來,還代表帝國海軍加入聯合艦隊司令部最高委員會,負責與德國、意大利海軍進行溝通聯絡。白佑彬頂替鍾長生出任第四艦隊司令官,負責指揮第四艦隊。在此期間,江洪波暫時兼任第一艦隊司令官。

安排好一切之後,陳錦寬跟隨蕭鼎昆離開了開羅。

臨行前,蕭鼎昆會見了包括白佑彬在內的,被留在北大西洋戰區的所有官兵。

雖然沒有能夠與首輔說上幾句話,但是白佑彬從首輔的神色與話語中感到,這次首腦會議並不成功,收穫也不是很大,還有很多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四月十一日,在蕭鼎昆與陳錦寬等人離開開羅的第二天,白佑彬踏上了前往直布羅陀的旅程。

當時,地中海已經在同盟國集團的控制之中。

在到達直布羅陀之前,白佑彬乘坐的輕巡洋艦在馬耳他島停靠了一次,白佑彬也以第四艦隊司令官的身份視察了島上的軍營,慰問了部署在這裡的海軍與海軍陸戰隊官兵,並且按照陳錦寬的交代,向一批有功官兵授予了勳章。

十五日,白佑彬到達了直布羅陀要塞。

鍾長生,以及北大西洋戰區司令部,第四艦隊司令部的一百多名主要軍官都到碼頭來迎接了這位新上任的艦隊司令官。

讓白佑彬有點意外的是,謝昶倫等“果敢”號戰列巡洋艦上的主要軍官也出現在了迎接他的人羣之中。

第37章 海龍發威第23章 門戶之見第5章 全力以赴第51章 神奇電報第45章 鉅艦末路第32章 戰爭難民第29章 特殊任務第4章 將官培訓第5章 守株待兔第52章 高手對決第1章 欲蓋彌彰第15章 大難不死第11章 鬼使神差第6章 重重險阻第5章 守株待兔第32章 絕地反擊第22章 敵人現身第26章 各就各位第51章 疑雲重重第34章 悻悻而歸第42章 戰場轉移第28章 血債血嘗第52章 等待機會第14章 輕質原油第13章 戰爭決策第9章 殘酷現狀第18章 絕對優勢第43章 響鼓重錘第41章 鑄造榮譽第4章 後生待遇第14章 輕質原油第14章 局勢漸明第20章 聯名推薦第16章 乘勝追擊第31章 意外驚喜第37章 柳暗花明第9章 戰略投送第53章 慘遭重擊第2章 戰略調整第31章 戰術規劃第1章 繼續努力第41章 戰略天平第22章 等君入甕第64章 繼續前進第21章 見死不救第2章 陸戰雙雄第38章 黃雀在後第2章 悼念戰友第49章 狐狸轉身第7章 秘密任務第44章 調兵遣將第48章 軍人職責第48章 速度紀錄第62章 運氣使然第39章 實驗田地第22章 唯一任務第64章 繼續前進第29章 特殊任務第40章 二十分鐘第22章 臨危而退第14章 實彈測試第28章 冒進政策第8章 破冰之旅第5章 責無旁貸第27章 以艦換艦第1章 掐敵咽喉第15章 大難不死第19章 料敵如神第48章 困難重重第9章 戰略投送第29章 長遠規劃第17章 將計就計第5章 爲何自信第31章 自露馬腳第11章 盡職盡忠第53章 謝幕演出第40章 舊貌新顏第31章 將錯就錯第25章 主動伏擊第7章 擴軍計劃第27章 披掛上陣第17章 過度冒險第27章 亂成一鍋第5章 重擔壓肩第23章 主將分歧第25章 整軍再戰第24章 實戰考驗第4章 時來運轉第37章 關鍵砝碼第42章 順理成章第23章 全身而退第32章 全速攔截第39章 得意忘形第16章 前進誘敵第4章 針鋒相對第54章 最後衝刺第34章 將計就計第23章 響亮耳光第9章 戰局突變
第37章 海龍發威第23章 門戶之見第5章 全力以赴第51章 神奇電報第45章 鉅艦末路第32章 戰爭難民第29章 特殊任務第4章 將官培訓第5章 守株待兔第52章 高手對決第1章 欲蓋彌彰第15章 大難不死第11章 鬼使神差第6章 重重險阻第5章 守株待兔第32章 絕地反擊第22章 敵人現身第26章 各就各位第51章 疑雲重重第34章 悻悻而歸第42章 戰場轉移第28章 血債血嘗第52章 等待機會第14章 輕質原油第13章 戰爭決策第9章 殘酷現狀第18章 絕對優勢第43章 響鼓重錘第41章 鑄造榮譽第4章 後生待遇第14章 輕質原油第14章 局勢漸明第20章 聯名推薦第16章 乘勝追擊第31章 意外驚喜第37章 柳暗花明第9章 戰略投送第53章 慘遭重擊第2章 戰略調整第31章 戰術規劃第1章 繼續努力第41章 戰略天平第22章 等君入甕第64章 繼續前進第21章 見死不救第2章 陸戰雙雄第38章 黃雀在後第2章 悼念戰友第49章 狐狸轉身第7章 秘密任務第44章 調兵遣將第48章 軍人職責第48章 速度紀錄第62章 運氣使然第39章 實驗田地第22章 唯一任務第64章 繼續前進第29章 特殊任務第40章 二十分鐘第22章 臨危而退第14章 實彈測試第28章 冒進政策第8章 破冰之旅第5章 責無旁貸第27章 以艦換艦第1章 掐敵咽喉第15章 大難不死第19章 料敵如神第48章 困難重重第9章 戰略投送第29章 長遠規劃第17章 將計就計第5章 爲何自信第31章 自露馬腳第11章 盡職盡忠第53章 謝幕演出第40章 舊貌新顏第31章 將錯就錯第25章 主動伏擊第7章 擴軍計劃第27章 披掛上陣第17章 過度冒險第27章 亂成一鍋第5章 重擔壓肩第23章 主將分歧第25章 整軍再戰第24章 實戰考驗第4章 時來運轉第37章 關鍵砝碼第42章 順理成章第23章 全身而退第32章 全速攔截第39章 得意忘形第16章 前進誘敵第4章 針鋒相對第54章 最後衝刺第34章 將計就計第23章 響亮耳光第9章 戰局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