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未來的統帥(三)

【播報】關注「起點讀書」,獲得515紅包第一手消息,過年之後沒搶過紅包的同學們,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多倫莊園就是一座按照獵宮式樣修建的豪華住宅,坐落在荷蘭中部的烏德勒支省,從烏德勒支市坐車到這裡約莫兩個小時路程,周圍都是茂密的森林。在距離多倫莊園約15公里的公路路口,有幾個懶洋洋的荷蘭士兵負責守衛——不讓不懷好意的人進入,也不讓住在多倫莊園中的威廉二世離開。

荷蘭對威廉二世的庇護其實也是一種軟禁,多倫莊園周圍15公里,就是皇帝陛下的活動範圍。不過這不是威廉明娜女王有意和威廉二世過不去。她在1918年11月時,能夠頂住協約國的壓力,庇護威廉二世,事後也不把他交給協約國審判,已經充分說明了她和威廉二世的友誼是可以禁得住考驗的。

但荷蘭的國力終究有限,也不能太不給英法面子,所以威廉二世就被圈禁在了方圓15公里的範圍之內。打獵和砍柴,就成了退位的德國皇帝在過去16年間每天最主要的活動。

而現在,變得越來越強大的德意志帝國國防軍的副總參謀長,步兵上將路德維希.馮.海因斯貝格-赫斯曼伯爵,帶着一個特別使團抵達了荷蘭,準備將威廉二世帶往波羅的共和國。威廉二世將在那裡等待德國人民選舉他爲德意志第三帝國的皇帝!

的確是第三帝國皇帝,而不是第二帝國皇帝。雖然是同一個威廉,但是帝國的憲法和版圖將是完全不同的。威廉將是一位沒有多少實權的立憲君主,他存在的最大價值只是讓容克貴族在對抗希特勒的時候多了一張王牌——希特勒沒有辦法通過選舉成爲總統+總理的超級領導人,也無法成爲德國武裝部隊的總司令。而且皇帝也是唯一能將整個德國的貴族和資本家團結起來的領袖人物。

另外,德意志第三帝國將是一個統一的德意志!

不僅波羅的共和國將會在威廉再登皇位時加入德國。計劃中奧地利共和國也會在那時加入德意志帝國。而捷克斯洛伐克也會在稍後以波希米亞王國之名,成爲德意志帝國的一部分!

德意志第三帝國所延續的不僅是第二帝國的法統,而且還將是神聖羅馬帝國的復活——神聖羅馬帝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被認爲是羅馬帝國和查理曼帝國的繼承者,而且這個帝國也不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而是由一大堆王國、公國、侯國組成的聯合體。

從某種程度上說,神聖羅馬帝國就是歐洲聯盟的封建版。

雖然德國政府和陸軍政策會從來都沒有公開宣稱要合併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更沒有將這種合併和霍亨索倫王朝復辟掛上鉤。

但是德國準備將威廉二世從荷蘭請往波羅的共和國居住的消息一經傳出,還是在歐洲引發了軒然大波——誰都知道,波羅的共和國就是德意志帝國的分號。而且這個國家雖然掛着共和國的牌子,但卻是德國保皇派的大本營!

威廉二世前往波羅的,幾乎可以看成容克貴族集團決心推進復辟的一個信號。

而德皇威廉的復辟,又被看成德意志軍國主義復活的象徵——實際上。德意志軍國主義早就已經復活!

所以就在赫斯曼等人驅車前往多倫莊園的同時,阿道夫.希特勒總理就只能憋着一肚子火,在威廉街77號的總理府內會見前來遞交抗議照會的各國使節。

“國際上對我將要前往波羅的的反應非常激烈,這會不會給帝國帶去不必要的困擾?荷蘭公主朱莉安娜幾天前也曾來訪,告知了英法比意等國向荷蘭政府提出的建議——禁止我離開多倫。”

在裝潢得非常考究,但是豪華程度無法和柏林王城官邸、夏洛騰堡宮和波茨坦宮相比的多倫莊園內。赫斯曼見到了明顯蒼老,但仍然威風十足的威廉二世。

在赫斯曼報告了準備將威廉送往塔林阿姆別阿宮居住後,威廉二世有些擔心的說起了英法意比四國的反應。

“陛下,荷蘭王國不會限制您的自由,”赫斯曼回答說。“在前來多倫莊園前,我已經同荷蘭女王及首相會面,告知他們德意志已經下定決心。迎回皇帝陛下了。”

這話的意思就是威廉二世再登皇位已經定局!而荷蘭在對待威廉二世的問題上當了那麼多年好人,事到臨頭再當惡人豈不是前功盡棄?

赫斯曼接着又說:“而且,我德意志帝國的實力已經恢復,在工業和軍備上足以抵禦英法比之威脅。而意大利目前正忙於準備入侵埃塞俄比亞,絕不會干涉帝國內政。至於波蘭,由於畢蘇斯基病重,各派忙於內鬥,根本無暇他顧。因此英法兩國之抗議,並無實質威脅。陛下明日就可啓程前往波羅的。”

“關於復辟一事。目前又有多少把握?”威廉二世接着問起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德意志民間,對陛下復辟並無太大意見。”他這話的意思是:大部分人沒有意見——不支持。也不反對。

“目前的關鍵在於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領袖,帝國總理阿道夫.希特勒。”赫斯曼說。“只要取得他的支持。國會就能重新制定《帝國憲法》,陛下就能重登皇位了。”他頓了一下,壓低了聲音說,“而阿道夫.希特勒總理和他的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是在史塔西的支持下發展壯大的。只要您和希特勒總理在波羅的共和國就《帝國憲法》中限制君主權力的條款達成一致,他就會支持您。”

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希特勒當然不甘心被束縛在內政上——實際上那正是納粹黨擅長的事情,納粹黨有辦法牢牢控制議會,將什麼事情都做不成的“魏瑪民主”變成什麼事情都能做的“憲政獨裁”——但帶領德國成爲歐洲霸主纔是他的夢想。

而赫斯曼則要通過一場軍事演習告訴希特勒,他所瞭解的戰爭已經完全過時了。

聽了這番話,威廉二世頓時露出了感激的笑容,衝着赫斯曼點點頭,說:“伯爵,霍亨索倫王朝不會忘記你的忠誠和貢獻!”

……

“它真的很小,很小,不過我相信它能打敗世界上最強大的戰列巡洋艦!”

這是威廉二世在阿姆斯特丹港登上“德意志”號裝甲艦時所發出的感慨。

“德意志”號是目前德國最強大的戰艦,1929年2月開工,直到1933年4月才服役。除去海試的時間,建造這艘標準排水量11700噸的裝甲艦整整花了將近4年時間。

這固然是因爲《凡爾賽條約》對德國海軍新建戰艦噸位的限制,讓負責建造的船廠傷透腦筋。但同時也說明已經十幾年沒有開工建造軍用艦艇的德國,在軍艦製造上的本事已經變得生疏了。

而就在德皇威廉乘坐“德意志”號離開荷蘭的當天,在阿姆斯特丹港內還有一艘體型龐大的鋼鐵鉅艦——剛剛完成部分現代化改裝,標準排水量接近42000噸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

“它真的很大!”

在“德意志”號駛過停泊的“胡德”號時,威廉皇帝全副戎裝,就站在“德意志”號的艦橋上,看着擦肩而過的鉅艦,皇帝輕輕嘆息道:“如果‘馬肯森’號還在就好了。”

“陛下,實際上‘馬肯森’號打不過‘胡德’號,英國人的‘胡德’號擁有更大口徑的主炮和更高的速度。”赫斯曼說話時臉色平靜,一點都沒有因爲英國人的這個近乎示威的舉動而惱火,反而稱讚起了“胡德”號。

“就1920年的技術水平而言,‘胡德’號的確是個奇蹟。”他話鋒一轉,又說,“不過對1935年或是1940年的技術而言,‘胡德’號也是個過了時的東西。”

“它過時了?”威廉皇帝扶着欄杆,擡頭看着彷彿一座海上山嶽一般的“胡德”號。

“過時了!”赫斯曼說,“陛下,在大戰結束的十幾年中,技術已經飛速進步,我們生活在一個科技革命的時代,任何用上一次大戰中的經驗去指導下一場戰爭的國家,都會遭遇到巨大的挫折。而這種技術進步,對德意志而言是最爲有利的。”

威廉皇帝眯起眼睛看着赫斯曼說:“你這麼說的依據是什麼?”

“因爲德意志的教育和科學技術領先世界,我們擁有歐洲最多的工程師和技術工人,”赫斯曼信心十足地說,“所以我們可以比別的國家更快更好的利用新技術。而且,我們還擁有最英勇無畏的軍人!”

凡是瞭解二戰歷史的人,一定會被納粹德國軍人那種無畏的勇氣,勇往直前,爲國家流盡最後一滴血的精神所感染。不過真正讓德意志軍隊在一段時間中所向無敵的,除了無畏和勇敢,還有德意志民族擁有的那種最適合工業化時代的素質——嚴謹、認真、注重規則、守紀律,還很聰明,而且教育水平還很高。

所以他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裡,掌握非常複雜的機械化戰爭模式,所以才能用相對落後的裝備打出一次次奇蹟般的勝利。

ps.追更的童鞋們,免費的讚賞票和起點幣還有沒有啊~515紅包榜倒計時了,我來拉個票,求加碼和讚賞票,最後衝一把!(。)

第207章 未來的統帥(三)第303章 正義(十)第243章 蘇聯戰列艦第373章 法蘭西不哭(三十三)第1266 原子彈 二十三 1267 原子彈(二十四)第318章 巴黎上空的鷹第779章 如何勝利的問題第399章 誰先倒下的問題第315章 風起大西洋(十三)第515章 獅子大開口第101章 特種技術學校第1091章 華爾街的算盤第771章 人民公敵丘吉爾第137章 貨幣戰爭(七)第871章 大決戰—烏拉第1151章 羅斯福之死(十二)第467章 共同的利益第186章 希特勒新政(七)第331章 日本帝國第659章 大雷雨(二十三)第270章 最長的一天(九)第933章 猶敗一第867章 大決戰——帕夫柳琴科第901章 列寧格勒無好人第78章 蒙上了陰影第895章 沒有永遠的敵人第71章 他不是克倫斯基第349章 法蘭西不哭(七)第761章 戰鬥吧,海軍(下)第243章 蘇聯戰列艦第1245章 原子彈(二)第460章 斯大林的耐心第8章 萬事皆可廢,唯聯俄不可忘第79章 工人階級要休息第900章 糖衣炮彈第1007章 舒拉和潘菲洛夫第825章 決戰巴拿馬——航母扎堆啦第46章 興登堡第517章 美國人的計劃第926章 GC主義接班人第1024章 打不下和走不了第1137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二十六)第12章 糊塗的克倫斯基第408章 意大利式的勝利第707章 保衛列寧格勒-伏羅希洛夫的錯誤第636章 一顆紅心,兩種準備第1207章 美利堅存在艦隊第1096章 轉折點又到了第862章 大決戰—小報告之王第383章 帝國的弩炮(上)第164章 中國問題怎麼解?第1232章 戰鬥吧,勃蘭特和密特朗第577章 黑科技殺手鐗第226章 捷克和斯洛伐克第107章 除了納粹還有誰?第175章 排猶第6章 商量着做夢第710章 保衛列寧格勒-圍城第204章 興登堡遺囑第1012章 保盧斯的計劃第383章 帝國的弩炮(上)第773章 飯桶保衛倫敦第894章 蘇聯還有救嗎?第61章 玩火第844章 羅斯福的歡笑第33章 籌碼第934章 猶敗二第96章 又是一個一月劇變第898章 紅海軍去紐約第109章 納粹黨來了第307章 風起大西洋(四)第220章 德國是反對殖民的第1157章 羅斯福之死(十八)第433章 廣告戰(三)第630章 老虎、黑豹和開罐刀第1120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九)第1082章 和平的腳步聲第1079章 褐色方案第1168章 選舉和戰爭(五)第1067章 得讓美國賠第571章 從愛爾蘭開始第1039章 慈父,我們已經盡力(九)第615章 本土艦隊出動第992章 蠻牛的陽謀第1056章 當太陽升起的時候第113章 勞務輸出第11章 革命的金馬克第519章 來自德國的王牌第813章 婆羅門革命家第1295章 大結局(三)第11章 革命的金馬克第205章 未來的統帥(一)第1052章 關鍵問題還是錢第696章 從反動分子到革命領袖第182章 希特勒新政(三)第933章 猶敗一第296章 正義(三)第830章 降落傘的作用第1133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二十二)第421章 大海戰(四)
第207章 未來的統帥(三)第303章 正義(十)第243章 蘇聯戰列艦第373章 法蘭西不哭(三十三)第1266 原子彈 二十三 1267 原子彈(二十四)第318章 巴黎上空的鷹第779章 如何勝利的問題第399章 誰先倒下的問題第315章 風起大西洋(十三)第515章 獅子大開口第101章 特種技術學校第1091章 華爾街的算盤第771章 人民公敵丘吉爾第137章 貨幣戰爭(七)第871章 大決戰—烏拉第1151章 羅斯福之死(十二)第467章 共同的利益第186章 希特勒新政(七)第331章 日本帝國第659章 大雷雨(二十三)第270章 最長的一天(九)第933章 猶敗一第867章 大決戰——帕夫柳琴科第901章 列寧格勒無好人第78章 蒙上了陰影第895章 沒有永遠的敵人第71章 他不是克倫斯基第349章 法蘭西不哭(七)第761章 戰鬥吧,海軍(下)第243章 蘇聯戰列艦第1245章 原子彈(二)第460章 斯大林的耐心第8章 萬事皆可廢,唯聯俄不可忘第79章 工人階級要休息第900章 糖衣炮彈第1007章 舒拉和潘菲洛夫第825章 決戰巴拿馬——航母扎堆啦第46章 興登堡第517章 美國人的計劃第926章 GC主義接班人第1024章 打不下和走不了第1137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二十六)第12章 糊塗的克倫斯基第408章 意大利式的勝利第707章 保衛列寧格勒-伏羅希洛夫的錯誤第636章 一顆紅心,兩種準備第1207章 美利堅存在艦隊第1096章 轉折點又到了第862章 大決戰—小報告之王第383章 帝國的弩炮(上)第164章 中國問題怎麼解?第1232章 戰鬥吧,勃蘭特和密特朗第577章 黑科技殺手鐗第226章 捷克和斯洛伐克第107章 除了納粹還有誰?第175章 排猶第6章 商量着做夢第710章 保衛列寧格勒-圍城第204章 興登堡遺囑第1012章 保盧斯的計劃第383章 帝國的弩炮(上)第773章 飯桶保衛倫敦第894章 蘇聯還有救嗎?第61章 玩火第844章 羅斯福的歡笑第33章 籌碼第934章 猶敗二第96章 又是一個一月劇變第898章 紅海軍去紐約第109章 納粹黨來了第307章 風起大西洋(四)第220章 德國是反對殖民的第1157章 羅斯福之死(十八)第433章 廣告戰(三)第630章 老虎、黑豹和開罐刀第1120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九)第1082章 和平的腳步聲第1079章 褐色方案第1168章 選舉和戰爭(五)第1067章 得讓美國賠第571章 從愛爾蘭開始第1039章 慈父,我們已經盡力(九)第615章 本土艦隊出動第992章 蠻牛的陽謀第1056章 當太陽升起的時候第113章 勞務輸出第11章 革命的金馬克第519章 來自德國的王牌第813章 婆羅門革命家第1295章 大結局(三)第11章 革命的金馬克第205章 未來的統帥(一)第1052章 關鍵問題還是錢第696章 從反動分子到革命領袖第182章 希特勒新政(三)第933章 猶敗一第296章 正義(三)第830章 降落傘的作用第1133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二十二)第421章 大海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