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名揚與阿憐

永定二年一月

我與名揚在一年之後,又回到了皇城。

再次踏進這座巍峨的宮殿,恍如隔世。

那日,我爲救公主,不慎落入江中,接觸到冰涼江水的那一刻,我以爲,自己會以這樣的方式離別於人世,我順着河流一直飄着,飄着。

我怎麼也想不到,自己還會有醒來的那一天,還會再看到晨日溫暖和煦的陽光。

醒來之後的我,疑惑望着自己,身上,一件褐色的衣衫映入眼簾,困惑中,不知自己身在何處,我拖着疲憊的身子起身,環顧四周,見到的卻是一片陰暗的洞穴,有水滴的迴音傳進耳畔,洞穴入口,有明亮而強烈的光線,因這源頭,我一步步往前走去。

走至洞穴入口處,光線也越漸強烈,我禁不住伸手抵擋,讓眼睛慢慢適應,然而,當我走到洞口處,才赫然發現,洞穴外的一切,廣闊無邊,一望無際。

江水依舊,陽光照耀在海面上,映出波光粼粼的如星子般耀眼的光澤。

再尋望周邊,皆是參天的大樹,高聳入天,一陣風猛然吹來,我冷不丁打了個冷顫,腦袋也清醒許多,才驚覺到,此刻的我應是在一座島上,四面繞水,寂靜一片。

再一次的新生,再次見到這世間萬物,心內涌起的,除了喜悅,更多的卻是感恩。

老天對我還是有一絲垂憐,我微微笑起,卻在不遠處,揹着陽光,緩步走來一人,我疑惑着看他,他逐漸離我越來越近,直到走至我面前,這才認出,原救我之人,是名揚。

永定元年六月

我與名揚在這座孤島倖存了下來,江水將我們兩人衝到了這裡,因緣際會,我與名揚就在這座孤島上結下姻緣,共結連理。

儘管這孤島上什麼都沒有,但我卻相信,這一年是我有生之年,過得最開心,最幸福的日子,因爲有他,我便不再畏懼,反而更加的安心。

之後的一年裡,我與名揚依靠打獵,捕魚,採野果爲生,其中的日子,因沒有了從前的束縛,我們在這島上,自由而安逸。

然而,強烈的思念也讓我們備感無助,每晚,當我們看着這一片汪洋,深濃的江水,對月而望之時,我總會想起遠在皇城的公主,她是否安好,是否快樂,沒有我陪伴身邊,是否會感到孤獨寂寞,每每想起曾經的種種,想起那遙遠在江對岸的人,心中就彷彿被緊緊揪着,所有的難過,苦楚,都來自這裡,然而我更知道,並不止我一人這樣,名揚亦是如此,他極度的想念從前的日子,那些深深印刻他腦海之中的畫面,是不管隔離的多遠,都抹不去的。

我們成親一年後,便有了一個女兒,這更加迫使我們想要回去的念想,於是,名揚開始伐木,編織成了木筏。

永定二年一月

那天,北風凜冽,大雪紛飛,整個世界,瑩白一片,銀裝素裹的大地,飛舞着那些小巧唯美的精靈,一片又一片,緩緩飄落。

我與名揚,帶着我們的女兒,再次踏進這熟悉卻又陌生的皇城,彷彿一切都沒有變,但當我們踏入這皇城時,我們便知道,這裡,發生了很多事。

再次見到他,他的眼神已不再如從前,儘管依舊有着自信與高傲,但更多的卻是被深深的孤獨,寂靜與哀默所包圍。我們回來時,公主已經不在人世了,我後來才知,她在那一場冊封慶典中,被焚於‘梨園’,屍骨已被皇上葬於西陵。

我從未想過,回來的這一刻,我竟得到這樣的消息,我卻連她的最後一面,都未能見到,心內同這冰涼的雪天一般,透着冷寂,就好像跌入冰窖一般,冷到了骨子裡去,無力感蔓延全身。我甚至懊悔自己,爲何不早些回來,依着他們所說,我帶着愧疚之心,來到公主所葬之處——西陵。

那個陵墓,的確安穩清靜,我記得那天,我在公主的墳冢上,同她說了好多好多的話,把這一年來,我與名揚發生的故事通通說與她聽,還說了好些我們從前的事情,那些曾在月氏,在閩越,我與她共度的那些日子,那些回憶,如今想來,真的好生懷念,說着說着,淚禁不住滑落,溼了我的眼眶,那天,我趴在陵墓上哭了很久,很久,不停地說着從前,講着過往,儘管我知道,她已經聽不見了。

“陌上離顏終成枯,回首舊夢涕自泣”,宮中人都說,自皇后離去,皇上的脾性在一夜之間變得怪異無常,他不再笑,亦禁止宮中人提及哪怕一絲有關皇后的事物,就連‘梨園’,亦在皇后葬入西陵的當天,命人將之永久封鎖,不許人靠近,亦不允擅自打開進入。

有一回朝堂之上,一個官員大膽上奏,爲提醒他該去清掃皇后的陵墓西陵,只這一句,他便勃然大怒,脾性瞬間變得暴躁異常,硬生生的將那名官員拉去斬首,並株連九族,不僅抄家,還將那名官員的家人,發配邊疆,再不可進城,而他,在罷朝多日之後,才又回到朝綱。於是,梨園,如同一個詛咒,在不經意間成爲了宮裡的禁忌,人們對於它,唯恐避之不及,就連有些太監宮女打那兒經過,也像見着鬼一般,低頭快速逃離。

閩越,自離落之後,便再沒有立過皇后,這位子,就這樣一直空缺着,而對於離落,他亦是不允史官記錄史冊,離落,就彷彿從未來過這世上一般,就連死去,他也不許旁人將她記錄在冊,我知道,他這樣做,無非是在逃避,逃避過去,逃避他的內心,逃避那些曾經種種,因爲他忘不了她,終其一生,他都忘不掉她,唯有選擇這種方式,逼迫自己,他以爲不許別人提及,不許旁人談論,將‘梨園’同廢墟一般的鎖入永遠的黑暗,他以爲只要這樣,便可以漸漸忘記她,殊不知,這反而更讓他痛苦,他害怕,他一直都害怕失去她,直到現在,他都不肯承認,所以,只要一有人在他面前觸及到關於她的,哪怕一點點,他就暴虐如同發瘋的獅子。

我們以爲,她走了,離開了,但其實,她一直都駐紮在我們心底,從未離開,正因如此,我與名揚才爲女兒取名爲‘念離’,就算作爲一種懷念的方式,名揚自回來後,依舊被皇上封爲將軍,並賜予我們一座府邸,爲名揚與我,重又舉辦了一次婚禮,這算是回來之後,唯一的一次讓衆人感到開心之事。

永定四十八年七月

時光荏苒,光陰不似從前,再一次見到他,竟是在‘梨園’。

那日,他派人將我與名揚叫至此處,這個地方,從我回來的那一刻起,便沒有再踏入,如今卻依他的旨意,而有幸能再次踏入這裡,經過這些年,‘梨園’也已不復當初,燒得焦黑的屋子,因時間的關係,變得慘敗不堪,梨園早已沒有了當年的靈氣與活力,梨花也已不再盛開,只剩下光禿禿的枝椏,偶爾有幾片白色花瓣無奈的飄落,這更讓人覺得淒涼與殘破。

再次見到的他,赫然發現了他斑白的髮鬢,佝僂着背,聲聲咳嗽傳進我們耳旁,時間過得真快啊,當年,他在戰場的奮勇殺敵至今還在腦海中盤旋,沒想到,到了今時今日,他也同我們一樣,變得滄桑,變得老態,臉上深刻的皺紋正是時間給與我們的最好證明。

而唯一不變的,只有存留心底的那個人了吧,直到今天,我們依舊放不下,忘不了。

他也是。

所以,這些年,縱然他沒有提及,我們仍舊能知道,他苦苦掙扎在心底的痛與不捨。

在梨園的那天,他同我們說了好多好多話,也令我們再次回憶起從前那些往事,我終於知道,不管時間過去多久,那個他不願提及,不願想起的人,最終,還是會一直活在他的內心深處。我記得那天,是他第一次在我們面前哭,抱着名揚,哭得就像一個孩童,仿若是有人奪走了他最心愛的東西,他慟哭,悲痛不已,我知道,這些年,他將所有感情都埋葬了起來,到了今日,再次踏入這裡,他終是忍不住了,隱忍對於如今這樣一個老人來說,是多麼不易,能夠像這樣發泄,於他來說,卻是極好的。

這麼多年來,他第一次肯直面自己的內心,肯再次回到這個地方。

也是在那日,我才知她唯一留給他的,可以用作紀念的,是許多年前,在潭州,他贈與她的那支琉璃簪,他將它緊緊握於手中,如同至寶。

對着那些殘敗飄零的梨花,如同一個跳舞的精靈,仿若再次回到當初,她的身影,她的笑容,再次跑入了眼前,深深望向遠處,不知何時,自己的眼眶也開始溼潤了起來,然而嘴角卻是笑着的,公主啊,你是幸福的,這麼多年,他一刻都沒有忘記過你。

永定四十九年二月

最後一次去西陵看望公主,她陵墓上的草已長的老高老高了,我看着她的墓,深深嘆息。

同年。

閩越國,在這一年裡,經歷了改朝換代,也許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宿命,時間到了,該來的總會來的,二月的雪花在屋外堆的厚厚,飄零哀慟,爲這大地裹上一層潔白耀眼,雪落的瞬間,唯美孤寂。它似乎也在爲這君王的一生感到悲傷,舉國哀殤,名揚與我,還有衆位大臣,齊齊跪在龍榻前,空氣中有濃重的哀傷之意,蔓延在這莊嚴肅穆的大殿中,在這冬季凝結成爲一種涼悲。

愛與恨,都在這一刻離去。我清楚的記得,他駕崩那日,滄桑的面容在一個老人身上,顯得格外的寂寥,他的眼睛空無一物,只是遠遠的看向某處,口中喃喃着,聽不真切,但卻讓我聽到了那個畢生不會忘的名字,他在叫着她,在叫着她的名字,他氣息微弱,張着口,似在說着什麼,但唯有那個名字清晰地映入我的耳中,他離去時,面容平和而安詳,手中卻一直緊握着那支琉璃簪。

閩越哀帝於永定四十九年二月駕崩於明壽殿,時年六十九歲。

同年,新帝登基,改國號康定,登基之後,新帝下的第一道命令,便是舉國哀悼三日,並遵照先帝留下的遺詔,將他葬入了西陵,同那支琉璃簪一起,一同被葬入皇后的陵寢。

二月的大雪,依舊下個不停,紛紛揚揚,絮落無聲。到此刻,我已經看了幾十年這樣潔白如初的大雪了,我經歷過的四季,年年歲歲,一點兒都沒有改變,一如當初,我們來時的那個樣子,時光蹉跎,世間萬物一直循環輪迴,遵循着它們既定的軌道,自然的法則,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地過去,縱然世物未有改變,我也已蒼老了容顏。

我心中明瞭,這幾十年來,他的一生都在受着折磨,備受煎熬,如今,他終於可以擺脫一切凡塵俗世,和她一起,永生永世。

(全文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十一章 暗夜第七章 幽谷第八章 密奏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十六章 贖身第三十一章 擒拿第六十七章 服毒第三十七章 原來第六十七章 服毒第四十二章 戰勝第二十章 信鴿第五十七章 身世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十五章 青樓第五十二章 相救第九章 出宮第十七章 收留第五十三章 出城第二十七章 誤會第六十六章 血舞第四十三章 威脅第十六章 贖身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五十七章 身世第五十五章 決裂第三十五章 往事第三章 苦憶第三十四章 價值第五十一章 母后第二十章 信鴿第二十五章 安都第六十五章 出逃第四十三章 威脅第十章 談心第三章 苦憶第六十八章 小產第六十三章 身孕第十四章 孤女第六十二章 姐妹第二十八章 醉酒第四十五章 質問第二十二章 斷憶第四十二章 戰勝第五十四章 永離第九章 出宮第二十三章 登船第十一章 暗夜第五十四章 永離第四十一章 戰事第六十二章 姐妹第五十四章 永離第十六章 贖身第五章 冷宮第六十章 獻舞第四十九章 屠城第五十六章 天山第六十三章 身孕第十三章 贈簪第二十五章 安都第三章 苦憶第四十八章 血戰第八章 密奏第五十七章 身世第九章 出宮第四十四章 隕落第六十九章 冊封第五章 冷宮第十七章 收留第六十八章 小產第五十八章 月落第二十七章 誤會第二十三章 登船第三十九章 道歉第四十六章 心結第二十九章 情纏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五十三章 出城第七章 幽谷第四十章 年少第二十一章 幻夢第四十六章 心結第八章 密奏第三章 苦憶第三十四章 價值第四章 夜襲第九章 出宮第六十六章 血舞第六章 初見第三十五章 往事第三十八章 心傷第三十三章 挾持第二十四章 落水番外——林婉兒第二十七章 誤會第三十八章 心傷第三章 苦憶第二十三章 登船
第十一章 暗夜第七章 幽谷第八章 密奏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十六章 贖身第三十一章 擒拿第六十七章 服毒第三十七章 原來第六十七章 服毒第四十二章 戰勝第二十章 信鴿第五十七章 身世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十五章 青樓第五十二章 相救第九章 出宮第十七章 收留第五十三章 出城第二十七章 誤會第六十六章 血舞第四十三章 威脅第十六章 贖身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五十七章 身世第五十五章 決裂第三十五章 往事第三章 苦憶第三十四章 價值第五十一章 母后第二十章 信鴿第二十五章 安都第六十五章 出逃第四十三章 威脅第十章 談心第三章 苦憶第六十八章 小產第六十三章 身孕第十四章 孤女第六十二章 姐妹第二十八章 醉酒第四十五章 質問第二十二章 斷憶第四十二章 戰勝第五十四章 永離第九章 出宮第二十三章 登船第十一章 暗夜第五十四章 永離第四十一章 戰事第六十二章 姐妹第五十四章 永離第十六章 贖身第五章 冷宮第六十章 獻舞第四十九章 屠城第五十六章 天山第六十三章 身孕第十三章 贈簪第二十五章 安都第三章 苦憶第四十八章 血戰第八章 密奏第五十七章 身世第九章 出宮第四十四章 隕落第六十九章 冊封第五章 冷宮第十七章 收留第六十八章 小產第五十八章 月落第二十七章 誤會第二十三章 登船第三十九章 道歉第四十六章 心結第二十九章 情纏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五十三章 出城第七章 幽谷第四十章 年少第二十一章 幻夢第四十六章 心結第八章 密奏第三章 苦憶第三十四章 價值第四章 夜襲第九章 出宮第六十六章 血舞第六章 初見第三十五章 往事第三十八章 心傷第三十三章 挾持第二十四章 落水番外——林婉兒第二十七章 誤會第三十八章 心傷第三章 苦憶第二十三章 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