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百六十九章 圈錢(求月票、訂閱)

bookmark

劉正作爲這次驛路的巡閱使,下來朱常浩自然要給其暗授機宜。這件事情一完,那麼接下來,朱常浩就要給天下士紳進行“毒計”的訂製了。

說道計謀,朱常浩覺得,陰謀永遠比不上堂堂正正的陽謀,畢竟陽謀施展出來,那就是一種碾壓一切感覺,比起陰謀,那簡直不在同一個層面上。

在軍器監的時候,孫元化說過,要用他們的手段對付他們,那纔是對症下藥。

因此,朱常浩也就提到,“想必諸位也明白,現在大明從朝堂,到地方,掌握財富,並且左右大明的社稷,諸位,你們都像本王的手足一樣,接下來說出來的話,估計大家心裡也明白,只是內心接受不了。”

朱常浩說道這裡,口氣故意沉頓一會,以便讓在座的衆人有個思考和緩衝的時間。

看在座的幾位臉色,慢慢地緩和了,朱常浩才滿面嚴肅地說道,“在坐的幾位,想必也明白,都是讀得起人的人,有些還獲得了進士第,那就說明你們的家景還不錯,本王想問問,你們家景是因爲什麼不錯的?

這個問題就讓盧建鬥來說吧!”

“回王爺,末將是南直隸常州府宜興縣人,天啓年間進士。在末將的家裡,爺爺任過知縣,老爹是個秀才。爺爺致仕之後,就回到鄉間,和老爹侍弄那幾百畝地去了,末將少年時愛讀兵書,喜習騎射。雖然是江南的文人,但天賦異稟,百八十斤的大鐵刀,在末將手裡虎虎生風。”

“練功會不會食量大增”,朱常浩問道。

“回王爺,這練功最大的本事是熬打身體,那食量不但增大,而且,每餐必須要有肉食。末將自己十六七歲,每餐三四斤牛肉,還是輕鬆下肚的。有時候,外出遊獵,一隻兔子都是全歸我的。”

“那你吃的,用的都是咋來的?”

“回王爺,我們盧家在宜興縣,是當地的大戶,除了家裡上千畝的土地之外,在縣城,我們數十間店鋪,吃喝拉撒,家裡從小都沒有虧待過我。據末將所知,我家近年來海鷗買土地,這就意味着還有許多佃戶要進我家了。”

“本王明白了,也就是說,你所有的用度都是這些店鋪和佃戶提供的。”

“是的,王爺。”

“那你家的店鋪和土地,一年交多少賦稅?”

“王爺,末將不太清楚,但爹爹說過,我家基本上就沒交過稅,因爲家裡有讀書人,土地都劃撥到永業田的份額上。店鋪的稅賦,就是九牛一毛,何談交稅。”

朱常浩和盧象升的對話就到這裡,只是衆人也聽懂了,那就是“士紳”階層,只有從國家社稷身上拿錢,卻不會給錢。

用朱常浩的理解來說,明朝現在的財政危機,導致國家財政困難,導致發生饑荒,沒有錢去賑濟;發生戰爭,沒有錢支付軍餉。

沒有錢賑濟災民,饑民作亂;沒有錢發軍餉,致飢兵作亂。飢兵與飢兵結合就會導致大規模的國內叛亂。

政府軍隊缺乏戰鬥力,導致國家既無法消除外部侵略,也無法肅清內部叛亂。財政危機導致軍事危機,軍事危機導致更大的財政危機,如此惡性循環,明朝最終走向滅亡。

朱常浩不會講自己所看到和所想到的這番話,說給在座的衆人,畢竟他們不是穿越客。但利害關係的話話還是要說的。

“衆位,這說明我大明現在是國貧民富。這裡的的“民

富”其實是一種倒退,大明建國到現在都有多二百六十年了,在洪武爺時代,就規定稅收定額。

洪武九年,老祖宗就分譴各部官員、國子監生和宦官巡視1一百七十八個稅課司局,固定他們的稅收額度。

洪武十七年,老祖宗命令將各省和各府稅糧課程一歲收用之數刊刻於石板上,並樹立在戶部廳堂內。

洪武二十六年年,田賦收入達到三千二百二十七萬八千九百石,洪武皇帝對此很滿意,宣佈北方各省新墾田地永不起科。自此各地定額稅收作爲不成文的法律固定下來,後來也偶爾進行過小的調整,但基本定額從來沒有被擯棄。

本王這裡有一份戶部收入的資料,劉正,你給大家發一發。”

“是,王爺。”

劉正從旁邊的桌案上拿來一疊文書,然後發給衆人。

只見文書上面有這樣的例子,“洪武二十六年,夏稅,米麥四百七十一萬七千餘石,錢鈔三萬九千餘錠,絹二十八萬八千餘匹;秋糧,米二千四百七十二萬九千餘石,錢鈔五千餘錠。

永樂中,……,天下本色稅糧三千餘萬石,絲鈔等二千餘萬。計是時,宇內富庶,賦入盈羨,米粟自輸京師數百萬石外,府縣倉廩蓄積甚豐,至紅腐不可食。

嘉靖二年,御史黎貫言:“國初夏秋二稅,麥四百七十餘萬石,今少九萬;米二千四百七十餘萬石,今少二百五十餘萬。而宗室之蕃,官吏之冗,內官之衆,軍士之增,悉取給其中。賦入則日損,支費則日加。

萬曆時,夏稅,米麥總四百六十萬五千餘石,鈔五萬七千九百餘錠,絹二十萬六千餘匹;

秋糧,米總二千二百三萬三千餘石……”

每人手裡也就是三張紙,是用小楷抄錄成的,上面都是這樣的例子。

朱常浩看到大家都看完了,說道,“你們都看了,那本王就說說,這份從戶部謄抄而來的年份收入,告訴在座的諸位。

農業稅收,從永樂達到高峰,以後就是不斷遞減,在嘉靖時期,和洪武年間相比,已經是麥減少了九萬石,米減少了二百五十餘萬石;而到了萬曆年間,麥子減少了十一萬石,而米減少了二百六十九萬石。

表面上看,這些減少的也不算太多,但如果考慮到萬曆時期的人口至少是洪武年間的兩倍多甚至是三倍,而農業稅收不但沒有顯著增長反而絕對數量減少了,那麼這就是相當驚人的減少了。

以上是農業稅長時間內沒有增加甚至減少的情形,

至於工商業稅收不增加反而降低的情形,其實在年份中已經順帶說明。

本王在這裡說一點,在歷代王朝一直倍受重視的商業稅,在我們大明朝卻並沒那麼受到重視。

關於這一問題,本王認爲這是因爲洪武、永樂爺爲恢復流通經濟的結果,爲了恢復流通經濟,當時採用寶鈔作爲商業稅繳納,然而隨着寶鈔的貶值,商稅也不斷降低”

簡單地說,我大明商業稅是用寶鈔來計算,而寶鈔不斷貶值,商稅自然也就不斷降低。不管是否原因真的如此,總之商稅不斷降低甚至在一些地方接近取消的事實是肯定的。但關於商稅降低這一點也沒有必要多說,因爲在洪武永樂年間,商稅很大程度也沒有認真徵收。

商稅到現在都處於名存實亡的狀態,降低不降低都已經是沒有什麼實質意義。”

朱常浩說到這裡,這七人明顯的意識到,原來自己的主人,也就是瑞王,一點也不糊塗,他現在已經一針見血地明白了大明社稷裡面,的這個弊端,只是不知道接下來,自己的這位主子,該怎樣破局。

想到這裡,作爲裡面的老臣,孫承宗說道,“王爺,那朝廷的賦稅該怎樣收啊?老朽每次看到遼東的戰報,就恨得直癢癢,只是朝廷沒錢,無法出兵啊!”

“老帥,你坐下,這事情,本王已經有想法了,那就是從商人手裡拿錢。也許你們會問,王爺,這定商稅的事情,是皇帝下旨的,你也不好操作啊,怎麼拿錢?”

朱常浩說道這裡,七人誰都不說話,不過,面上的表情,已經告訴他,大家心裡都是這麼想的。

“這樣,本王再給你們說件事,我大明有七大鈔關,除了九江外,其餘六個河西務、臨清、滸墅、北新、揚州、淮安都在運河沿線;

門稅、崇文門稅的徵稅對象是出入北京的貨物;通過稅中有五十萬兩左右都集中在運河沿岸及北京南京附近。

其時關內的商路的開闢已經有相當規模,而徵稅設卡相對滯後,連江湖要津的設榷都難以充分”

還有就是各地區商稅徵收之間的不平衡,發達繁榮的地區,商業稅反而更少“分省區營業稅額與各省區商業水平之間存在着嚴重脫節,具體表現有二:對多數省區而言,商業水平和營業稅額與其在全國的地位不相符合;各省區商業水平與營業稅額之間不相稱,廣東等經濟發達地區尤爲明顯。

再說另一點,再比如鹽茶業。

以前唐宋,朝廷收入中的大頭,鹽茶專賣,到了明朝,政府卻獲利極少。關於關於鹽的專賣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戶部尚書估計實際上朝廷僅僅徵收了兩淮產鹽總量的四成,其餘六成的食鹽則落入了販賣私鹽的商人手中。

……

正鹽根本無望截斷私鹽市場,因爲正鹽的價格毫無競爭力。到萬曆朝後期,私鹽販賣在一些地區已經有固定的市場,分配給巡卒私鹽定額實際上更象是對變化了的餘鹽銀的隨意管理。

簡而言之,鹽的專賣,由於朝廷投資不足和接連的管理失誤而受到妨礙,完全不能有效地利用可獲得的全部資源。儘管這些資源十分豐富,可以想象其具有無限的發展潛力,但是專賣制度無力去開發這些資源。”

《野議.鹽政論》中的記載也足夠說明問題:“萬曆盛時,(鹽商)資本在廣凌不啻三千萬兩,每年子息可生九百萬兩,只以百萬輸帑”

至於茶葉方面的收入就更是少的可憐,本王就說了。

所以,這些商賈們的稅收朝廷收不上來,那本王就要想辦法圈走他們的應該給朝廷的稅收。當然,這種圈錢不是搶劫,也不是掠奪,而是通過白紙黑字的契約精神來搞定。

簡而言之,那就是本王要開辦大明最大的錢莊,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大明皇家銀行。

這個錢莊,不,應該是銀行,不但可以鑄幣,還可以匯通天下,將士紳的銀錢,通過契約,也就是“單據”,收歸到朝廷,但他們對自己錢財的使用和掌握,不會受到任何阻礙,相反,他們存在銀行裡的銀錢還有一定的利息。

“那王爺,您的這個錢莊,也就是銀行,怎麼才能掌握我大明士紳的財富呢?”宋應星有些緊張地問道。

(本章完)

第286章 玉人何處教吹簫第一百三十章 心總算放下來了(求訂閱)第六十二章 還是熟悉的味道(打賞有木有啊)第二百一十四章 喜歡王爺的輕薄第四十一章 向東找賢才(求收藏和打賞)第264章 督戰隊,殺得就是你第一百四十四章 讓人迷醉的夜晚第243章 大書籍文明的火光第224章 鎧甲披掛第238章 美女的妖嬈(求打賞,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一章承宗歸附,學堂有疏第八十七章 美婦徐拂去見客(求打賞訂閱)第一百五十二章 到底上不上?第288章 鉛華洗淨,白蓮遠逝第一百六十八章 巡視驛路,定計士紳(下)(求月票第一百五十二章 到底上不上?明朝分封類別(肚子疼,求諒解)第274章 這可是實權啊第四十三章 跪了一夜,廢了(求收藏,月票)明亡原因二第229章 三省六部要完善了第七十二章 本王到底吃不吃啊第七十三章 本王啥都不缺,就缺德第204章七星帝陵聲聲驚第一百二十七章 雲開悟性第八十九章 趣味相投,女人善妒探究明亡原因二第279章 北國鐵幕(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頭角崢嶸(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雲開悟性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路下手(求訂閱)第三十三章漢江行(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女人肚皮上定乾坤(上)第二十七章 落子京師第五十三章 經略襄陽第一百一十五章 襄陽兵令第七十章 王妃情話第283章 帝國榮光,後宮女人第九十二章給皇太極埋釘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做一名合格的攪屎棍(上)第五十七章 西殺漫記(中)第九章 皇太極,來,給本王笑一個第一百零六章工業起步,白虎成軍(續)第七十七章 遍地開花補充5 明朝的糧食變化和食物淺談第八十五章 四人風評,衆人皆驚第二十七章 落子京師第一百五十四章 女人肚皮上定乾坤(中)第236章 危機四伏的帝國第208章 京師問政第一百二十六章 頭角崢嶸(下)第十三章 老子是一把手第十七章 布木布泰,你是爺的人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三隻手第一百二十三章 工業雛形(下)(求訂閱)補充2.文中女主之一的歷史原形——陳圓圓第五十八章西殺漫記(下)第212章 獠牙行動(下)第四十六章 尼瑪,這是新隆中對啊(上)第280章 北國鐵幕(下)第212章 獠牙行動(下)第一百零五章 工業起步,白虎成軍(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到底上不上?補充3.奪皇太極最愛的女人,文中女主之一的海蘭珠明代軍銜和我軍隊編制明代對官吏的選拔任用二第九十七章 高看美婦徐拂一眼第二十三章 開始調教她第257章 星漢西流夜未央第275章 豬養肥了再殺(求全訂)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監當中有能人啊第三十章 水師組建,名曰伏波第210章 獠牙行動(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本王有種了(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二章 流氓王爺誰怕誰今晚休息一下,畢竟12月1日了從寶鈔看明代商品賦稅的失敗(一)第一百九十章 眷念歸巢第241章 魚肉和砧板第209章 直接抓捕第一百五十三章 女人肚皮上定乾坤(上)第四十章 皇嫂,蠍女啊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千里漢江風頭正勁(中)第207章 這是要遇險嗎第272章 打崇禎的臉第一百三十二章 青蔥歲月第一百五十二章 到底上不上?第一是一十八章 皇家學堂開,邊關風雲起第十二章 命裡犯賤第一百五十九章 歸根到底都爲自己第八十五章 四人風評,衆人皆驚第一百六十七章巡視驛路,定計士紳(中)第七十章 王妃情話補充4 明初分封的藩王第八十二章 糧食有了,還怕女人不來嗎第二十九章 蜀王的木船要飛了第七十三章 本王啥都不缺,就缺德第三十章 水師組建,名曰伏波第280章 北國鐵幕(下)
第286章 玉人何處教吹簫第一百三十章 心總算放下來了(求訂閱)第六十二章 還是熟悉的味道(打賞有木有啊)第二百一十四章 喜歡王爺的輕薄第四十一章 向東找賢才(求收藏和打賞)第264章 督戰隊,殺得就是你第一百四十四章 讓人迷醉的夜晚第243章 大書籍文明的火光第224章 鎧甲披掛第238章 美女的妖嬈(求打賞,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一章承宗歸附,學堂有疏第八十七章 美婦徐拂去見客(求打賞訂閱)第一百五十二章 到底上不上?第288章 鉛華洗淨,白蓮遠逝第一百六十八章 巡視驛路,定計士紳(下)(求月票第一百五十二章 到底上不上?明朝分封類別(肚子疼,求諒解)第274章 這可是實權啊第四十三章 跪了一夜,廢了(求收藏,月票)明亡原因二第229章 三省六部要完善了第七十二章 本王到底吃不吃啊第七十三章 本王啥都不缺,就缺德第204章七星帝陵聲聲驚第一百二十七章 雲開悟性第八十九章 趣味相投,女人善妒探究明亡原因二第279章 北國鐵幕(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頭角崢嶸(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雲開悟性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路下手(求訂閱)第三十三章漢江行(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女人肚皮上定乾坤(上)第二十七章 落子京師第五十三章 經略襄陽第一百一十五章 襄陽兵令第七十章 王妃情話第283章 帝國榮光,後宮女人第九十二章給皇太極埋釘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做一名合格的攪屎棍(上)第五十七章 西殺漫記(中)第九章 皇太極,來,給本王笑一個第一百零六章工業起步,白虎成軍(續)第七十七章 遍地開花補充5 明朝的糧食變化和食物淺談第八十五章 四人風評,衆人皆驚第二十七章 落子京師第一百五十四章 女人肚皮上定乾坤(中)第236章 危機四伏的帝國第208章 京師問政第一百二十六章 頭角崢嶸(下)第十三章 老子是一把手第十七章 布木布泰,你是爺的人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三隻手第一百二十三章 工業雛形(下)(求訂閱)補充2.文中女主之一的歷史原形——陳圓圓第五十八章西殺漫記(下)第212章 獠牙行動(下)第四十六章 尼瑪,這是新隆中對啊(上)第280章 北國鐵幕(下)第212章 獠牙行動(下)第一百零五章 工業起步,白虎成軍(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到底上不上?補充3.奪皇太極最愛的女人,文中女主之一的海蘭珠明代軍銜和我軍隊編制明代對官吏的選拔任用二第九十七章 高看美婦徐拂一眼第二十三章 開始調教她第257章 星漢西流夜未央第275章 豬養肥了再殺(求全訂)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監當中有能人啊第三十章 水師組建,名曰伏波第210章 獠牙行動(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本王有種了(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二章 流氓王爺誰怕誰今晚休息一下,畢竟12月1日了從寶鈔看明代商品賦稅的失敗(一)第一百九十章 眷念歸巢第241章 魚肉和砧板第209章 直接抓捕第一百五十三章 女人肚皮上定乾坤(上)第四十章 皇嫂,蠍女啊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千里漢江風頭正勁(中)第207章 這是要遇險嗎第272章 打崇禎的臉第一百三十二章 青蔥歲月第一百五十二章 到底上不上?第一是一十八章 皇家學堂開,邊關風雲起第十二章 命裡犯賤第一百五十九章 歸根到底都爲自己第八十五章 四人風評,衆人皆驚第一百六十七章巡視驛路,定計士紳(中)第七十章 王妃情話補充4 明初分封的藩王第八十二章 糧食有了,還怕女人不來嗎第二十九章 蜀王的木船要飛了第七十三章 本王啥都不缺,就缺德第三十章 水師組建,名曰伏波第280章 北國鐵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