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了,林宅裡四處掛滿了燈籠,林廣喜和林廣吉兄弟知道兄姐不能回來過年的時候,他們失望之後,很快的也接受了現實。
林廣喜與蘇青芷說:“母親,你放心,等到我再大一些,我去安甕城把哥哥姐姐接回來一塊過年。”
蘇青芷瞧着兒子暖暖的笑容,她笑着說:“好。”
她不曾想過這個兒子在這樣小的年紀,就會表現出如此的貼心,她的心裡很是暖和。
林廣吉在一旁瞧見母親的笑容,他跟着說:“母親,還有我。”
蘇青芷瞧着他,笑着點頭說:“好,吉兒和你二哥一起。”
林廣吉現在的年紀,正是喜歡跟着哥哥跑的年紀。
他聽蘇青芷的話,那小小的臉上滿滿的歡喜神色。
林廣喜就是有心想說反對的話,只是瞧着弟弟面上的笑,他只能輕輕看他一眼,說:“吉兒,那你要跟緊我啊。”
林廣吉歡喜的點頭,說:“哥哥,你帶我,我帶弟弟。”
蘇青芷瞧着一雙兒子的相處情形,她面上是滿滿歡喜的神色。
蘇青芷在兩個孩子的陪同下,她在屋檐下慢慢的走,聽着他們的童言童語。
兩個唐家醫婦很是欣喜蘇青芷的表現,至少她表現得沒有那麼嬌貴,這樣對她平安生產大有好處。
兩位醫婦先前認爲蘇青芷會趕在年前生產,結果她們瞧着蘇青芷現在的情形,又認爲大約是要過了年後纔到正日子。
過年了,林望舒沒有一日出去應酬,他守在家裡面,很是注意蘇青芷的一言一行。
蘇青芷反而有些受不了他這種盯牢人的做法,她只能好言勸他,趁着過年的時候,他可以帶着兩個孩子在城裡走一走。
林望舒很是不放心蘇青芷在家裡,她再與他保證,她一定會不管走到那裡,都讓兩個醫婦跟在身邊。
林望舒終是帶着兩個孩子出了門,蘇青芷輕舒一口氣,總算能自在短短的時辰。
蘇青芷初時還是極爲享受林望舒跟着她步步不放鬆的舉止,她覺得這是他愛重她的表現。
可是時間長了一些,她也瞧得明白,林望舒這是分明重視她肚子裡孩子的表現。
蘇青芷的心裡微微的有些泛酸,可是她又覺得她太過小心眼了一些,她如今給林望舒縱得還會在他的面前甩小性子。
蘇青芷覺得這樣的她,一定要改,絕對不能就這樣的沉淪下去。
男人的心思,常常是得到的太過容易,他們的心裡就不會那樣的珍惜。
蘇青芷私下裡自然仔細的照一照鏡子,她平時就不是天仙美女的姿色。
她現在懷孕後,她的臉跟着肥了一圈,瞧上去,自然距離美人的邊越發有些遙遠。
蘇青芷隨手捏一捏臉上的肉,果然手感相當的不錯。
難怪林望舒時不時總要伸手捏上那麼一兩回,果然捏着手上的感覺舒服。
蘇青芷審視過這樣的鏡中人之後,她的心裡又清明瞭幾分。
蘇青芷在林望舒的面前,自然是不會端着行事。
畢竟他娶回來的是他的妻子,而不是娶回來的是一個可以當規矩樣本做的女人。
蘇青芷對這事想得明白,她在婚姻裡摸索了多年之後,她發現還是做自個最爲舒服。
她也瞧得明白,林望舒也是喜歡她原本的模樣,而不喜歡她在他面前的端着。
林望舒有時的話,常哄着她高高興興。
過後,她想一想,她要變成林望舒口中所說的女子,只怕他也會覺得她失了真本性。
如同林望舒要是在她的面前一直裝着行事,時日久了,她知道真相之後,只怕也會絕了那份情意。
林望舒帶着兩個孩子在城裡走了一趟,他回來見到蘇青芷果然如同她答應一樣,由兩個醫婦陪伴在身邊,他的心裡安穩下來。
林宅這邊已經跟穩婆早已經定好,那兩個穩婆裡面有一位晚上已經睡在林宅裡面。
而另外的一位穩婆也會早晚過來林宅,她也應承林宅這邊,就是過年的日子,她也不會去走人家。
兩位穩婆和兩位醫婦的意思差不多,蘇青芷有可能在過年時生產,但是更多的可能是在年後生產。
過年的時間,人來人往,家宅纔會興旺。
林宅裡也不曾因此而有所避忌,在大年初一,前院大門如往年一樣打開。
官街上來拜年的小孩子們,一個個也得到家裡人的吩咐,他們主動避着去接近蘇青芷。
他們的懂事,讓蘇青芷後來主動回到了後院。
官街上新來的官員夫人,她們也主動來拜年,她們一樣不曾入後院,只是在前院裡站一站,她們就出去了。
王夫人婆媳來的時候,她們瞧着在屋檐下爐火邊的蘇青芷,笑着與她說一說外面的熱鬧。
王夫人笑着提了提新來夫人們的一些事情,她們都來問過王夫人安南城的習俗。
王夫人擔心她們不太懂,還有心想要幫她們瞧一瞧做法,結果她走了好幾家之後,發現她們多少還是依着自家的規矩行事。
王夫人與蘇青芷嘆息着說:“我們那些精心準備的東西,只怕是給她們閒置起來。”
蘇青芷想着還不曾過年,便笑着與她說:“等到過年的時候,你再瞧一瞧,或許已經全都給用上了。
你當年與我說過,只要是熱熱鬧鬧的過年,兩邊習俗都可以共用。”
王夫人輕輕的笑着點頭,說:“你說得也是,我也是年紀大,反而遇事比先前要着急了一些。”
蘇青芷聽着王夫人的話,她暗自慶幸,她那時候問過王夫人婆媳之後,她在新年前佈置的時候,就依着她們婆媳所說行事。
就是後來院子裡的燈盞,蘇青芷都先讓人問過王夫人有沒有要避忌的地方?
她的心裡面是敬重安南城的習俗,所以也不想衝撞本地人心裡面固有的信仰。
過年前幾天後,蘇青芷悄悄的問了問王喜兒,那些人家的新年佈置。
王喜兒笑着跟蘇青芷說:“我拜年的時候,我仔細的瞧過那些人家,也只有兩三家只是來問一問。
大部分的人家,還是按我們這邊習俗佈置,多少也帶一點別的風俗在內裡。
我跟着也學了一些東西,反正只要是添喜氣的東西,越多越好越能家宅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