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35章 訪賢

bookmark

我躲在牆邊上,只聽魏郯的聲音低低,都是些安慰的話。許姬還在哭,沒多久,我看到魏郯的身影朝園外而去,許姬還跪在地上,不住拭淚。

我站了一會,覺得久留不便,慢慢走開。

心裡不是不唏噓。我曾問過管事,洛陽的老宅,魏傕去了雍都之後就再不曾回來過。這裡的家人,入冬之前,也要再往雍都去幾個,這邊僅留下看守的人。而去雍都的人裡面,並沒有許姬。我大約能明白她的絕望,魏郯明日就走,這個宅子何時再能迎來主人已是未知之事。如果我是她,我大概也會不顧一切地求告,哪怕希望渺茫。

我想到了魏昭。此事關係最大的,就是他。他只有許姬一個妾,卻不聞不問,以致她還要回頭來求舊主。平日見他翩翩風雅,原來也是個薄倖之人。

“男人就是這樣……”我忽然想起若嬋的話,那時,她無奈地對我說,“……他想找你的時候風風火火,等你想把他留在身邊,他又不知道要幹什麼去了……”

心裡想着這些亂七八糟的,我回到院子,才進門,正遇見魏郯出來。

“去了何處?”他皺眉問,“到處不見你。”

“妾在宅中轉轉,看看路上的用物可曾備齊。”我說。

“哦?”他看着我,目光一閃,“夫人轉去了何處?西面轉過了麼?”

我愣了一下,明白過來他說的是那幾位美人的居所。

“去過,”我順着他的話,蹙眉,“夫君要將那幾位美人分與將官?”

“正是。”魏郯笑笑,“我有幾個部將,人品皆上等,無奈隨我常年轉戰,一直顧不上娶婦。這些女子出身良家,正好相配。”說罷,他看看我,眉梢一揚,“夫人不願?”

我願意得很。但面上還要露出賢惠而遺憾的表情:“妾豈敢,只是夫君原本要將她們留下,妾以爲可收在身邊做侍婢,日後也好伺候夫君。”

“是麼?”魏郯摸摸下巴,做思考狀,“夫人言之有理,我收回好了。那五個美人生得也不錯,閒來時,一個煮茶,一個誦書,一個擦身,一個梳頭,還有一個滅燈……”

我:“……”

我以爲明日要上路,爲了節省體力,魏郯晚上應該不會亂來。

可是我想錯了。魏郯就像一隻貪得無厭的饕餮,總跟我說什麼“再來”,等我天明醒來,腿間又酸又痛,縮在榻上動也不想動。而魏郯比我出力多得多,倒跟個沒事人一樣,穿好衣服看我還躺着,脣角一彎:“爲夫來替婦人穿衣。”

我哪裡肯,縮進被子裡面不許他動,糾纏一陣,脖頸上又多了幾點紅斑。好不容易穿上衣服,魏郯又說要抱我上車,我大怒,抓起帛枕扔他,他才心滿意足地走開。

早膳過後,車馬從人排作長隊,離開老宅奔城門而去。

我的車上墊的褥子比腳崴傷的時候更厚,一看就是某人心虛所爲。

“夫人,天還不冷,夫人的衣領包得如此嚴實做甚?”阿元紅着臉看我,一臉賊笑。

魏郯不正經,帶挈得我的侍婢也敢開主人玩笑,我作惱色,伸手去呵她的癢。阿元從小最怕這個,連連告饒,嘻嘻哈哈老半天我才收手。

玩鬧之後,我和她說起正事。

前日,李尚的回書到了。他說他和公羊劌、李煥三人都回到了雍都,一路還算平安。他在南方找到了從前交易的藥商,幸好那邊未受戰火波及太多,人事都在。

信很短,但我得知他們平安,心中已經滿足。李尚一心重拾舊業,他有幹勁,我自然贊成。不過看李尚的意思,他想在雍都開個藥鋪,這我頗有幾分顧慮。

李尚和我的關係,至少在魏府之中不是秘密,有心人一打聽就能知道。李尚的藥鋪,看準的是雍都裡的達官貴人,將來免不了各種交往。並不是說我好面子,不想讓人知道我傅氏的管事如今做了商販,而是如果由他出面開店,背景俱在,我和他的生意關係就容易曝露在衆目之下,有弊無利。

“阿元,能不能另找人去開店,李管事做個暗主人。”我思索道。

阿元知道我的想法,道:“我也這麼想過,待回了雍都,與父親議過纔好。”

我頷首。

我不識路,出了洛陽之後,魏郯往東西南北對我來說都是一樣的。不過五日後,當我看到面前縱橫的山林和鄉野,還是愣了一下。

“今夜宿在商州,明日收拾輕裝人馬,往商南。”魏郯對從人吩咐道。

從人應下。

“商南?”我不解地問魏郯,“爲何去商南?”

魏郯笑笑:“爲夫去欲效惠皇帝深山訪賢人,夫人同往麼?”

我不知道他所說的賢人是誰,不過難得出來一趟,到處轉轉總比待在驛館強。於是,休息一夜之後,我坐上車,跟着魏郯一行往商南而去。

山野裡的路不好走,雖勉強可行車,但坑坑窪窪,行進很慢。

清晨出發,到了午後,只聽引路的人說:“大公子,到了!”我朝外面望去,只見青山綠樹,溪水環抱。一道僅能過人和耕牛的小橋架在溪水之上,再往前,是一片蒼翠的竹林。

我舉目望向四周,靜謐清秀,果然是一處絕好的隱居之地。

橋上過不得車,魏郯索性把車馬都棄了,留下從人在這裡看守。

魏安對那橋很好奇,看了看,問魏郯:“兄長,你不是說過,天下隱士之所以要隱,都是等人去訪的。”

我正在拿着水囊飲水,聽得這話,忍不住咳了起來。

魏郯這武夫,爲人流氓,說話也粗糙。歸隱山林,淡薄紅塵,是多少士人的夢想。多麼高雅的生活,到了魏郯那裡就會變個樣。

“嗯?”魏郯似笑非笑地看我一眼,問魏安,“我說過麼?”

“說過。”魏安篤定地說,罷了,道,“可他們既然總等人去訪,爲何不把橋修寬些?過得車馬,人就會多了。”

魏郯笑而不語,拍拍魏安的肩頭,卻轉而看看我:“夫人要緊麼?”

我搖頭:“妾無事。”

魏郯交代了一番留下來的人,帶着我們往竹林而去。

魏安說得不錯,這位隱士如果是想等人來訪,的確缺乏幾分誠意,木橋用了許久,有些搖晃,透過橋面的縫隙,能看到下面湍湍的溪水。

我走在一處不牢靠的地方晃了一下,前面的魏郯回頭,拉住我的手繼續前行。

他的手溫暖有力,過了橋,仍然不放開。我見左右隨侍不過三兩人,便也由着他。

“夫君要訪的這位閒人是誰?”我望着眼前茂密的竹林,只覺清風拂面,不由問起。

魏郯看看我,道:“夫人可聽說過雲石先生?”

我愣了一下:“公孫仁?”

魏郯頷首:“正是。”

我有些驚訝。公孫仁我當然知道,他出身山陽,少小即已文辭成名。他遊學拜師,博聞強識,曾在朝中當了二十餘年博士,六十歲以後,他離開了長安,自號雲石先生,周遊天下去了。此人名聲響亮,是當世的鴻儒。父親對他極爲推崇,家中收藏了好些公孫仁親手箋註的經史。

“我聽說雲石先生行蹤不定,不想隱居在此。”我說。

魏郯淡笑道:“當今天下,人人皆行蹤不定。能有個安定之處當隱士,已是難得。”

粗人。我心道,又問:“夫君來訪,莫非要請雲石先生出山?”

魏郯說:“雲石先生年以七十,即便出山也恐怕走不動路。爲夫此來,乃爲討教學問。”

“如此。”我笑笑,覺得在聽笑話。

進入竹林百餘步,只見一座宅院出現在前方。泥牆茅頂,四周圍着竹籬。

我聽到有人在撫琴,從容流暢,在這清幽之地更顯得合乎意趣。

隨侍在柴門上叩了幾下,琴聲乍斷,沒多久,一名童子走出來。

“來者何人。”他隔着柴門將我們打量,問道。

魏郯讓隨侍退下,上前與童子一拱手:“河西魏郯,特來拜見雲石先生。”

童子看看他,又看看他身後的我們:“這些又是何人?”

“皆是某妻子、舍弟與從人。”

童子皺眉:“這麼多人,先生茶碗不多,爾等……”

“青茗,何人來訪?”這是,一個悠悠的聲音從草堂那邊傳來。

童子回頭,道:“河西魏郯,還有他的妻子,還有弟弟,還有……”

“原來是貴客,”那聲音含笑,“青茗,快快開門。”

童子應了一聲,把柴門打開,向我們一揖:“請進。”

魏郯微笑,讓隨侍在外面等候,帶着我和魏安入內。

院內綠草如茵,花木扶疏。一條白沙小徑鋪在其中,乾淨整潔。草堂上,茶煙嫋嫋,兩人正在對弈。

一人鬚髮皆白,身形清癯,毋庸置疑,那就是白石先生。而與他對坐之人是個青年,面容白淨,神色專注,看那側面,隱有一股沉着之氣。

童子將我們帶到堂前,不通報也不說話,徑自脫履入內,將二人旁邊的一把琴放在膝上,繼續彈奏。

琴聲悠悠,博弈二人專心致志,我們三人默默候着。

父親曾經說過,有名的隱士大多清高,來訪之人無論身份如何,多少總要遇到些下馬威。如今,我算是見識到一會。看向魏郯,他神色沉靜,注視着草堂,似乎在賞樂,又像在觀棋。

一直過了半個時辰,白石先生長長嘆口氣,拊掌笑道:“叟又輸了,到底不如年輕人。”

對面的男子向他一禮,聲音清澈:“先生棋力深厚,珽實欽佩。”

白石先生撫須搖頭,這時,他轉過頭來,像剛剛發現我們一樣,笑着起身。

“老叟貪棋,竟忘了有客來訪,失禮,失禮。”他步出堂前,向魏郯揖道。

魏郯神色謙和,笑而禮道:“郯久仰先生,貿然來訪,擾了先生雅趣,實在慚愧。”

雲石笑道:“山野粗人,疏懶愚鈍,愧受將軍親臨。”說罷,他看向我,又是一揖,“夫人別來無恙。”

我訝然:“先生見過妾?”

雲石莞爾:“叟居長安之時,曾登門府上,當年夫人還不滿七歲。”

我瞭然,微笑:“先生記性甚好。”的確,那般年紀,像雲石這樣其貌不揚的老頭,的確是引不起我多大興趣的。

魏郯又讓魏安上前見禮,完畢之後,雲石命童子斟茶,請我們堂上去坐。

棋臺之前,方纔與雲石對弈的青年還坐在那裡,見得我們來,也不起身,只淡淡一笑。

我愣了一下,方纔側面不曾看清,如今走近來看,此人二十出頭的年紀,容貌竟是十分標緻,可謂丰神如玉。

雲石道:“此乃博陵崔珽,今日路過舍下,與老叟飲茶對弈。”

“博陵崔珽?”魏郯目光微亮,道,“莫非人稱‘麒麟子’的崔珽?”

雲石撫須笑道:“將軍既知曉,叟可不必多言。”

崔珽神色寵辱不驚,也不起來,只坐着向魏郯一揖:“不才幸會將軍。”

魏郯還禮:“某久聞先生賢名,不期巧遇,實萬幸。”

我不知道什麼麒麟子,博陵崔氏卻是知道的。那是個在前朝就已成爲一方氣候的士族大家,名人輩出。不過,我有點不待見這個崔珽,年紀輕輕卻舉止傲慢。士族裡吹捧出來的才子也不少,能吟兩句詩就能得個什麼龍啊鳳啊的名號,說不定這就是個徒有虛名的酸腐紈絝。

魏郯顯然意志堅定,崔珽的慢待他似乎全不放在眼裡,笑意從容。

入座之後,童子奉上茶。

“寒舍粗陋,只有舊茶野水,將軍與夫人公子且將就纔是。”雲石道。

我喝了一口,心中大噪。劍南的毫露,從前在長安三金才得一兩,如今想買都沒處去。這個雲石的舊茶野水,當真金貴。

雲石道:“此茶乃老叟當年離京之時,傅司徒親手所贈。老叟珍藏多年,今日夫人來到,正當待客。”

我訝然。他這麼一說,我倒是想了起來幼時的舊事,有一陣,母親曾埋怨父親,說他花大錢買了三兩毫露,卻一下拿了二兩送人,敢情那時送的就是雲石。

“先生心意,妾敬謝。”我欠身禮道。

魏郯微笑:“當年司徒好結交賢才,某曾聞其與先生在梅亭共主曲水流觴之會,傳爲佳話。”

白石先生笑而搖頭:“陳年舊事,何足掛齒。”

衆人寒暄一陣,崔珽卻向這邊一禮:“先生與將軍稍坐,某還要往別處訪友,暫且告辭。”

白石先生毫無異色,只望望天,道,“天將有雨,子圭莫留得太晚纔是。”

“珽知曉。”說罷,他喚人來。兩名僕人從廂房裡走出,手上卻擡着一件物事。我看見,愣了一下,胡牀車輪,那不正是魏安的推車?

再看向魏安,他也望着那邊,神色詫異。

僕人將推車放在階下,卻上堂來。只見崔珽一手撐地,一手從案几下把雙腿挪出來。

我這才明白,爲什麼他方纔行禮不起身,原來是個行動不便的殘疾人。

堂上一陣安靜,只有茶水在爐中冒着熱氣。崔珽臉上毫無尷尬侷促之態,任由僕人將他擡到車上,在把車朝外面推去,車輪碾過白沙,綿綿地響。

“人言麒麟子,經天緯地而遭鬼神之妒,果不虛穿。”崔珽的身影消失在竹籬外,魏郯向雲石道。

雲石捻鬚:“子圭賢能,雖殘不不失其志,尤爲可貴。”

“哦?”魏郯看着他:“不知麒麟子志在何處?”

雲石卻笑而擺手:“不可說矣。”

飲茶聊過些閒話之後,雲石問魏郯願不願與他對弈一局。魏郯欣然應下,二人坐到棋臺邊上,開局博弈。

我並不是一個修養到家的旁觀者。從前父兄們要做什麼對弈之類的雅事,從來不會找我坐在旁邊點綴,因爲我坐不到一刻就會開始搗亂。當然,裴潛例外,他下棋,我能穩坐兩刻。

如今,當我的夫君在這出塵之地與閒人對弈,我能做到像神仙畫裡的侍女,姿態優雅地坐上小半日。這不是沒有我強自耐着性子的原因,不過苦中作樂也是樂,我發現看這兩人廝殺也當真有趣。

魏郯棋風犀利,明打暗抄,常常出其不意,盡顯流氓本色;而云石則棋路縝密,防漏補缺,處處使絆,不掩老奸巨猾。我一邊看一邊琢磨着他們的棋路,有時能看懂,有時看不懂,再過幾招,忽而又瞭然。一局下來,雲石險勝。二人執子相視,忽而各自笑了起來。

“先生棋藝奇絕,果名不虛傳。”魏郯恭維道。

雲石客氣道:“將軍謀斷縱橫,方寸亦見殺伐之姿。”

二人雖謙讓,臉上神色卻各是躍躍欲試,於是,清盤再來。

往來之間,天上漸漸有了暮色。外面的隨侍來問,說天色不早,是否回去。

雲石笑道:“將軍若不限老叟舍下鄙陋,南面有草房兩間,何不留宿一夜,叟有幾本棋譜,正欲與將軍切磋。”

魏郯聞言,面露微笑,向雲石一揖:“如此,卻之不恭。”

軍士征戰慣了,出門在外常備露宿之物。夜晚,從人在竹林裡紮營,我和魏安則跟隨魏郯留在了雲石的草堂裡。

崔珽在晚膳之後就回到了此處。從雲石和魏郯的話語中我得知,他遊學在外,上月來到商南尋訪雲石,這些日子一直住在這裡。

我覺得有些好笑。這世上,我見過在家吃不飽飯的,見過出門被人打劫的,還見過天天爲睡在何處發愁的。但崔珽這樣身有殘缺衣冠整潔乘車觀花訪友遊學的閒人,我還是第一次見到。

不過,我對他那推車的興趣更大。在庭院裡,我問魏安,那推車是何來路。

“不是我做的。”魏安坦白地答道,“崔公子的車輪比我做的輕便,造式也不一樣。”

我不禁驚訝。這世上,還有能跟魏安比聰明的人,而且還造出了同一樣物事。

酒逢知己,路遇知音,都是仍讓人興奮不自禁的事。在崔珽回來之後,魏安一改事不關己的冷漠姿態,竟上前跟他說話。

我看到魏安頗有教養地行禮,然後,二人說起話來。許是說起那推車,崔珽露出些訝異的顏色,一瞬間,似乎有光芒從那雙目中亮起。

夜色漸濃,僕人掌燈。

草堂上,突然變成兩撥人。一撥是魏郯和雲石,俱是一言不發,盯着棋盤殺得眼紅。一撥是崔珽與魏安,一個高談闊論一個唧唧呱呱,說着我聽不懂的什麼車轄什麼銅轂。把他們分作涇渭的,就是我。

許是察覺到我有昏昏欲睡的架勢,魏郯說我若覺疲憊,可去歇息。

我此時也不想充什麼賢惠,順從地微笑行禮,款款而去。

“……某行走不便,此車雖自行設想,卻是無奈之舉。公子所言一二,某日夜觸及,竟不曾思考,聞得公子提點方纔了悟……”走出堂上之時,我聽到崔珽聲音含笑,琅琅悅耳。

魏安似乎也有了志同道合之人呢。我心道。

我收拾一番之後,躺在榻上,很快便入睡了。一夜睡得很沉,我不知道魏郯何時回來的,只記得迷糊中,有人摟了我一下,然後把手臂壓在身上,沉沉的。我不滿地嘟噥了一聲,又睡死過去。

第二天早晨起來,魏郯已經不在身旁。

我起身出去,卻見堂上,魏郯正與雲石烹茶談天。而院子裡,魏安拿着錘子,叮叮噹噹地敲打着崔珽的推車;崔珽坐在一塊大石上,仔細地看着他做活,是不是指點着某處與他討論一番。

我又無事可做,只得隨着童子去用早膳。

天氣不錯,不但沒有下雨,還出了一點太陽。我想起歇宿的那屋子裡擺有書架,便回去挑了兩本,走到院子一角的紫藤架下慢慢翻看。

我早知道雲石博學,不曾想他的藏書亦是五花八門。比如手上的這本列傳,裡面講的是各種各樣的人物軼事,甚是有趣。我看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覺,已經翻了大半本。

“夫人亦喜愛看些俗聞雜事麼?”一個聲音緩緩傳來。

我擡頭,卻見雲石不知什麼時候已經來到面前,拄着杖,面帶微笑。

我忙起身一禮:“妾見得先生藏書,興起而閱,不曾問過先生。”

雲石笑而搖頭:“夫人但閱無妨。”說着,他在對面一塊青石上坐下,雙手撐着木杖。

“先生與夫君談畢了麼?”我莞爾道。

雲石撫須,神色和善:“將軍高才,若得夜以繼日,叟不辭也。”

我微笑,透過花葉的間隙望去,只見魏郯正立在柴門前,正與從人說着什麼。

“叟記得上回見夫人至今,已有十四年。”雲石忽然道。

我頷首:“確是。”

“彼時,司徒與叟品茶,夫人忽而走出來。司徒指夫人問叟,若論面相,夫人如何。”他似追憶,看着我,“叟曾言,夫人福厚,貴不可言。”

我一怔。想起李尚曾說過類似的話,笑笑:“先生亦通相術?”

雲石微笑:“不過皮毛。”

我覺得他話裡有話,望着他:“如此,以先生之見,妾如今可仍當得起先生從前之言?”

雲石撫須,不答卻道:“若論面相,叟曾見過一個絕佳之人,紫氣聚頂,可堪九五,夫人可知那人是誰?”

我好奇地問:“是誰?”

雲石微笑:“是我建這茅屋之時,擔泥的民夫。夫人,命也,一半在人,面相所予,不過機緣。”

所以說我不喜歡跟書讀得太多太迂的人打交道,話無準話,總想讓你覺得他高深。

我似懂非懂,片刻,做了然之態,禮道:“如此,多謝先生。”

雲石看着我,笑得平靜。

隱士之交講究灑脫,興起而來,意足則歸,沒有虛禮羈絆。

所以,當魏郯忽然說告辭的時候,雲石毫無訝色,也不挽留。

“如有後會,叟必再與將軍促膝長談。”他立在臺階上說。

“郯受教甚深,若得來日,必再訪先生。”魏郯恭敬地禮道。

雲石微笑。

魏郯對崔珽很感興趣,臨走前,問崔珽可願意去雍都。不料,崔珽婉拒,說他還有舊友未訪,只想繼續雲遊。

魏郯微笑,沒有強求。

魏安卻有些失望,在魏郯說要走之前,他還興致勃勃地說要給崔珽做一個能讓他騎穩馬的馬鞍。

崔珽神色溫和:“際會有緣,公子爲我改進推車,已是大善。”

魏安似乎不甘心,道:“我會做出來的。”

崔珽微笑:“如此,珽當靜候。”

魏安望着他,撓撓頭,轉身走開。

步出竹林,從人車馬已經在橋那邊等候,我回頭,竹林中靜謐依舊,空寂無人。先前的一切恍如做夢。

“夫君來訪雲石先生,不知學問討教如何?”我問魏郯。

魏郯看看我:“夫人以爲呢?”

我怎麼知道。

“妾只見夫君討教對弈。”我說。

“對弈就不是學問?”魏郯微笑,說罷,招呼落在後面的魏安跟上,朝前方走去。

第55章 定親第69章 林崇第31章 洛陽第28章 鏖戰第50章 湯藥第65章 菀城第84章 求救第10章 家宴第23章 酒徒第57章 姒娣第25章 薤露第30章 姨母第25章 薤露第06章 壽宴第13章 若嬋第36章 開鏢第97章 惡戰第81章 生產第52章 新人第51章 上巳第73章 對峙第19章 離城第83章 滿月番外 仙山第82章 阿謐未央 (結局章)第100章 辭別第13章 若嬋第44章 長安第76章 秋涼第64章 野人第27章 說客第26章 旅途第47章 秘畫第42章 釋疑第99章 凱旋第53章 暗夜第41章 雪痕第96章 鳶池第79章 行竊第66章 羅鄉第32章 閨中第53章 暗夜第87章 漱玉泉第32章 閨中第18章 絺布第86章 偶遇第32章 閨中第61章 爭執第59章 急情第06章 壽宴第90章 暗諷第13章 若嬋第69章 林崇第39章 問詢第88章 勸示第41章 雪痕第86章 偶遇第101章 梅瓶第70章 樓船第53章 暗夜第42章 釋疑第52章 新人第60章 騏陵第10章 家宴第42章 釋疑第02章 離營第12章 會客第17章 窺視第22章 守城番外 仙山第100章 辭別第52章 新人第82章 阿謐第81章 生產第32章 閨中第01章 二婚未央 (結局章)第54章 房樑第20章 祭掃第51章 上巳第30章 姨母第45章 麻團第21章 淮陽第10章 家宴第39章 問詢第74章 夕陽第82章 阿謐第18章 絺布第23章 酒徒第29章 推車第25章 薤露第85章 營救第76章 秋涼第20章 祭掃第100章 辭別第58章 南征第92章 閱兵第54章 房樑第68章 再遇
第55章 定親第69章 林崇第31章 洛陽第28章 鏖戰第50章 湯藥第65章 菀城第84章 求救第10章 家宴第23章 酒徒第57章 姒娣第25章 薤露第30章 姨母第25章 薤露第06章 壽宴第13章 若嬋第36章 開鏢第97章 惡戰第81章 生產第52章 新人第51章 上巳第73章 對峙第19章 離城第83章 滿月番外 仙山第82章 阿謐未央 (結局章)第100章 辭別第13章 若嬋第44章 長安第76章 秋涼第64章 野人第27章 說客第26章 旅途第47章 秘畫第42章 釋疑第99章 凱旋第53章 暗夜第41章 雪痕第96章 鳶池第79章 行竊第66章 羅鄉第32章 閨中第53章 暗夜第87章 漱玉泉第32章 閨中第18章 絺布第86章 偶遇第32章 閨中第61章 爭執第59章 急情第06章 壽宴第90章 暗諷第13章 若嬋第69章 林崇第39章 問詢第88章 勸示第41章 雪痕第86章 偶遇第101章 梅瓶第70章 樓船第53章 暗夜第42章 釋疑第52章 新人第60章 騏陵第10章 家宴第42章 釋疑第02章 離營第12章 會客第17章 窺視第22章 守城番外 仙山第100章 辭別第52章 新人第82章 阿謐第81章 生產第32章 閨中第01章 二婚未央 (結局章)第54章 房樑第20章 祭掃第51章 上巳第30章 姨母第45章 麻團第21章 淮陽第10章 家宴第39章 問詢第74章 夕陽第82章 阿謐第18章 絺布第23章 酒徒第29章 推車第25章 薤露第85章 營救第76章 秋涼第20章 祭掃第100章 辭別第58章 南征第92章 閱兵第54章 房樑第68章 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