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51章 道義之爭

bookmark

經過三天的短暫培訓,夏潯對自己的站位、走位,上朝的程序總算是掌握了,今天是他第一次隨朝伴駕。夏潯站在御座左側,按刀挺立,旁邊是一個十一二歲眉清目秀的小黃門執着拂塵。

往常,文武百官上朝,根本不會注意那些武士和太監,但是這一次不同,他們已經知道楊旭做了御前三等帶刀侍衛,幾乎每一個上朝的人,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不管是哪一派系的人,都要着意地看他一眼。

這些都是跺跺腳四方亂顫的大人物,任何一個都可以高高凌駕於夏潯之上,但是在這裡,在金鸞殿上,卻只有一個權力核心,那就是朱元璋,站在他的旁邊,來自於其他人的威懾,似乎全不存在了。

夏潯站的位置,大唐開國皇帝李淵也站過,當初他就是殿前侍衛牛千備身,非皇親國戚、功臣子弟不能擔任的角色。現在站在御座其餘三角的三個侍衛,同樣都是皇親國戚,夏潯能得到這個位置,能站到最前邊來,只是因爲朱元璋想要向臣子們示威。

朱元璋正坐在龍椅上,很多時候,一些國事他會交給皇太孫去辦,再點評他批閱意見的得失,這是他在有意識地培養接班人,但是重大事件,他還要自己把握。今天要討論的就是一件大事關乎國運,必須由他來把握的大事。

文武百官,勳卿國戚蹕集,皇帝升階,坐定,百官膜官,三呼萬歲,整齊劃一,剛勁有力。

虎已老邁,但威嚴猶在,朱元璋坐在高高的御座上,蒼老的臉上仍然透着自信和主宰一切的堅毅。功臣宿將、元老勳舊、朝廷新貴,大明帝國的智囊和人才,這個偉大時代的精英們,全都匍匐在他的腳下,山呼萬歲,頂禮膜拜。

他們站得很整齊,同樣給人一種衆志成城、氣壯山河的聲勢,可是經歷過這許多的夏潯站在這兒,看着控制着整個帝國的文武官員們,心中卻有一番完全不同以往的看法和解讀。

官員們或直諫或逢迎,各人的見解、立場和利益,彼此的爭執、磨合與算計,還有帝國事務的大大小小、方方面面,以及朝廷裡衆多官員與各個派系之間的分分合合、勾心鬥角、逢場作戲,這是普天下最大的一座名利場、狩獵場,看着鳥語花香,實則危機四伏。

今天朱元璋要親自臨朝聽政,是爲了今年的科考案。

今年二月,春闈會試,當時夏潯正在返回金陵的路上。到了三月,榜單出來,五十一名中舉考生全部是南方人,北方舉子爲之大譁,聯名上疏,告考官劉三吾、白信偏袒南方人。北方籍的御史言官更是激憤彈劾,告考官貪污索賄,一時南北對立,滿城騷動。

這樣的考試結果確實是前所未見,聞所未聞,朱元璋起了疑心,不免懷疑三名南方籍的主考官有徇私舞弊的可能。他是窮人出身,一生最恨的就是“貪污腐敗,營私舞弊”。

爲此,朱元璋特命侍讀張信、侍講戴彝、右贊善王俊華、司直郎張謙、司經局校書等十二人重新取閱考卷,所有涉案官員全部禁足府中,聽候查緝結果,今日正是十二人調查小姐公開調查結果的日子。

這十二人中,侍讀張信當初也是懷疑考官舞弊的官員,嚴叔載、董貫等人以博纔多學著稱,周衡、黃章等人則以忠直敢言聞名,這些調查成員的選擇,真是做到了公平公正。

今日的調查結果,朝野上下人人都在關注,天下舉子都在等待。北方舉子從三月中旬皇帝下旨重新閱卷調查,就一直壓抑着心中的怒火,一直等到今天,今天的調查結果,要麼是一場甘霖,撲滅他們心中的火焰,要麼促使他們爆發,帶動整個北方士族對朝廷的反抗,帶來難以估計的後果。

今日早朝,人人都知道要議論這樁大事,其他但凡不是十分緊要的事情統統爲之讓路,因此也沒有人不識相,弄些亂七八糟的事去請示皇帝,站班太監一聲“有事早奏,無事退朝”剛剛喊罷,侍講張信便出班站定,抱笏施禮:“臣張信,奉旨查春闈科考案,今日復旨。”

朱元璋道:“卿奉旨重閱試卷,結果如何?”

張信又是一禮,把笏板往腰帶上一插,轉身自另一名複審官懷中取出幾份捲成筒兒的試卷,捧在手中,高高舉起,說道:“皇上,朝廷取試,只以文章定優劣,務求公道,以服天下,臣等一十二人,遵皇上旨意,仔細複審,特別留意北方舉子的試卷,經反覆品鑑,找出這七份試卷,文章通順,韜略可行,堪稱北方舉子中之佼佼者,可以成爲國家的人才,以其才華論,臣等以爲可以中舉。”

金鑾殿上一陣騷動,人人都想,哪怕只有一人可以中舉,都說明主考官循私偏袒了,皇上最恨官員循私枉法,何況此事已轟動天下,豈無嚴懲之理,怕不是又要血雨腥風,大肆殺戮了?

朱元璋聽了卻是微微一蹙眉,心道:“才七個?本科取士五十一人,北人只佔這麼少的名額,如何令黃河以北半壁江山的百姓們歸心誠服?”

不料張信緊接着一句話,差點把朱元璋閃一個大跟頭,張信把卷子交給了小內侍,又從另一位官員懷中抱出一摞考卷,說道:“皇上,這裡還有七份試卷,是中榜的南方士子中最後七名的考卷,臣等將方纔北方舉子的七份試卷,與這居於榜尾的南方舉子七份考卷逐一比照,發現南北考生成績實在相差懸殊。

中榜者最末一名的文章,也遠遠高出北方學子中的佼佼者,皇上,開科取士當以文章定優劣,臣等深體萬歲之意,雖覺北方舉子那七篇文章所顯才華,其人亦可爲朝廷所用,但朝廷取士名額有限,無視學籍,只依成績,臣等調查結果,前榜公平無私,不宜更改,今科應試的北方舉子,確該落榜。”

這句話如平地一聲雷,把所有人都驚呆了。文武百官全未料到複審官員居然得出這麼一個結論,朱元璋也是大出意外,怔了半晌才冷笑一聲,拈起案上一封奏章,怒道:“張卿真是公正言明,好會做戲!你帶人取閱試卷時,朕就收到密奏,說你與前任主考官劉三吾串通一氣,因你一向在朕身邊行走,朕還不信,想不到……果如其言!”

朱元璋把御案一拍,真的怒了。

這倒不是朱元璋見不遂己意,隨意尋個名頭擠兌張信,而是確實有人告發張信舞弊,告發者乃河南籍御史楊道,是北方籍的官員,北方籍官員因爲這次科考對北方人的排擠,勾起了他們北方籍官員在朝堂上一向受南人排斥的積怨,已經快氣瘋了。

一開始朱元璋並未想到張信不體察聖意,會做出如此結果,因此並未把這封舉報信放在心上,此時聽了張信的調查結果,怒氣勃發,不免便提起了這封舉報信。

張信又驚又怒,連忙辯解道:“臣自奉旨審卷以來,與所有閱卷官均未與他人有任何接觸,且貢院內外防護森嚴,臣如何與劉三吾串通舞弊呢?”

“皇上,這是蓄意污衊!”

一個白髮蒼蒼的官員鼻息咻咻地跳了出來。這人鬚髮潔白,已經七十八歲了,正是今科春闈主考官劉三吾。劉三吾是當代大儒,元朝時候曾任廣西提學使,大明立國後又做了明朝的官兒,建樹頗多。

明王朝的科舉制度條例就是由他制訂的,明初的刑法《大誥》也是由他作序的,此外他還主編過《寰宇通志》,與汪睿、朱善三人並稱爲“三老,爲人慷慨,胸無城府,自號坦坦翁,可謂是人品才學俱佳的士林領袖。

老劉慷慨激昂,怒氣衝衝道:“臣自受皇上斥責,禁足府中,不曾離開一步,如何與張信大人串通?北人不能上榜,非是我等舞弊,原因實則有三。”

朱元璋冷冷地道:“原因爲何,你且道來。”

劉三吾道:“其一,北方人先受金人統治百餘年,又受元人統治百餘年,金人、元人俱是蠻人,不興禮教,故而民間向學之風不盛,北方舉子文學根基不如南方人;

二是窮,相比南方,北方人窮者居多,念不起書,求不起學,故而愈顯疲弱;

三是北方人不熟悉科舉制度。帝都在金陵,南方舉子耳濡目染,對八股取士諸般要求規矩瞭如指掌,北人不解其竅,不習技巧,縱具真才實學,亦難寫出合乎標準的高分文章。”

朱元璋氣笑了:“先生既知此情,爲什麼不特拔幾名北方士子,以鼓勵北人之心呢?”

劉三吾答道:“臣爲國取才,只以試卷文字優劣爲標準,不以南人、北人爲依據,不管其疲弱根由。”

朱元璋拿這頭倔強的老驢沒辦法,只好緩和了語氣商量道:“先生,依朕之見,不妨在北人中擇優選上幾名,以安定人心,平息衆怒,不如……就把方纔這七人增選入榜,如何?”

劉三吾抱住 “真理”不放,嗔目大喝道:“會試榜次已定,當選人名副其實,豈能更換?”

朱元璋大怒道:“先生執意不換,其中豈無私情?”

劉三吾不服,把脖子一梗,振聲道:“那就請皇上再派第三撥人去查,連老臣一起查,臣光明磊落,有何懼哉?”

ps:月票、推薦票,請投票!

第250章 三個二百五第957章 不厚道的夏潯第783章 只此一次第764章 故怨第231章 難過的河第966章 吃醋了第112章 情不知所始第198章 翻手爲雲第752章 緣第758章 名將俱從無名起第85章 搖身霸王花第398章 口水戰第192章 拐新娘第572章 議變第568章 一本萬利第481章 步步緊逼第450章 投石問路第40章 魚兒上鉤第917章 何以成英雄?第215章 八略難行第735章 小算盤第755章 斬獲第564章 含而不露第346章 幽怨的心第50章 夜青州第699章 不可唯心治第790章 浮萍質亦潔第1028章 八十一難第350章 王子夢第584章 看我不封侯!第147章 做事要絕!第911章 噫!第735章 小算盤第996章 春天裡第66章 我來了!第622章 摻沙子第942章 一面倒第999章 假作真時第425章 明知不可爲第597章 色誘第151章 道義之爭第420章 今非昔比第521章 利在曲中求第924章 大發雷霆第897章 假秀才女子成姑爺第640章 街頭蹊蹺第727章 潛流再涌第574章 討價還價第795章 巧相逢第332章 圍城第832章 騙子遇見兵第755章 斬獲第127章 小郡主的香囊第800章 難言的奧秘第850章 馬車第480章 構陷第798章 狩獵第232章 打醬油的日子結束了第343章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第175章 牛不野第956章 便宜了誰?第286章 舌戰第322章 唐賽兒第916章 一女二嫁第602章 好奇害死貓第881章 本姑娘與你後會無期!第212章 我們有個約定第104章 剪線第4章 再作馮婦第1034章 天涯咫尺第845章 暗打算第118章 五花八門第896章 飢不擇食第318章 夏老闆第755章 斬獲第288章 各施機謀第121章 上陣夫妻兵第653章 立太子第95章 陰差陽錯第138章 迫你就範第710章 今夜三人行第776章 十三騎第72章 夏潯的b計劃第805章 攻心計第402章 再入金陵第244章 你禁足,我翹家!第360章 醞釀第116章 大雁南飛第502章 探路第122章 當面鑼對面鼓第261章 天予不取第21章 滿堂西貝誰是真人第377章 衆人尋他千百度第395章 要命還是要癢第1008章 詐降第271章 不可收拾第96章 雪中行第142章 秀才遇見兵第61章 驚人身價第518章 管殺不管埋
第250章 三個二百五第957章 不厚道的夏潯第783章 只此一次第764章 故怨第231章 難過的河第966章 吃醋了第112章 情不知所始第198章 翻手爲雲第752章 緣第758章 名將俱從無名起第85章 搖身霸王花第398章 口水戰第192章 拐新娘第572章 議變第568章 一本萬利第481章 步步緊逼第450章 投石問路第40章 魚兒上鉤第917章 何以成英雄?第215章 八略難行第735章 小算盤第755章 斬獲第564章 含而不露第346章 幽怨的心第50章 夜青州第699章 不可唯心治第790章 浮萍質亦潔第1028章 八十一難第350章 王子夢第584章 看我不封侯!第147章 做事要絕!第911章 噫!第735章 小算盤第996章 春天裡第66章 我來了!第622章 摻沙子第942章 一面倒第999章 假作真時第425章 明知不可爲第597章 色誘第151章 道義之爭第420章 今非昔比第521章 利在曲中求第924章 大發雷霆第897章 假秀才女子成姑爺第640章 街頭蹊蹺第727章 潛流再涌第574章 討價還價第795章 巧相逢第332章 圍城第832章 騙子遇見兵第755章 斬獲第127章 小郡主的香囊第800章 難言的奧秘第850章 馬車第480章 構陷第798章 狩獵第232章 打醬油的日子結束了第343章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第175章 牛不野第956章 便宜了誰?第286章 舌戰第322章 唐賽兒第916章 一女二嫁第602章 好奇害死貓第881章 本姑娘與你後會無期!第212章 我們有個約定第104章 剪線第4章 再作馮婦第1034章 天涯咫尺第845章 暗打算第118章 五花八門第896章 飢不擇食第318章 夏老闆第755章 斬獲第288章 各施機謀第121章 上陣夫妻兵第653章 立太子第95章 陰差陽錯第138章 迫你就範第710章 今夜三人行第776章 十三騎第72章 夏潯的b計劃第805章 攻心計第402章 再入金陵第244章 你禁足,我翹家!第360章 醞釀第116章 大雁南飛第502章 探路第122章 當面鑼對面鼓第261章 天予不取第21章 滿堂西貝誰是真人第377章 衆人尋他千百度第395章 要命還是要癢第1008章 詐降第271章 不可收拾第96章 雪中行第142章 秀才遇見兵第61章 驚人身價第518章 管殺不管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