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訂閱啊!求推薦票啊!求月票啊!
。
對華夏百姓來講他們想要的真不多,有夠一家人吃穿的田地他們就滿足了,能將就的活着他們絕對不會有絲毫的反抗,可一旦來說如果連這些最基礎的活路都沒有了那他們的爆發也是最激烈的!
縱觀華夏大地有多少被百信暴起推翻的朝代?
其跟腳不就是因爲沒了活路?
這土地就是華夏百姓的命根子,沒了這命根子這一切都像是沒有着落的存在!
這也就使得伴隨着編戶造冊的同時遼東督府也在爲如何授田進行商議,這到底如何分配,男丁分多少,女丁分多少,一家應占多少那都是有很多道道隱藏在這裡面的,畢竟這政策推行所牽扯到的並非是一家兩家這麼簡單的事情!
隨着鞍山府、海州府、蓋州府三府之地的編戶造冊已進入尾聲,這孫傳庭憑藉這最終結果也大致推算出瞭如今生活在遼東上的人口!
要不是因爲有各府官憑大印在,這孫傳庭怎也不敢相信單單是這鞍山府、復州府、蓋州府三地居然就有580餘萬百姓!
瘋了,瘋了,這簡直是瘋了!
要知道這遼東都司官面上造冊的百姓僅不過680餘萬人口,並且這是整個遼東都司方有的戶籍人口!這怎到了鞍山府、海州府、蓋州府三府之地就擁有了,幾近不下原遼東都司所擁有的人口呢?
這如果要算上尚處起步階段的復州府、金州府兩地,還有那些因爲環境滯留山東沿海之地的流民羣體,那簡直是不敢想象的存在!
這也是爲什麼張旭、丁威所統的遼東海軍處於高強度運轉的原因所在!
因此在吸納完中原一地的流民、佃農羣體後,遼東治下百姓最終有大概率達到驚人的1000餘萬!
這對於實際上擁有近2億百姓的大明來說根本不算什麼,可對於遼東來說有了這1000餘萬人口來說就不一樣了!
這1000餘萬百姓都是要完成編戶造冊的,都是要按戶進行授田的,如果能穩定住這1000餘萬百姓那在未來也將逐步使得遼東穩定下來,在未來秦鋒還會懼怕所謂的建奴兵鋒嗎?一旦發展起來他爲什麼要害怕?
因爲所行並非是均田而是更具代表的授田,這也就使得遼東境內的土地皆先歸官有,在制定規矩後按丁分田並明確其私有性,在確保土地所產糧食能夠供養如此龐大數目的人口下還要確保未來10年授田所需!
想什麼一拍腦袋搞出個一家分100餘畝的田地耕種,那他孃的根本就不太現實,再者說即便是分了也會浪費這些潛力!
因此在編戶造冊之初秦鋒便對孫傳庭他們提出了,這地方進行編戶造冊應以小家制爲核心推進,不可存在所謂的大家族制的編戶造冊,並且一村之地百姓應以諸姓來進行安置,不要存在一姓居一村的現象出現!
以一壯男、一壯女、二三子爲核心的小家制便大批次出現在遼東,而一家老人則隨其中一子生活,有了這些基礎也使得地方上不可能存在一村獨大,一姓管一地這些不利於官府進行有效管轄的現象出現!
也根據這樣的情況孫傳庭他們最終敲定了壯男授8畝,壯女授4畝,老人授2畝,稚童授半畝的最基礎授田制度,如此推行下一家最少能得13畝田地,最多能得到18畝田地,靠這些田地養活一家人那絕對是綽綽有餘的事情!
而這裡還要提及的一點是因爲鞍山府先前已推行了一次田地分配,那時因局勢動盪爲儘快安撫民心所分田地皆比此番要多,但秉着存在即真理的原則也使得那一批鞍山府百姓擁有的土地比其他地方就是多。
即便是又遷移進鞍山府境內的百姓也會實行新的授田制。
不存在什麼公平不公平,這原始股和增發股能是一個道理嗎?你付出的東西不同你得到的就會不同!
這到了哪裡這元老級員工的待遇就是會比新員工的待遇要好的多!
“這授田對我遼東未來來說意義重大,你身爲遼東督府的督長一定要監督好,不要讓本侯聽到任何貪腐出現,如果讓本侯知道有人將手伸到了這百姓的命根子上,那本侯絕對不會輕饒了他們!”秦鋒在詳細瞭解了有關授田制的核心後也對孫傳庭講道。
這土地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無論是多麼有錢的人他們的第一反應永遠不是存錢,他們會將這錢財置換成田產,這對他們來說纔是能永傳的產業,這也使得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人們天然對田產就有着近乎灼熱的追求!
因此這也是秦鋒最擔心的存在!
會不會有些人因爲把持不住心中誘惑而在授田之際玩春秋筆法,將那些本不屬於他們的田產最終搞到自己名下!
若真能得到這些誘人的田產即便是冒着殺頭的危險也是值得的!
孫傳庭聽後便道:“爲確保穩妥卑職先行讓鞍山府、海州府、蓋州府三地進行授田,並且遼東督府也派遣了官吏前去地方負責監督,但人手還是稍顯不足只能最終確定到縣一級的監督上。”
“這不行!授田制的核心就是在縣以下的鎮、村,而恰恰因爲鎮、村又屬於監察的薄弱地帶,即便是我遼東諸縣所派鎮、村的領頭皆是退役將士、所選士子培訓後得選的,可土地又實在是太具誘惑了!難保這其中有人不被其所誘惑!!!”
聽了孫傳庭所講秦鋒當即就不願意了,這樣一搞真正的核心所在卻無法得到保障這怎麼能行啊!
“這事兒你就不用管了,遼東督府該派的官吏依舊即可,具體事宜由本侯來施行有效監督!”
而思索片刻後的秦鋒便想到了讓錦衣衛前去負責此事,並且藉助此事能有效的幫助影衛對遼東境內進行最基礎的摸查,不要以爲如今這遼東半島歸秦鋒統轄就萬事大吉了,誰又能確保這境內有多少是建奴所派奸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