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天亡我也

天啓皇帝話音落下。

劉鴻訓也有些忍耐不住了:“陛下,臣倒也以爲暫緩新政,或許是暫時解決問題的辦法,眼下是不可繼續刺激下去了。”

說着,他頓了一頓,才又接着道:“臣不是爲士紳喊冤叫屈,這些年來,士紳盡得天時地利,積攢了不少的田產,而百姓們確實是衣不蔽體,這是實情,陛下有意勵精圖治,纔開了新政,使百姓們有了一個盼頭,這也是實情。陛下的心是好的,可眼下的時局,實在不宜如此啊。”

“現在滿天下的士紳都在怨恨新政,已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京城之中,怨聲載道。江南那裡就更不必言了。而關中、河南等地,本就受到了流寇的襲擾,本來還盼望陛下爲他們做主,哪裡知道,陛下竟也視他們爲寇仇,這個時候,他們不投李賊,又能往哪裡去?”

“眼下重要的是安天下,先解決流寇,所以……新政之事,可以暫緩,不可再對士紳打打殺殺,也不能再重新丈量土地,分奪田地了。”

劉鴻訓乃是內閣大學士,他的話還是有一些用處的。

至少這滿朝的文臣,也紛紛點頭,都覺得劉鴻訓這番話很是公允。

到了這個時候,還這樣做,這不是要將天下的讀書人逼到李自成那裡去嗎?

天啓皇帝怫然不悅,一張臉緊緊繃着,目光冷然,卻是看向了黃立極:“黃卿也這樣的認爲嗎?”

黃立極道:“陛下……臣也附議,臣其實也是支持新政的。”

頓了一下,黃立極繼續道:“只是眼下……的局面,實在讓人擔心,繼續這樣下去,臣恐還要出大亂子。長沙知府降了李賊,這對朝廷而言,是敲了一記警鐘,有了此人爲先,那麼投奔李賊者,臣恐如過江之鯽。”

“這李賊先拿着湖北,如今又有趁勢一舉拿下湖南之勢,接下來,無論是南下兩廣,還是西襲雲貴和四川,甚至是順江而下,一舉而得江南,對我大明而言,都將是腹心之患,眼下當務之急,是抵住這樣的攻勢。所以懇請陛下,三思後行。”

天啓皇帝撫案,微微皺着眉,不過他並不急,很多時候,他還是希望聽聽大臣們的建議。

倒不是真想知道大臣們的話到底有沒有道理。

實際上的情況卻是,天啓皇帝只想知道,這些人裡面,誰是站在自己這邊的,誰又是站在自己的對立面。

此時,天啓皇帝道:“這樣看來,衆卿莫不是都支持暫緩新政嗎?”

此言一出,這殿中十之八九的人……轟然道:“陛下,臣等都以爲,眼下還是暫緩新政爲宜。”

天啓皇帝心裡冷笑,這些人終究還是不死心啊!

自從出了一個李自成之後,便有些想要拿李自成來要挾他這個皇帝了。

天啓皇帝目光一轉,卻是看向一個人,微笑道:“張卿怎麼看待呢?”

此時只能關門放張靜一了。

張靜一道:“陛下,臣也沒有想到,新政的影響居然如此之大,現在百官都求免,李自成那裡,又鬧的不可開交,臣也擔心李自成的影響席捲江南,真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實在不成……就算了吧,不如先暫緩新政。”

“……”

大家都等着張靜一來反駁呢!

可誰曉得張靜一如今竟是也支持暫緩新政。

這讓百官有些不適應起來。

怎麼感覺……像有什麼陰謀?

可細細思來,好像確實……這對張靜一沒什麼好處,又能有什麼陰謀呢?

莫非是李自成當真將張靜一嚇壞了?

於是大家便又都看向了天啓皇帝,天啓皇帝居然沒有暴怒,很是體諒地嘆了口氣道:“朕欲行新政,一改氣象,試圖令我大明振興,哪裡知道,竟是舉步維艱……今日連張卿都這樣說了,罷了,罷了……下旨,暫緩,暫緩吧。”

說着,他起身,一副氣咻咻的樣子,臨末了,給了張靜一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彼此眼神觸碰,很快又錯開來,而後天啓皇帝便頭也不回地拂袖而去。

“……”

這百官卻還愣愣地留在原地,一時無法消化。

就這?

這就好像雙方在拔河,明明對方一開始力大無窮,一直嗷嗷叫的拔的起勁,百官這邊已經力竭了,誰曉得,對方直接鬆手。

這有違體育精神啊!

以至於大家如做夢一般,眼看着陛下決然地走了。

衆臣又很一致地紛紛看向了張靜一,卻見張靜一仰天長嘯:“此天亡我也。”

“……”

但是大家莫名的感到納悶。

這遼東郡王……既是天亡我也,怎麼說話的口氣,還夾雜着幾分喜悅?

不對吧。

可哪裡不對,大家也說不上來。

好在這畢竟還是天大的喜事。

想到一下子,懸在頭上的利劍居然不見了。

不少人心寬起來,露出了真心的笑容。

孫承宗卻是深深地皺着眉,顯得很是不悅。

你張靜一不是人啊,當初你支持新政,老夫不理解,可好不容易慢慢跟上了節奏,現在開始理解了一些,覺得……新政也無不可。

可現在倒好,你又跳回去了。

這令孫承宗覺得自己纔是一個滑稽的小丑,索性黑着臉,卻也沒說什麼,當下先走了。

此時,不少人紛紛圍着劉鴻訓,抱拳道:“劉公仗義執言,令人欽佩。”

劉鴻訓滿面紅光,對着所有人頷首:“哪裡,哪裡……諸公擡愛。”

終究還是高高興興的去了內閣票擬辦公,夜裡打道回府,很是高興,門房道:“老爺您可回來了,少爺在小廳裡喝酒呢。”

“喝酒?他喝什麼酒,是和狐朋狗友胡鬧嗎?”

“不不不,少爺自飲自斟。”

劉鴻訓便徑直去了小廳,卻見劉文昌此時一人自飲自斟,一見到劉鴻訓來,就立即起身道:“父親,來,來,來。”

“怎麼,這樣高興?”

“大賺!”劉文昌歡喜地道:“後來兒子照着父親的吩咐,花了六萬兩一萬股的價,又大肆收購了一批,一開始還有些擔心,這幾日……果然天不負我劉氏,父親,你知道現在這股票,外頭報價多少了嗎?”

他繼續道:“現在這一萬股,已經十一萬兩了,就這,還有人打搶呢,我們劉家,前前後後的收購了十幾萬股股票,花費了總計四十七萬紋銀,現在嘛,至少價值一百五十萬兩以上了,父親啊,咱們祖輩積攢了十幾代,也才這點家財,哪裡想到,如今才幾天的功夫,就翻了三倍,這是我們劉家祖先有德,合該家門振興!”

劉鴻訓今日倒是沒有教訓劉文昌,他笑着道:“正好,老夫也有一件喜事。”

劉文昌便道:“不知何喜之有?”

“陛下暫緩新政了。”

劉文昌一聽,笑了,道:“這是雙喜臨門啊!如此一來,咱們和許多親朋故舊,都可以鬆一口氣了,所謂的新政,不就是衝着那些讀書人和良善士紳們去的嗎?這是滅門破家,現在陛下也有幡然悔悟的一天,也是可喜可賀。父親,不妨兒子陪你喝幾杯吧。”

劉鴻訓覺得心裡很是痛快,也笑了:“好,好,好。”

當夜,父子對酌,一夜無話。

……

等朝廷真正下了暫緩新政的旨意,總算讓所有人鬆了口氣。

這在人們看來,這是士紳與皇帝和解的徵兆。

無論皇帝怎麼蹦躂,可最終,不還要依靠士紳治天下嗎?

再加上鐵路公司的股票,不斷的攀高,此時……這京城和天下各州,似乎一下子被這沒來由的喜色所籠罩。

……

而此時……

山東布政使司武定州陽信縣。

這陽信縣裡,主要有三家大士紳,山東人好積蓄,知書達理,本地的士紳,自是當地的楷模,所以這三大家的家業也最是發達,他們三家的土地,幾乎佔了整個陽信縣的兩成。

其中陽信周氏最富,一方面周家已連續幾代,出了進士和舉人,另一方面,土地也是最多。

周家的府邸門前,進士及第的牌坊,就有三個。

這時候,周家老太公……卻處在戰戰兢兢之中,這幾日,縣裡已經放榜,說是工作組要下來進行新政事宜。

隨着工作組來的,還有錦衣衛的校尉,前者負責丈量土地,後者屬於你不肯配合,便來破家滅門。

這小小的陽信縣,已處於一種恐怖的氣氛之中。

各種流言蜚語都有。

就在此時,有人道:“老太公,老太公,不得了,不得了,遼東郡王的人……來了……來了……”

這老太公正施施然地正在後園的葡萄架下頭曬太陽呢,一旁的婢女正小心地給他揉捏着腿,他心事重重的看着這面色姣好,且酥XIONG鼓囊囊的女婢,今日卻無論如何提不起性、趣,只覺得心裡壓了一塊大石,令這年過六旬本是老當益壯的周老太公,驟然之間有些萎靡不振了。

此時,一聽遼東郡王府的人來了,周老太公臉色一下子蒼白了許多,幾乎要昏厥過去。

該來的……終於要來了。

…………

今天帶小孩子去打疫苗,因爲學校附近的孩子打的比較多,耽誤了不少事,嗯……更新晚了,還有。

第五百六十三章:可怕的真相第七十四章:天下興亡第二百六十三章:上陣父子兵第五百六十四章:動搖國本第四百五十六章:往死裡打第一百四十六章:人才第五百四十七章:名王入京第六十一章:去死第四百九十五章:紫禁城風雲第四百九十六章:手持鋼鞭將你打第二百七十三章:格殺勿論第一百九十二章:朕的棟樑之才第一百六十一章:父子相見第七百七十二章:屠戮第四百五十三章:小錢錢不翼而飛第二百二十三章:進京第二百四十一章:震驚的消息到達了京城第三百二十五章:經商暴利第四十章:奏疏第六百三十五章:陛下太黑心了第五百四十六章:大喜第三百八十章:罪臣伏法第四百七十四章:大決戰第二十九章:幹大事第六百三十二章:貫通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型認親現場第三百四十一章:恭迎入城第七百三十九章:隱秘的真相第三百三十二章:滾出去第五百三十章:大開殺戒第四百三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三百八十八章:滅門第三百七十七章:兵敗如山倒乎第一百七十五章:簡在帝心第六百零八章:京城 京城!第一百八十八章:獻俘第五百四十六章:大喜第四百七十四章:大決戰第三百四十六章:滅族第五百五十章:國運興隆第一百一十五章:震動天下第二百四十八章:義薄雲天第五百九十二章:一網打盡第二百四十四章:龍顏大怒第五百三十八章:功不可沒第四百二十章:別具一格的賞賜第二百一十九章:中興大業第一百六十九章:政績卓然第一百五十章:會試開考第七百零四章:大赦天下第一百七十二章:陛下問對人了第三百九十三章:天子之怒第四百六十六章:秋後算賬第六百九十八章:清君側第一百九十二章:朕的棟樑之才第三百三十六章:死得好第四百八十三章:萬人敵第一百四十五章:血債血償第一百五十九章:儲位第六百九十五章:穩操勝券第六百九十九章:一家人要整整齊齊第六十五章:奴婢萬死第三百五十九章:下民易虐 上天難欺第七百零五章:活出個人樣第一百三十九章:殺招第八十六章:喜從天降第五百五十二章:宏圖大業第六百六十六章:大漲第一百六十三章:朕的兒子第九十五章:功不可沒第五百五十三章:屍山血海第六百三十二章:貫通第一百三十九章:殺招第五百三十四章:要殺要剮第四百七十二章:無君無父第五百六十九章:孝陵之謀第二百七十六章:袁崇煥面聖第七百六十七章:大捷第三百九十六章:佈下天羅地網第五百七十二章:大勝第六百一十五章:春秋大義第六百三十四章:發大財了第七百四十八章:絕境第一百九十二章:朕的棟樑之才第四百八十九章:新君登基第七百二十七章:天降神兵第五百一十三章:你是什麼東西第五百二十四章:專治不服第五百三十九章:升任指揮使第六百九十二章:萬事休矣第六百四十六章:一個個都得死第四百八十章:斬殺殆盡第四百四十四章:真相大白第四百三十二章:刺刀見紅第四百五十一章:大賺一筆第三百三十二章:滾出去第七百六十六章:勢如破竹第六百七十三章:大禍臨頭第六十八章:盧象升第六百四十七章: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第五百六十三章:可怕的真相第七十四章:天下興亡第二百六十三章:上陣父子兵第五百六十四章:動搖國本第四百五十六章:往死裡打第一百四十六章:人才第五百四十七章:名王入京第六十一章:去死第四百九十五章:紫禁城風雲第四百九十六章:手持鋼鞭將你打第二百七十三章:格殺勿論第一百九十二章:朕的棟樑之才第一百六十一章:父子相見第七百七十二章:屠戮第四百五十三章:小錢錢不翼而飛第二百二十三章:進京第二百四十一章:震驚的消息到達了京城第三百二十五章:經商暴利第四十章:奏疏第六百三十五章:陛下太黑心了第五百四十六章:大喜第三百八十章:罪臣伏法第四百七十四章:大決戰第二十九章:幹大事第六百三十二章:貫通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型認親現場第三百四十一章:恭迎入城第七百三十九章:隱秘的真相第三百三十二章:滾出去第五百三十章:大開殺戒第四百三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三百八十八章:滅門第三百七十七章:兵敗如山倒乎第一百七十五章:簡在帝心第六百零八章:京城 京城!第一百八十八章:獻俘第五百四十六章:大喜第四百七十四章:大決戰第三百四十六章:滅族第五百五十章:國運興隆第一百一十五章:震動天下第二百四十八章:義薄雲天第五百九十二章:一網打盡第二百四十四章:龍顏大怒第五百三十八章:功不可沒第四百二十章:別具一格的賞賜第二百一十九章:中興大業第一百六十九章:政績卓然第一百五十章:會試開考第七百零四章:大赦天下第一百七十二章:陛下問對人了第三百九十三章:天子之怒第四百六十六章:秋後算賬第六百九十八章:清君側第一百九十二章:朕的棟樑之才第三百三十六章:死得好第四百八十三章:萬人敵第一百四十五章:血債血償第一百五十九章:儲位第六百九十五章:穩操勝券第六百九十九章:一家人要整整齊齊第六十五章:奴婢萬死第三百五十九章:下民易虐 上天難欺第七百零五章:活出個人樣第一百三十九章:殺招第八十六章:喜從天降第五百五十二章:宏圖大業第六百六十六章:大漲第一百六十三章:朕的兒子第九十五章:功不可沒第五百五十三章:屍山血海第六百三十二章:貫通第一百三十九章:殺招第五百三十四章:要殺要剮第四百七十二章:無君無父第五百六十九章:孝陵之謀第二百七十六章:袁崇煥面聖第七百六十七章:大捷第三百九十六章:佈下天羅地網第五百七十二章:大勝第六百一十五章:春秋大義第六百三十四章:發大財了第七百四十八章:絕境第一百九十二章:朕的棟樑之才第四百八十九章:新君登基第七百二十七章:天降神兵第五百一十三章:你是什麼東西第五百二十四章:專治不服第五百三十九章:升任指揮使第六百九十二章:萬事休矣第六百四十六章:一個個都得死第四百八十章:斬殺殆盡第四百四十四章:真相大白第四百三十二章:刺刀見紅第四百五十一章:大賺一筆第三百三十二章:滾出去第七百六十六章:勢如破竹第六百七十三章:大禍臨頭第六十八章:盧象升第六百四十七章:不殺不足以平民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