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我是幫不上俞將軍什麼忙了.
毛利這個傢伙,僅放了五百鐵炮隊上島便將我和廣東十虎緊緊壓制住,動彈不得.嘗試着將毛利的鐵炮隊趕下海,無奈鐵炮隊厲害,一見有人衝下便鐵炮亂放,打得沒經過幾場大戰的南澳子弟現出原形,不復剛纔的獅虎勇猛,白白丟下幾百屍體,敗退下來.
這不是硬來的事情,兩軍對陣,講的是素質,比的是心理,拼的是火力.我不能拿南澳子弟的命犯病!頹然一屁股坐下,看來只有當一次旁觀者了,眼前這場精彩大戲,就交給俞龍和毛利元就去演好了!事情已經變成他們兩人之間的決鬥,或者說是--中國水師實力將領與日本地方大名的較量.
我坐在海崖邊,兩腿懸空晃盪踢騰,暴露了急不可耐的心情.這好戰樂鬥之人不能參戰,實在是心裡抓撓得慌.無奈只有觀戰,過過眼癮.所幸我身處的海崖是南澳全島制高點,迎風下瞰,戰場形勢盡收眼底.兩大水軍的各型船隻都在頻繁調動,往來穿插迂迴集結,哨子鼓點旗語此起彼伏,安宅船關船小早船福船海滄船蒼山鐵還有更小的草撇划子來回穿梭,在空中看是幾種複雜的組陣,層層設防,聯擊合進,犄角呼應。這還未開打,就晃得我眼花繚亂,直在崖上跳腳大讚:"精彩!精彩!"卻又不免與廣東十虎大聲抱憾!
毛利元就也正意氣風發.自己親率中軍百艘安宅大船,向傳說中不可戰勝的明朝水師逼近,左右後另有三支分艦隊嚴密護衛.那三支艦隊,正是自己三個得意的兒子毛利隆元、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統領的戰艦隊.所謂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自己三個兒子勇武睿智,正當虎狼精壯之年,今次毛利家精銳盡出父子齊陣,取的正是有勝無回,志在必得的意思!正是要與東南第一水師大將俞龍決出雌雄!
毛利家的父子軍團是可怕的.當我看到元就、隆元、元春、隆景各自的將帥旗依次升起時,身體的每一根神經也漸漸拉緊,彷彿毛利家是一隻猛獸,終於露出了它的尖牙利爪。不知大明東南的一條龍,能否應對下這洪水猛獸?不得不爲俞將軍擔心.
這毛利家,自從“三矢之訓”後就似鐵板一塊,家族的血緣平添了勇武的戰力,嚴島之戰,關西十戰,東征西討幾年之間,竟然制霸"中國"地區.
不能不說這“三矢之訓”.元就三子.三兄弟中,長子毛利隆元仁義,次子吉川元春武勇,三子小早川隆景用智。元就本打算把家督之位讓給毛利隆元,但是隆元反對父親的隱居。毛利隆元深得家臣們的愛戴,但是遺憾的是能力不如文武雙全的兩個弟弟。毛利元就擔心自己死後兄弟三人不團結,就在決定毛利家命運的嚴島之戰前,先交給三兄弟每人一支箭,隆元、元春、隆景都折斷了,可是無論誰,讓他們把三支箭合在一起折,都沒有成功。萬事要齊心合力,這是毛利元就的話,也成爲毛利家的家訓。後來,毛利元就把領地的軍政編制爲三個兵團,自己和隆元是第一個兵團,主管對九州的攻防,吉川元春的兵團主管山陰的攻防,小早川隆景的軍團主管山陽的攻防,就這樣一族的團結,使毛利家控制了關西十國。自此兄弟三人團結一心,盡心輔佐父親,一路攻伐,制霸"中國",終於走到今天這一強大地步.
毛利如何不意氣飛揚?
但我金牙心中,卻認爲毛利家族的軍事步伐大跨步地走到這一步,就該停住了.毛利諸將也太狂妄了!制霸了彈丸之地的倭國中更彈丸的"中國"地區,就狂妄地認爲可以向真正的中國挑戰!難道真的認爲,強大的、擁有無窮無盡民族潛力的龐大中華帝國,也可以如東瀛島上小小的"中國"地區一樣,被毛利家輕易制霸嗎?
在我看來,毛利家無異自求速死!
即使今日俞龍將軍戰事不利,只要老天佑我金牙得脫南澳島,往後的日子,即是毛利家的噩夢!
海上風起雲動,不知誰打的第一炮,“轟”地一聲響徹雲霄,反而在緊張忍耐的氣氛當中,響亮如洪鐘大呂!接下來炮擊的聲音如同亂敲急鼓一般,連貫地、持續地炸響開來,一下子壓住了雙方士兵壓抑的喊叫。羣炮轟鳴,鳥銃鐵炮齊放,登時出現一時奇景,各船上銃炮製造的白色煙霧霎時瀰漫上空一片。船頭船尾,水柱沖天,大片浪花被掀起,所有的船隻都在連鎖反應一般高過船舷的巨浪中掙扎顛簸,更有不幸者,火光在船帆之間驚現,雙方的戰艦隊,立時有了小小的混亂。
一方是遠道而來野心勃勃的倭寇大名,一方是誓死保家衛國的中國水師,誰都不肯退縮,也是絲毫退縮不得!
毛利元就傾關西十國之力,全部水師侵華,自然退不得,他只有不斷取得勝利,不斷掠奪中國人的財寶運回國纔可以保持遠師強擊的氣勢!這一退,怕是不但退回吉田城,本土的其他地方強勢大名也絕不會放棄進攻的契機,一退便是退到爪哇國、家破人亡的結局!
俞龍俞大猷更不能退!戰力上他出於弱勢,退卻只會讓全軍人心恐慌喪失士氣。他身爲明朝邊防重臣,身負的責任更讓他不願退卻,這一退,畏敵如虎的譭譽倒不當緊,如真放了毛利元就這條大鯊進入我大明領海,俞龍便是國家民族的罪人!
他們都不肯後退一步,寸海必爭!先是排頭戰艦隊大規模的炮戰,然後毛利元就與三子毛利隆元、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分領四支艦隊,就如四支血紅的利箭,左右包抄迂迴,狠狠地、一次次成梯隊地向俞龍水師的心臟穿插包圍集中。俞龍的福船大隊毫不畏懼,在四箭包圍穿透的險況下沉着迎戰,雖然總體因爲戰艦數量少於敵人採取集中收縮的戰術,猶如一個滴溜溜轉的圓球體應對着四面八方暴風雨一樣的打擊,充分發揮明水師火炮強勁彈藥充足、高船強防的優勢,實力雖小然而凝固!各戰船雖然總體採取“集中”策略,但各船之間,也分開了相當距離,沿海展開戰線各自爲戰,逐次將冒進的倭寇戰船捲入戰團,協防聯攻。雙方施以猛烈的炮火和不斷的戰船衝鋒,不時有船傾翻着火燃燒。
俞龍的球形戰術不斷將毛利元就分四個方向射來的利箭箭頭捲入、折斷,然後利用旋轉之力將短箭扔出。而毛利家的四支箭,仗着鐵簇良多,不斷地重組,安上鐵質鋒利簇頭,一次又一次電射而出。
看來雙方一出手就打了個旗鼓相當。都竭力地維持着攻守之勢,想在首戰戰而勝之,打垮重創對手,挫敵銳氣,卻是始終都無法形成突破,慘烈的戰鬥持續兩個時辰,都有些精疲力竭的感覺。戰事一時膠着。
現在就看是毛利的箭硬,還是俞龍的圓球戰術一直堅持,旋轉打擊力速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