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3)

xūpútíyòuniànguòqùyúwǔbǎishìzuòrěnrǔxiānrényúěrsuǒshì“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wúwǒxiàngwúrénxiàngwúzhòngshēngxiàngwúshòuzhěxiàngshìgùxūpú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típúsàyīnɡlíyíqièxiàngfāānòuduōluósānmiǎosānpútíxīnbúyīnɡzhù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sèshēngxīnbúyīnɡzhùshēngxiāngwèichùfǎshēngxīnyīnɡshēngwúsuǒ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zhùxīnruòxīnyǒuzhùjíwèifēizhùshìgùfóshuōpúsàxīnbúyīnɡzhùsè住心。若心有住,即爲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bùshīxūpútípúsàwèilìyìyíqièzhòngshēnggùyīnɡrúshìbùshīrú佈施。須菩提,菩薩爲利益一切衆生故,應如是佈施。如láishuōyíqièzhūxiàngjíshìfēixiàngyòushuōyíqièzhòngshēngjífēizhòngshē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衆生即非衆生。

xūpútírúláishìzhēnyǔzhěshíyǔzhěrúyǔzhěbùkuángyǔ“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zhěbúyìyǔzhěxūpútírúláisuǒdéfǎcǐfǎwúshíwúxūxūpú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tíruòpúsàxīnzhùyúfǎérxíngbùshīrúrénrùànjíwúsuǒjiànruòpú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佈施,如人入暗,即無所見;若菩sàxīnbúzhùfǎérxíngbùshīrúrényǒumùrìguāngmíngzhàojiànzhǒngzhǒ薩心不住法而行佈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sè色。

xūpútídāngláizhīshìruòyǒushànnánzǐshànnǚrénnéngyúcǐjī“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shòuchídúsòngjíwéirúláiyǐfózhìhuìxīzhīshìrénxījiànshìré受持讀誦,即爲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jiēdéchéngjiùwúliàngwúbiāngōngdé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白話譯文】

那時,須菩提聽了佛陀解說這部經典,深深地領會了它的意旨,喜極而泣,恭敬地對佛陀說:“真是奇妙啊,世尊。您把最深的道理說得如此明白。我從過去以來,修行成了洞察一切現象皆空的能力,卻沒有悟到這部經所講的道理。世尊,假如有人聽到這部經,能夠深深領會,脫離了觀念與形相的羈絆,因而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那麼,這個人已經成就了第一希有的功德。世尊,所謂實相,其實是一種假相,只是名之爲實相。世尊,我今天聽到這樣的經典,信奉、理解、領受、持行,並不困難。假如到了佛滅後的末法時代,也就是佛滅後第五個五百年的時候,有人有緣聽到這部經,能夠信奉、理解、領受、持行,那麼,這個人實在是難得。爲什麼呢?因爲這個人已經達到了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的境界。爲什麼呢?因爲這個人證悟了我、人、衆生、壽者四種相併沒有自足的自性,是因緣和合而成,是幻相,也就是非相。總之,如果能夠洞察一切形相的真如實相,不再執著於任何形相,那麼,就是佛的境界了。”

佛聽罷後說:“是這樣的,是這樣的。假如有人有緣聽到這部經以後,不再驚疑,不再恐懼,不再害怕,那麼,他一定是一位難得的人。爲什麼呢?因爲這個人明白,如來宣說的最徹底的解脫智慧,實際上並不應該執著於它,只有不執著於它,纔是最高的解脫智慧。

“須菩提,用忍辱的方法達到解脫也是如此,如果執著於方法本身,以辱爲難忍而強迫自己忍受,那麼,不可能獲得解脫;只有當一個人不再覺得辱是辱,而讓它在自己心中消失於無形,這才叫以忍辱的方法達到了解脫。爲什麼呢?須菩提,就好比我在過去世被歌利王割肉喂鷹,我在當時完全沒有去想什麼是我,什麼是別人,什麼是生命,什麼是壽命。爲什麼呢?如果那時我在被節節肢解的時候,心中有什麼是我,什麼是人,什麼是衆生,什麼是壽者的念頭,就會產生怨恨;一旦產生怨恨,就無法得到解脫。

“須菩提,不要以爲我只是在歌利王時代才實行忍辱,其實,在過去的五百世中,我已經作忍辱仙人,已經沒有了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的分別執著了。所以,須菩提,菩薩應該去除一切分別的看法,產生追求至高無上覺悟的心願。菩薩的心是活潑的,不滯留在任何有限界分別的概念和形相上,不滯留在任何有形有色的物質事物上,不滯留在任何聲音、氣息、味道和道理上。菩薩應當產生一種對一切都不執著的心。有了不執著一切的心,就可以在任何時間住在任何地方,住着,其實也可以說,並沒有住着。我說菩薩的心不應該滯留在任何事物上,並以這不執著的心向人行善,就是這個意思。須菩提,爲了成就一切衆生的利益,菩薩應該這樣佈施。我說的是,一切的形相或現象,只是爲了說明的方便而假設的名稱,並不是真的實有這種形相或現象;同樣,衆生也只是個假名,其實並無孤立自足的自性。

“須菩提,我講的解脫的智慧,是真而不妄、實而不虛的,它不是自欺欺人,也不是奇談怪論。須菩提,我所領悟的道理,既不是真實的,也不是虛假的。須菩提,假如菩薩的心執著於法相而佈施,就好像一個人走入了黑暗的地方,什麼都看不到。假如菩薩的心不執著於法相而佈施,就好像一個人有明亮的眼睛,在陽光下能夠照見到各種形色。

“須菩提,將來的世代,假如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夠信守、奉持、理解、讀誦這部經,我憑着廣大無邊的智慧可以判定,這樣的人能夠修成佛國,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

第十五品持經功德分

xūpútíruòyǒushànnánzǐshànnǚrénchūrìfènyǐhénghéshādě“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shēnbùshīzhōngrìfènfùyǐhénghéshāděngshēnbùshīhòurìfènyìyǐhé身佈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佈施,後日分亦以恆héshāděngshēnbùshīrúshìwúliàngbǎiqiānwànyìjiéyǐshēnbùshīruòfù河沙等身佈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佈施。若復yǒurénwéncǐjīngdiǎnxìnxīnbúnìqífúshèngbǐhékuàngshūxiěshò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chídúsòngwèirénjiěshuō持、讀誦、爲人解說。

xūpútíyǐyàoyánzhīshìjīngyǒubùkěsīyìbùkěchēngliá“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wúbiāngōngdérúláiwèifādàchèngzhěshuōwèifāzuìshàngchèngzhěshuōruò無邊功德。如來爲發大乘者說,爲發最上乘者說。若yǒurénnéngshòuchídúsòngguǎngwéirénshuōrúláixīzhīshìrénxījiànshì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爲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rénjiēdéchéngjiùbùkěliángbùkěchēngwúyǒubiānbùkěsīyìgō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dérúshìrénděngjíwèihèdànrúláiānòuduōluósānmiǎosānpútí德。如是人等,即爲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héyǐgùxūpútíruòyàoxiǎofǎzhězhuówǒjiànrénjiànzhò“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着我見、人見、衆shēngjiànshòuzhějiànjíyúcǐjīngbùnéngtīngshòudúsòngwèirénjiěshuō生見、壽者見,即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爲人解說。

xūpútízàizàichùchùruòyǒucǐjīngyíqièshìjiāntiānrénā“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xiūluósuǒyīnɡgōngyǎngdāngzhīcǐchùjíwéishìtǎjiēyīnɡgōngjìngzuòlǐ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爲是塔,皆應恭敬,作禮wéiràoyǐzhūhuāxiāngérsànqíchù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白話譯文】

“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子,爲了求取福德,早晨把恆河沙一樣多的自身性命來犧牲,中午又把恆河沙一樣多的自身性命來犧牲,下午再把恆河沙一樣多的自身性命來犧牲,這樣用百千萬億劫(量詞)的性命來佈施。假如另有一個人,聽到這部經典,便產生了貫通的領會,深信不疑,他的福德就比前面那個人還多,更何況抄寫、接受、讀誦、爲別人加以解說。

“須菩提,關鍵在於,這部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的功德。如來是爲那些發菩提心的人說的,爲那些追求最終解脫的人說的。如果有人能夠領會接受、讀誦,以教育的熱忱向大家解說,如來都清楚地看見並瞭解這個人,他會得到不可稱量、無邊無際、不可思議的功德。像這樣的人,就能像如來一樣具有無上正等正覺,就能擔負弘揚佛法的重任。反之,如果一個人樂於外道小法,就不免執著於我、人、衆生、壽者實際存在的見解,那麼,他就不能信守奉持、讀誦此經,並向他人宣說了。

“須菩提,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這部經典存在,所有的天、人、阿修羅等一切衆生都自然應該供養這部經典。因爲有經存在就等於有佛同在,有經之處相當於佛身之塔,所以大家都應對它尊重恭敬圍繞示禮,並以花香什物供養。”

第十六品能淨業障分

fùcìxūpútíruòshànnánzǐshànnǚrénshòuchídúsòngcǐjī“複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ruòwèirénqīngjiànshìrénxiānshìzuìyèyīnɡduòèdàoyǐjīnshìrénqīngjiàngù若爲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xiānshìzuìyèjíwèixiāomièdāngdéānòuduōluósānmiǎosānpútí先世罪業即爲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xūpútíwǒniànguòqùwúliàngāsēngqíjiéyúrándēngfóqiándé“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劫,於然燈佛前,得zhíbābǎisìqiānwànyìnuóyóutāzhūfóxījiēgōngyǎngchéngshìwúkōngguò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zhěruòfùyǒurényúhòumòshìnéngshòuchídúsòngcǐjīngsuǒdégōngdéyú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wǒsuǒgōngyǎngzhūfógōngdébǎifènbùjíyīqiānwànyìfènnǎizhìsuànshù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pìyùsuǒbùnéngjí譬喻所不能及。

xūpútíruòshànnánzǐshànnǚrényúhòumòshìyǒushòuchídúsò“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cǐjīngsuǒdégōngdéwǒruòjùshuōzhěhuòyǒurénwénxīnjíkuángluà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húyíbúxìnxūpútídāngzhīshìjīngyìbùkěsīyìguǒbàoyìbùkěsī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yì議。”

【白話譯文】

“還有,須菩提,假如有善男子和善女人信守奉持並且讀誦這部經典,但還是遭到別人的輕賤,那麼,說明這個善男子或善女子在過去罪業深重,本來應該墮入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因爲奉信這部經典,過去的罪業得到消除,只是被人輕賤,從此也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須菩提,回想無數無數劫以前,我在燃燈佛前,遇到了無數無數的佛,我都一一供養,沒有錯過任何一個。假如有人在未來,能夠信奉受持這部經典,那他得到的功德,和我供養無數無數佛的功德相比,我的功德還不及他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萬分之一、千萬分之一,乃至無法以任何數目、比喻來說明。

“須菩提,假如有善男子、善女人在久遠的未來,能夠受持讀誦這部經典,他所獲得的功德,我一旦一一細說,或許有人聽到,就會心裡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你應當明白,這部經的義理不可思議,受持讀誦這部經的果報也不可思議。”

第十七品究竟無我分

ěrshíxūpútíbófóyánshìzūnshànnánzǐshànnǚrénfāā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nòuduōluósānmiǎosānpútíxīnyúnhéyīnɡzhùyúnhéxiángfúqíxī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fógàoxūpútíshànnánzǐshànnǚrénfāānòuduōluósānmiǎosānpútí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xīnzhědāngshēngrúshìxīnwǒyīnɡmièdùyíqièzhòngshēngmièdùyíqièzhò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衆生,滅度一切衆shēngyǐérwúyǒuyízhòngshēngshímièdùzhěhéyǐgùxūpútíruòpú生已,而無有一衆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sàyǒuwǒxiàngrénxiàngzhòngshēngxiàngshòuzhěxiàngjífēipúsàsuǒyǐ薩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所以zhěhéxūpútíshíwúyǒufǎfāānòuduōluósānmiǎosānpútíxīnzhě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xūpútíyúyìyúnhérúláiyúrándēngfósuǒyǒufǎdéānòuduōluósā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miǎosānpútífǒ藐三菩提不?”

fúyěshìzūnrúwǒjiěfósuǒshuōyìfóyúrándēngfósuǒwúyǒ“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fǎdéānòuduōluósānmiǎosānpútí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8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慈悲心,化解來自外界的傷害第8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慈悲心,化解來自外界的傷害第21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3)第16章 不焦慮的活法:正見使人心靜,偏見使人焦慮(1)第12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1)第1章 自序:讀懂《金剛經》獲得不爲外界干擾的神奇力量第21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3)第6章 不焦慮的活法:心情煩躁時,馬上深呼吸(2)第16章 不焦慮的活法:正見使人心靜,偏見使人焦慮(1)第16章 不焦慮的活法:正見使人心靜,偏見使人焦慮(1)第15章 不焦慮的活法:生死的秘密(2)第26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3)第24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1)第9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平等心,看透人生的本來面目第9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平等心,看透人生的本來面目第23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5)第1章 自序:讀懂《金剛經》獲得不爲外界干擾的神奇力量第17章 不焦慮的活法:正見使人心靜,偏見使人焦慮(2)第13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2)第1章 自序:讀懂《金剛經》獲得不爲外界干擾的神奇力量第21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3)第1章 自序:讀懂《金剛經》獲得不爲外界干擾的神奇力量第10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1)第14章 不焦慮的活法:生死的秘密(1)第5章 不焦慮的活法:心情煩躁時,馬上深呼吸(1)第10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1)第17章 不焦慮的活法:正見使人心靜,偏見使人焦慮(2)第18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籠裡第10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1)第7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廣大心,從眼前的煩惱中解脫第17章 不焦慮的活法:正見使人心靜,偏見使人焦慮(2)第3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2)第21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3)第4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心,從專心吃飯開始第8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慈悲心,化解來自外界的傷害第14章 不焦慮的活法:生死的秘密(1)第9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平等心,看透人生的本來面目第1章 自序:讀懂《金剛經》獲得不爲外界干擾的神奇力量第23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5)第17章 不焦慮的活法:正見使人心靜,偏見使人焦慮(2)第17章 不焦慮的活法:正見使人心靜,偏見使人焦慮(2)第18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籠裡第13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2)第20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2)第6章 不焦慮的活法:心情煩躁時,馬上深呼吸(2)第26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3)第8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慈悲心,化解來自外界的傷害第14章 不焦慮的活法:生死的秘密(1)第25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2)第2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1)第10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1)第9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平等心,看透人生的本來面目第3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2)第11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2)第2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1)第1章 自序:讀懂《金剛經》獲得不爲外界干擾的神奇力量第25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2)第1章 自序:讀懂《金剛經》獲得不爲外界干擾的神奇力量第8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慈悲心,化解來自外界的傷害第18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籠裡第25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2)第18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籠裡第15章 不焦慮的活法:生死的秘密(2)第8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慈悲心,化解來自外界的傷害第2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1)第5章 不焦慮的活法:心情煩躁時,馬上深呼吸(1)第4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心,從專心吃飯開始第1章 自序:讀懂《金剛經》獲得不爲外界干擾的神奇力量第19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1)第7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廣大心,從眼前的煩惱中解脫第18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籠裡第14章 不焦慮的活法:生死的秘密(1)第5章 不焦慮的活法:心情煩躁時,馬上深呼吸(1)第20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2)第25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2)第2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1)第5章 不焦慮的活法:心情煩躁時,馬上深呼吸(1)第12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1)第4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心,從專心吃飯開始第14章 不焦慮的活法:生死的秘密(1)第2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1)第1章 自序:讀懂《金剛經》獲得不爲外界干擾的神奇力量第15章 不焦慮的活法:生死的秘密(2)第22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4)第9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平等心,看透人生的本來面目第13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2)第21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3)第9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平等心,看透人生的本來面目第12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1)第5章 不焦慮的活法:心情煩躁時,馬上深呼吸(1)第8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慈悲心,化解來自外界的傷害第23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5)第26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3)第7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廣大心,從眼前的煩惱中解脫第11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2)第12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1)第10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1)
第8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慈悲心,化解來自外界的傷害第8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慈悲心,化解來自外界的傷害第21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3)第16章 不焦慮的活法:正見使人心靜,偏見使人焦慮(1)第12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1)第1章 自序:讀懂《金剛經》獲得不爲外界干擾的神奇力量第21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3)第6章 不焦慮的活法:心情煩躁時,馬上深呼吸(2)第16章 不焦慮的活法:正見使人心靜,偏見使人焦慮(1)第16章 不焦慮的活法:正見使人心靜,偏見使人焦慮(1)第15章 不焦慮的活法:生死的秘密(2)第26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3)第24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1)第9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平等心,看透人生的本來面目第9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平等心,看透人生的本來面目第23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5)第1章 自序:讀懂《金剛經》獲得不爲外界干擾的神奇力量第17章 不焦慮的活法:正見使人心靜,偏見使人焦慮(2)第13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2)第1章 自序:讀懂《金剛經》獲得不爲外界干擾的神奇力量第21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3)第1章 自序:讀懂《金剛經》獲得不爲外界干擾的神奇力量第10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1)第14章 不焦慮的活法:生死的秘密(1)第5章 不焦慮的活法:心情煩躁時,馬上深呼吸(1)第10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1)第17章 不焦慮的活法:正見使人心靜,偏見使人焦慮(2)第18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籠裡第10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1)第7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廣大心,從眼前的煩惱中解脫第17章 不焦慮的活法:正見使人心靜,偏見使人焦慮(2)第3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2)第21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3)第4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心,從專心吃飯開始第8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慈悲心,化解來自外界的傷害第14章 不焦慮的活法:生死的秘密(1)第9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平等心,看透人生的本來面目第1章 自序:讀懂《金剛經》獲得不爲外界干擾的神奇力量第23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5)第17章 不焦慮的活法:正見使人心靜,偏見使人焦慮(2)第17章 不焦慮的活法:正見使人心靜,偏見使人焦慮(2)第18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籠裡第13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2)第20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2)第6章 不焦慮的活法:心情煩躁時,馬上深呼吸(2)第26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3)第8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慈悲心,化解來自外界的傷害第14章 不焦慮的活法:生死的秘密(1)第25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2)第2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1)第10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1)第9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平等心,看透人生的本來面目第3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2)第11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2)第2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1)第1章 自序:讀懂《金剛經》獲得不爲外界干擾的神奇力量第25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2)第1章 自序:讀懂《金剛經》獲得不爲外界干擾的神奇力量第8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慈悲心,化解來自外界的傷害第18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籠裡第25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2)第18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籠裡第15章 不焦慮的活法:生死的秘密(2)第8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慈悲心,化解來自外界的傷害第2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1)第5章 不焦慮的活法:心情煩躁時,馬上深呼吸(1)第4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心,從專心吃飯開始第1章 自序:讀懂《金剛經》獲得不爲外界干擾的神奇力量第19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1)第7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廣大心,從眼前的煩惱中解脫第18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籠裡第14章 不焦慮的活法:生死的秘密(1)第5章 不焦慮的活法:心情煩躁時,馬上深呼吸(1)第20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2)第25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2)第2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1)第5章 不焦慮的活法:心情煩躁時,馬上深呼吸(1)第12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1)第4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心,從專心吃飯開始第14章 不焦慮的活法:生死的秘密(1)第2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1)第1章 自序:讀懂《金剛經》獲得不爲外界干擾的神奇力量第15章 不焦慮的活法:生死的秘密(2)第22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4)第9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平等心,看透人生的本來面目第13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2)第21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3)第9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平等心,看透人生的本來面目第12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1)第5章 不焦慮的活法:心情煩躁時,馬上深呼吸(1)第8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慈悲心,化解來自外界的傷害第23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5)第26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3)第7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廣大心,從眼前的煩惱中解脫第11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2)第12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1)第10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