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百零一章 忠義立身呂奉先

bookmark

雒陽西郊,天色已然昏暗,天子、太后還有公卿們也都已經回城,一處涼亭內卻迎來了一道鬼祟的身影,其左顧右盼,彎腰屈膝,似是極恐被人發現。

“行蹤祟祟,讓吾如何相信汝等能助吾成事?”一道極不耐煩,充滿諷刺意味的聲音傳來。

循聲望去,卻見一名身高八尺有餘,體格健碩的男子正以雙手抱胸的姿勢斜倚在一根樑柱上,這人正是呂布。其神情似譏似嘲,只是額頭與臉頰上的青腫讓其顯得頗爲滑稽。

來者身高不足七尺,容貌短小,卻神情自若,對於呂布的譏嘲不以爲意,淡笑道:“卑下是爲貴人們做事的,自然要小心謹慎,卑下死不足惜,誤了貴人們的大事,那纔是大罪,希望尊駕也能明白這個道理。”

“你……”呂布勃然大怒,抄起身邊的馬槊指向那人,怒道:“吾翻手便可取汝狗命,汝焉敢如此無禮?”

“貴人也能翻手間讓尊駕成爲喪家之犬,尊駕何以敢如此跋扈?”

針鋒相對,呂布一時語塞,臉色青紅交加,進退兩難。

沉默了半晌,那人笑道:“話,要心平氣和才能談,尊駕以爲然否?”

有了臺階,呂布順勢收槍,抱拳尬笑道:“先生所言甚是,是布失禮了,九原呂布,字奉先,見過先生。”

“卑下鄭奇,一介小卒,無字之人,有辱呂君清聽。”言雖自鄙,卻神態自若,無半分卑下之情。

呂布甚爲好奇,問道:“先生如此膽色,言談舉止亦非凡俗,何以……”

鄭奇笑道:“出身卑鄙,蒙貴人不棄,方能於雒陽立足,呂君過譽了。”

呂布肅然起敬,他向來認爲自己是因爲出身不好,纔不能盡展才能,封侯拜將。如今見到鄭奇,頗有些感同身受,嘆道:

“出身……出身,似布與君,才能勝過某些庸俗之流何止百倍?卻只能碌碌終老,爲一下吏,何其不公也!”

“如今大好機會擺在呂君眼前,只需襄助貴人成事,以呂君之能,封侯拜將亦是常事。”鄭奇神情熱烈,以非常富有感染力的言語蠱惑道。若是李澈在此,恐怕腦海中立刻會蹦出兩個字“傳銷”。

呂布一開始也只是抱着一線希望而來,但見這鄭奇言談頗爲不凡,心中已是信了七分,拱手問道:“請先生教我。”

鄭奇微微眯眼,笑道:“董卓一介西涼鄙夫,卻窺伺公卿之權,行縱匪之實,罪在不赦。只是因爲車騎力保,方能苟活於世。

但大將軍、太傅、袁司隸等人無不對其咬牙切齒,痛恨至極;便是天子也知其野心,其遲早必遭清算。呂君如今與董卓走的太近了,難道不擔心被牽連進去?”

“先生是代表哪一方而來?”呂布心生警惕的問道。

鄭奇輕笑,不經意間從腰間露出一塊牌子,呂布瞳孔一縮,繼而大笑道:“先生何不早言,布亦深知卓心懷不軌,只是礙於被其欺瞞,上了賊船,如今回天乏術罷了。若有先生身後的貴人作保,布願爲朝廷除此奸賊,使社稷復安!”

“貴人亦知呂君心懷忠義,且才能卓著,才願意給呂君指一條明路。願呂君勿要辜負了貴人的一片仁心啊。”鄭奇對呂布的態度非常滿意,頷首笑道。

呂布肅然而立,深揖一禮道:“布素以忠義爲立身之本,除董賊以安社稷,此乃布之夙願,願君勿疑。”

鄭奇卻連連搖頭,失笑道:“不不不,董賊不過疥癩之患,不足爲貴人之憂,卑下提及董賊,不過是心憂呂君前程,呂君可莫要顛倒主次啊。”

呂布一驚,連忙告罪道:“是布失言了,有負鄭君美意,有誤貴人深意,鄭君勿怪。”

“無妨無妨,呂君亦是一腔忠心,奇豈會怪罪呂君?只希望呂君謹記今日誓言,當貴人有需之時,呂君能效仿絳侯與獻侯,行忠義之舉啊。”

聽見鄭奇將自己比作西漢開國功臣,絳侯周勃與獻侯陳平,呂布臉色激動的通紅,大聲道:“得鄭君此言,布雖死無憾。願提手中之槊,立不世之功!”

鄭奇笑道:“呂君弓馬嫺熟,英武絕倫,合該建功立業。

當年絳侯亦是以織薄曲爲生,常爲人吹簫給喪,後來一朝得遇高祖,方纔功業有成,雖伊尹周公,無復加矣。

愚以爲,如今得遇明主,呂君未來的功績,雖絳侯獻侯,無復加矣。”

一頂頂高帽子,砸的呂布暈頭轉向,活了三十多年,他還是第一次被人如此稱讚。

周勃陳平,那是一手保住劉氏江山的不世功臣;伊尹周公,那是如神話傳說一般的人物。

一想到自己被人比作這樣的英傑,呂布看着鄭奇,越看越順眼,胸中一口意氣,只覺得生出一種“士爲知己者死”的感覺。

哧哧的喘着粗氣,呂布臉色通紅的道:“請貴人與鄭君放心,布斷不會有負二位!”

“如此便好!”鄭奇輕輕頷首,轉頭看了看天色,笑道:“時辰不早了,奇要回城覆命,便就此別過了。”

呂布深揖一禮道:“那布便不送鄭君了。但有所命,鄭君差人來言便是,布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來日功成之時,布再大擺宴席,以謝鄭君!”

鄭奇也肅然回禮:“那大事便多賴呂君了,來日封侯拜將之時,還望呂君莫要忘了鄭某這貧賤之交啊”。

“苟富貴,必不忘!”

呂布目視着鄭奇的身影緩緩消失,轉身提槊上馬,心中豪情萬丈,忽的一陣夜風颳來,呂布生生打了一個激靈,熱血頓時去了三分,摩挲着下巴,心中若有所思。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線←★←★←★←★←★←

鄭奇,雒陽遊俠,少放蕩無行,後有所改,以言辭犀利、膽氣絕倫而聞於巷裡。

中平六年,奉太后之命往說呂布,以膽略使布敬服,布時誓以忠義,願爲君王效死

——《英雄記》

第二十九章 敲打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賞(下)第十章 憤怒第二百四十一章 勤王之名第五百八十四章 中原僵持(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馬韓第二百五十八章 會盟(下)第三百零四章 河南之變(上)第四百六十章 兗州初戰(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王府夜談(中)第六章 入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會盟(上)第九十五章 薅羊毛第五百一十章 皇權和士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旨(下)第五章 黨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肉湯與細作(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演(上)第二百八十章 辦學(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選擇(上)第七十三章 朝會第一百八十八章 愛諸將婦第四百八十章 暗流涌動(一)第三十五章 離經叛道第一百八十四章 楊鳳(上)第四百八十章 暗流涌動(一)第四十八章 何苗第二百三十章 終局(四)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匈奴之戰(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鄉賢與巨寇(上)第二十六章 臥雪堂第四百五十五章 別離第一百三十二章 奇謀第四百四十九章 進爵第三百七十六章 歷陽之戰(中)第四十二章 仁義第八十三章 贈劍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勢第四百八十六章 教化曹第四百一十二章 太史慈(上)第三百章 功利與道義第一百二十五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二百四十八章 羣雄起(下)第九十二章 決鬥第一百一十七章 情投意合第五百六十二章 月下傾訴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要亮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失道寡助第二百二十五章 兄弟(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破釜沉舟(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天子法駕第四百六十九章 肉湯與細作(下)第八十一章 權術第四百二十七章 少年天子(一)第五百章 演(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關中動亂(二)第二十章 包頭呂布第三百八十章 天下動盪第四百九十三章 退匈奴(七)第一百六十章 動亂(中)第三百九十章 勸學(下)第十八章 禁宮斥宦第十八章 禁宮斥宦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要亮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達成共識(第三更,求首訂)第四百五十章 改變(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當仁,不讓於師第四百零六章 說服(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父女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起(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插旗第一百三十四章 權柄第四百八十五章 暗流涌動(六)第三百二十七章 賞罰(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平衡(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常山之戰(三)(四千字大章)第二百零六章 常山趙子龍(下)第三百零三章 戰後雜事(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決斷(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虎之殤(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諜中諜第三百零二章 戰後雜事(中)第一百五十七章 亂起(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救命稻草(第二更,求首訂)第一百二十五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易陽縣(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速斷第二百七十七章 備戰第五十六章 決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才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才第五百六十一章 誘之以利(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渤海之戰(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忽悠(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宮變(上)第三百零三章 戰後雜事(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殘酷第七十三章 朝會第三百八十八章 決斷(下)
第二十九章 敲打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賞(下)第十章 憤怒第二百四十一章 勤王之名第五百八十四章 中原僵持(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馬韓第二百五十八章 會盟(下)第三百零四章 河南之變(上)第四百六十章 兗州初戰(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王府夜談(中)第六章 入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會盟(上)第九十五章 薅羊毛第五百一十章 皇權和士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旨(下)第五章 黨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肉湯與細作(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演(上)第二百八十章 辦學(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選擇(上)第七十三章 朝會第一百八十八章 愛諸將婦第四百八十章 暗流涌動(一)第三十五章 離經叛道第一百八十四章 楊鳳(上)第四百八十章 暗流涌動(一)第四十八章 何苗第二百三十章 終局(四)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匈奴之戰(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鄉賢與巨寇(上)第二十六章 臥雪堂第四百五十五章 別離第一百三十二章 奇謀第四百四十九章 進爵第三百七十六章 歷陽之戰(中)第四十二章 仁義第八十三章 贈劍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勢第四百八十六章 教化曹第四百一十二章 太史慈(上)第三百章 功利與道義第一百二十五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二百四十八章 羣雄起(下)第九十二章 決鬥第一百一十七章 情投意合第五百六十二章 月下傾訴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要亮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失道寡助第二百二十五章 兄弟(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破釜沉舟(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天子法駕第四百六十九章 肉湯與細作(下)第八十一章 權術第四百二十七章 少年天子(一)第五百章 演(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關中動亂(二)第二十章 包頭呂布第三百八十章 天下動盪第四百九十三章 退匈奴(七)第一百六十章 動亂(中)第三百九十章 勸學(下)第十八章 禁宮斥宦第十八章 禁宮斥宦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要亮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達成共識(第三更,求首訂)第四百五十章 改變(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當仁,不讓於師第四百零六章 說服(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父女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起(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插旗第一百三十四章 權柄第四百八十五章 暗流涌動(六)第三百二十七章 賞罰(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平衡(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常山之戰(三)(四千字大章)第二百零六章 常山趙子龍(下)第三百零三章 戰後雜事(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決斷(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虎之殤(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諜中諜第三百零二章 戰後雜事(中)第一百五十七章 亂起(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救命稻草(第二更,求首訂)第一百二十五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易陽縣(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速斷第二百七十七章 備戰第五十六章 決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才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才第五百六十一章 誘之以利(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渤海之戰(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忽悠(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宮變(上)第三百零三章 戰後雜事(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殘酷第七十三章 朝會第三百八十八章 決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