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分層

顧延章說睡就睡,幾乎話才落音,人就沒了動靜。

季清菱被他帶倒在牀上,陪着睡了一會,直到聽得耳邊的呼吸聲變得均勻,才慢慢地抽身出來。

她猶豫了一下,還是小心翼翼地給他把袍子脫了,因怕將人吵醒,只用帕子稍微幫着擦了擦手臉,就不再去折騰。

此時大下午的,太陽還未落山,外頭很是有幾分光亮。她彎腰穿了鞋,輕手輕腳將牀幔下了,又去關上窗,最後才撿起那包袱,關了房門,去得外間。

下頭小丫頭此時已經提了飯食進來,秋月也召了小廝,見得季清菱掩門出來,問道:“夫人,官人現下用不用水?”

季清菱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小聲道:“他睡了,莫去吵他。”

又對着小丫頭道:“且先送回廚房溫着罷,只是要叫她們今晚守一守。”

一旁的秋月連忙補道:“叫她們自己記了,等到月末報得上來,今晚守夜的一人補五十錢。”

一面說着,一面連忙去把季清菱手中包袱接了。

等到小丫頭應聲而去,主僕二人便去了隔壁廂房。

得了季清菱示意,秋月將手中包袱拆了。

當中裝得東西倒也不多,除卻幾卷書,便是一份摺子。

那書卷明顯是才裝訂起來的,看着邊角也好、紙頁也罷,俱是參差不齊,裡頭的字跡也各行各異,明顯不是顧延章的手筆。季清菱取來看了,其中全是記錄的數字跟各項術算結果,另有其餘推論,因用詞甚是生僻,一看就是就是水利相關。

於水事上頭,季清菱只比一竅不通略好一點而已,是以乍看上去,個個字都認識,可看了那些個數字並術算,簡直是兩眼發矇。

她把幾卷冊子放在一旁,另取了單出來的那一份摺子。

這摺子倒是顧延章的手筆,無論字跡、筆仗都十分明顯,當中說的是都水監中一名喚作“沈存復”的水工獻上了家傳的勘測水深、地勢高低之法,名叫“分層量堰法”,另有水工高涯在旁佐之,補全此法。

季清菱雖說不擅水事,可對於文字卻敏感得很,只略看了幾句,便察覺出這一份奏摺當中風格的變化。

奏疏乃是奏事,既不同於華彩文章,也不同於雄辯之辭,遣詞造句自然會更樸實、簡潔,可比起往日的奏章,今日顧延章寫就的這一份,卻顯然更爲囉嗦。

他並未用半點水事詞語,幾乎全用的白話,將那“分層量堰法”從頭到尾解釋了一遍,遇得有些複雜的地方,甚至還用了類比的辦法。本來五百字能說清楚的東西,這一回,足用了千字,才堪堪講完。

季清菱一見得這文法,心下已是瞭然。

是了,當今垂簾的乃是楊太后,並非從前熟於政事的太皇太后,在位的也不是趙芮,而是小皇帝趙昉。

寫給這二人看的東西,自然不能同以前一樣。

可即便是這樣清晰的話語,又是由顧延章親自擬寫,季清菱認真細看了兩遍,竟還是不太明晰其中意思。

她想了想,把那奏章給了秋月,道:“你且看一看,有無不懂之處。”

秋月接了,坐在椅子上認真看了許久,復才擡頭道:“夫人,我實是不太懂。”

又問道:“看倒是看懂了,說是汴渠之外另有從前水渠,因汴河變道,那水渠早已不再用,便要將汴河中水連通於此,再攔腰築壩堰,量兩處高低之差別。”

她指着奏疏上的一段文字,問道:“可爲何這許多處之差別累加起來,就是兩地之差別?這道理,我弄不明白。”

季清菱點了點頭,道:“我也有此疑問。”

她術算其實學得不差,雖是對數字並不太敏感,可好在細心,看賬本也好,算數也罷,幾乎沒有遇到過太大的難題。

然而看得這樣一份奏章,竟是看了兩回,還是看不明白。

這並非顧延章解釋得不清楚,相反,他已經把來龍去脈說得很清晰,然而在季清菱、秋月兩人這般並無概念的人看來,始終如同眼前罩了一層紗一般,看不清其中底細。

因恐是自己同秋月兩個理解有差,季清菱又把秋爽、秋露兩個尋了過來,另尋了松香。

幾人都說自己看懂了,可一般也是不通其中道理。

既非個例,足以說明問題。

裡頭顧延章還在休息,也不好去將他叫醒,季清菱想了想,道:“既是如此,咱們便試着對照它這法子而行,看是個什麼情況。”

奏章中說得甚是明白,雖是不知其理,可要照做,並無半點困難。

此處尋不得溪流小河,用磚塊來疊累,也十分麻煩,想起早間吃的炊餅,季清菱索性吩咐道:“廚房是誰做炊餅的?取了面來,便在此處以面和水來做吧。”

一時小丫頭下去尋了做白案的王廚娘來,又有人去將長尺洗得乾淨了,自外頭拖了幾張桌子過來,拼成一條極長的大桌。

廚娘手腳極快,這一邊桌子才拼好,上頭用絲瓜幹瓤擦得乾淨,再用開水燙了,桌面還未怎的幹,她那一處的麪糰已經揉好了一大光盆。

顧延章帶回來的包袱裡頭有汴渠走勢圖,雖說不太精細,卻能囫圇看得個大概。

不過此時倒是暫且不需要這個,既是隻拿來驗看其中道理,季清菱便叫人將麪糰捏成了一條筆直的、對半劈開的竹竿模樣,那麪糰一條白白長長的,當中凹陷,仿着溝渠而造,另又捏了一條更小的凹面長棍放在一旁。

按着奏章當中的說法,因汴渠有舊水道,水道乃是就在現行水渠不遠旁,如若要勘測上善門至泗州兩地地勢之差,只用將汴渠分爲許多段,就在一旁的舊水道當中築出許多臺階一樣層層上下的堤堰,屆時將汴渠之水引灌入其中,令其相通。等到水勢相平,就在河水邊緣即將乾涸之處,又做一階堤堰,用來量測兩處堤堰的上下水面高度,便是這兩段的地勢之差。

第四百二十一章 爭產第四百八十三章 便宜第六百七十章 異想第六百六十六章 管轄第四百一十八章 隕落第一百三十二章 問話第六十二章 考量第三百四十四章 寺廟第十九章 拿捏第七百八十八章 事與第二百七十三章 婦人第四百六十三章 認出第四百四十二章 爭執第九百三十九章 麪皮第六百七十三章 銀糧第三百六十章 閉門第六百一十八章 半成第二百一十三章 嘀咕第五百五十五章 奔走第六百七十五章 陪伴第三百零九章 快慢第八百零二章 復問第七百二十五章 勸和第二百八十四章 宣揚第五百一十二章 撲面(補更)第七百七十三章 命喪第六百五十六章 兩難第一百九十八章 驚醒第七百八十五章 道謝第六百一十六章 偶遇第二百二十一章 先後第七百章 尋藥第七百五十章 再遇第三百四十三章 無鹽第四百零二章 探究第二百二十章 再逢第八百章 見機第二十章 以退第一百九十八章 驚醒第四百六十九章 陰取第六百三十七章 爭執第九百四十二章 屈伸第三百五十章 捷徑第四百一十六章 糕點第五十章 心儀第五百三十七章 目的(補更)第八百三十五章 授課第八百八十六章 引薦第三百二十三章 減肉第二百九十四章 教琴第五百章 插手第七百二十四章 開口第六百八十六章 問詢第六百四十七章 遇見第九百三十九章 麪皮第五百一十三章 追擊第五百八十三章 調理第二百五十六章 整理第六百九十六章 回京第七百零八章 偏頗第八百零八章 暴露第七十三章 章程(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關撲第四百五十三章 突變第四百二十二章 探究第五百九十七章 濟民番外 授課(中)第七百六十八章 鬱郁第七百三十章 歪打第九百四十五章 生意番外 認錯(全文完)第五百一十二章 撲面(補更)第一百二十三章 提前第五百二十九章 整頓第三百九十八章 準備第二百五十六章 整理第三百三十七章 復見第二十八章 閱卷(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問話第六百六十八章第四百四十一章 被動第四十一章 射賽第四百六十二章 重遇第四百八十三章 便宜第四百三十三章 假如第五百一十六章 思退第五百八十五章 晚飯第七百零一章 謀算第五百三十三章 再次(補更)第二百六十八章 接風第六百四十八章 議事第四百五十五章 私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背後第六百六十五章 外出第八百二十五章 不悅第九百五十一章 通渠第三百二十八章 去向第二百九十六章 隱患第四百零四章 彈劾第九百一十九章 省工
第四百二十一章 爭產第四百八十三章 便宜第六百七十章 異想第六百六十六章 管轄第四百一十八章 隕落第一百三十二章 問話第六十二章 考量第三百四十四章 寺廟第十九章 拿捏第七百八十八章 事與第二百七十三章 婦人第四百六十三章 認出第四百四十二章 爭執第九百三十九章 麪皮第六百七十三章 銀糧第三百六十章 閉門第六百一十八章 半成第二百一十三章 嘀咕第五百五十五章 奔走第六百七十五章 陪伴第三百零九章 快慢第八百零二章 復問第七百二十五章 勸和第二百八十四章 宣揚第五百一十二章 撲面(補更)第七百七十三章 命喪第六百五十六章 兩難第一百九十八章 驚醒第七百八十五章 道謝第六百一十六章 偶遇第二百二十一章 先後第七百章 尋藥第七百五十章 再遇第三百四十三章 無鹽第四百零二章 探究第二百二十章 再逢第八百章 見機第二十章 以退第一百九十八章 驚醒第四百六十九章 陰取第六百三十七章 爭執第九百四十二章 屈伸第三百五十章 捷徑第四百一十六章 糕點第五十章 心儀第五百三十七章 目的(補更)第八百三十五章 授課第八百八十六章 引薦第三百二十三章 減肉第二百九十四章 教琴第五百章 插手第七百二十四章 開口第六百八十六章 問詢第六百四十七章 遇見第九百三十九章 麪皮第五百一十三章 追擊第五百八十三章 調理第二百五十六章 整理第六百九十六章 回京第七百零八章 偏頗第八百零八章 暴露第七十三章 章程(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關撲第四百五十三章 突變第四百二十二章 探究第五百九十七章 濟民番外 授課(中)第七百六十八章 鬱郁第七百三十章 歪打第九百四十五章 生意番外 認錯(全文完)第五百一十二章 撲面(補更)第一百二十三章 提前第五百二十九章 整頓第三百九十八章 準備第二百五十六章 整理第三百三十七章 復見第二十八章 閱卷(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問話第六百六十八章第四百四十一章 被動第四十一章 射賽第四百六十二章 重遇第四百八十三章 便宜第四百三十三章 假如第五百一十六章 思退第五百八十五章 晚飯第七百零一章 謀算第五百三十三章 再次(補更)第二百六十八章 接風第六百四十八章 議事第四百五十五章 私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背後第六百六十五章 外出第八百二十五章 不悅第九百五十一章 通渠第三百二十八章 去向第二百九十六章 隱患第四百零四章 彈劾第九百一十九章 省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