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紅鸞

金鑾大殿之上,大秦羣臣肅立,人人臉上皆有肅穆振奮之色。

在這大秦論事正殿之上,接見蜀國降君,這無疑是一個讓大秦君臣皆感自豪自傲的日子,征服者居高臨下,被征服者拜服於地,這滿朝羣臣,誰又能抑制住心中的異樣,有的人更是覺得,能在有生之年,見此盛景並參與其中,這一世就不算白活的。

而已然身爲首輔的同門下平章事李圃更是臉色潮紅,如飲美酒,本來自楊感卸任離朝,四朝老臣一旦離去,身爲繼任者的他身上的膽子可是不輕,威望不足,楊感門生故吏也多有刁難不服之心。

而這又非是什麼政爭,而是純粹的官員交接之下,產生的那些理所當然的糾葛,還好的是楊感自卸任以來,便一直閉門謝客,誰也不見,獨獨是他前去拜見,卻被延請入府,做了一番長談。

這般作態,着實讓他對老相爺感激不盡,也正因如此,才少去了許多的麻煩,不過就算如此,中書省內,關於自己所陳蜀中官制,地域劃分等事,也是屢遭批駁,在蜀中施行之期也是一延再延,讓他疲於應付之餘,也感到了老相爺那若有若無的影響就好像一座大山,不但壓在幾位參知政事的頭上,也攔在自己的前面,好似無法翻越一般。

而他運氣也是真的好,恰於此時,卻迎來了大秦自開國以來,最大的一場盛事,這無形之中,也就使宰輔交接,承上啓下的關節顯得並不是那麼引人注目了,對於李圃來說,無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而也正是蜀地,給了他一個施展手段餘地,若能治平蜀中,那他這個位置也就穩如泰山,不然的話,什麼也是休提。

其實歸根結底,也正是如此變局,纔有施展才華手段的機會,不然也不過是循之舊例,安穩的走下去罷了,對於一國首輔來說,不得不說,卻也太平庸了些。

趙石站於殿下,一身嶄新的羽林中郎將官服,腰佩金魚袋,外罩薄甲,明晃晃的,分外引人注目,左右羣臣,目光也都不時瞄過來,就像是一羣學者對着一隻新發現的物種,作出審視評估,卻沒有多少善意和敵意在裡面。

作爲京中諸軍最高武官,上朝議事這個節目已能堂堂正正的參與,不須再下旨意,或是等候傳召。

而其站殿的位置,比之大多數人卻還要靠前的多,上首的不過寥寥數人,幾位尚書,中書省,樞密院的幾位重臣罷了,連御史臺的首腦,大理寺卿正,各部侍郎等人物,有的與他並列,多數則都在他的下首站着,可見,一聲大將軍不是白叫的。

而站在一羣最年輕的也已年過不惑的朝堂重臣中間,身材又是那般的雄壯,便如萬綠從中一點紅般的醒目,也那怪會如此引人關注了。

趙石渾身有些不自在,瞅了瞅前後左右,心裡到是泛起個不相關的念頭出來,難怪這些大人們手裡人人舉着個牙板,要是大家夥兒都這麼幹站着,怕是手都不知往哪裡放了吧?

再看看各人都是一副恭敬模樣,鼻觀口口觀心的,但眼珠子卻四處亂瞄,就好像臨到考試,卻什麼都不會,準備着抄襲的壞學生,賊眉鼠眼之處,可與他們那擺出來的架勢一點也不相干。

想到這個,嘴角微翹,不由流露出幾許笑意,都說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誰又知道,這些位高權重的大人們會流露出這麼一副做賊般的樣子呢?

“皇上駕到。”

太監那尖利而又獨特的聲音迴盪在空蕩蕩的大殿之中,震的人耳朵嗡嗡直響,連回音都出來了的,羣臣呼啦啦一下跪倒一片,接下來,大殿上除了越來越清晰的腳步聲,就再也沒旁的響動了。

這種刻意營造出來的威嚴真的很恐怖,只看電視劇的現代人根本無法想象那種鋪天蓋地般壓過來的氣勢,不過經歷過這種場面的趙石只覺着大殿上有些陰森森的,比起身處滿布殺氣的千軍萬馬之中,這樣的威嚴和氣勢卻別有一番奧妙和不同。

“諸卿平身。”

景帝李玄謹的聲音響起,中正平和,底氣十足,爲這氛圍又添了些註腳,接着便是羣臣山呼萬歲,起身肅立。

趙石擡頭掃了一眼,上邊景帝已經坐定,身後站着幾個太監宮女,手裡都拿着傢伙什,趙石也不知那些都是幹什麼用的,而龍椅的旁邊,皇長子李全壽束手站在那裡,穿着明黃色的袍服,和景帝李玄謹的比起來,看上去花樣有些簡單,就像是情侶服,也虧是他眼神兒好,要不然離那麼遠,還不一定看得清皇帝和皇長子李全壽的臉,也可見,這距離設計的真是不近。

說到設計,這宮殿設計的也分外奇妙,即便離的不近,但皇帝的每句話都好像響在耳邊,清晰的很,所以說話並不費多少力氣。

當然,這個時候大殿之上的人卻沒一個有趙石這等的閒情雅緻,今日早朝的重頭戲纔是大家關注的中心。

“宣蜀王孟氏上殿……”

“宣蜀王孟氏上殿……”……

一聲連着一聲,像接力般傳了出去。

等了足有半盞茶的功夫,那邊一個白髮蒼蒼的老頭兒才挪進來,進到大殿,旁人還沒說話,老頭就已經顫巍巍的跪了下來,頭幾乎都快埋地裡去了。

“罪臣叩見大秦皇帝陛下。”

只聽這一聲,趙石已經冷冷的轉過了頭,再不去看那人一眼,這樣一個人,居然就是蜀中千里江山曾經的主人,還一當就是幾十年,怨不得大秦一旦入蜀,便勢不可擋,不用數月,就殺到了都城所在。

君王若此,還有什麼可說的?這血脈承襲的帝王之制,還真的是不靠譜的很,趙石這裡開始胡思亂想。

而失望的人也絕非一個兩個,頗有些人覺着,這蜀中君王未免太……實在沒有一點爲人君者的氣度和風範,即便……即便是降了,當也不能如此啊……

所謂期望越高,則失望越大也就是如此了,本來覺着兩位君王對坐而談,可以傳爲一時佳話的場面,竟然成了這般,大多數人都在心裡搖頭嘆息,蜀國亡的果然不冤……

不過也有些聰明之人覺着,蜀王如此作態,到也算是不錯的保身之道,若真的從容自若,弄得看似雄才大略的,才真的是取死之道呢,至於說什麼臥薪嚐膽之類的故事,卻無一人會那般去想的了……

“蜀主不必如此,來人,賜坐。”……

景帝與蜀主的對答也顯得波瀾不驚,一個平和溫厚,一個謙卑到了極點,也激不出什麼火花出來,到了最後,景帝命人當庭宣旨。

封蜀主孟氏爲蜀國公,賜府邸一座,金銀綢緞以及奴僕等若干,賜位雖只蜀國公,但待遇上,卻是按照王爺的規制來給的,而隨行來的蜀臣,也都各有封賞,可謂是寬厚到了極點,不過誰都明白,蜀國公此生定然是終老長安,再回不去蜀地了的,而對於一位君王來說,去國他鄉,終老異地,悲哀悽涼之處也就不必多說了。

果然,不過兩年,蜀主便逝於長安,後由其子孟信襲蜀國公位,後蜀中漸定,又逢有新政,蜀國公到蜀主孫兒一輩,已然成了蜀侯,其後不出十年,又有削爵旨意下,將其一脈爵位中的蜀字也去了。

孟氏一脈漸漸泯然衆人,又過數代,終於斷絕,此爲後話,這裡暫且不提……

下朝時,趙石跟兵部尚書李承乾打了個照面,兩人勾心鬥角的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正面遇上卻還是頭一回兒,兩人品級現在已是一般,實權卻有天壤之別,但論起爵位來,卻又是趙石佔着很大優勢。

兩人相遇,都沒說話的慾望,李承乾笑眯眯的,眼神卻很冷,瞅了趙石一眼,昂着頭便走在了趙石前面去了,趙石微微冷笑,卻是停住了腳步,這樣的情景自然落在不少人眼中,都是心中暗笑,這兩人之間的不合卻已經好像開始漸漸擺在明面上了呢,你看,連虛與委蛇都不願意做了。

不過這時背後卻有一隻粗糙的大手拍在了趙石肩膀上,趙石回頭,卻是立即行禮,“趙石見過魏王殿下。”

魏王看上去老了許多,四十多歲的人,鬢角間已見零星風霜,不過一張刀疤縱橫的臉上,氣色到是不錯,眼神遠不如當初率領千軍萬馬時那般鋒芒畢露,透出幾許滄桑和事故出來。

不過笑聲卻依舊爽朗豪邁,也不顧周圍落在身上的目光,朗聲笑道:“好小子,果然有些本事,帶的一手好兵。”

趙石抿了抿嘴脣,也笑答道:“比之王爺當年,趙石可還差的遠呢。”

魏王李玄道哈哈大笑,卻是點頭道:“這話本王愛聽,若是本王還能領兵上陣,這平蜀之功可就輪不到你小子了。”

“不過你小子也別得意,那蜀王恁也窩囊,勝了也是沒趣兒,你小子斷不可驕傲自滿纔是。”

“王爺說的是,不過打仗這事,敵手越弱,豈不越好?也總能少些傷亡不是?”趙石微微刺了他一句。

魏王李玄道眼珠兒轉了轉,笑容不減反增,用力拍了趙石肩膀一下,“你這心腸到好,不過善戰者,無赫赫之功,你要學的還多着呢……若是有膽,到我魏王府,陪本王飲上幾杯,本王老了,卻連個說話的人都沒了,他奶奶的……”

說完轉身就走,一點拖泥帶水的意思都沒有,旁若無人間,背影卻總難免蕭瑟之感。

趙石有些摸不着頭腦,心道,這位王爺莫不是瘋了?什麼時候和他趙石就到了這麼不見外的地步了?他自己怎麼不知道?

旁邊眼光灼灼,趙石心中一凜,也只有苦笑,這些皇家的人物啊,總能弄出些幺蛾子出來,他要是真的蠢的去魏王府喝酒,才叫見了鬼了呢,於是,頂着一腦袋的問號出了皇城,頭一次上早朝,實在談不上什麼順與不順……

之後早朝,他都以傷勢未愈高了假,而他晉升羽林中郎將的事情終也傳了開來,旁人的議論到也罷了,但杜山虎等人卻都聚了來,有的臉色陰沉,有的激憤非常,反正心情沒一個是好的。

對於這個以他爲中心,漸具雛形的京軍派系來說,這無疑是個不怎麼好的消息,羽林中郎將是怎麼回事,大家都清楚,衆人都有這樣那樣的擔憂,這個也在情理之間,而衆人最擔心的是什麼,趙石也明白。

無非就是這是不是失了聖寵,之後大家夥兒又該何去何從?羽林左衛沒了趙石轄制,是不是又會回到從前?

作爲這些幾乎都是趙石一手提拔起來的軍中將領來說,前程在趙石升任羽林中郎將哪一刻起,就好像灰暗了下來,像是段從文這樣的,已經開始想到自己會就在都尉這個位置上,終老京軍的可能了。

而大理寺那邊傳來的消息也好似證明了這些猜測,臨江伯李任權案審結,本來擬的是斬刑,但呈上去之後,據說景帝親口改爲削職爲民,永不敘用,這差距就有些大了。

對於朝臣來說,吳寧,李任權兩人之事,充分表明了皇帝陛下寬仁的一面,與此同時,又敲打了軍中將領,尤其是臨江伯李任權,那可是伐蜀時立下了大功之人,轉眼間,只因一念之差,就差點掉了腦袋,此中的意味,可夠人琢磨的。

但對於杜山虎等這些趙石心腹將領來說,這卻是個壞到不能再壞的消息,若是李任權能斬立決,還能說明大帥在陛下心目中的分量並未有什麼變化,但現在卻只是削職爲民,是不是……

不用細表,心裡有事的人自然想的多,也是情理中事。

趙石這裡婚期將近,卻還要安撫這些心腹,不免有些焦頭爛額,不過總算是熬到了婚慶來臨的好日子。

這天一大早,天還沒亮,整個得勝伯府就已經沸騰了起來,下人們開始忙裡忙外,趙石這邊也閒不下來,一邊穿戴,一邊還有人在旁邊嘮叨着些細節和流程。

結婚這事,自古以來就是個辛苦活兒,不管你娶的是誰,都說金榜題名日,洞房花燭時,能和金榜題名並列,你想想吧,得多受重視?上次趙石娶正妻的時候,就累的吐血,後來還大病了一場,這一次嘛,也輕省不到哪裡去。

天色還黑濛濛的,趙石就已經帶人從府邸出來,披紅掛綵的一副新郎官兒模樣,騎着同樣零碎掛了一身的高頭大馬,去接新娘子了。

到了地方,李金花這裡也彷彿換了個樣子,青磚綠瓦,灑掃一新,見了長長的迎親隊伍,這裡立即鑼鼓喧天,吹吹打打,比迎親隊伍這邊弄的還響亮。

門外,一順的站着十幾個,大頭的一臉笑容,雖然有些僵,但不細看你是看不出他不情願的,非是旁人,正是李敢當長子李成顯是也,旁邊跟着兩個兄弟,趙石都沒見過,李成義更是不見蹤影。

而剩餘的,待得來到近前,李成顯介紹了一番,卻是李嚴蓄,李嚴祿府上的子侄兄弟,見到趙石,都是恭敬的抱拳問好,他們臉上的笑容就比李成顯三個好看多了,顯然都是自願前來,不是被逼的。

略略說上幾句,李金花穿着一身大紅的衣裙,頭上蒙着蓋頭,帶着比趙石多幾倍的零碎,從裡面讓人扶着姍姍而出。

“新娘子上轎嘍……”

隨着唱禮的一聲嚎啕,炮竹噼裡啪啦的一陣大響,鼓樂齊鳴,趙石也滿面春風的上了馬,兩家合作一處,隊伍更行龐大了幾分,拖着長長的尾巴,迤邐往長安而來。

一路也不用細說,隊伍浩浩蕩蕩的回到了得勝伯府,這一來一回,已是時近正午,世間把握的剛剛好。

入門之禮過後,就是拜堂正禮,鬧騰了足有多半個時辰,纔將新娘子送入洞房,和上次什麼都不懂不同,趙石這回卻是在洞房裡留了一會兒,吩咐人在洞房裡先就擺上了些吃食。

然後悄聲跟李金花道:“餓了就先吃些,不用管那些臭規矩,你是將軍,拿出膽子來……”

蓋頭下面傳來低笑聲,卻是擡手推了推他,“曉得了,你……你不用管我,你的傷還沒好利落,不要多飲。”

趙石嘿嘿一笑,握了握李金花的手,這纔出了洞房,而外面院落之間,賓客已然來了不少,而新娘子已然迎了回來,拜堂已過,接着就是開席宴客了……

第743章 爭執第446章 關城第820章 天妖第921章 死戰(四)第978章 使者第1383章 談商第748章 攻城第957章 幕僚第846章 暴起第516章 雲涌(十六)第1334章 款待第1224章 豪情第1391章 膨脹第367章 決定第1375章 烏澤第87章 清明第429章 遊園(二)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七百零五章 亂子五第529章 艱途(五)第1251章 陸相(二)第265章 拜訪(三)第385章 狂戰(一)第627章 衆謀第115章 遷陵第1088章 終結(一)第1551章 大軍第246章 故人第110章 夜宴(一)第592章 自污(二)第570章 重傷第441章 遊園(四)第139章 來訪(二)第1350章 綢繆第338章 遇敵(三)第483章 金州第11章 明晰第749章 攻城(二)第1277章 右路第535章 小勝第1134章 晚間第1069章 敬酒第378章 豪傑(二)第369章 決定(三)第957章 幕僚第714章 無題第1394章 交底第737章 退兵第1518章 卷 終第128章 選擇第399章 獎懲(四)第994章 戰前第1244章 西涼(八)第589章 大將第1408章 商人第581章 戰後(二)第1424章 相交第1093章 終結(完)第1174章 宮飲第353章 祝壽(三)第1470章 稱病第649章 偶遇第1537章 女人第455章 驚變第941章 刺殺第255章 變起(一)第1075章 分封第1105章 商人(八)第847章 百態第1218章 無力第1396章 敵人第969章 主帳第1418章 流放第1418章 流放第745章 春來第825章 樞密第178章 壽筵(五)第1100章 頒賞第465章 突然第174章 壽筵(一)第1290章 教誨第743章 爭執第1391章 洛陽第297章 先鋒第1117章 盟約(十二)第729章 決斷(一)第1431章 冷漠第1434章 縱談第1253章 突擊第798章 見駕(四)第954章 自薦第1065章 戰歌第345章 入山第982章 聯姻第116章 對策第1180章 追問第762章 歸人第335章 消息第1184章 事多第1292章 大案第744章 決議
第743章 爭執第446章 關城第820章 天妖第921章 死戰(四)第978章 使者第1383章 談商第748章 攻城第957章 幕僚第846章 暴起第516章 雲涌(十六)第1334章 款待第1224章 豪情第1391章 膨脹第367章 決定第1375章 烏澤第87章 清明第429章 遊園(二)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七百零五章 亂子五第529章 艱途(五)第1251章 陸相(二)第265章 拜訪(三)第385章 狂戰(一)第627章 衆謀第115章 遷陵第1088章 終結(一)第1551章 大軍第246章 故人第110章 夜宴(一)第592章 自污(二)第570章 重傷第441章 遊園(四)第139章 來訪(二)第1350章 綢繆第338章 遇敵(三)第483章 金州第11章 明晰第749章 攻城(二)第1277章 右路第535章 小勝第1134章 晚間第1069章 敬酒第378章 豪傑(二)第369章 決定(三)第957章 幕僚第714章 無題第1394章 交底第737章 退兵第1518章 卷 終第128章 選擇第399章 獎懲(四)第994章 戰前第1244章 西涼(八)第589章 大將第1408章 商人第581章 戰後(二)第1424章 相交第1093章 終結(完)第1174章 宮飲第353章 祝壽(三)第1470章 稱病第649章 偶遇第1537章 女人第455章 驚變第941章 刺殺第255章 變起(一)第1075章 分封第1105章 商人(八)第847章 百態第1218章 無力第1396章 敵人第969章 主帳第1418章 流放第1418章 流放第745章 春來第825章 樞密第178章 壽筵(五)第1100章 頒賞第465章 突然第174章 壽筵(一)第1290章 教誨第743章 爭執第1391章 洛陽第297章 先鋒第1117章 盟約(十二)第729章 決斷(一)第1431章 冷漠第1434章 縱談第1253章 突擊第798章 見駕(四)第954章 自薦第1065章 戰歌第345章 入山第982章 聯姻第116章 對策第1180章 追問第762章 歸人第335章 消息第1184章 事多第1292章 大案第744章 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