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6章 替身之謎

bookmark

張鉉暗忖,原來他姓竇,隋末姓竇的名人有哪些,張鉉思索一圈,卻只想到李淵之妻竇夫人以及河北天王竇建德,顯然都和眼前這個老者無關,或許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儒。

張鉉收回了思緒,笑道:“如果把中央朝廷比做一隻飛鷹,那麼關隴和河北就是飛鷹的兩隻翅膀,自古得關中得天下,得河北者得中原,只要牢牢掌握住這兩片戰略要地,不管天下再亂,中央朝廷就不會輕易動搖,要穩固關中,就必須控制住隴右和河西,要穩固河北,就必須控制遼東,這也是曹操在滅掉袁氏後,再打遼東的根本原因。”

張鉉差點舉例明朝失去遼東的後果,好在他反應及時,硬生生咬住了舌頭。

老者沉思片刻道:“你的意思是說,今上攻打高句麗的目的是爲了控制遼東,最終是爲了穩固河北?”

“正是這個原因,竇公沒有發現嗎?當今天子即位後首先對吐谷渾開戰,收復河湟、鞏固隴右,不就是爲了保證關中的穩定嗎?然後再掉頭向東,高句麗野心勃勃,已有暗圖遼東之意,若遼東失守,河北必不穩,河北不穩則會動搖國本,所以高句麗戰役不得不打。”

“可是河北有這麼重要嗎?如果是這樣,當今天子爲何不直接定都幽州,卻定都洛陽?”

張鉉暗暗嘆了口氣,他不知該怎麼說,從秦朝開始的兩千年曆史,前一千年是關隴長安的時代,可後一千年,就是河北北京的時代,沒有關隴和河北的支撐,何談大一統?”

老者笑了起來,捋須讚道:“我只是和你開個玩笑,我怎麼可能不知道河北的重要性呢?你說得非常好,請問公子尊姓大名?”

“在下河內張鉉!”

........

王伯當坐在一間小屋裡已經等了快半個時辰,會主始終沒有召見他,想到張鉉還在那邊等候,王伯當有點煩躁不安,負手走到小院花徑內來回踱步。

這時,王伯聽見腳步聲,急忙回頭,卻見一名年輕男子走了進來,只見他年約二十六七歲,身材瘦高,皮膚白皙,雙眼細長,頜下留一縷長鬚,眉眼之間顯得十分精明。

這名男子長得很像李密,不過要比李密年輕一點,瘦一點,氣質也比較文弱,書卷氣較重,沒有李密那種英武之氣。

王伯當和他很熟,連忙上前行禮道:“建成,什麼時候回洛陽的?”

“三天前和父親一起回來述職,父親要去太原任職了。”

這名年輕公子叫李建成,是唐國公李淵的長子,他沒有出仕,一直跟在父親身邊幫父親做事,但同時也在武川府掛職當博士。

李建成笑問道:“伯當好像等了很久吧?”

王伯當嘆口氣,“是啊!老爺子也太不給我面子,居然晾了我半個時辰。”

“不怪他,聽說是長安來人了。”

“哦——”王伯當這才醒悟,難怪見不到老爺子,原來是長安那邊來人了。

“是你父親來了?”王伯當試探着問道。

“不光是我父親,獨孤家主也來了!”

王伯當心中驚訝,這是發生了什麼事?連極少出門的獨孤家主也來洛陽了,難道是因爲楊玄感兵敗嗎?

“我們下次再細談,父親找我有事,我先去了。”李建成行一禮,轉身便快步離去了。

王伯當站在一簇花團前,他腦海裡卻想到了李密,恐怕不僅僅是楊玄感兵敗,更重要是李密之死打亂了武川府的計劃。

就在這時,一名小童快步走來,向王伯當施一禮,“王教員,會主請你過去。”

王伯當精神一振,等了半個時辰,老爺子終於肯見自己了。

王伯當跟着小童走進內宅,兩人進了一間大院,院子裡站着四名武士,握刀而立,一動不動,就像四座石雕一般。

小童帶着他走進一座三層樓的大門,卻沒有上樓,而是走到最裡面的一扇石門前。

小童向石門旁的武士舉起一面銀牌,對王伯當道:“會主在裡面等候,王教員請吧!”

這扇神秘的石門王伯當三年來只進過一次,這裡纔是武川書院真正的禁地,擅闖者格殺勿論,書院就是爲了掩飾它的存在。

王伯當走進了石門,石門悄然關閉,裡面是一條長長的青石走廊,兩邊壁龕裡放着油燈,使走廊的光線顯得有點昏暗陰森。

他快步走過青石長廊,又走上幾級石階,進了另一座樓的大堂,這座樓完全是用青石砌成,沒有窗戶,中間是一丈方圓的天井,陽光從天空直射下來,照亮了寬敞空曠的大堂。

天井正中的石臺上放着一隻巨大青銅鼎,青銅鼎上鐫刻着三個筆力蒼勁的纂字:‘武川府’。

王伯當面色凝重,跪在青銅鼎下重重磕了三個頭,這才沿着牆邊的一架旋梯上了樓。

他走上三樓,站在一扇門前畢恭畢敬道:“會主,我來了。”

“進來!”屋裡是一個蒼老的聲音。

王伯當推開眼前一扇移門,屋子裡鋪着木地板,空無一物,乾淨得一塵不染。

但房間裡卻坐着三人,似乎正在商議要事,右面是一個年約七旬的老者,身材高大,長着一隻碩大的獅鼻,相貌頗爲威猛,此人便是獨孤家族的家主獨孤順,北周大司馬獨孤信的第五子,大隋蜀國公。

左面是一名穿着紫袍的中年男子,年近五旬,面白如玉,不過相貌卻長得很普通,一臉和氣,給人一種很溫和麪善的感覺,他便是剛剛入京述職的唐國公李淵。

李淵雖然也是武川府的創始人之一,但他長年在外爲官,很少來武川府,今天是特地被請來商量要事。

而正中間的蒲團上盤腿坐着一名鶴髮童顏的老者,銀絲般的長髮披散在肩上,雪白的長鬚足有一尺,他身穿一件杏黃色的太極道袍,正在全神貫注地撫摸一把寒光閃閃的寶劍。

如果張鉉見到他,一定會嚇一跳,剛纔他正是和這位老者侃侃而談遼東之戰。

王伯當連忙上前跪下,“參見會主!”

這名白鬚老者便是武川府會主,他名叫竇慶,是關隴竇氏家族的第二號人物,按照武川府的慣例,會主兩年一換,這兩年正好輪到竇家。

說起來他們三人還有很深的姻親關係,獨孤順是李淵的舅父,而竇慶更是李淵的岳父。

竇慶眼皮一挑,銳利的目光盯着王伯當,“我想知道李密的遺物中有沒有一隻蠟丸?”

王伯當連忙從懷中取出一枚蠟丸,“啓稟會主,蠟丸不在李密身上,他說蠟丸放在他身上不安全,便交給屬下保管!”他將蠟丸呈給會主。

竇慶接過蠟丸凝視片刻,隨即捏碎蠟丸,裡面是一幅極薄的白絹綢,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字,他細看了一遍,就是這封信,他又問王伯當道:“還有什麼重要的消息。”

“還有就是楊玄感其實是被宇文述私自放走!”

這個消息讓三人頗感意外,三人對視一眼,獨孤順冷笑一聲道:“果然不出我所料,楊玄感造反,不知牽扯多少門閥士族,不知多少朝廷大臣恨不得立即將楊玄感置於死地,以掩蓋自己和他串通的事實,可宇文述老奸巨猾,留着楊玄感不殺,那就會有無數權臣貴族來討好巴結他,他便能從中撈取巨大好處,等他撈足了,楊玄感也就該死了。”

竇慶點點頭,應該是這個原因,不過這件事先放一放,他們暫時還顧不上,竇慶又問道:“還有什麼?”

王伯當連忙說:“其他沒有了,啓稟會主,報信人被我帶來,在客堂等候,他不僅是宇文述私放楊玄感的目擊證人,同時李密臨死時他就在身邊,會主若想了解什麼,可以直接問他。”

竇慶微微一笑,他已經和這個張鉉談過了,小夥子人不錯,有點見識。

這時,旁邊獨孤順重重咳嗽一聲,拉長聲音道:“我的時間不多,談談如何善後吧!”

竇慶笑了笑,便對王伯當道:“你先到外面稍等片刻,我等會兒還有事找你。”

王伯當起身行一禮,慢慢退了下去,竇慶拾起李密的銅牌,輕輕嘆了口氣,“雖然李密不幸身亡,但這一次他做得不錯,成功阻止了楊玄感進入關中。”

李淵也十分遺憾道:“可惜楊玄感不聽李密之言,如果楊玄感能東入揚州,西聯瓦崗,北接竇建德,南靠江淮富庶之地,根基可圖,但他一意孤行攻打洛陽,耽誤太多時間,給了楊廣殺回之機。”

獨孤順不耐煩地擺擺手,“楊玄感已徹底失敗,不用再談他,我們只談下一步的計劃!”

竇慶點點頭,目光炯炯地注視着李淵,緩緩說道:“我和獨孤家主已經商量過,既然李密已身亡,那我們的下一步計劃只能換人,決定讓建成頂替李密的身份去收編瓦崗軍,叔德,你這裡沒有問題吧!”

第747章 反戈一擊第747章 反戈一擊第932章 草原異動(下)第747章 反戈一擊第295章 英雄大會(十一)第6章 替身之謎第364章 匡城激戰第505章 貪慾之敗第926章 抓到線索第1207章 達成妥協第253章 夜晚來客第826章 戰幕拉開第546章 長江水賊第1151章 天下大戰(九)第618章 早做安排第72章 驚濤駭浪第395章 禍兮福兮第738章 尚書之爭第310章 王孫聯手第644章 再提條件第211章 計取武城(一)第1013章 撕開天窗第983章 太原戰役(二十四)第496章 兩頭壓力第360章 兵不厭詐第1149章 天下大戰(七)第1044章 幡然醒悟第792章 爭奪北岸第942章 血戰善陽(下)第50章 咬金失手第1156章 天下大戰(十四)第1122章 新周寶鼎第17章 臨危受命第361章 聲東擊西第1071章 艱難決定第857章 呂平之策第85章 情到深處第1225章 緊急軍令第822章 國之寶鼎第1024章 出兵靈武第1184章 天下大戰(四十二)第88章 熱情邀請第838章 收復會稽第944章 第三防禦(中)第621章 宇文兄弟第13章 玄武火鳳第56章 危機到來第270章 文武雙會第289章 英雄大會(五)第284章 尤通抉擇第807章 立功贖罪第557章 太行悍匪第1103章 函谷施壓第1121章 國號共決(下)第596章 運籌帷幄第1003章 渡黃之戰(下)第1185章 天下大戰(四十三)第989章 長安風波(上)第862章 無奈罷戰第1016章 出兵雕陰第69章 人蹤乍現第1058章 武德辯戰第1109章 追究責任第1249章 半路攔截第906章 出使突厥第331章 首次交換第1095章 奇襲淅陽第411章 滎澤匯兵第919章 微服私訪(上)第514章 埋下種子第473章 雖遠仍援第467章 李淵升權第1194章 分權制衡第645章 無功而返第879章 含蓄之勸第489章 奉旨北上第575章 形勢使然第445章 恐慌突來第584章 進軍平原第74章 三年之約第1110章 直擊病根第881章 相落誰家第452章 北上追擊第826章 戰幕拉開第1163章 天下大戰(二十一)第253章 夜晚來客第810章 家有小郎第700章 突襲烏骨第1055章 釜底抽薪第773章 關中危機(下)第736章 王妃煩惱第399章 巧遇阿圓第562章 煽風點火第3章 兩雄相遇第673章 遼東消息第892章 奇襲並北(一)第943章 第三防禦(上)第558章 禮讓黎陽第219章 緊急應對第165章 飛鷹武將
第747章 反戈一擊第747章 反戈一擊第932章 草原異動(下)第747章 反戈一擊第295章 英雄大會(十一)第6章 替身之謎第364章 匡城激戰第505章 貪慾之敗第926章 抓到線索第1207章 達成妥協第253章 夜晚來客第826章 戰幕拉開第546章 長江水賊第1151章 天下大戰(九)第618章 早做安排第72章 驚濤駭浪第395章 禍兮福兮第738章 尚書之爭第310章 王孫聯手第644章 再提條件第211章 計取武城(一)第1013章 撕開天窗第983章 太原戰役(二十四)第496章 兩頭壓力第360章 兵不厭詐第1149章 天下大戰(七)第1044章 幡然醒悟第792章 爭奪北岸第942章 血戰善陽(下)第50章 咬金失手第1156章 天下大戰(十四)第1122章 新周寶鼎第17章 臨危受命第361章 聲東擊西第1071章 艱難決定第857章 呂平之策第85章 情到深處第1225章 緊急軍令第822章 國之寶鼎第1024章 出兵靈武第1184章 天下大戰(四十二)第88章 熱情邀請第838章 收復會稽第944章 第三防禦(中)第621章 宇文兄弟第13章 玄武火鳳第56章 危機到來第270章 文武雙會第289章 英雄大會(五)第284章 尤通抉擇第807章 立功贖罪第557章 太行悍匪第1103章 函谷施壓第1121章 國號共決(下)第596章 運籌帷幄第1003章 渡黃之戰(下)第1185章 天下大戰(四十三)第989章 長安風波(上)第862章 無奈罷戰第1016章 出兵雕陰第69章 人蹤乍現第1058章 武德辯戰第1109章 追究責任第1249章 半路攔截第906章 出使突厥第331章 首次交換第1095章 奇襲淅陽第411章 滎澤匯兵第919章 微服私訪(上)第514章 埋下種子第473章 雖遠仍援第467章 李淵升權第1194章 分權制衡第645章 無功而返第879章 含蓄之勸第489章 奉旨北上第575章 形勢使然第445章 恐慌突來第584章 進軍平原第74章 三年之約第1110章 直擊病根第881章 相落誰家第452章 北上追擊第826章 戰幕拉開第1163章 天下大戰(二十一)第253章 夜晚來客第810章 家有小郎第700章 突襲烏骨第1055章 釜底抽薪第773章 關中危機(下)第736章 王妃煩惱第399章 巧遇阿圓第562章 煽風點火第3章 兩雄相遇第673章 遼東消息第892章 奇襲並北(一)第943章 第三防禦(上)第558章 禮讓黎陽第219章 緊急應對第165章 飛鷹武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