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調令

徐懷走將出去,對廊前正愁眉莫展的胡渝說道:“少夫人有孕在身,確實不宜長程乘坐馬車,可吩咐僕衆備一頂步輦前往蔡州……”

“步輦?”胡渝有些遲疑的問道。

步輦也就轎子。

坐轎子前往蔡州,坐的人是舒服了,但擡的人呢?

四五百里地,驛道又積滿冰雪,可能要兩天內趕到蔡州,一頂軟橋加上身懷六甲的孕婦,差不多兩百斤,有幾個健壯漢子,能吃得住這樣的辛苦?

胡渝爲難的看向院中奴僕。

胡楷身爲士臣,但不像蔡鋌陰養私兵,在京畿也沒有大片田莊,不像朱沆沒事喜歡在宅裡養上百家兵充場面,需要有呂文虎這樣的強豪壓場面。

胡宅府上也用一些僕從奴婢,但主要就是照顧起居、打理雜務,就沒有一個是孔武勇健之人。

徐懷將這事承攬下來,說道:“二公子盡去準備,我們這些軍漢,沒有其他本事,輪換着擡一頂步輦趕往蔡州,不會耽擱胡公的行程。”

“那就多謝軍侯相助!”胡渝未必意識到形勢有多嚴峻,便他也很少忤逆他父親胡楷的話,見徐懷出手幫他解決難題,當然高興。

不過,替胡楷、胡渝父子妥貼考慮的,並不是僅有徐懷一人;沒一會兒功夫,便見一名二十歲剛出頭的青年武將,帶着一隊騎軍健銳趕過來。

楊麟其部乃是兩千五百名馬軍,冰天雪地的,即便人人乘馬,大規模行軍的速度也不可能太快——在這冰雪天日行百里就算是快的。因此,楊麟會在接到調令之後,直接率部拔營出京趕往蔡州。

楊麟擔心胡府人手有限,着其子楊祈業率部一隊人馬過來聽候調用,同時保護胡楷、胡渝父子前往蔡州的途中安全。

徐懷也不得不承認楊麟的考慮是周全的——雖說他預料到赤扈騎兵大規模往河淮地區穿插,會在十天之後,但不意味着赤扈人小規模的斥候兵馬不會提前滲透過來。

胡楷不與楊麟所部同行,要儘可能的壓縮時間,以便能在汴梁多逗留些時間,同時也能更早趕往蔡州;胡楷在小隊扈衛的簇擁下,單獨出行是速度最快的,但他的人身安危卻需要慎重對待。

當然了,胡楷調楊麟所部一同去蔡州,就是作爲親兵使用。

再看楊麟對胡府情況很熟悉,其子楊祈業與胡渝也是相熟,徐懷便知道胡楷、楊麟在京中就有往來。因此這些瑣碎之事,他也不會去跟楊麟爭搶功勞。

片晌後,一名健僕氣喘吁吁趕到胡宅,進來先跟胡渝稟報胡楷此時的行蹤,又問道:“二公子,天雄軍第十將徐懷可在此間?”

徐懷適才就在侍衛步軍司帥堂裡面跟胡楷匆匆見了一面,還沒有機會跟胡楷身邊的扈隨打照面,這時候站起來問道:

“我就是徐懷,不知道胡公有何事見召?”

老僕說道:“老爺便猜你們應該到這裡了,特派我回來,着你趕往樞密院領取調令!”

太原被圍,河東都部署司名存實亡,天雄軍殘部的調動,就歸樞密院直轄,理論上就需要樞密院的調令,才能一路過關穿城,前往蔡州。

而京畿駐軍,這兩天陸續會有一些兵馬隨諸鎮防禦使離京,也需要樞密院簽發調令。

徐懷同樣也需要一張調令,才能名正言順的率領桐柏山卒進駐淮源。

既然胡楷有召,胡府這邊又有楊麟之子楊祁業幫襯,徐懷當即也不再耽擱,便與王舉、徐心庵帶人,策馬隨老僕往樞密院趕去。

樞密院作爲兩府之一,位於皇宮正南、御街東側。

汴梁城的御街足有兩百步寬,兩側建有長廊,又用紅黑杈子(拒馬)分作四道,平時兩側許民衆及普通官員通行,正中央的御道則嚴禁官民隨意闖入的。

今夜特殊,值守禦街的巡鋪兵,聽胡家老僕說徐懷他們是趕往樞密院接受調令,便允許他們直接御馬進入御道馳行,片晌之後便趕到樞密院。

樞密院此時燈火通明,徐懷與王舉、徐心庵走進樞密院衙廳大院,看到這裡也是車水馬龍,不時有人進進出出。

徐懷他們沒有看胡楷的人影,卻見楊麟、朱芝站在角落裡等候。

“楊軍侯,你也過來了?”徐懷走過去,跟楊麟拱手致意。

“徐軍侯、王將軍,你們也過來了!”楊麟拱手還禮。

“這邊是什麼一個狀況?”徐懷看向朱芝問道。

“官家已經頒下勤王詔,樞密院要連夜將所有的調令簽發完畢,還要派人攜帶調令,隨同宮中的傳詔使者一同趕往各地傳詔調兵勤王,”朱芝解釋眼前樞密院內部的混亂與忙碌,說道,“而這次勤王兵馬又不直接進駐汴梁,直接四鎮集結,接受胡公等四鎮防禦使轄管,所以諸多調令不僅需要胡公等四鎮防禦使副籤,還要胡公他們選派精明能幹的軍吏,跟隨傳詔使者趕往各地催促出兵——這邊有一陣忙碌呢!”

接着朱芝又將徐懷拉到一旁,低聲說道:“葛鈺那小子跟隨魯國公在衙堂裡面,剛剛與我遇到,眼神像要吃人……”

“哦!我們且不去管他,你還能真將你給吃了?”

徐懷撇嘴一笑,對這樣的事並不覺得奇怪。

葛家原本就與魯國公趙觀親近,即便葛伯奕削職爲民,葛鈺等人暫時也不可能從軍爲將或步入仕途,但不妨礙他們作爲私屬,在魯國公趙觀身邊走動。

而大越立朝以來,皇位相傳較爲有序,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對皇子的限制很嚴——國公府、親王府所用幾名有限的官屬,主要是照料皇子起居,還是宦臣爲主。

趙觀此時有機會出鎮地方,實際能用的人手非常有限。

不說葛鈺了,葛伯奕倘若能抹下臉來,也極可能會作爲僚屬,追隨魯國公趙觀前往魏州坐鎮。

雖說天雄軍潰滅之後,嶽海樓欲趁葛伯奕前往雁門負荊請罪途中行刺然後嫁禍給徐懷,葛伯奕、葛鈺因此對嶽海樓懷恨最深,但顯然不會因爲徐懷出手揭穿嶽海樓、救下他們而心懷感激。

這些心胸狹窄的小人,心裡只會記恨朔州被奪兵權之事。

不過,徐懷此時也顧及不了這麼多,他此時更不會覺得葛伯奕、葛鈺父子會是他的對手;將來要有什麼大麻煩,也是魯國公身上。

難道說葛家父子不進饞言,魯國公對他們有好感了?

很快胡楷就親自走出來,將徐懷、楊麟、朱芝領入偏廳,從傳詔使者以及樞密院主事手裡正式接過詔書、調令。

“有祁業暫時留在我身邊就好,你們即刻動身——特別是徐懷,淮源置縣劃歸蔡州,還需要跟唐州、泌陽縣進行交涉,此外徵募鄉兵操練,時間也極爲緊迫,耽擱不得……”程序上的事走完,胡楷就催促徐懷、楊麟儘快動身。

“好。”

徐懷爽脆答應下來,儘管他不覺得自己需要爭這兩三天的時間。

這兩年來,徐懷雖然不在桐柏山,但鑄鋒堂在淮源的勢力一直都在穩步發展。

更關鍵是桐柏山匪亂,在相當程度上已經打破掉最爲頑固的宗族藩籬,同時又有徐武江、徐武良等人坐鎮淮源,蘇老常、徐武坤他們也早一步帶領胡族婦孺、烏敕部衆人及工輜營撤回到淮源。

他們在桐柏山徵募兩千五百名鄉兵的事完全沒有礙障,將工輜營老卒正式入編,兵額就足夠了。

徐懷掌握兩千五百名鄉兵,掌握兩千五百名正卒,同時又是奉朝廷詔令行事,他倒是想看看唐州及泌陽縣有誰會站出來,爲淮源置縣劃歸蔡州設置障礙。

說到底,就是鑄鋒堂崛起於桐柏山匪事,又經歷兩次北征伐燕,已經儲備了一批幹練且精力充沛、用起來如臂使指的人手,將淮源縣衙、都巡檢司的架構組織起來,不像胡楷到蔡州,必須要接納、藉助地方原有的勢力,才能將工作開展起來……

第八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軍侯莫怪第二十一章 大腿第一百八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九十二章 拯救大兵第二十七章 傳習第一百三十八章 啓程第十四章 暗香疏影心疑第十八章 婚配第六十五章 陣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訪第六十一章 新使赴任前第二十一章 處置第一百八十章 棋子第六十九章 風雨將至第五十五章 朵甘六崗第四十八章 胡姬暖香第五十一章 借刀殺人計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謀第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零六章 渡口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征第一百八十四章 盤龍湖第三章 貴女第一百一十九章 迎敵第一百二十九章 故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戰第六十七章 綢繆第七十二章 舊人相逢第二百二十三章 藏匿第一百四十章 諮議參軍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局第四十七章 無懼第四十五章 將計第一百零二章 戰後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八十八章 敵意第十章 韓時良第九十九章 恐嚇第二十三章 守慎第一百四十三章 富貴送上門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城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一百零三章 遷都第四十三章 柳暗花未明第五十二章 踏營第四十四章 選城第二百四十章 計在東洲第二十八章 洪流難遏第一百四十八章 恢河第八十八章 敵意第一百四十五章 流民第一百四十七章 寒夜來客第一百七十章 突圍之事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易第五十二章 大霧第二百二十五章 進城第一百五十一章 喜訊第十三章 人心第二十三章 黑鍋能否習慣第二百二十二章 顧命第三十三章 商洛第一百四十二章 奉詔第一百一十七章 敵意難揣第一百五十章 舊卒第十章 收編第六十八章 籌謀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謀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二百二十二章 顧命第二十章 舊吏第十章 去淮川第二十二章 兵餉第七十章 名實相副第一百五十二章 秘密第七十九章 司戶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勝負總有時第九十七章 誘餌第二十八章 良刀如美人第一百零三章 遷都第一百二十七章 人生幾多廝殺時第一百九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四十四章 軍虞候第九十章 猜忌第五十章 編軍第十五章 恭喜大當家第一百零三章 遷都第二十九章 相遇第二百六十六章 盡殲第二百三十二章 泥足深陷第八十九章 遠客第十三章 奪寨第一百三十四章 嵐州風雪第一百零七章 獵物第一百零一章 渡河第二百三十二章 制置司第十二章 安排
第八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軍侯莫怪第二十一章 大腿第一百八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九十二章 拯救大兵第二十七章 傳習第一百三十八章 啓程第十四章 暗香疏影心疑第十八章 婚配第六十五章 陣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訪第六十一章 新使赴任前第二十一章 處置第一百八十章 棋子第六十九章 風雨將至第五十五章 朵甘六崗第四十八章 胡姬暖香第五十一章 借刀殺人計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謀第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零六章 渡口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征第一百八十四章 盤龍湖第三章 貴女第一百一十九章 迎敵第一百二十九章 故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戰第六十七章 綢繆第七十二章 舊人相逢第二百二十三章 藏匿第一百四十章 諮議參軍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局第四十七章 無懼第四十五章 將計第一百零二章 戰後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八十八章 敵意第十章 韓時良第九十九章 恐嚇第二十三章 守慎第一百四十三章 富貴送上門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城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一百零三章 遷都第四十三章 柳暗花未明第五十二章 踏營第四十四章 選城第二百四十章 計在東洲第二十八章 洪流難遏第一百四十八章 恢河第八十八章 敵意第一百四十五章 流民第一百四十七章 寒夜來客第一百七十章 突圍之事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易第五十二章 大霧第二百二十五章 進城第一百五十一章 喜訊第十三章 人心第二十三章 黑鍋能否習慣第二百二十二章 顧命第三十三章 商洛第一百四十二章 奉詔第一百一十七章 敵意難揣第一百五十章 舊卒第十章 收編第六十八章 籌謀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謀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二百二十二章 顧命第二十章 舊吏第十章 去淮川第二十二章 兵餉第七十章 名實相副第一百五十二章 秘密第七十九章 司戶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勝負總有時第九十七章 誘餌第二十八章 良刀如美人第一百零三章 遷都第一百二十七章 人生幾多廝殺時第一百九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四十四章 軍虞候第九十章 猜忌第五十章 編軍第十五章 恭喜大當家第一百零三章 遷都第二十九章 相遇第二百六十六章 盡殲第二百三十二章 泥足深陷第八十九章 遠客第十三章 奪寨第一百三十四章 嵐州風雪第一百零七章 獵物第一百零一章 渡河第二百三十二章 制置司第十二章 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