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紛紅塵囂世裡,多少俊雅儒雄?柔情似水劍如虹,相見太匆匆,離恨寄蒼穹。恩怨情仇原有因,笑相報何時窮?是非名利轉頭空,一醉泯恩仇,盡付江湖中。
——調寄《臨江仙》
第一回關外大漠莽蒼蒼梟雄英魂浩殤殤
“早樹知春不早歸,百般紅紫鬥芳菲。”江南三月的春天,花紅柳綠,草長鶯飛,繁花似錦,一片春意盎然,到處是一片鶯啼燕舞、萬紫千紅的景象,然而塞外卻仍然是黃沙茫茫,朔風怒卷着黃沙肆意橫掃,朔風呼嘯。就在這江南到處是繁花似錦的日子裡,此時在甘肅境內的絲綢之路上,傳來了一陣陣駝鈴聲,一隊商旅正在行走,這隊商旅遠遠望去便知道是一隊鏢行,因爲商旅中一杆鏢旗正迎着朔風在黃沙中飄揚,鏢旗上繡着兩把交叉的八卦刀,這是北京城裡赫赫有名的鏢局——“楊氏鏢局”的標記,鏢行領頭的是一個身軀高大、神態威猛、滿腮虯髯戟張、年紀約三十七八歲的漢子,這漢子便是這鏢局的主人——楊威。
這楊氏鏢局是明孝宗年間北京城裡最大的一家鏢局,楊氏鏢局由楊威的父親楊傑所創,他的父親死後,他便接掌了鏢局,他憑藉一把八卦刀四處拼搏,經過十多年的打拼發展,在江湖中贏了一個“閻王判官”的稱號,在全國各省擁有一百多處分局,生意遍及大江南北,甚至大漠以及天山南北,手下擁有大小鏢師幾百人。提起楊威的大名,黑道上的響馬一個個聞風喪膽,流傳着這樣一句話:“寧碰閻王,不撞老楊”,這“老楊”即指這北京楊氏鏢局中的楊威。
楊威原是河南人氏,自幼隨父親習武,其父楊傑幼年得異人指點,練就了一身驚人的武功,當年被江湖中人稱爲“八卦追魂手”,憑藉“八卦掌”、“追魂鏢”和“六十四式游龍八卦刀”三項絕技飲譽江湖。楊傑年輕時行俠仗義、好打抱不平,後來,他被招爲宮廷侍衛。幾年之後,因爲厭倦了宮廷的生活,他便回到家鄉,娶了當地武林世家太極門陳堯年的女兒爲妻,開了一家小鏢局,不久他的妻子喜得貴子,即現在的楊威了。楊傑經過幾十年的打拼,鏢局漸漸有了聲譽,楊威年輕時便開始隨父親押鏢闖蕩江湖,漸漸闖出了名氣來,他的父親去世時,楊氏鏢局的生意已經是如日中天了。
楊威的身後是四個長得一模一樣、高大得像鐵塔似的彪形大漢,這四個大漢分別叫阮虎、阮熊、阮豹和阮鷹,這四人原是南方赫赫有名的綠林人物,叫嶺南四怪,這嶺南四怪乃一胞所生,父母原是山中貧窮的獵戶,這四人出生之時,因母親缺奶無法餵養,準備拋棄兩人卻又割捨不得,恰巧他的父親捕獲了一頭餵奶的梅花鹿,他四人才飢一頓飽一頓的活了下來,後來他們就是靠喝野鹿、野山羊、野狐的奶長大的。沒想到這四人因爲靠喝動物的乳汁長大,身體異常健壯,百病不生,天生神力,在山中行走如飛。四人常年在深山中捕獵,身手敏捷,能追趕上兔子,舉起兩百多斤重的獵物。更機緣巧合的是,四人在常年捕獵中逐漸模仿了野獸捕捉獵物的各種動作和姿勢,竟各自創了一套武功。後來他們因爲不滿官府的橫徵暴斂,便佔山爲王,專劫富濟貧,但過了不久,山寨被官府蕩平了,這四人因爲與楊威有過交情,便投靠了他的鏢局,漸漸成了他的得力助手。
楊威催着馬在前面行走,見沿途的風光到處是沙漠,還有破廢的城堡和累死的馬匹遺骨,沙漠中北風呼嘯,刮到人的臉上猶如刀割一般,氣候特別乾燥,有的地方十幾裡也沒有人煙,盡是茫茫的黃沙。這大漠雖然荒涼,但他還是鬆了一口氣,因爲這一路上平安無事,他們要押這趟鏢到回疆,眼前再行一兩日便到了回疆了,因此他總算鬆了一口氣了。
但他身後卻已經有人開始詛咒這鬼天氣了,他身後一個軀體雄偉、滿腮虯髯的大漢直罵道:“他孃的!這是什麼鬼天氣,這賊老天爺!真該千刀萬剮,這鬼地方連根草也不見,真他媽的邪!”發牢騷的此人叫阮熊。
這阮熊的聲音剛落,一個頭戴一頂黑紗帽、身着一身硃紅色長袍、腰釦一條金絲絛帶、兩鬢銀白色、滿臉紅光的老頭朝他笑道:“這位英雄看來從未到過此地吧?”這說話的老頭子大約五十多歲,猶如西天如來佛祖下凡一般,右手持一把拂塵,此人叫汪直,正是此次鏢行貨物的主人。
這汪直是明朝的前朝皇帝朱見深的寵臣,當年朱見深的父親明英宗朱祁鎮寵幸宦官王振,聽信他的話率領50萬大軍親征瓦剌也先部,結果被瓦剌也先部盡數殲滅,朱祁鎮也成了俘虜,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變”。“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鈺在大臣于謙等人的下當了皇帝,史稱明代宗,同時立明英宗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爲太子,但沒想到後來朱祁鈺把朱見深囚禁了起來,立自己的兒子爲太子。也先見朱祁鎮失去了利用的價值,便嚮明政府索取了大量的財物後,放朱祁鎮回到了明朝,讓他們兄弟倆互相爭鬥皇位,以達到“坐山觀虎鬥”的目的。果然,朱祁鎮回到朝廷後,便被弟弟軟禁了起來,兄弟倆明爭暗鬥,大明朝又發生了明史上的“奪門之變”,結果朱祁鎮殺了朱祁鈺和大臣于謙,重新當上了皇帝。朱祁鎮不久死去,其子朱見深繼承了皇位,史稱明憲宗,這汪直因爲一直陪着廢太子朱見深,因此深受朱見深的寵幸。
這汪直以前雖然只是一個太監,卻掌管着朝中的大權,而且掌管着東廠和西廠兩個特務機構,誰得罪了他或不向他納供,他便隨便捏個罪名把他抓入大牢,嚴刑拷打,有的活活被整死,甚至被弄得家破人亡,因此朝廷中誰也不敢惹他。因爲這朱見深把大權交給了汪直,自己只顧在後宮尋歡作樂,花天酒地,朝中大小事務均由他經手,連當時的皇太子朱佑樘也讓他三分,因此被他害死的忠臣良將、無辜百姓數不勝數。後來,朱見深死了,皇太子朱佑樘登基即位,史稱明孝宗,這汪直才失了寵,他怕明孝宗找他算帳,因此便想告老回鄉了,於是他便請了北京城裡最大的鏢局護送他回鄉,只帶了兩個小太監和一條牧羊犬,這汪直自稱家鄉在天山腳下,因此楊威等人便來到了這裡。
那叫阮熊的漢子聽了汪直的話後應道:“就是了,我阮熊自幼生在嶺南,咱們南方可比這鬼地方強十倍,咱們那裡啊……餓了渴了上山摘果子、捕野獸,下河裡捉魚蝦,哪像這鳥地方,連想喝口水都沒有,一根草、一棵樹也不長,螞蟻也沒見一隻,這哪是人住的地方?”
那汪直聽了笑道:“前面不遠便是玉門關了,那裡還有朝廷駐紮的好幾萬兵馬呢!”阮熊聽了罵道:“要我在此駐紮?還不如干脆殺了我算了!”楊威和汪直聽了都笑了,楊威對阮熊笑道:“這一帶是大明的西北邊疆,不僅玉門關駐有軍隊,西寧、陽關等地也有,前前後後朝廷共駐紮有十多萬軍隊呢!這一帶歷來是不毛之地,古代詩人早有‘春風不度玉門關’和‘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詩句,這裡是西行的必經之路,當年唐三藏就是從這裡到天竺取經的。”
汪直也接口說:“不錯,從中原到西域必須經過這一帶和玉門關外的那段黃沙地帶,過了這些地方,便是美麗的草原啦,那裡啊!可是一個好地方!天青雲淡,碧野千里,草地上的牛羊成羣結隊,像天上的白雲,羣山頂部終年積雪,白雪皚皚,山腰森林茂密,山腳下鮮花盛開,與中原大大不同啊!而且那裡盛產葡萄、核桃、哈密瓜等物產,是中原沒有的好東西啊!特別是那葡萄酒,香醇爽口,歷代是朝廷的貢品,更是難得的佳品,唐代大詩人王翰就寫過這樣的一首《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人征戰幾人回’,這葡萄酒啊!其美味妙不可言,當年老奴承蒙先皇賞賜了幾瓶,可老奴總覺得沒有西域的酒地道,大概是因爲長途運到北京,氣味已經有些變了的原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