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揚州聯軍

“師傅,自己此次前來,除了看望你老人家,徒兒還有一事。”

江宏看門見山,直接拋出主題,免得高綜又要問東問西,光是考校自己的學業就要花個大半天的時間。

“哦?”高綜摸了摸自己的長髯,有些疑惑。

江宏指了指北方。

高綜沒有說話,反倒是陷入了長久的沉默之中。

良久之後,高綜才緩緩開口。

“爲聖上排休解難,是我等臣子的本分,如今董賊把持朝政,肆意殘害朝中大臣,禍及洛陽,淫亂後宮,爲師恨不得親手斬下其狗頭,還大漢一個朗朗乾坤。

只是爲師受聖上所託,牧守一方,身負重任,不可輕易離職。況且吳郡之地,老夫上任不足一年,未收其心,可戰之兵不足萬人,且軍備荒蕪,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弟子願意帶領江家一千兩百名士卒,助師尊一臂之力。”

“可是。。。。”高綜還有些猶豫。

“師尊,如今陛下深陷董賊之手,危如累卵,如果天下之人,皆因公務,坐視不管,任由董賊把持朝政,那豈不是害了陛下。

如今之天下,先有黃巾之亂,後有幽州叛亂,各地起義不斷,民不聊生,如果連師尊這般忠君愛國之人都不願出手,那這大漢,又有何人來救呢?

當今陛下早慧,有識人之明,就算師尊擅離職守,只要能拯救陛下於水火,陛下必定不會怪罪於師尊。

況且四世三公的袁家都已響應檄文,天下英豪齊聚中原,正是我等,也是師尊名揚天下的好機會,昔日江東子弟追隨霸王逐鹿中原,今日我等,必將誓死追隨師尊,以報陛下聖恩。”

也管不了那麼多了,江宏張嘴就開始亂說。

“其實你說的,爲師都明白,只是這吳郡,不是爲師一人說了算。”

..............

江宏沉默了。

吳郡有四姓,朱、張、顧、陸,要坐穩吳郡,首先得得到四姓的認可才行,若是和平年代,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倒也還好。

如今北上討董,光認可不行,還得得到他們的支持才行。

高綜對此一籌莫展,江宏對此,倒是有一些想法。

四姓之中,陸家的家主陸康,那可是大漢一等一的忠臣,就算是日後獻帝居長安,各地太守刺史征伐不斷,廬江該交的稅收,陸康分文不取,全交於朝廷。

而後袁術拍孫策討伐廬江,陸康自恃漢臣,而袁術是叛逆,率領三軍將士誓死抵抗,料是孫策親自領兵,也花了足足兩年的時間才攻下舒縣。

所以突破口,就在陸家。

第二天,師徒二人便登門拜訪,恰巧正月時分,陸康也回到了族中過年。

聽聞吳郡太守親自上門拜訪,陸康親率族人出門迎接。

二人同爲揚州太守,但陸康身爲吳郡地頭蛇,又是老前輩,且功勳卓著,高綜有求於人,所以難免要把頭低上兩分。

陸康將高綜和江宏領到議事廳,只留下最爲核心的幾位族人,其他的都遣散開來。

二人寒暄了好久,聽得江宏都要睡着了,待到茶水都快喝完了,高綜才隱晦的提出此行的目的。

高綜本以爲自己要費好大的口舌,說不定還得付出不小的代價,才能得到陸康的支持。

但沒成想陸康早有北上討董之意,只是年歲已高,不便長途行軍。

揚州六郡之中,其餘郡守皆默不作聲,如今有一人願意北上討董,陸康十分的高興,當即表示陸家會全力支持高綜北上一事,並且還會盡力去說服其餘三姓。

除此之外,陸康還說,廬江郡願意派出七千士卒加入聯軍,任由高綜指揮,北上的糧草,廬江也願提供一部分。

說到後面高興了,陸康猛一拍桌子,聲音也拔高了幾度。

表示高綜此行,可以算是代表了整個的揚州臉面,其餘幾郡,說什麼也得表示表示,有錢出錢,沒錢就出人。

天大的餡餅砸到頭上,砸得高綜有點暈乎暈乎的,連怎麼走出陸家的大門都不知道的。

後續幾天,有了陸家牽頭,其餘三姓也陸續鬆了口,作爲回報,高綜也同意四姓子弟在郡中擔任要職,並且讓部分青年才俊參入軍中,跟隨一起討董。

來本討董這事,沒人提大家也就算了,反正揚州天高皇帝遠,董卓也禍害不到這兒來,但是陸康一號召,這味道就變了。

要知道,這天下,依舊還是大漢的天下,忠於大漢的人何其多。整個揚州,誰敢不配合此事,便會成爲整個揚州的公敵。

這下子,陸康把揚州這潭死水給攪了起來,各郡不想表示,也得有所表示了。

豫章郡表示自己雖然地大,但是窮呀,窮山惡水的,唯一能拿的出手的就是山中的刁民了,於是臨時徵募了六千人,連個代表也不排,全權交於高綜。

而會稽就要富足很多了,不出人,出錢出糧出武器出甲冑。

丹陽郡則在高氏一族的影響下,派出兩千丹陽兵歸屬聯軍,領軍之人則是江宏聽都沒聽過的馬聰,一聽名字就知道是個大聰明。

而揚州六郡之中,最爲富饒的九江表示,人它不光可以出五千,而且此行的糧草,它不夠了隨時來找它,缺多少補多少。

加上吳郡本身的八千士卒,還有江宏的一千多人,組成了一隻足有近三萬人的大軍。

聲勢浩大,一度令天下人矚目。

當然戰鬥力嘛,江宏不抱任何希望,任何時候,聯軍都是不靠譜的玩意兒,大家心不齊,力根本就沒法往一處使,總有人拖後腿。

更別說這兩萬多人裡面,還有豫章提供的六千民夫,算不得戰鬥力。

真正能夠上戰場的,江宏自己內心盤算了一下,吳郡兩千,九江一千,自己一千,丹陽郡的兩千丹陽兵算成四千人,廬江算三千,加起來也就一萬多一點。

好在高綜沒有被這突如其來的幸福砸暈了腦袋,而是冷靜的統籌全局,並且充分考慮了多家的意見,決定暫時屯兵壽春,先整合隊伍,操練一番,再行北上。

這時候的壽春還不是九江的治所,九江郡的治所在陰陵,不過壽春靠近淮水,背依肥水,交通十分方便,故也是九江郡中數一數二的大城。

所以高綜選擇在此處屯兵,也是爲了方便後勤運輸。

第四章 夜襲第一章 山越來襲第二十四章 山越第三章 排除法第三十六章 逃難的流民第四十七章 機會第二十四章 山越第六章 戰時的發展第三十八章 孫氏教育第八章 水第五章 訓練第三十八章 孫氏教育第四十七章 機會第二十四章 山越第二十二章 避難第三十一章 三人組出發第十二章 救援行動第四章 夜襲第四章 夜襲第二十六章 孫周兩家的投資第十二章 救援行動第二章 困境第三十七章 司馬芝第十六章 全新的江家堡第四十二章 僞裝第三十九章 準備搞事第六章 戰時的發展第四十六章 遊擊第五章 訓練第四十八章 老人第四十章 出發第十八章 好事連連第四章 夜襲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三十一章 三人組出發第三十五章 高綜的愛意第二十三章 進山第十四章 大破山越第十五章 拜師第三十九章 準備搞事第三十五章 高綜的愛意第六章 戰時的發展第十九章 二人組上線第五章 訓練第十三章 夜入陵陽第六章 戰時的發展第十一章 陵陽第四十七章 機會第三十五章 高綜的愛意第十四章 大破山越第四十六章 遊擊第三十六章 逃難的流民第七章 新的危機第三十九章 準備搞事第三十五章 高綜的愛意第九章 大豐收第四十四章 收穫第一章 山越來襲第三十五章 高綜的愛意第十一章 陵陽第三十二章 撿便宜第三十五章 高綜的愛意第四十四章 收穫第四十章 出發第十七章 未來的規劃第六章 戰時的發展第十一章 陵陽第三十六章 逃難的流民第四十七章 機會第十八章 好事連連第七章 新的危機第三十二章 撿便宜第八章 水第十一章 陵陽第三十五章 高綜的愛意第四十七章 機會第二十七章 兩年第三十六章 逃難的流民第十三章 夜入陵陽第三十七章 司馬芝第十五章 拜師第二十一章 不想回家的孫策第四十一章 河南第三十章 揚州聯軍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二章 困境第九章 大豐收第十八章 好事連連第四十一章 河南第四十六章 遊擊第三十五章 高綜的愛意第十三章 夜入陵陽第三十六章 逃難的流民第四十五章 弘農楊氏第十四章 大破山越第四十一章 河南第三十八章 孫氏教育第十九章 二人組上線
第四章 夜襲第一章 山越來襲第二十四章 山越第三章 排除法第三十六章 逃難的流民第四十七章 機會第二十四章 山越第六章 戰時的發展第三十八章 孫氏教育第八章 水第五章 訓練第三十八章 孫氏教育第四十七章 機會第二十四章 山越第二十二章 避難第三十一章 三人組出發第十二章 救援行動第四章 夜襲第四章 夜襲第二十六章 孫周兩家的投資第十二章 救援行動第二章 困境第三十七章 司馬芝第十六章 全新的江家堡第四十二章 僞裝第三十九章 準備搞事第六章 戰時的發展第四十六章 遊擊第五章 訓練第四十八章 老人第四十章 出發第十八章 好事連連第四章 夜襲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三十一章 三人組出發第三十五章 高綜的愛意第二十三章 進山第十四章 大破山越第十五章 拜師第三十九章 準備搞事第三十五章 高綜的愛意第六章 戰時的發展第十九章 二人組上線第五章 訓練第十三章 夜入陵陽第六章 戰時的發展第十一章 陵陽第四十七章 機會第三十五章 高綜的愛意第十四章 大破山越第四十六章 遊擊第三十六章 逃難的流民第七章 新的危機第三十九章 準備搞事第三十五章 高綜的愛意第九章 大豐收第四十四章 收穫第一章 山越來襲第三十五章 高綜的愛意第十一章 陵陽第三十二章 撿便宜第三十五章 高綜的愛意第四十四章 收穫第四十章 出發第十七章 未來的規劃第六章 戰時的發展第十一章 陵陽第三十六章 逃難的流民第四十七章 機會第十八章 好事連連第七章 新的危機第三十二章 撿便宜第八章 水第十一章 陵陽第三十五章 高綜的愛意第四十七章 機會第二十七章 兩年第三十六章 逃難的流民第十三章 夜入陵陽第三十七章 司馬芝第十五章 拜師第二十一章 不想回家的孫策第四十一章 河南第三十章 揚州聯軍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二章 困境第九章 大豐收第十八章 好事連連第四十一章 河南第四十六章 遊擊第三十五章 高綜的愛意第十三章 夜入陵陽第三十六章 逃難的流民第四十五章 弘農楊氏第十四章 大破山越第四十一章 河南第三十八章 孫氏教育第十九章 二人組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