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爺這麼一喊不要緊,頓時讓在座的學生掀起了軒然大波。
雖然說各位評委們選的是自己的親戚,或者是有關係的人,但至少他們都做了做樣子。
就拿蘇老來說,他們幾個好歹也都繞着座位席上轉了幾圈。
雖然沒有挑中其他的學生,但至少也給其他人一點希望。
可頭爺倒好。
直接喊出了名字,這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倆認識一樣。
一衆人齊刷刷的把目光望了過來。
楊浩有些騎虎難下——其實這種機會對他來說根本就不值一提,但是對於其他學生來說可就不一樣了,或許是個能夠改變命運的機會。
“來吧!”
頭爺招了招手。
楊浩硬着頭皮走了上去。
周圍的學生們一陣議論紛紛。
“這小子走後門,真不要臉。”
“真沒有見過這種人,連託關係也不知道掩飾一點。”
“我聽說這小子是個插班生,本來就是靠關係進來的,嘖嘖……世風日下。”
這種言論一直伴着楊浩走到主席臺。
這個時候,蘇老、孫老和馬胖子也認出了楊浩。
馬胖子歡喜的想要站起來和楊浩打招呼,卻被孫老給偷偷拽住,後者搖了搖頭。
馬胖子愣了一下,頓時反應過來了。
他要是現在給楊浩打招呼,那可是坐實了楊浩走後門的事情。
宋川倒是眯起了眼睛,對着楊浩一陣冷笑。
“滾下去!”
座位席上有學生喊了起來。
楊浩嘆了口氣。
“按順序來,一個個上。”王超老師拿着話筒這纔開始主持起秩序。雖然多媒體教室安靜了下來,但仍舊有不少人對楊浩怒目相視。
其實每個學生鑑定的時間不長,但對於楊浩來說卻是度日如年。
每一分鐘都相當的漫長。
畢竟那麼多人怨恨的目光讓楊浩覺的如芒在背。
“好,下一個同學。”王超老師提着話筒喊道。
楊浩長長的出了一口氣,終於輪到自己了。
也直到這個時候,整間多媒體教室終於安靜下來了,所有人都想看着楊浩出醜。
“叫
什麼名字?”
“楊浩。”
“什麼,我沒有聽見,聲音大點。”宋川把手擱在了耳邊,故作姿態的問道。
楊浩挑了挑眉。
他何嘗不知道,這就是宋川故意在找茬。
楊浩之前的聲音並不小,中氣足,後幾排的人都能夠聽見。而宋川偏偏就在對面,他根本不可能聽不見。
楊浩冷哼了一聲。
宋川在得意的笑着。
宋川雖然不知道爲什麼楊浩會來到這裡上學,但是這對他來說,他不會放棄任何一個羞辱楊浩的機會。
這個楊浩讓自己吃了那麼大的虧,宋川怎麼也不會嚥下這口氣。
不過宋川這誠心找茬的姿態卻得到了不少同學的迎合。
“看來這位宋經理的眼睛還是雪亮的。”
“很少能夠見到這麼正直的人了,對於走後門這種事情居然深惡痛絕。”
不少同學把宋川的挑刺行爲,當成了宋川故意針對楊浩走後門這件事,當然不會有人認爲他們兩人之前就有過節。
很深的過節。
而宋川也因爲這些小聲的談論變的更加得意,他決定再好好的羞辱一下楊浩。
“你叫什麼名字?”宋川接着問道。
“楊浩。”
“你擅長什麼項目?”這次是王超趕緊問道,因爲詢問學生這是他的職責。
楊浩愣了愣,他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不過這一猶豫使得座位席上的同學們更加肆無忌憚的嘲笑了起來,他們認爲楊浩根本就是個不學無術的傢伙。
連擅長什麼項目都不知道……不是不學無術還能是什麼?
而事實上呢,楊浩可以說是什麼也不擅長——換一種方式來說,楊浩因爲靈氣什麼都擅長。
“你可以選擇五種,字畫、陶瓷、傢俱、雜項以及玉器。”蘇老幫忙解了個圍。“我建議你選擇字畫。”
孫老也在一旁點頭。
他倆是在地下黑市見過的楊浩,尤其是那副《重山煙樹圖》給他們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所以他們認爲楊浩可能偏好古玩字畫一類。
“我覺的他應該擅長翡翠玉器。”一直默不作聲的劉老開口了。
劉老是在平洲認識的楊浩。
楊浩對於賭石的精通簡直超出了他的想象,這樣的年輕人應該對翡翠玉器更有研究。
“我倒是覺的他的傢俱鑑定也不錯。”馬胖子也忍不住插了一句嘴。
多少次黑市拍賣會的時候馬胖子都在場,他認識的楊浩幾乎處處精通。唯獨沒有見過楊浩鑑定過明清傢俱……馬胖子這也不是在找茬,而是他想看看楊浩究竟懂的多少。
“陶瓷和雜項也不錯。”
頭爺慢悠悠的開口說道。
頭爺對楊浩的瞭解完全是出於陳達才的介紹。
不過這幾人一開口,立刻震驚四座。
古玩五大類,書畫、陶瓷、傢俱、雜項以及玉器,楊浩都精通……這是怎麼可能?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隔行如隔山。
雖然這些東西都被劃分在古玩一類,但是想要全精通這是根本不可能。
書畫、古玩、玉器……這些東西分別都有自己的文化鏈。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爲什麼大學裡面會有中文專業、商務英語專業、土木工程專業?
這是因爲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一個項目裡面的知識卻是無限的。
往往一個人拿到雙碩士學位這就算是比較厲害的了,但爲什麼沒有聽說過有人拿到過十個碩士學位呢?
博而不精!
一個人懂的東西越多,他對每一樣知識瞭解就會變的淺薄起來。
就拿古玩來說,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就算打孃胎剩下來就開始接觸古玩,他也不可能樣樣精通。
以蘇老這七十六歲的高齡來說,他對書畫的瞭解算是在古玩界泰山北斗的級別……可你要是拿一件陶瓷給他鑑定,十有八九,蘇老會說自己拿不準。
瘦子陳立平精通的是雜項,能認出青銅鴨的雜項高手,可不還是栽在了一件假冒汝窯的陶瓷上面?
對於其他人來說,隔行如隔山。
但是在古玩界來說,隔項路隔山!
沒有一個人能夠全精通。
這個道理不僅僅在座的同學們懂,宋川也懂。
衆人這麼一開口,宋川即刻有了主意,當下笑着說道:“就算他全精通,就讓他從五大項裡面各挑出一樣來鑑定。”
此言一出,衆人譁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