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新皇立

新皇李顯被廢立的第二日。

武太后召集羣臣於武成殿,冊立幺子洛州牧豫王李旦爲新皇,王妃劉氏爲皇后,六歲的嫡子永平郡王李成器爲皇太子,並廢原皇太子李重照爲庶人,大赦天下,改元文明。

新皇李旦從未想到會輪到自己當皇帝,當太后冊書下達王府後,他愣了愣,呆了呆,而後嘿嘿笑了幾聲,隨即便進宮面見太后,他如一個小綿羊一般地匍匐在武太后的腳下,而後懇請太后攝政,他則居於別殿。。

武太后臉上自然沒能表露什麼,所以她非常委婉地說道:“旦兒即位新皇,當思天下百姓,聽大臣諫言。”

李旦跪伏在地,說道:“一切但由阿母做主。”

武太后臉上露出一抹笑意,便說道:“把家眷先搬進宮裡,襲芳殿頗爲寬敞,你們可在那裡安住。”

“謝阿母!”李旦叩首謝恩。

數日後,武清回到洛陽的時候,踏進太平公主的房間後,才知道李顯被廢了皇位。雖然心中早有準備,但蒲一聽此事時,一顆心還是狂跳不已。武太后果然好手段!速度竟然如此之快。

武清摟着太平公主,親了下,說道:“新帝可冊立?”

太平說道:“是四哥李旦,一個只知道整日裡聽曲尋歡的人,能有什麼作爲。”

武清說道:“既然已成事實,就別生氣了,你個女兒身,別管那麼多,知道嗎?”

太平轉身推開武清,說道:“女兒身怎麼呢?女兒身就不能過問朝廷之事了嗎?”

武清一愣,隨即說道:“令月,女兒身是可以過問,可如今正值此敏感時期,若觸怒了太后怕是得不償失。我這不是爲你着想嗎,別生氣了,再說,我也離不開你不是?”

武清說着話。便摟住太平公主,而後把手伸進裙中,在那肥臀之上揉搓起來。

太平公主臉上一紅,白了眼,說道:“我這女兒身,什麼都可做的,是不是,阿郎?”

武清感受到太平呼吸有些急促,高聳的胸脯開始變得起伏不定,那隻手揉搓得更加大力。說道:“令月,你溼了。”

“被你那麼揉了一陣,不溼纔怪呢,給你說正經事呢。”說着話,太平公主解開了武清的腰帶。不過片刻,便握住那熾熱之物,隨即二人便坐到了牀上,太平騎了上去。

武清只覺得整個靈魂都出竅了一般,說道:“你這妖精,要了哥哥老命了。”

“奴家跟你說正事呢,三哥被廢廬陵王。不會有危險吧。嗯......”太平公主上下動作起來。

武清深吸了一口氣,死死地撐住身體,說道:“廬陵王倒是不會有危險,就怕你二哥有危險了。”

太平公主快速地動了幾下,而後彷彿在磨墨一般動了起來,問道:“我二哥怎麼呢。他都被貶到巴州了,據說生活潦倒,連一牀像樣的被子都沒有,他還能有什麼危險,快說!”

武清咬住太平的耳垂。輕聲說道:“廬陵王是先皇傳位的新皇帝,是正統,而如今李旦被冊新皇,廬陵王被廢,說不得有人便要在這上面做文章,若我是太后,我必先殺了李賢,以免被人利用,這樣朝廷依舊運轉,大唐的境內也不會有任何反叛。”

太平額頭沁出晶瑩地汗珠,彷彿打夯一般地動了一陣,說道:“我不信,阿母會作出那樣的事情,虎毒還不食子呢!但阿郎既然看出其中險惡,卻又爲何不救救二哥,阿爹對阿郎可是期望很高啊......啊......”

武清實在受不了那刺激,翻身把太平公主壓在了身下,分開那潔白玉腿,如一頭牛犢一般,開始開墾起來。

直到許久,婢女們點上了蠟燭,二人並排躺在了一起,喘着粗氣。

說實話,要救李賢不是不可能,可還來得及嗎?如果是自己,怕是早在李顯被廢當日,便遣人去了巴州。

其實事實便是如此,武太后於當日便派遣左金吾衛將軍邱神績前往巴州檢校廢太子李賢之宅了。

太平並沒有被情慾衝昏了頭腦,被武清一點撥,她有一種茅塞頓開之感,她也明白,自己根本阻止不了太后殺李賢,所以也就不再想了。這一次歡好,使她似乎找到了刺激方式,她很滿足,很快樂。

翌日。

武清找董小宛問話。在書房中武清奮筆疾書,寫着關於海洋學校的幾點建議。主要內容就是,以朱富貴等老一批船員爲骨幹,加上造船研究所的一些設計人才,組成海洋學校的教授資源,招收沿海適齡兒童和漁鄉十八歲以下少年爲學生,第一期招收三百名到六百名之間。作爲海貿船隊的預備船員。目的就是隻有一個,那就是爲將來的海上霸權培養人才。

等寫完了幾個要點後,武清這才擡起頭,說道:“小宛,既然來了,怎麼不坐呢?”

如今董小宛負責河運和海貿的經營,所以對於建立一所這樣的學校,她更具有發言權。

“我都來了好一會兒了,你都不理我,說說看,你找我來,肯定不是幹壞事!”

武清笑道:“壞事很多,看是哪種,就是不知道小宛你想的是哪種壞事了。”

董小宛白了眼,說道:“你就一色鬼,不知道的人都被你的外表所迷惑了。還理學宗師,其實就是一頭披着羊皮的狼!”

武清一愣,隨即哈哈大笑,唱道:“我確定我就是那一頭披着羊皮的狼,而你是我的獵物我的羔羊!”

董小宛一愣,“......”而後白了眼,終於還是抓住武清的手,撒嬌的道:“狼哥哥,羊到嘴邊了,來吃吧!”

武清親了口,說道:“談正事。”而後拿起書案上的那張紙,遞給了董小宛。

董小宛詫異地接過,看向了那張紙,只見紙上“關於建造泉州海洋學校的幾點建議”一行字赫然在目。

居然有人用這樣一個長句做標題,董小宛有些不解,但還是看了下去,內容是用鵝毛筆書寫而成,所以這一張紙中包含了所有的建議。

看完之後,董小宛思考了下,說道:“如果按照阿郎的建議的話,估計至少得兩百萬貫才能建成。”

武清點頭道:“那就兩百萬貫吧,總之既然賺了錢,就要不斷提高自己,這錢財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花出去幹有意義的事情是最好的。嗯,再給造船研究所每年撥付三百萬經費,我要在十年之內看到超級海船的出現,否則他們就自刎謝罪吧。”

董小宛頓了頓,問道:“阿郎想要怎樣的超級海船?”

武清說道:“我想這超級海船應該叫做戰艦,遇海浪而不翻,遇火而不燃。總之比之現如今我們的海船和大唐的戰船要高明百倍。”

董小宛可是非常熟悉那些個將近四十丈長的大海船的,如果要做到超級海船,那該是怎樣的呢,她不敢想象,也不敢問武清要拿來做什麼。至於造出造不出也不是她的事情,自然有造船研究所的人承擔。所以她說道:“既然如此,那我現在就去安排,今春的第一次遠航恐怕就要起航了。”

武清在董小宛的翹臀上捏了兩把,說道:“你且忙過了這段時間,我來陪你。”

董小宛臉色微紅,說道:“就怕阿郎被別的其他姐妹們纏住了。”

“好好做事,我豈能虧待了你!”武清笑道。

又過幾日,武清被武太后召見,封爲左羽林衛大將軍,武清重新執掌羽林衛,左羽林衛除了百騎之外,各個都歡欣鼓舞。

武太后讓禮部尚書武承嗣正是冊立新皇李旦爲皇帝,隨後新皇帶領文武百官在武成殿參拜太后,正式確定武太后臨朝聽政之身份。

從此,武太后常御紫宸殿,施淺紫帳視朝聽政。

武清意外地重掌軍權,心中也着實放下了心,這說明武太后還是信任自己的,雖然不能再參與政事,但落個清閒,故而每日只需到北門逛一圈,而後便可回府跟妻妾們談談情說說愛。

直到這一日,棲霞山清心書院師生共三百五十人以及老師們的家眷來到了洛陽。

本來有將近五百人的,但其中有一百五十名學生以故土難離便沒有跟隨而來。老師倒是全部到來,總共有大唐教授二十八人,番外教授七十二人。

武清早就在清心書院附近買好了宅子,用來安排老師們的家眷。特別是那七十二個番外數學家、天文學家和化學家更是得到了武清的照顧,這些人在大唐多年,已經徹底地愛上了這個帝國,更愛上了武清這個大唐帝國的文人。其中一名叫米勒斯的東羅馬人研究方向轉向了航海技術。而且利用武清發明的指南針,已經建立一種名叫“牽星術”航海理論模型。只是還有待理論實踐計算。

這幾年來,這些個番外之人,按照武清的思想,基本上完成了基礎數學,基礎物理,基礎化學三門課程的編纂。就等武清勘驗了。

所以在安排好這些教授和學生後,武清也將迎來一段非常忙碌的時間。

第490章 一代帝王(二十八)第13章 施粥救民第402章 廬陵王風波(四)第158章 理學之爭(續)第488章 一代帝王(二十六)第128章 他鄉遇故知第36章 開館講書第430章 帝王之路(一)第495章 一代帝王(三十三)第17章 與狄仁傑談第242章 太子妃韋氏第7章 縣城安家第92章 長江幫董小宛第293章 契約第280章 改革從科舉開始第27章 跟和尚論道第436章 帝王之路(七)第33章 秋風悲歌送英靈第368章 鐵勒破突厥第322章 閱兵第329章 徵西域(二)第54章 迷失那初之吻第11章 神童光環第171章 賜婚第33章 秋風悲歌送英靈第342章 火燒天堂第180章 出征(五)第212章 政事堂議事第13章 施粥救民第495章 一代帝王(三十三)第472章 一代帝王(十)第94章 夜襲第26章 溫國寺中巧解困第416章 一代帝王(二十四)第287章 揚州平叛(二)第25章 有個女孩兒叫婉兒第129章 邀請王勃第496章 一代帝王(三十四)第322章 閱兵第407章 廬陵王風波(八)第340章 夜探河內第207章 玉樹不見了第85章 太子死了第485章 一代帝王(二十三)第13章 施粥救民第416章 廬陵王風波(十七)第5章 國公之後第212章 政事堂議事第382章 回師第302章 建設如火如荼地進行着第354章 勢掠如火第1章 狗血式穿越第364章 吐蕃議和第370章 後突厥末路(上)第29章 槍術如神第205章 羽林衛(三)第304章 萬人招親大會第411章 廬陵王風波(十二)第156章 出征(十一)第472章 一代帝王(十)第146章 潛入閨房第141章 心中那一片寧靜第152章 三大才子第146章 潛入閨房第236章 回到洛陽第291章 武清的準備第36章 開館講書第141章 心中那一片寧靜第四百四十九章 二十第320章 殺王弘義第293章 契約第444章 帝王之路(十五)第83章 再相逢已是男俊女俏第193章 家中情事第129章 邀請王勃第462章 出征之前(五)第431章 帝王之路(二)第79章 晴天霹靂第296章 報紙的威力第68章 二王鬥雞第266章 有女玲瓏第66章 梅香園驚變第429章 帝王之路第439章 帝王之路(十)第111章 珠算第402章 廬陵王風波(四)第348章 婁師德之言第254章 答劉三小姐問第33章 秋風悲歌送英靈第242章 太子有請第242章 太子有請第232章 少林寺(五)第373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一)第239章 油墨第129章 邀請王勃第427章 這是一條艱辛的道路第355章 姚元崇的決定第369章 郭元振火油顯神威第318章 劫囚車第135章 長史來訪
第490章 一代帝王(二十八)第13章 施粥救民第402章 廬陵王風波(四)第158章 理學之爭(續)第488章 一代帝王(二十六)第128章 他鄉遇故知第36章 開館講書第430章 帝王之路(一)第495章 一代帝王(三十三)第17章 與狄仁傑談第242章 太子妃韋氏第7章 縣城安家第92章 長江幫董小宛第293章 契約第280章 改革從科舉開始第27章 跟和尚論道第436章 帝王之路(七)第33章 秋風悲歌送英靈第368章 鐵勒破突厥第322章 閱兵第329章 徵西域(二)第54章 迷失那初之吻第11章 神童光環第171章 賜婚第33章 秋風悲歌送英靈第342章 火燒天堂第180章 出征(五)第212章 政事堂議事第13章 施粥救民第495章 一代帝王(三十三)第472章 一代帝王(十)第94章 夜襲第26章 溫國寺中巧解困第416章 一代帝王(二十四)第287章 揚州平叛(二)第25章 有個女孩兒叫婉兒第129章 邀請王勃第496章 一代帝王(三十四)第322章 閱兵第407章 廬陵王風波(八)第340章 夜探河內第207章 玉樹不見了第85章 太子死了第485章 一代帝王(二十三)第13章 施粥救民第416章 廬陵王風波(十七)第5章 國公之後第212章 政事堂議事第382章 回師第302章 建設如火如荼地進行着第354章 勢掠如火第1章 狗血式穿越第364章 吐蕃議和第370章 後突厥末路(上)第29章 槍術如神第205章 羽林衛(三)第304章 萬人招親大會第411章 廬陵王風波(十二)第156章 出征(十一)第472章 一代帝王(十)第146章 潛入閨房第141章 心中那一片寧靜第152章 三大才子第146章 潛入閨房第236章 回到洛陽第291章 武清的準備第36章 開館講書第141章 心中那一片寧靜第四百四十九章 二十第320章 殺王弘義第293章 契約第444章 帝王之路(十五)第83章 再相逢已是男俊女俏第193章 家中情事第129章 邀請王勃第462章 出征之前(五)第431章 帝王之路(二)第79章 晴天霹靂第296章 報紙的威力第68章 二王鬥雞第266章 有女玲瓏第66章 梅香園驚變第429章 帝王之路第439章 帝王之路(十)第111章 珠算第402章 廬陵王風波(四)第348章 婁師德之言第254章 答劉三小姐問第33章 秋風悲歌送英靈第242章 太子有請第242章 太子有請第232章 少林寺(五)第373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一)第239章 油墨第129章 邀請王勃第427章 這是一條艱辛的道路第355章 姚元崇的決定第369章 郭元振火油顯神威第318章 劫囚車第135章 長史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