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前朝的亡國之君,老母親始終戰戰兢兢,這幾十年來就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她總是覺得自己時時刻刻都在別人的監視之下。
若是哪天一不小心說出幾句過頭話的話,或者是做出任何與身份不符的事兒,說不得馬上就要大禍臨頭了。
自古以來,這亡國之君就是新朝君臣的眼中釘肉中刺,無論表現的有多麼恭順,對方都不會放心,而是一定要找個藉口“斬草除根”“永絕後患”。
老母親歷經風浪,政治上的風刀雪劍不知道經過了多少次了,爲了保住母子二人的性命,唯一能夠做到的就是如臨淵履薄一般,始終謹小慎微的過日子,永遠不給對手找到“斬草除根”的藉口。
其實,這母子二人原本可以過上更好一點的日子。
就算他們母子已不是前朝的太后和皇帝,至少還是蒙古的“貴人”。
在很久之前,蒙古的“孃家人”就曾經試圖接濟他們母子,但政治嗅覺過分敏銳的太后根本就不敢接受孃家人的救急:在沒有官方允許情況下,不要說接受科爾沁蒙古的財物了,就算是私底下說幾句話那都是犯了很大的忌諱。
私下溝通蒙古王公,這是意欲何爲呀?
是不是還想借蒙古的兵恢復你們的大清國?是不是對大明王朝心懷不滿?
任何一個罪名落在頭上,甚至不需要具體的罪名,僅僅只是張啓陽有了這樣的想法起了這樣的疑心,就一定會大禍臨頭。
這麼多年以來,老母親始終拒絕任何與“大清”“蒙古”有關的人接觸,整日裡深居簡出,若無絕對之必要,幾乎不會走出這個小小的院落。
開始的那幾年,還能夠變賣些家當過日子,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在不接受任何外部援助的情況下,沒過多久就坐吃山空了。
萬般無奈之下,昔日的順治皇帝,福林,只能出去打打零工混碗飯吃。
皇帝出身的福林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可以說是一無是處,日子過的極是艱難。
好在他爲人忠厚實在,漸漸的在熙順布莊站穩了腳跟,並且學了一本裁減的手藝,在經歷了漫長的時光之後,逐漸成爲熙順布莊的首席師傅。
福林早已改換了姓名,自稱是姓林名順,大家都喊他順師傅。
在順師傅看來,大清國已經滅亡幾十年了,早就應該被淡忘。
而自己又不曾作惡,始終小心翼翼的活着,憑本事賺錢,吃的是體力飯過的是安穩日子,只要不招搖不惹事,就應該不會有什麼災禍降臨了吧?
在這段漫長的歲月裡,他們母子確實活的安安穩穩波瀾不驚。
但是,在老母親的心中,母子二人始終沒有絕對的安全,最多隻能算是暫時安全而已。
兒子的年紀確實已經超級大了,再不找個老婆的話,怕是要絕後了。
但是成親這個事情,沒有張啓陽的允許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亡國之君,能苟全性命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下場了,竟然還想着綿延子嗣,會不會引起張啓陽的懷疑?
張啓陽是不是會認爲這母子二人還懷着復國之心?
“額娘實實的多慮了,張啓陽哪裡有那個閒工夫管這樣的小事兒?”
“我兒可不敢這麼想!”母親確實有些神經質了,說話的時候總是會刻意的壓低嗓音,似乎隨時都在提防“隔牆有耳”似的:“你覺得這是小事,那張啓陽若是不這麼認爲呢?”
在老母親的心目當中,身邊所接觸到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是張啓陽的耳目。
甚至連那個臉上有胎記的女子,都很有可能是張啓陽的細作,就是爲了試探一下這位順師傅是不是還有復國之心。
她總是充滿了濃重的危機感,對任何人都充滿了懷疑和極度的警惕。
這是無數次血淋淋的政變鍛煉出來的一種本能反應。
吃過了晚飯之後,昔日的皇太后躺在牀上,如同往常一樣睜着雙眼,久久難以入眠。
自從做了張啓陽的俘虜之後,她就從來沒有睡過哪怕一個踏實覺,總是會想到很多很多。
福林的年紀確實太大了,絕對有必要締結婚姻,要不然就真的要絕後了呢。
但這是不是張啓陽對母子二人的一種試探呢?
貿然讓福林和那個醜女成親,說不得會招來潑天的災禍,她絕對不敢那麼做。
若是始終讓福林打光棍,卻又終究有些不甘心。
經過整整一夜的煎熬之後,大清國的這位皇太后終於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她決定做一個試探。
試探一下官府的態度。
第二日,這位白髮如雪的前朝老太后,拄着柺杖顫巍巍的來到了官衙:“大老爺在上,民婦之子欲婚,不知這婚書之事如何辦理?”
雖說這男女婚事最講究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官府那邊也是要登錄在冊的。
接待太后的不是什麼大老爺,而是一個年紀和她差不多的老書吏:“媒聘可有啊?”
“有。”
“那就好辦,你們是哪街哪家?”
“南城牛角街炒豆巷尾林順。”老太后報出了自家的真實住址和兒子的名字。
那個老書吏翻開檔案,眯縫着眼睛細細的查找,很快就找到了:“林順……籍屬……咦……你們……”
埋首於檔案堆中的老書吏擡起頭來,吃驚的看着眼前這個白髮蒼蒼的老婦人:“你們家……你兒子林順是不是改過名姓?”
“是!”
“那……你兒子就是前朝皇帝福林?”
看來,無論怎樣改換姓名,記錄在冊的那些底細還是一查就可以知道的,她頓時心如死灰:“我兒就是福林,不過僞清孽民早就當亡,我大明上順天心下合民意。”
就在她有些慌張的給大明朝唱讚歌的時候,那個老書吏卻說道:“福……你兒子想要成親,那便成親好了,只要合理合法自然無礙。只不過,這事兒還是請示一下上面爲好。”
這個老書吏顯然已經意識到了此事非比尋常:“你且回去等消息吧。”
她已經後悔了,後悔自己不該如此冒冒失失的做這次試探,這簡直就是在給自己找麻煩。
她這一生,總是不停的後悔當中度過,而且每一次後悔都會把局面弄的更加糟糕,這一次也不例外。
好在這一次並沒有牽扯到福林,就算這有什麼禍事發生,就由自己承擔好了。
反正自己的年紀已經這麼大了,老的連走路都很困難,要是真的因此而死,反而會給兒子減少些牽絆。
第二日,順師傅如同往日那樣又去熙順布莊做工,年事已高的前朝太后獨自守家。
當有節奏的敲門聲響起的時候,她甚至有種悲壯的感覺,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拄着柺杖打開了院門。
敲門的就是昨天那個老書吏。
他的身後並沒有帶着全副武裝的黑甲士兵,那曾經是整個大清國最可怕的噩夢。
“順的婚事不必請示,可按照一般民務辦理即可。”老書吏掏出一錠十二兩的小元寶遞給了這位前朝太后:“這是大帥給的喜錢,大帥還有一句話要轉達給你。”
張啓陽竟然同意了,讓這位前朝太后欣喜若狂。
但張啓陽還有一句話要轉達,那肯定是非常重要的話語:“大帥金玉之言,草民洗耳恭聽。”
“我毫不在意。”
這句話看似沒頭沒腦,但是前朝太后還是聽懂了。
從一開始,張啓陽就沒有在乎過她這個太后,也沒有在乎過福林這個皇帝,無論是在大清國的鼎盛之時,還是在現如今。
張啓陽從來就沒有在乎過他們,更沒有把這一對母子當做是自己的對手。
一個只會玩弄權勢平衡的太后,還有一個娃娃皇帝,確實不配成爲張啓陽的對手,無論是從前還是現在。
對於張啓陽的輕視,她並沒有感到哪怕一絲一毫的惱怒,反而萬分欣喜。
不被重視纔是最好的,她希望張啓陽永遠永遠的把她忘記,永遠永遠的忘記這一對母子,再也不要想起他們。
“好好過你們的日子吧,人們已經把你們忘記了,這世道和以前不一樣了!”說完這句話之後,老書吏轉身離去。
最後的這句話到底是出自張啓陽,還是老書吏本人的話語?
那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世界已經把這一對母子徹底遺忘了。
再也沒有什麼太后和皇帝,他們只是大明的子民。
在這個世界上,作爲一個個體的愛新覺羅福林已經徹底沒有了,只有一個手藝還算不錯的裁縫順師傅。
因爲深居簡出的緣故,白髮蒼蒼的前朝太后還不清楚現如今的世道和以前有那些不同,她甚至不清楚這個時代已經有了多少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然,她已經不關心這些了。
時代的劇變,世道的變革,對於這個老婦人而言沒有任何意義,現在真正能讓她關心的事情只有一件:趕緊想辦法去找找媒婆子,儘快撮合成兒子的婚事。
這可能要花費一些銀錢,好在兒子在布莊乾的不錯,稍微有了些積蓄。
若是不夠的話,或許可以找布莊的掌櫃騰借一些,不再想前朝今朝,不再戰戰兢兢的疑神疑鬼,而是如同所有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那樣,爲自家的事情操勞起來。
在這一生當中,她第一次感覺自己活的如此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