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守護神》
作者:辭河
第四十章 青城比武
前方人聲鼎沸,龍龍大吃一驚,定睛一看,原來是一大批遊人。龍龍這纔想起,青城山乃是著名的旅遊風景名勝區。
青城山分爲前山和後山,羣峰環繞起伏、林木蔥蘢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
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峰環峙,狀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級,曲徑通幽,以幽潔取勝。景區內外,天師洞和圓明宮的幽靜是青城山的一大特色。
青城派其實是屬於道家,從張天師創天師派,經東晉時期的上清派,到流行於元朝的清微派,以及北宋年間的丹鼎派,元朝的全真道龍門派,直到清朝末年形成青城派。青城派屬於華夏道教協會會員,在道教中倒也自成一體,青城派武功傳承了二千多年,僅僅清代就出過一百一十一位武舉人。
青城派餘大師作爲國家唯一認定的青城派代表人物被載入《中華武術人名辭典》,青城武術作爲都江堰市和蓉城非物質文化遺產載入《中華武藏》。
與大名鼎鼎的餘大師相比,名不見經傳的龍龍自然是默默無聞,只有一些弟子和相關人員知道,其實也不清楚龍龍武功有多少高深。
龍龍來到青城山,自然是提前到達,樂得一個人清淨,隨同遊客遊覽了青城山。不愧爲五A級風景區,華夏四大道教名山,位列五大仙山。
龍龍無憂無慮正在遊玩,洪芳悄悄地給龍龍來了電話:“師傅,八大門派還有幾十個武林幫派的代表以及華夏武協都已經來到,您的弟子們也差不多都來了,就是近衛只派了些代表。”
“噢,來了不少人啊。”龍龍隨口說道。
“還有一個漂亮的女警察在打聽您的蹤跡。”
“哦,那可能是吳英,京都警察局局長的女兒,”
“還有上次去過揚州城的那些隊員。”
“他們幾個人呢?都到了嗎?”
“還用您說,早就到了。”
“好吧,我今晚趕過去,不耽誤明天的比武。”
“唉,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您倒像沒事人一樣。”
“多大的事情?只不過給大家一個機會而已。”龍龍笑着說完就掛了電話。
龍龍在沒有暴露之前,認識他的人不多,晚上就悄悄地溜進戰神們居住的那一層賓館,戰神看到龍龍,高興極了,聚在一個房間里弄幾個菜,開了兩瓶茅臺,要不是明天龍龍要比武,豈不要一醉方休?
龍龍與他們稍微聚會一下,吩咐他們加緊修煉。因爲現在各個關鍵部門都在修煉龍龍傳授的武功心法,戰神們更加有了迫切感。
考慮到龍龍明天要比武,大家早早地散了。
第二天,在青城山白雲觀前的廣場上,已經聚集了幾百人,因爲這裡不是景區範圍,加上外圍防護,雖然只有幾百人,卻是中華武林精英。
少林慧覺大師主持。他先請龍龍到了前臺,向大家簡單介紹了龍龍,請龍龍講話。
龍龍站到臺前,向大家抱拳行禮:“有幸見到大家,非常榮幸。說起中華五千年,武林門派林林總總,除了八大門派之外,不下幾百個門派以及世家。至於我屬於什麼門派,我來自名不見經傳的冰雪宮,傳承的武功與空門有些淵源,追溯上去應該屬空門弟子。”
有不少人沒有聽到過這個門派,也有一些人知道這是華夏一個古老的武林門派,只是行事低調,不太顯赫。
“這次聚會實在是在下冒犯了青城派餘大師,因爲我作爲特殊部門的教頭,向這些名門正派的弟子傳授了自己修習的武功心法。”聽到龍龍娓娓道來這次比武的原因,大家都驚奇起來。
“中華武林傳承千百年來,不要說各大門派,即使是一些小門派,各種武功秘籍也不下幾十上百種。就拿少林武功來說也有近千種武功技法,成千上萬的弟子在進行研修。試問,一個弟子終其一生能夠學習多少武功技法?”龍龍的問話使得大家猛然間醒悟了一下,龍龍接着說:“想當年達摩禪師初建少林,只不過三兩心法技巧。武當張三丰真人也是如此,千百年來,我們的前輩,隨着修煉的體會日積月累,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功法,同時,也把我們應該傳承的東西一點點丟失。以至於各門各派,再也沒有修爲超過前人的。”
聽龍龍這樣說,大家暗暗心驚。
“其實,我不願意冒犯青城派,更不願意冒犯大家。”龍龍說道:“位卑不敢忘國憂。既然在下做了這些特殊部門特殊人員的教頭,我認爲就應該把最好的東西教給他們。我們各門各派對自己的武功心法敝帚自珍,我以及我所屬的門派,願意把最好的傳承,繼續傳承下去。所以,我就把我們的武功心法傳授給了他們,我認爲這樣他們的功力將會更上一層樓。”
龍龍的話,讓大家心驚,各門各派的武功心法向來不要說對外,即使對自己的門人弟子都是保密的,而龍龍卻把本門的武功心法對外傳授。
“其實,武功心法的優劣,關鍵看它修煉出來的結果。我與青城派餘大師拋磚引玉,通過學習切磋,讓大家明白我們武功傳承的缺失,以促進武林的改革和創新。”
龍龍繼續說道:“過去,各門各派傳承爭奪武林盟主的地位,大家爭先恐後地加以精練。隨着武功的應用日益減少,武功修煉的動力也越來越降低,武功的表演成分以及它的功利性,正在將武林引向歧途。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一點,去除糟粕,留下精華,才能使中華武功發揚光大。”
龍龍的話,引起一陣經久不息的掌聲。
掌聲過後,一個問題引起了大家的思索:還有必要進行這場比武嗎?
龍龍退下後,慧覺大師走了上來:“龍施主的話,令人醍醐灌頂,同時也令人振奮。老衲修習武功六十多年,對少林武功管中窺豹,雖然修煉經年,也不過對三、兩功法略有體會。而且秉承門派傳統,非本門弟子,不敢私下傳授。聽了龍施主的話,我們各門各派敝帚自珍,正在造成我們的武功傳承逐漸缺失,以至於門人弟子與前輩的功力相距甚遠。”
“現在,請龍施主與餘大師上臺切磋。”
龍龍與餘大師來到了比武臺上。
兩人的比試一點也沒有驚心動魄,甚至一點看頭都沒有。只見兩人在臺上相距三米開外,腳步移動,手勢變化,卻沒有肢體接觸,更沒有氣流涌出,就像在演啞劇一樣。
雙方比劃了幾分鐘,餘大師退了回去。對龍龍抱拳行禮:“領教。”龍龍也抱拳還禮:“承讓。”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大家都是內行卻看不出門道。人們都說當事者迷,旁觀者清。現在卻是當事者清,旁觀者迷。誰也沒有看出什麼,餘大師確認輸了。
那種比武的驚心動魄,在這場切磋中蕩然無存。
餘大師退出後,慧覺大師趨前:“我與龍施主切磋一番。”
慧覺大師的話一出口,馬上引起現場轟動。人們知道慧覺大師的功力不在餘大師之下。慧覺大師的羅漢拳、金剛掌頗有造詣,在整個少林寺,無出其右者。
沒有想到,雙方抱拳施禮後,仍然是隔空比劃,幾分鐘後慧覺大師施禮退出,互道“領教”、“承讓”。
這讓大家都驚呆了。
慧覺大師趨前說道:“剛纔與龍施主比試,老衲甘拜下風。”慧覺大師這種胸懷,得到大家的一片掌聲。
“旁觀者迷,當事者清。老衲使出渾身解數,都難以越雷池半步。老衲剛猛的掌力,未到龍施主身邊,就被龍施主化爲無形。而且老衲竟然難以推進龍施主半步。”
慧覺大師的坦然,讓大家更加敬佩。
慧覺大師繼續說道:“本來,老衲對龍施主向本門弟子傳授武功還有些想法,現在看來是老衲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對龍施主的高風亮節,本人佩服,我少林寺也支持。”又是雷鳴般的掌聲。
雖然比試不精彩,慧覺的話,卻讓這場比試錦上添花。這場比試對華夏武林是一次鞭策,各門各派尋找本門武功的缺失,進一步去其糟粕,選取精華,華夏武林將獲得新的生機。這是後話。
比試過後,九州戰神默默地離開了青城山。只有A隊隊員和一些近衛代表圍繞在龍龍身邊,不忍離去。龍龍帶他們去了下榻的賓館,藉助賓館會議室,大家相聚了一次。
本來這些人是難以相識的,經歷此次武林盛會,知道大家都是龍龍的弟子,自然是稱兄道弟。其實,對於他們的相識,也是龍龍有意爲之,對於他們今後互相學習、幫助,受用無窮。
龍龍傳授他們的只是武功心法,讓他們在修煉心法的同時,也要加強對技巧的修煉。特別對於快與準上,各派武功取長補短,大家相得益彰。
京都的弟子們離去後,龍龍又成了孤家寡人。
其實,這樣龍龍更加自由。
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那首詩膾炙人口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的詩,由此看來,自由是多麼重要。其實,這首詩是我國著名詩人殷夫意譯過來的,按照華夏五絕的音律編譯的。
原詩是這樣的:“自由與愛情!我都爲之傾心。爲了愛情,我寧願犧牲生命,爲了自由,我寧願犧牲愛情。”華夏著名翻譯家興萬生將這首詩翻譯成:“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拋後方知曉,如若沒生命。愛情哪裡找。”
不管怎麼說,人們更喜歡那首五絕的詩文。特別是那些要面對民族大義生死考驗的人來說,兩者皆可拋更具有意義。
此地事了,龍龍想着雖然自己現在有了新的身份,或許隨着自己日漸出名,自由度仍然將降低,想到要儘快給徒弟們提高功力,龍龍不由自主地想尋找起能量石來。
那次在東北尋找能量石,怕破壞龍脈,龍龍忍痛割愛。這青城山鬱鬱蔥蔥,應該是風水寶地。
青城山傳說是“清都、紫薇、天帝的居所。”故名“清城”。因爲這裡是風水寶地,佛教、道教爲爭地盤發生爭執,官司打到皇帝那兒,唐玄宗親自下詔判定“觀還道家,寺依山外”,然而詔書將“清城”寫成了“青城”,所以改稱青城山,此據並非傳說,山上至今保留有唐代碑文詔書全文以佐。
其實,龍龍已經逛了不少青城山的名勝古蹟,爲了減少影響,龍龍迅速離開了風景區,尋找其他上山的路。
青城山面積有兩百多平方公里,真正的遊人遊覽的地方是有限的,很多地方甚至都沒有開發,還處於原始狀態的現象。
龍龍坐車離開景區幾十公里後,步行到了一個小山村。
進入山村,與其他農村地方也差不多。年輕人大多到城裡打工去了,留在村子的多是老人和孩子。不過這個村子的房子還真不錯,一排排小洋樓錯落有致,紅磚碧瓦,與綠樹央輝,顯得和諧與有趣。
龍龍正走間,發現前面竟然有一個與村中環境顯然不一樣的院落,房子的破舊顯得充滿滄桑,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卻又陰森的可怕,甚至連正午的日輝也顯得暗淡。
忽然,傳來一聲淒厲的嚎叫,不久一個年輕的男子匆匆從外面趕回,迅速進入了那破舊的院落,掩上那並不破舊的門。
龍龍腦海裡形成了一個問號,這裡究竟是怎麼回事?
有幾個小孩子在那院落外面張望。
龍龍走到跟前,問孩子們:“這裡是什麼事情?”
“有瘋子,有鬼。”孩子們也顯得有些害怕和語無倫次地說。
正在這時候,一個六十多歲的婦女揹着一個孩子過來,那孩子滿臉痛苦,眼淚汪汪,龍龍一看那個五六歲的孩子,顯得摔傷了,用透視眼一看,好傢伙,這孩子骨折了。
龍龍叫着那老婦人:“這孩子摔骨折了,讓我給他治治。”
那老婦人又驚又喜,急忙停下對龍龍道謝:“謝謝,謝謝,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龍龍把孩子從老婦人背上接下,右手在孩子的受傷處輕輕地捏着,一股真氣在孩子骨折處遊走。開始,那孩子還眼淚汪汪的,後來逐漸的不再疼痛了,那已經腫脹的患處也慢慢的消腫,孩子也露出了笑容。
十幾分鍾後,龍龍放下孩子對老婦人說:“這兩天小心點,不要再摔着了。”
孩子不再痛苦,老婦人也就放心了,對龍龍連聲說:“謝謝!”
“阿姨,這個院子住的是什麼人?”龍龍指着那破舊的院子問道。
“那是一對兄妹,在外面打工多年,這不才回來不久,那姑娘就瘋了。”老婦人說:“真可憐,多漂亮的小姑娘啊。”
即使是大白天,孩子們也不敢進那院子。龍龍在老婦人走後,站在那院子門口向裡面看,有一股陰寒之氣。他用透視眼向內一看,大吃一驚,急忙推門而入,要挽救姑娘。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