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最後是談下親子線
在一個軍事題材作品裡,有飽滿的感情線已經算出彩,而親子線確實屬於邊角料的地位。
不像前幾年《都挺好》這類是完全打着反思原生家庭旗號的家庭倫理劇。可能正因爲非主線,非一二線,只是三線的地位,編劇並沒有深入去構思其合理性和延續性,使得家庭內部親子關係的人設,我覺得在這部劇裡面是相對有漏洞或敗筆的地方。
(一)趙參謀長、妻子楊芬芬和女兒趙楚楚的關係
在這部劇裡,我感覺單一人物的性格都刻畫得很好,但是放在一個家庭裡面,仔細推敲是有點突兀的。
趙參謀長事業心很重,一直想報效祖國,想有所作爲,因此沒有很好顧及妻子的感受,也沒有很好陪伴妻子,妻子多次請他幫忙,帶她去家鄉找老兵,他忙到廢寢忘食,把門口等他的妻子都忘記了。而作爲副師長級別的人物,他在工作上的溝通表達能力都是沒問題的。
但是偏偏回到家,看到妻子,就壓抑了,不想解釋了,不想說話;妻子想離婚,也是違心地滿口答應了。
一個善於說服怕水的士兵下水實操的師長,和一個回到家有能力溝通但是不好好溝通的丈夫/父親。顯然有點突兀,但是也還能解釋得通。
因爲我們在日常婚姻生活中,在兩性關係中,經常會無意識沿襲和複製我們的父母甚至小時候承擔大部分撫養任務的隔代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特別是留守兒童)的相處模式。
因爲劇中並沒有去展示趙參謀長的原生家庭以及他的成長背景,所以其在家庭的表現,也不好下定論。
而他的妻子楊芬芬,明明是深愛着自己的丈夫的,卻因爲丈夫不能經常陪伴自己,倍感到失落。而這種失落,她並沒有大吼大叫去掀起家庭的旋渦,她是忍氣吞聲,她的人物刻畫是“理性上是理解的,但是情感上是很難受的,很壓抑的”。
多次描述到趙參謀長、妻子楊芬芬的家庭生活的時候,都是這樣壓抑的場面,雙方都不溝通,且明明愛着對方。這類問題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比比皆是的。
事實上楊芬芬哪怕大吵大鬧,對雙方的感情和關係,都比壓抑來得好。因爲情緒有得到更多地釋放,而不是壓抑到有一天,實在忍無可忍了。
可惜,在編劇的創作中,大吵大鬧的不是夫妻兩,而是他們的女兒楚楚。這裡大膽假設,假設楚楚小時候的撫養人,主要是他事業心很重但跟妻子溝通不順暢的爸爸,和忍氣吞聲直到忍無可忍的媽媽,那她這樣大吵大鬧的方式,在編劇的設計裡面,是真的突兀了。
現實中,在這樣家庭氛圍長大的孩子,通常也是比較壓抑的,可能也如劇情呈現很有事業心,年紀輕輕自己當起了老闆。但是在家庭裡面,在兩性關係裡面,她的潛意識非常可能沒有這種去大吵大鬧的溝通模式。
那假如她從小是被其他撫養人帶大,特別是3-12歲的時候,那還是比較有可能會習得這種大吵大鬧的溝通模式。
(二)寧州首富韓百川和女兒韓雪的關係
一個漁民起家的首富,靠的是敢闖,敢冒風險。而年輕失偶,單親家庭長大的首富女兒韓雪,卻是非常溫柔賢惠,前期在雙擁辦當主任的時候,其實是並不自信,也不像父親那麼勇敢,反而是很柔弱。這裡感覺起來也是有點突兀的。當然這個家庭的畫像,是比較局部不全面的,所以不能以偏概全去分析。只是在內心是否有足夠力量這一點上,顯然,首富並沒有很好地培養到女兒,或者說他女兒並沒有繼承到這些比較優秀的品質。或者編劇在進行人設的時候沒有去放在一個家庭的角度去看人物性格的延續性。
這裡更多想說的是,原生家庭沒有罪,原生家庭的種種故事和影響,都只是我們成長的一個起點,有的人可能起點高,有的人可能起點低,但這正在我們體驗多姿多彩的人間煙火的最真實的一面。
更重要的是,我們有能力去看到問題所在的地方,有能力去尊重家庭成員彼此的界限,更好地自我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