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蕃州

區希範故作無奈的輕輕搖了搖頭,道:“好吧!不過至於借到多少糧食,我可不敢保證!畢竟雖然我得到王爺的重託,但也是因爲王爺身邊沒有熟悉安化州事的人緣故。”

羅保喃和廖敖等的就是區希範這一句話,那裡會有意見呢?當下都慷慨的說道:“無論是什麼結果,下安化州百姓都會銘記先生的恩情的!”

既然條件都談好了,原來第一個條件,自然就答應下來了。矯情也看情況啊!

“馮常圪那賊子的夫人頗有勇力,並且手下有三百護衛,一時半刻間我也拿不下,萬望先生稍後一段時間!”羅保喃對區希範真誠的說道。

區希範說道:“這個我自然知道,只是此間事了,我也得回去和王爺交差,要不然怕是會誤了王爺的大事。這樣吧,這些人,得在五天內拿下,到時候節帥……哦不!現在應該叫刺史大人了!到時候刺史大人你派使者送來人頭,王爺自然也會明白刺史大人你的忠心!”

羅保喃雖然有些遺憾,但還是表示理解。

當天羅保喃就在越王宮內招待區希範,並且送上酬謝。原來區希範只道是五百貫的錢財,忽然發現自己估計錯了。居然是五百兩金沙!金沙不是赤金,赤金的意思就是純金,而金沙還需要進一步提純。一兩金沙含金量雖然一般最少達到百分之七十五,但實際上一兩金沙只有大概七錢赤金的價值。畢竟金沙還需要提純,這裡頭可是需要工本費的。

即使如此。區希範也暗暗咂舌。一兩赤金在廣南西路可以兌換十貫錢。也就是說,這五百兩金沙,相當於三千五百貫!

除此之外,羅保喃對於區希範的拉攏可謂是不遺餘力。在區希範離開的時候,親自到城門相送不說,還贈送上一匹極品駿馬。其實這駿馬並不算高,不過是四尺六寸。在中原一帶,雖然算上上好馬,但絕對和極品沾不上邊。

只是在盛產矮腳馬的廣南西路而言,這的的確確是一匹極品駿馬!區希範更是高興,笑容滿面的和羅保喃拱手告辭。旋即快馬加鞭的趕往龍水城。

區希範還沒有到龍水城,就已經遇到正在出兵攻打蕃州的趙禳。

在戰場上,趙禳立在一處高坡上,騎着闕月烏騅馬。頭頂威風凜凜的精鋼獅子盔,栩栩如生的浮雕獅子,懾人心神。腦後掛着長長的紅纓。在風中飛舞,如火似幻。身上披掛着一副鐵葉攢成魚鱗甲;腰繫一條金獸面束帶,前後兩面精鋼打造。混圓似鏡的護心鏡;上籠着一領緋紅團袍,上面垂兩條綠絨縷領帶;下穿一支斜皮氣跨靴。

雖然戰場略顯混亂,但趙禳卻宛如天空的太陽,無論是什麼情況。他都是最耀眼的存在。

通報了姓名,區希範來到趙禳跟前,眼睛禁不住微微一凝。木換?這傢伙怎麼會在王爺身邊的?

心中雖然疑惑,但區希範卻不敢向趙禳詢問,當下畢恭畢敬的翻身下馬,施然一禮,道:“學生參見王爺。”

“哦!是少寶啊!這麼快就回來了。看來事情順利啊!”趙禳稍微將一部分注意力從戰場上轉移到區希範身上,有些不集中精神的說道。

“託王爺的洪福,此行順利,羅保喃已經答應了投誠!而學生的從弟也已經在半路留在了安化州一帶,相信不久就會有好消息回來!”區希範畢恭畢敬的說道。

“這是你本領所在,本王可不相信拖什麼福的事情!”趙禳不以爲然的揮了揮馬鞭。

頓了頓,趙禳接着說道:“下安化州的事情,稍後再說吧。反正事情順利,晚些聽也沒有關係。在這裡和本王一起,看看我大宋的勇士如此攻下這一座城池。”

蕃州說是城池,實際上不過是一個山砦罷了!

修建在一處山頂上,分爲內城、外城、牙城。聽起來,感覺很浩大,實際上都是用木牆,甚至木柵分割開。和大宋的城池截然不同,天差地別來評價都不爲過。

木牆上站着百十名蠻兵,拿着簡陋的獵弓,宛如狂風驟雨一般彎弓搭箭,一支支箭矢以最快的速度拋射而出。

在木牆外,是約莫二百名宋軍士兵在推着攻城武器發起進攻。這二百名宋軍士兵,光是看看,就叫人心生毛骨悚然的感覺。

人人頂盔摜甲不說,隆腫的身軀可以看得出,不是穿一重甲,最少兩重。打磨得光滑的甲葉,在陽光下閃爍着耀目的光芒。三輛攻城車徐徐推進,攻城車不同於一般攻城車的屋狀,正面豎起大木盾,木盾上塗抹有河泥,防止敵人火箭點燃攻城車。

身穿輕甲的弓弩手躲在攻城車後面。特別是弩兵,弩兵上弦時間長,而且還必須在原地上弦。往日攻城很容易被敵人弓箭手重點照顧,導致射速劇降。不過有了這特殊的攻城車照顧,射出一弩矢後,立刻躲到攻城車後面上弦,那叫一個毫無壓力。

強弩射出的弩矢,聲聲奪音,呼嘯之聲大作。落在木牆上,立刻噗的一聲,小半截沒入了木牆裡頭。落在蠻兵身上,更是直接來了個一矢雙洞,貫穿了蠻兵沒有披甲的身軀。

而蠻兵的箭雨看似浩大,但只是用骨頭作爲箭鏃的箭矢,落在宋軍士兵身上,那是多麼的無力。戰場上經常可以看到一名宋軍士兵身上插着十多根箭矢前進。或者用掛着更加合適,因爲那些箭矢只是穿透了第一重甲,就沒有了力度。

自己的攻擊沒有辦法給對方造成傷害,而對方的攻擊,稍微鬆懈一些,就是失去一條活生生的性命。

巨大的差距。讓蕃州蠻兵士氣大跌。攻城車推進到木牆附近,轟隆隆的撞了十多下,立刻一排木牆崩潰。木牆上的蠻兵慘叫着伴隨木牆摔倒。雖然木牆並不高,除非被木頭砸中,否則沒有一名蠻兵是摔死的。

後續的宋軍士兵卻把這些幸運兒結果了,手持鋒利的兵刃凶神惡煞的衝進去,一名又一名的蠻兵倒在血泊當中。

“蕃州可定了!”木換。不現在應該叫楊慥,一臉從容的對着趙禳說道。“在這裡,倒是要恭喜王爺了!”

趙禳看了楊慥一眼,笑了笑,沒有說話。

區希範忍不住可能了看楊慥。又看了看趙禳的背影。心中疑惑頓生,同時禁不住生出幾分危機感。這木換(區希範不知道楊慥這個真名)可是昔日安化蠻的鎮*師,對於安化蠻的情報,比之於自己,只多不少的。如果失去了熟悉‘安化蠻事’這個優勢,自己可以在王爺身邊迅速冒頭嗎?

就在區希範心思流轉間。“嗚!嗚!嗚!”一聲淒厲的號角聲驀然響起,聲音宛如一名受到重傷的惡狼在低嗚。

趙禳目光一凝,蕃州城本來緊閉的城門。就在號角聲響起的同時,突然打開。

在陽光的照耀下,一名騎着紅馬,身披硃紅甲。頭裹紅巾,腳踏火雲靴。馬如烈火,人如驕陽,宛如一道奔騰不息的火焰,直奔趙禳而來。在其背後,還有十多名騎兵和數十名精壯的蠻兵。

前方的宋軍措手不及,一隊宋軍迎上那紅甲蠻將。只見蠻將手持一把三尖兩刃刀。勇猛異常,咆哮間已經連斬兩名宋兵。在其身先士卒下,手下蠻兵士氣高昂,這一隊人數不算多的蠻兵,卻宛如一把絕世利刃一般,將那隊攔阻的宋軍攔腰切開,粗暴中充滿了力的美感。

“我就奇怪,爲什麼蕃州城牆上就那麼百十名蠻兵,原來是想着往本王這裡插一刀。想法倒是不錯,看那蠻將倒也似乎驍勇。但也未免太小看吾宋軍了吧?誰去會一會那傢伙!”趙禳眯着眼睛,閃爍着兇狠的光芒,聲音透着寒氣。

衆將知道,趙禳已經有些憤怒了。不僅僅是因爲那一隊宋軍的折損,更是因爲宋軍之前太過自傲了,粗心大意之下,這纔會被敵人擊破。

在龍水城下,宋軍以九百破二萬五千蠻兵,這個傲人的成績下,宋軍看似士氣如虹,但下面卻暗藏着一股驕縱之氣。

事實上趙禳並沒有他表現的那麼憤怒,在憤怒了一下後,趙禳就暗暗感激那紅甲蠻將。他也發現了,自己在不知不覺間已經驕傲了。自己都如此了,那麼手下的將領士兵可想而知了!正所謂驕兵必敗,現在受一些挫折,總比攻打安化州的時候受挫折更好一些了!

就在此時,楊文廣驅馬上前,在馬背上對趙禳一抱拳,道:“王爺,那蠻將如此驕橫,實在着恨,就讓末將出馬,將他人頭摘來送予王爺!”

趙禳這裡卻忍不住生出幾分愛才之心,略微躊躇了下,說道:“儘量莫殺了這廝,這廝雖然可惡,但不失爲一員猛將,更有幾分機智。”

“末將遵命!”楊文廣在馬背上一抱拳,領着一隊兵馬殺出去了。

楊文廣上到近前,剛好碰上了紅甲蠻將又殺破了一隊宋軍,興奮的用蠻語嗷嗷打叫。宋軍士兵目露驚恐的徐徐撤退,蠻兵不依不饒的衝刺着。宋軍節節敗退,和之前勢如破竹的氣勢,成了強烈的對比。

楊文廣那叫一個憤怒啊!提着亮銀槍衝上去,咆哮道:“蠻子休得猖狂!吃吾一槍!”

紅甲蠻將見狀,卻眼睛一亮,用着生硬的官話咆哮道:“終於來了一狗官,看俺拿爾人頭!”

兩馬向交,二般兵器並舉。

“鐺!鐺!”短暫的一瞬間,楊文廣和紅甲蠻將已經用手中兵器交擊了兩下。不過誰都沒有能夠奈何的了誰,反倒兩人都被震的手腕暗暗發疼。

楊文廣心中暗呼:想不到這廝力氣如此大,手上三尖兩刃刀可是要比我手上的亮銀槍重的多。繼續拼下去,吃虧的終歸是我。不行!得用計謀纔可以!

“狗官倒是厲害!但俺也不差,吃俺一刀!”紅甲蠻將調轉馬頭,對上楊文廣。咧開血盆大口。掄起手中三尖兩刃刀,拍馬衝向楊文廣。

楊文廣也不甘示弱,左手鬆開馬繮,單憑雙腳控馬。怒吼一聲,手中亮銀槍便刺出,刺在半途,便在空中抖動。到了紅甲蠻將近處。已經抖出了幾朵宛如梨般的燦爛槍。這看着好看,卻是蘊含着奪人性命的兇險。

紅甲蠻將知道厲害,發出一聲宛如猛獸般的咆哮,手中三尖兩刃刀自上而下的劈出。宛如一道銀河落凡間,又彷彿一彎銀月墮人間。

楊文廣的槍固然好看。卻勝在一個巧字上。力量難免分散了,那紅甲蠻將一刀下來,卻是宛如暴雨打梨一般,槍一瞬間便化爲烏有。

“王爺,這廝真心難對付,讓末將上去回回吧!”沈啓宗見楊文廣處於下方。禁不住着急。連忙驅馬上前,拿着一杆紋鍛鋼槍戰意盈盈的求戰。

趙禳想了想,搖頭道:“不用。本王相信仲容,稍等一會兒吧!”

且說楊文廣,被那紅甲蠻將破了槍後,立刻斜斜驅馬躲過。氣勢立刻一墮。紅甲蠻將興奮的瓜瓜大叫。兩人再次調轉馬頭迎戰,你來我往,糾纏在一起,四條臂縱橫,八支馬蹄撩亂。刀搶交擊,綻出點點火星,宛如綻放的火。又彷彿隕落的星河。

兩人鬥了個十來回合,雖然不分勝負,但實際上趙禳他們,已經看得出來,楊文廣已經落入下風了。

就在這個時候,楊文廣驀然慘叫一聲,左臂被削了一刀,甲葉飛濺。楊文廣忙不迭的調轉馬頭,倉惶逃跑。

那紅甲蠻將那裡願意呢?當下咆哮着,驅馬追趕。

趙禳也大吃一驚,這紅甲蠻將也太厲害了吧?楊文廣武藝雖然弱於自己,但在軍中,也算得上一等一的戰將了。

沈啓宗唯恐楊文廣去了性命,不待趙禳吩咐,便打馬去救援。“王爺,末將去救楊將軍也!”

就在這話兒間,戰場上卻是風起雲涌,戰局一下子顛倒起來。

只見楊文廣本來被追趕着的,卻猛然回身一槍。那紅甲蠻將那裡想到,之前被自己打的宛如喪家之犬的宋軍將領,居然還有還手之力呢?

這廝也是一條好漢,猛然見到一點寒星綻放,強行一扭腰。亮銀槍擦着紅甲蠻將的頭過去,本來的紅頭巾也被挑落,幾縷黑髮被切段。只是危機卻沒有過去,紅甲蠻將人是躲過去了,卻是重心不穩,“哎呀!”一聲,從馬背上掉到地上。

也虧這紅甲蠻將夠機靈,及時把腳從馬鐙那裡脫了出來。要不然被戰馬拖着,不死也得個重傷,少不得在這沙場上被殺死。

只是紅甲蠻將剛剛在地上站起來,楊文廣卻已經趁熱打鐵的調轉馬頭,打馬上來。方纔催促間紅甲蠻將手上的三尖兩刃刀已經被打落了,只得拔出腰間長刀對敵。只是長刀尚未拔出,楊文廣已經殺奔而來,手中亮銀槍一掃,將紅甲蠻將打翻在地上。

附近的宋軍官兵歡呼一聲,拿着繩索衝上來,將紅甲蠻將栓成了個糉子。

楊文廣興奮的哈哈大笑,在馬背上宛如一尊戰神一般。

紅甲蠻將不服氣,吐了口帶血的唾沫,用生硬的官話忿怒道:“你這狗官,就是使詐,真的不是好人!贏的不光彩,俺不服氣!不服氣!”

“兵不厭詐都不知道?真是蠻子!”楊文廣在馬背上,收住大笑,冷冰冰的說道。

紅甲蠻將猶不服氣,嘴巴嘰裡咕嚕的開罵起來。

楊文廣臉色一黑,要不是顧忌着趙禳要生擒活捉這蠻子,楊文廣當真二話不說就給這蠻子一槍痛快的。免的這廝在這裡嘰裡咕嚕的廢話,聽的自己心煩。

紅甲蠻將被生擒活捉,本來想突襲趙禳的其他蠻兵,自然銳氣頓失。又被大軍重重包圍,不是投降,就是被斬殺當場,無一人能夠逃脫得了。

而蕃州自然毫無毫無疑問的被宋軍攻克。這個人口上萬的羈縻州,就這樣被除名。

趙禳讓人把這一座所謂的蕃州城一把火燒的精光,將俘虜的蕃州人一路押送到平原地帶。不久的將來,將會在這裡修築十五個村莊,這些村莊將都有蕃州人和在這一次戰爭中流離失所的百姓組成。也許初期會爆發一些矛盾,但趙禳相信二三十年以後,再也沒有蕃州人這一名詞。蕃州人都會成爲說官話、穿華服的宋人。

當然了,這些都是未來的事情。現在趙禳帶兵押送蕃州人到了龍水江畔,三千多宋軍和僕從軍一同動手安營紮寨。趙禳的中軍大帳自然是最先搭建起來的,到了裡頭。區希範就一字一板的給趙禳稟報這次出使下安化州的一切事情。

說到了後面,區希範畢恭畢敬的拿出盛放着五百兩金沙的皮囊,道:“王爺,金沙都在裡頭。學生當時接受了,就琢磨着拿來給王爺用兵之用!”

趙禳也沒有客套,這一場戰爭來的突然。趙禳並沒有太多的準備,雖然勝利了,但這錢銀方面的確很是緊缺。幸虧第一批響商的錢糧已經送到,要不然趙禳也沒有底氣乘勝追擊,拿下這次叛亂的根源——安化州。

有了這五百兩金沙,趙禳自然增加幾分底氣了。

ps:五千字補上!

第245章 言論之威(上)第141章 穆陵關第267章 南營換將第26章 白蓮淨世第200章 母心第229章 信第196章 回朝(上)第198章 試探第271章 出使(下)第120章 選兵(下)第212章 權臣第53章 波瀾再起第241章 稱王第201章 母子相見第164章 京東方罷,中樞風起第94章 公孫(上)第89章 不共戴天第170章 泰山先生第204章 少年不勝春風(下)第82章 甥舅相認第166章 回京與留青第136章 彈劾第64章 湖心亭巧遇第215章 君子閣(上)第126章 彌勒教的摻和第249章 龍靈山第2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90章 機遇第86章 王王聯手(下)第248章 銅礦第243章 宜山砦攻防第138章 益都城第302章 尹洙(上)第184章 政令第191章 市馬第204章 少年不勝春風(上)第310章 三川寨(上)第123章 東口鎮遭遇戰(2)第151章 跳躍的火焰(7)第67章 滿樓皆敵(下)第78章 京東兩路大旱第175章 泰山行(下)第41章 舞弊第187章 勸農(下)第63章 相逢已是人非第23章 說書人第59章 暢談(上)第75章 風起雲涌(上)第301章 秦鳳路(下)第33章 暗流涌動第231章 風波不止第176章 亡羊補牢第212章 權臣第79章 章 獻駕崩第3章 歷史似乎有些不一樣第262章 出兵第97章 囚中對(上)第186章 勸農(上)第267章 南營換將第98章 囚中對(中)第214章 背第282章 陝西事(下)第172章 獄訟第104章 求助?陷阱?第253章 挾民意以令衛王(中)第66章 滿樓皆敵(上)第237章 融溪大敗(下)第420章 千秋茶肆(上)第24章 倩影迷蹤第170章 泰山先生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第265章第196章 回朝(上)第214章 背第70章 王婉瑩復仇記第43章 供不應求第168章 治心身,敦教化第148章 跳躍的火焰(4)第203章 王蒙正(上)第256章 秋獵第182章 一文錢難倒長沙王第122章 東口鎮遭遇戰(1)第6章 師傅(下)第23章 說書人第222章 西宮寒(上)第296章 驅虎吞狼第30章 結黨第3章 歷史似乎有些不一樣第236章 廣西事(上)第91章 舅甥對話第305章 軍議、謠 言第277章第215章 君子閣(下)第420章 千秋茶肆(上)第88章 棋錯一着第178章 貪官第97章 囚中對(上)第75章 風起雲涌(上)第203章 王蒙正(上)第111章 世衡進京
第245章 言論之威(上)第141章 穆陵關第267章 南營換將第26章 白蓮淨世第200章 母心第229章 信第196章 回朝(上)第198章 試探第271章 出使(下)第120章 選兵(下)第212章 權臣第53章 波瀾再起第241章 稱王第201章 母子相見第164章 京東方罷,中樞風起第94章 公孫(上)第89章 不共戴天第170章 泰山先生第204章 少年不勝春風(下)第82章 甥舅相認第166章 回京與留青第136章 彈劾第64章 湖心亭巧遇第215章 君子閣(上)第126章 彌勒教的摻和第249章 龍靈山第2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90章 機遇第86章 王王聯手(下)第248章 銅礦第243章 宜山砦攻防第138章 益都城第302章 尹洙(上)第184章 政令第191章 市馬第204章 少年不勝春風(上)第310章 三川寨(上)第123章 東口鎮遭遇戰(2)第151章 跳躍的火焰(7)第67章 滿樓皆敵(下)第78章 京東兩路大旱第175章 泰山行(下)第41章 舞弊第187章 勸農(下)第63章 相逢已是人非第23章 說書人第59章 暢談(上)第75章 風起雲涌(上)第301章 秦鳳路(下)第33章 暗流涌動第231章 風波不止第176章 亡羊補牢第212章 權臣第79章 章 獻駕崩第3章 歷史似乎有些不一樣第262章 出兵第97章 囚中對(上)第186章 勸農(上)第267章 南營換將第98章 囚中對(中)第214章 背第282章 陝西事(下)第172章 獄訟第104章 求助?陷阱?第253章 挾民意以令衛王(中)第66章 滿樓皆敵(上)第237章 融溪大敗(下)第420章 千秋茶肆(上)第24章 倩影迷蹤第170章 泰山先生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第265章第196章 回朝(上)第214章 背第70章 王婉瑩復仇記第43章 供不應求第168章 治心身,敦教化第148章 跳躍的火焰(4)第203章 王蒙正(上)第256章 秋獵第182章 一文錢難倒長沙王第122章 東口鎮遭遇戰(1)第6章 師傅(下)第23章 說書人第222章 西宮寒(上)第296章 驅虎吞狼第30章 結黨第3章 歷史似乎有些不一樣第236章 廣西事(上)第91章 舅甥對話第305章 軍議、謠 言第277章第215章 君子閣(下)第420章 千秋茶肆(上)第88章 棋錯一着第178章 貪官第97章 囚中對(上)第75章 風起雲涌(上)第203章 王蒙正(上)第111章 世衡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