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月擡頭看着太后,可是手上的力度適中,不緊不慢,不重不輕,斂神,“太后娘娘,其實當日嬌月出事,有人在背後暗中相助,如果不是因爲她們,嬌月必定是回不來了,只不過,當時爲了要保護她們,纔沒跟人提過。”
一提到這事,太后的臉色隨之一變,“嬌月你可知道,這件事是哀家心裡的噩夢,當時你失蹤,你母親立刻進宮來求哀家幫忙,可是,我們的人翻遍了整個京城也沒有查到你的下落,當你的消息再次傳來時,卻是人事不省,哀家嚇得差點暈倒。可是這件事到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了,哀家問了你好幾次,你也不說當時到底出了什麼事,只說是有賊人不安好心。如果不是因爲這樣,你便也就不會嫁給韓恕,當時皇帝也來問過哀家的意見,爲了江山社稷,哀家沒有理由去反對這門婚事,可是,總是虧待了你,幸好看到你們小夫妻現在總算是和睦,哀家這才放心了些。你現在突然提到這事,哀家的心一樣能提了起來。”
“太后娘娘,嬌月知道你疼嬌月,可是這件事既然已經過去了,我們也沒有必要再去深究當時是何人所爲,現在我們應該看中的是嬌月的恩人,不僅沒有得到應有的報答,如今還因爲這件事受到了牽連,嬌月於心不忍。”
“你的恩人到底是何人?”
嬌月垂下眸子,輕輕的咬着下脣,太后立刻摒退左右宮人,最後,嬌月才猶豫着說道:“是青樓的老鴇……”
“青樓?”太后手裡的茶杯突地在掉在地上,一把將嬌月拉了起來,“你是在說,那些賊人當初將你劫持,然後送進了青樓?”
嬌月眼睛一紅,輕輕的點了點頭,“太子爲了顧及嬌月的名聲,便將此事瞞了下來,若非是因爲當初的救命恩人如今遇難,嬌月也不敢向太后娘娘說出實情,實在是怕會讓你擔心。”
太后始終是太后,在驚訝之後很快就恢復坦然,拉着嬌月的手輕聲說道:“就算你不說,哀家也知道是何人所爲,雖不至於落到實處,但也知道與這宮裡的人脫不了干係。嬌月,哀家知道讓你進宮確實是爲難了你,因爲將你推進了一個無法控制的局之中,很多人都想置你於死地,可是,你生來便是這種命,無力去改,倒不如坦然受之。剛纔你所說的事,哀家也明白你的心情,可是,這件事卻是你萬萬不能理的。如果你怕心裡不好受,哀家可以替你想個法子去救她。”
“嬌月知道太后娘娘的心思,你是擔心因爲救了這個老鴇,便將當日之事牽扯出來,毀了嬌月的聲譽,而累及到嬌月。其實,這件事嬌月不怕,清者自清,況且,當日之事有太子親眼所見,嬌月清清白白,再則,當年牽連至這件事裡的人,恐怕也不敢將這件事走漏出去,她們本就是光天化日之下將嬌月帶走,看到過她們真面目的人數之不盡,難道,她們還敢一一將其殺之而後快?因爲這次的事牽連不小,嬌月不想因爲一己私事,而讓太后娘娘捲了進來。嬌月今日來,只是想求太后娘娘允許嬌月這幾日出宮。知道救命恩人有事,如果嬌月坐視不理,於心難安。”
嬌月的話一出口,太后眉頭微微一皺,“你身爲太子妃,如果想要出宮,只需得到太子的首肯,何需來跟哀家說?”
嬌月撇了撇嘴,沒有說話。
太后見狀,輕輕一笑,“你是跟太子吵架了?”
嬌月幽幽的嘆了口氣,“倒也不是,其實有關這次的事,嬌月也跟太子提過了,他並沒有反對,只是不知道爲什麼,他這一病好,我們之間的距離反而遠了些,彼此之間更加的生疏了。”
“怒兒是個好孩子,而他的身世坎坷,更造成他的細心與隱忍,其實他並非表面上看着的那樣不正經,哀家看得出來,你們二人互相都對彼此有情意,這樣最好,但是,切莫因爲一些誤會而讓這剛剛萌生的感情止步,後患無窮。後宮這裡,並沒有什麼真正的感情,你們二人這樣已經實屬難得。嬌月,你與你的母親性子很像,認定了一個人,便只會無怨無悔,而你母親生性驕傲,你爹性格溫和,也只有他纔會包容你的母親。但是恕兒不同,他是太子,將來的國君,擁有三妻四妾,乃至三宮六院實屬平常。上次的事,縱然那些妾侍全都走了,也只能說她們無心,再過不久,皇帝也會給恕兒另選侍妾,你……”
知道太后誤會,嬌月輕輕一笑,“太后娘娘請放心,嬌月知道該怎麼做,既然選擇了他,選擇了這條路,將來的事,嬌月都已經早早的做好了心裡準備,不會讓太后娘娘爲難的。”
“哀家就知道你懂事,但是就算如此,女人沒有幾個能做到真正的大方,尤其是,你與恕兒之間還有感情,如果一旦有人走進你們之間,任是再深的感情,也會出現裂縫的,嬌月,你應該趁此機會,多培養你們之間的感情,哪怕是爲了將來,留個念想也好。還有,你應該儘快懷上恕兒的孩子,坐穩你的太子妃之位,將來的後位。後宮本就如此的涼薄,感情,是這裡最不值錢的。”太后的眼睛微微一彎,像是勾起了她遠在記憶深處的記憶,太后與先皇之間的感情成爲傳奇,先皇一世寵愛,儘管擁有三宮六院,可是太后在先皇心裡的地位,無人可以取代。
嬌月握着太后的手,輕輕一笑,“太后娘娘,嬌月知道該怎麼做的。”
“這樣最好不過,這次的事哀家便也就由着你去了,但是你一定要小心着分寸,莫要讓人抓到你的把柄。還有,你會來找哀家,就說明這件事應該是牽扯到了宮裡的人,到時,哀家自然會知道要怎麼替你開脫,而那個人,縱然不顧及你太子妃的身份,也會顧及到哀家的。”
嬌月的眼睛一酸,靠在太后的腿上,輕輕的環腰抱着太后,像兒時一般,“嬌月知道了。”
從慈寧宮出來,嬌月眨了眨有些酸澀的眼睛,原來最瞭解她的人,就是太后。
看了看天色,輕聲對茴香吩咐道:“我們出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