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楊文廣扭捏着說道:“王爺,不是錢!”

“哦!?”趙禳有些詫異的說道:“不是錢,那就是寶物了,嗯這也是正常。畢竟那蕃州乃是窮苦地方,要說有大量的錢帛,那就不可能了,但要說有什麼新奇的寶物,卻是正常 !”

楊文廣咳嗽一聲,扭扭捏捏得彷彿一個準備出嫁的大姑娘。趙禳心頭一動,有些瞭然了。“王爺,末將之前被兵圍小山的時候受了傷,在王爺解圍之前,頗爲艱苦,末將曾經帶人突圍,但不幸失手,險些被擒。幸虧得到當時營寨中一蠻女送衣贈藥,才得以返回軍中。今日方知,昔日蠻女乃是廖陳之妹,那個……廖陳已經許諾將其妹嫁予末將……末將實在不能夠不出手相救!”

趙禳哈哈大笑,道:“這有什麼的?本王早就對那廖陳有招降之意,只是最近事務繁忙,有些顧不上他罷了!這事情,本王答應了!不過你家老太太可肯答應嗎?”

楊文廣聞言,先是一喜,聽了趙禳後面的話,臉色立刻垮了下來。苦兮兮的說道:“當個側室,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當下趙禳就召見了廖陳,廖陳倒是看的清楚事情,他也不甘心就這樣死去,很爽快的答應了趙禳的招降。

既然招降了,自然得給對方一些甜頭。趙禳封廖陳爲仁勇副尉(正九品),以充銳士營指揮使一職。

銳士營乃是趙禳之前已經有準備成立的了,現在也順水推舟的讓廖陳爲指揮使。

銳士者,精兵也!

不過這銳士營卻不是由宋人組從,而是從蕃州俘虜中挑選精銳蠻兵八百人。裝備武器雖然沒有放開的給予,但也要比一般宋軍強上幾分。除了鐵甲、戰馬外,要強弩給強弩、要利刀給利刀。

之所以不給鐵甲戰馬,並非是趙禳對銳士營有所顧忌。銳士營中挑選出來的蠻兵,非但需要強壯,還得上有老下有小。家眷都被握在趙禳手中。趙禳放他們膽子,也沒有幾個人敢作亂。

之所以是這般裝備,是因爲趙禳要用銳士營作爲前鋒,攻打安化州。安化州處於高山深澗當中,宋軍雖然精銳,但入了這等地形當中,十成戰鬥力發揮出七成就已經不錯了。

不過爲了防止銳士營倒戈。趙禳還是往銳士營裡頭派了三十多名官軍士兵,領頭的就是楊文廣。因爲生擒活捉廖陳的功勞,提了一級,擔任銳士營副指揮使。廖陳和楊文廣乃是姻親關係。雖然知道趙禳的用意,但也會容易接受多。

除此之外。趙禳還從原來的俘虜中挑選了二千蠻兵組成僕從軍,實行連坐制。十人一什,一人逃跑,斬一什!一什逃跑,斬一都(百人)!

如此一來,趙禳便有宋軍二千。僕從軍二千,銳士營八百。加起來便是近五千人馬,兵威浩大。

而龍水城的後續防務,則是由馬玉帶來的疑兵接手。

休整兩天後,大軍直奔懷遠寨而去。

在抵達懷遠寨附近,馮常圪也風塵僕僕的趕來,使得趙禳麾下的智囊團更加壯大。

而懷遠寨中目前只有四五百蠻兵駐守,一見這陣勢,那叫一個心膽俱裂。連接戰的勇氣都沒有了。在宋軍距離懷遠寨還有十里路,便已經開始搬運物資。準備逃跑了。

擔任先鋒的乃是沈啓宗,當初擔任懷遠寨寨主的便是他,不過沈啓宗在懷遠寨擔任寨主的戰績可不好看。

第一次馮常圪帶領三萬大軍順流而下,沈啓宗不得不帶人放棄懷遠寨,帶着百姓撤退到龍水城。

第二次被木換,也就是現在的楊慥設了調虎離山之計,丟了懷遠寨。

後面沈啓宗雖然有以殘兵敗卒孤守龍水城的戰功,但懷遠寨卻是沈啓宗心中的一個痛。正因爲如此,本來擔任先鋒一職是廖陳的,但沈啓宗卻強烈請戰,這才得了趙禳的首肯。

沈啓宗怎麼願意讓這幫蠻兵離開呢?

如果真是讓這幫蠻兵撤退得了,沈啓宗那可就真的是被*裸的打臉了。就算趙禳不說什麼,沈啓宗也不好意思說什麼話了。

不過沈啓宗麾下兵力雖然不少,卻有兩個問題。第一,就是宋軍軍中戰馬不多,這是那裡都存在的情況,沈啓宗麾下也就有四十來騎。蠻兵再不濟,也有四五百人。而如果不用騎兵追趕,現在有五六裡地,看似不遠,但中途有龍江在前面,過河怎麼樣也要好幾刻鐘吧?步兵怎麼可能追的上呢?

第二原因,那就是出現這樣的情況,一般需要稟報到趙禳那裡,否則就是擅自行動。這事情可大可小,上官當沒有事情,你沒有沒有事情。上官當有事情,弄不好來個革除官職都有可能。

沈啓宗想了想,一咬牙,找來副將,說道:“懷遠寨中的那些蠻子要退兵了!不能夠讓他們那麼輕鬆的走人!”

副將一臉疑惑的問道:“那麼將軍的意思是?”

沈啓宗說道:“我常年駐紮在懷遠寨,知道這裡的龍江有一處段水流平緩,而且現在已經是冬天了,雖然寒冬不少,但河流也變窄了,以戰馬涉水過河完全沒有問題!”

“什麼?將軍你的意思是要單獨帶騎兵出發?這使不得啊!要是王爺知道了這事情,怕是會責罰將軍啊?王爺給我們的命令不過是拿下懷遠寨罷了,何必生那麼多事情呢?”副將大驚失色,連忙勸阻。

大概是因爲自己得位不正,再加上北伐遼國大敗,宋太宗對於軍隊的制約更甚於宋太祖趙匡胤的時代。到了宋真宗的時候,也秉承父親的意志,宋仁宗更加不用說了。孝順孩兒嘛!怎麼可能改變自家爺爺、老爹定下的政策呢?

這也導致當時的宋軍內部僵化,甚至大軍出征,皇帝給你一副陣圖,讓你到戰場上按陣圖擺陣對敵。雖然這事情現在已經沒有那麼坑爹了,但要說一下子政策變好了,那是不可能的。

沈啓宗卻強硬的說道:“王爺如果有什麼責罰,本將一力承當就是了!我離開後,軍中的事務就由你來負責!”

“將軍,這太過冒險了!手下不過四十多騎衝陣,萬一折在裡面。將軍不想想家中的母親和妻子兒女嗎?他們會多麼傷心啊!”副將見從軍令上勸說不了沈啓宗,立刻改變策略,從親情上勸說沈啓宗。

聽了這話,沈啓宗要說沒有猶豫,那是不可能的,但他很快就重新堅定自己的立場。“男兒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豈能在沙場上,還想着妻兒而惜身呢?”

副將沒有辦法了。只能夠一面派人把這情況告訴趙禳,另外一面就是目送沈啓宗調集了四十多騎兵,打馬絕塵而去。

趙禳得到了消息,也禁不住吃了一驚。沈啓宗這個人他是很賞識的,想着放在身邊培養的。沈啓宗要能力有能力,要才華又有才華。雖然就從軍以來的戰績而言,沈啓宗敗多勝少,看似無能!但趙禳在沈啓宗身上看到一股堅忍不拔的韌性。

當初丟失了懷遠寨後,張漢陽在三合村被安化蠻所擊敗。就是沈啓宗帶傷守城,身先士卒的鼓舞士氣。須知幾天前,沈啓宗才迎接了一場失敗。如果換了一般人,受到了這樣的打擊,怎麼可能會沒有影響呢?

想三國中的公孫瓚,也算是一方梟雄了。北擊胡人,南抗袁紹,最強大的時候佔據四州之地。但就這麼一個梟雄人物,在被袁紹大敗後,卻修建塔樓,固守於其上,就算敵人來了,也在塔樓上放下竹籃和部下溝通,宛如把頭埋入沙土的鴕鳥一般。

公孫瓚後來的結局,就不用多言了。

文武雙全,還有這一股百折不饒的韌性,趙禳怕會折了沈啓宗。當下趙禳點起部下的親衛騎兵,共計二百騎,顧不得交代一聲,便直奔懷遠寨而去。

卻說沈啓宗,找了合適的河段後,忍耐寒冷的河水,過了河,便看到蠻兵從懷遠寨中撤出。

www_tt kan_¢ o

當下有部將上來請戰:“王爺,敵人正好出了一半城,我們這個時候殺出去,正好應了兵法中說的渡半而擊,當可大勝!”

沈啓宗卻搖頭,拒絕道:“你這話看似對,實際上則不然。如果我們這個時候殺出去,那就失去了突然性,對方有城牆可以依託,我們最多也就是殺了一些人,便要撤退。那些蠻兵有了準備後,以四十多騎去衝陣,就算勝利了,也是慘勝!”

頓了頓,沈啓宗接着說道:“等這些蠻兵出了城,我們再殺出來。別殺那裡拿着財寶的,去殺那些輕身出發的蠻兵。人都有僥倖之心的,見到自己沒有什麼危險,就不會把金銀細軟拋下。”

部將遲疑這說道:“將軍,我們當兵的都提着腦袋幹活,如果沒有什麼繳獲,怕是下面的兒郎有意見!”

沈啓宗不以爲然的一陣輕笑,道:“你怎麼就不想想,等我們把那些輕裝上陣的蠻兵殺光了,這些帶着沉重金銀細軟的蠻兵,能夠走的到那裡去呢?別忘記我們可是四條腿的,這都會給他們跑的丟嗎?”

第10章 舌戰宰相第149章 跳躍的火焰(5)第172章 獄訟第61章 張元獻計第197章 回朝(下)第289章 晁宗愨(下)第122章 東口鎮遭遇戰(1)第256章 秋獵第65章 白礬樓第237章 融溪大敗(上)第302章 尹洙(上)第102章 種世衡第135章 優勝劣汰第218章 密會第74章 洛陽紙貴第126章 彌勒教的摻和第167章 六條詔書第195章 邸報、彈劾第137章 抵青州第215章 君子閣(下)第238章 募兵第308章 急行軍第104章 求助?陷阱?第143章 未知的敵人第223章 宮火第236章 廣西事(中)第292章 金明湖第129章 攻城戰(1)第255章 平靜的前夜第87章 打破困局的力量第155章 勝捷軍的逆襲(2)第269章 戰後(上)第35章 人情債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第300章 史吉第132章 攻城戰(4)第136章 彈劾第137章 抵青州第172章 泰山行(上)第276章 突火槍構思第202章 葡萄藤架(上)第202章 葡萄藤架(上)第309章第186章 勸農(上)第79章 章 獻駕崩第184章 政令第307章 聚焦鎮戎 軍第236章 廣西事(上)第96章 公孫(下)第180章 青州邸報第82章 甥舅相認第169章 四大儒第123章 東口鎮遭遇戰(2)第106章 呼延灼闖王府(下)第310章 三川寨(下)第191章 市馬第103章 昔日故人第268章 突襲(中)第194章 商號、造船廠第216章 宗舉令第222章 西宮寒(上)第135章 優勝劣汰第205章 踏春(3)第282章 陝西事(下)第198章 試探第102章 種世衡第296章 驅虎吞狼第132章 攻城戰(4)第275章 傳統第191章 市馬第72章 衆口鑠金第237章 融溪大敗(下)第268章 突襲(上)第105章 呼延灼闖王府(上)第197章 回朝(下)第10章 舌戰宰相第106章 呼延灼闖王府(下)第205章 踏春(9)第238章 募兵第222章 西宮寒(下)第295章 聯手打壓第159章 勝捷軍的逆襲(5)第74章 洛陽紙貴第18章 商謀(上)第282章 陝西事(上)第236章 廣西事(中)第15章 會稽郡王府第295章 聯手打壓第89章 不共戴天第88章 棋錯一着第46章 足球(下)第273章第222章 西宮寒(下)第154章 勝捷軍的逆襲(1)第74章 洛陽紙貴第268章 突襲(下)第202章 葡萄藤架(下)第248章 銅礦第78章 京東兩路大旱第209章 不明漩渦
第10章 舌戰宰相第149章 跳躍的火焰(5)第172章 獄訟第61章 張元獻計第197章 回朝(下)第289章 晁宗愨(下)第122章 東口鎮遭遇戰(1)第256章 秋獵第65章 白礬樓第237章 融溪大敗(上)第302章 尹洙(上)第102章 種世衡第135章 優勝劣汰第218章 密會第74章 洛陽紙貴第126章 彌勒教的摻和第167章 六條詔書第195章 邸報、彈劾第137章 抵青州第215章 君子閣(下)第238章 募兵第308章 急行軍第104章 求助?陷阱?第143章 未知的敵人第223章 宮火第236章 廣西事(中)第292章 金明湖第129章 攻城戰(1)第255章 平靜的前夜第87章 打破困局的力量第155章 勝捷軍的逆襲(2)第269章 戰後(上)第35章 人情債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第300章 史吉第132章 攻城戰(4)第136章 彈劾第137章 抵青州第172章 泰山行(上)第276章 突火槍構思第202章 葡萄藤架(上)第202章 葡萄藤架(上)第309章第186章 勸農(上)第79章 章 獻駕崩第184章 政令第307章 聚焦鎮戎 軍第236章 廣西事(上)第96章 公孫(下)第180章 青州邸報第82章 甥舅相認第169章 四大儒第123章 東口鎮遭遇戰(2)第106章 呼延灼闖王府(下)第310章 三川寨(下)第191章 市馬第103章 昔日故人第268章 突襲(中)第194章 商號、造船廠第216章 宗舉令第222章 西宮寒(上)第135章 優勝劣汰第205章 踏春(3)第282章 陝西事(下)第198章 試探第102章 種世衡第296章 驅虎吞狼第132章 攻城戰(4)第275章 傳統第191章 市馬第72章 衆口鑠金第237章 融溪大敗(下)第268章 突襲(上)第105章 呼延灼闖王府(上)第197章 回朝(下)第10章 舌戰宰相第106章 呼延灼闖王府(下)第205章 踏春(9)第238章 募兵第222章 西宮寒(下)第295章 聯手打壓第159章 勝捷軍的逆襲(5)第74章 洛陽紙貴第18章 商謀(上)第282章 陝西事(上)第236章 廣西事(中)第15章 會稽郡王府第295章 聯手打壓第89章 不共戴天第88章 棋錯一着第46章 足球(下)第273章第222章 西宮寒(下)第154章 勝捷軍的逆襲(1)第74章 洛陽紙貴第268章 突襲(下)第202章 葡萄藤架(下)第248章 銅礦第78章 京東兩路大旱第209章 不明漩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