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踏春(1)

爲了不刺激三位小娘子,趙禳連馬車都不敢坐了,萬一那位小娘子說坐個順風車,你搭乘誰都是錯,不搭乘更加錯。

趙禳也就騎馬出發,趙嬴武和猛將王珪帶着十名騎軍隨從。

踏在青石板上發出的清脆地馬蹄聲,在寂靜的清晨上格外悅耳和清澈。摸着胯下的戰馬,趙禳有些明白,爲什麼名將都愛駿馬。

趙禳這匹駿馬是商隊從女真人那裡交易過來的,據說是一羣近萬匹的馬羣中的馬王,這個出身就不知道真僞,不過其神駿卻是有目共睹的。

通體宛如黑綢緞一般油光發亮,宋朝國內四尺七寸高的馬,便是上等戰馬,往往是大將才可以騎乘。宋代一尺約莫三十釐米,四尺七寸便是一米四一左右。

趙禳胯下的駿馬卻是五尺七寸,比尋常上等戰馬高出一尺,幾乎超過尋常上等相當於五分之一的高度。比之尋常人都差不了多少,就算趙禳高壯,也不過是比駿馬高半個頭罷了!

最叫趙禳喜愛的是,駿馬胸口處有一個月牙狀的白毛。也因此被命名爲闕月烏騅馬,因爲生活在長白山一帶,闕月烏騅馬最大的特點不是跑得快,而是跳躍得遠,一躍可達二丈餘。並且闕月烏騅馬不僅僅是吃草料,更是吃肉的,生姓兇猛,也就趙禳和一個指定的馬伕可以靠近。

騎着駿馬,觀賞兩側風光,叫人好不愜意。

到了麗景門,雖然是清晨,但往來的人卻不少。城外進入的販子,推着平板車運送新鮮魚肉、蛋菜等,除此之外還有入城探親、尋活的手工者。出城的基本上都是一樣,全是華麗的馬車、轎子,也有不少騎馬的少年,鮮衣怒馬的,人人精神抖擻。

想來都是往宜春苑去踏春的少年郎,趙禳唯恐被權貴子弟認出,要不然客套都叫趙禳頭皮發麻了。連忙拿起掛在馬鞍上的黃金雄獅面具。這個面具是女真人那裡交易來的,不是純金打造,不過頗爲精緻。趙禳又讓青州的大匠加以修葺一二,倒是顯得戴上的人英姿勃勃,帶着一股沙場勇猛氣息。

戴上面罩的趙禳很是引人注目,不少少女都撩開馬車或者轎子上的窗簾,悄悄打量趙禳。少年郎更是對趙禳妒忌視之,不過雖然引人注目,但要從身材和服飾上看出趙禳,卻是沒有人有這本事。畢竟趙禳已經離開汴梁城小三年的時間,身材早就已經和往曰不同了。

只是輪到趙禳出城的時候,出了小小問題,卻是那守門官見趙禳這打扮,心存一心,帶着四名士卒,手上拿着一份捕文上來。“什麼人的?鬼鬼祟祟的,大白天還帶在面罩,拿下來!讓本官看看,可是犯了事兒的人!”

趙禳苦笑一聲,對趙嬴武擺了擺手。不想惹來守門官誤會,倒退一步,長槍都指向趙禳。

趙嬴武冷哼一聲,拿出一枚令牌,道:“看清楚了,我家大官人不想多事,這才戴上面具!爾等可別冤枉了我家大官人!”

那守門官在汴梁城內守門,見慣了走南闖北的人,見過的官員更是多如豬狗。自然也認得這令牌了,令牌不算什麼,不過是長沙王府的副侍衛長也算不得什麼,不過是從九品的官職。問題是長沙王府的副侍衛長在這裡,那馬背上的黃金雄獅面具的會是誰呢?

想到自己得罪了天子之弟,那守門官登時嚇出一身冷汗,連忙退後幾步,道:“下官失禮,大官人請行!”

趙禳不願意節外生枝,點下頭,便策馬出城。

不過卻叫附近出入麗景門的人看的真切,都不由竊竊私語,和相熟的人猜測那戴着黃金雄獅面具的人是誰?居然叫那守門官如此前倨後恭。

別看守門官雖然小,但來往汴梁城的官員少嗎?自然不少了,見得多了,雖然是恭敬,但那不過是浮於表面的恭敬。看其剛纔神色,卻是發自骨子裡面的敬畏,這樣的人,定然不會是小人物!

出了城門,迎接的不是田野風光。宋朝立國百年,自從澶淵之盟以來,已經承平六十年!六十年,想新中國從無到有,六十年變得多麼繁榮。宋朝雖然沒有新中國發展的那般曰新月異,但大道外面,卻是密密麻麻的集市,走不了二三裡地,定然可以看到一酒肆、茶肆等讓腳伕歇腳的地方。

同時因爲不用繳入城稅,這裡也成了下層百姓最喜歡往來購買什物的地方。

趙禳見着路邊小食也頗爲誘人,也買了些吃,味道雖然比不得大正店那般美味,但作爲鄉間小食,偶然嘗一嘗,卻是別有滋味。

不知不覺間,便來到宜春苑外。宜春苑雖然靠近汴梁,但在這裡卻可以觀看到真正的田野風光。因爲這一帶都是皇莊,禁止大戶、商賈在這一帶修建商鋪,就連田地,都只是在外圍開墾,裡面是大部分的樹木都是真正的自然生長,沒有修剪過。帝皇家遊獵,也常常到這一帶,不過裡面卻沒有什麼猛獸,最大的動物不過是麋鹿。

此刻通往宜春苑的道路上還設有鹿角,有禁軍坐鎮,進入的人都需要拿出身份證明。這個比較簡單,只需要拿出東府開出的行文就可以,沒有行文便拿出官印、令牌等。

趙禳更是輕鬆,都不需要他出面了,趙嬴武拿出令牌,那負責看護關卡的禁軍指揮使便立刻殷勤的爲趙禳挪開鹿角。過了關卡,沒有走多遠,就可以看到一片密密麻麻的馬車,不過馬車雖然多,但並沒有亂哄哄的感覺。

畢竟都是官二代,甚至官三代。你老爹是什麼官位,那馬車擺放在什麼位置,這個道理都是心照不宣的。倒是馬匹太多,一股馬糞的味道撲面而來。引得不少來踏春的小娘子一下馬車,便以手巾蒙着鼻子,厭惡着快步離開。

“王將軍、阿武你們陪本王進去吧,其他人把戰馬放好!”趙禳翻身下馬,吩咐道。

“是!”十名扈從應諾一聲,便帶着馬匹,徐徐往馬廄而去。

王珪和趙嬴武下了馬,跟在趙禳後面,禁不住東張西望。

這個時候理學尚未興起,扼殺婦女的朱熹更是沒有出生。宋朝雖然經歷五代,卻認爲自己繼承唐風,所以這個時代的女子還是畢竟開放的。某些作風大膽的,更是外面裹了抹胸,露出小半邊白花花的酥.胸來,引得無數初哥大吞唾液。

各色妙齡女子穿着或是鮮豔,或是清淡的衣服出現,那一道迷人的風景,自然叫人禁不住東張西望了!

趙禳目光高,雖然沒有視若無睹,但也沒有王珪是趙嬴武那般張揚,只是帶着單純的欣賞。黃金雄獅面具早已經摘下,掛在腰間,爲趙禳添了幾分迷人的男子漢魅力。

目光微微一凝,看到熟人了。

對方也看到了趙禳,身邊跟着一名風流倜儻的白衣男子,挺拔的身材,手上拿着一卷經書,顯得溫文儒雅。

趙禳並沒有走過來,微笑頜首。

對方也微笑頜首。

趙禳微微嘆了口氣,有些躊躇,又有些懷念。

“王爺,怎麼了?”趙嬴武雖然在看美女,但注意力並沒有忘記留一部分在趙禳身上,趙禳的嘆息剛剛出口,他就已經感覺到了。

趙禳微微一笑,道:“沒有什麼,只是遇到一個熟人而已,有些感嘆歲月如梭!大家都變化很大!”

趙嬴武咧着嘴,笑道:“王爺什麼時候都學了那些夫子一樣,喜歡……喜歡那個什麼傷春天,悲秋天。”

趙禳笑着糾正道:“不是什麼傷春天悲秋天的,是傷春悲秋。不過你也說的對,有些事情,的確應該放下,因爲本來就不應該擁有!”

趙嬴武瞪大眼睛看着趙禳,雖然不太明白王爺說什麼意思,但他有種感覺。雖然不知道王爺說什麼,但感覺好像很牛叉,你沒有看到附近聽到王爺的話的小娘子,不少人都兩眼放光的看過來嗎?

…………

充滿儒雅氣質的挺拔士子,微笑着朝趙秀雅側了側頭,輕聲問道:“三娘子,剛纔那大官人似乎和三娘子相識!”

趙秀雅微笑着說道:“是一遠房從兄,曾經落難過,恰逢奴家也在場,便幫了一下。”

士子聽了這話,卻並沒有完全撇開話題,他心中有種預感,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哦,是嗎?不知道那從兄名誰呢?有機會認識一二!”

趙秀雅柳眉輕皺,婉拒道:“奴家不喜挾恩求報,再則那從兄已經今非昔比了,就不必去打擾了!”

士子皺了皺眉頭,不過沒有表達出自己的不滿,掩飾道:“哦,原來是如此,那便罷了。可惜了認識一友人的機會!”

趙秀雅沒有說話,她不相信這士子真的是那麼簡單。雖然家中意屬趙秀雅和其結合,但趙秀雅並不怎麼喜歡士子,雖然士子無論是相貌和文采都是上上之選,但她總是感覺,對方對她只有**裸的貪婪。

雖然如此,但趙秀雅是一個溫順的女子,既然父王已經下了決定,她也沒有反抗,只是把這一切埋下心底。

只是想不到,今天居然還遇到他。他還好嗎?可惜是同宗……要不然……

趙秀雅搖了搖頭,似乎是想把腦海中忽然冒出來的想法拋出去。

士子關切的看着趙秀雅,問道:“三娘子沒有事情吧?要不到附近的屋舍那裡休息一二!”

說話間,士子不經意的看到趙秀雅衣襟下包裹的一抹凝脂白玉,目光登時閃過一抹赤.裸.裸的**。

趙秀雅察覺到對方的異樣,連忙伸手按住衣襟,不過沒有說什麼。士子更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矜持的笑了笑,就要伸手去攙扶趙秀雅。

趙秀雅悄然躲開,讓侍女婉兒攙扶着自己。“崔公子如果是悶,可以在附近遊玩一二,奴家休息一二,再來尋你!”

這個崔公子也沒有客氣,大概感覺在趙秀雅身上佔不了便宜,感覺到沒趣,很爽快的點頭道:“也好,三娘子注意休息。”

說罷,崔公子便已經飄然而去。

婉兒不滿的瞪了崔公子的背影一眼,喃喃道:“也不知道王爺看重這崔公子那一點,也就文章好一點罷了!貪財好色,勢利得緊。”

趙秀雅雖然也不喜歡崔公子,但她知道事情已經沒有辦法改變。如果自己不呵斥婉兒,曰後被崔公子聽到了,就算自己也護她不住。“好了,這話兒不是你們可以說的!”

婉兒嘟着嘴,不過也沒有膽子再抱怨下去。

…………

“王爺,那個……出了問題了!”一名小宦官從遠處飛奔而來,臉色慌張的,更叫人吃驚的是,他臉上還有一個巴掌印。

趙禳怔了怔,這些一看,這不正是自己府中的小宦官嗎?好像是被派去接送髙幼浣還是當陽縣主?又好像是被派去接送王婉瑩,到底是迎接那個小娘子,趙禳也一時忘記了。“那個怎麼了?你去接送的小娘子出了問題嗎?”

小宦官哭喪着臉說道:“不是奴婢的出了事情,其他兩位小娘子也出了事情!”

趙禳登時心頭一緊,尼瑪的,別三個一起出車禍啊!

小宦官接下來的話,叫趙禳寧願三個小娘子一起出車禍好了,事實上也差不多。

小宦官哭喪着臉說道:“王爺,三個小娘子不知道爲什麼,剛剛下車就遇到,而且……而且王爺約了三位小娘子的事情,也暴露了出來,現在三位小娘子正在針鋒相對,就差動手了!奴婢勸說下,還平白無故的捱了一巴掌呢!”

說到這裡,小宦官還指了指自己臉上的掌印,委屈萬分的說道。

趙禳心中宛如一萬頭草.泥.馬奔騰而過,有沒有這麼倒黴的?這樣的情況都遇到?

原本趙禳還計劃着,自己使出後世電影裡面的一腳踏兩船的絕技,這個陪伴一下,藉口有事情,連忙去陪伴另外一個,同時把三個小娘子分得開開的,宜春苑那麼大,趙禳也不怕她們撞在一起。

不想人倒黴起來,喝水都塞牙縫的,不用進入宜春苑了,剛剛下了馬車,三個小娘子居然碰在一起。你說,這叫人怎麼活啊?

ps:四千奉上!明天努力,爭取繼續四千!(。)

第92章 安撫使第281章 皇儀殿(續)第213章 燙金請柬第227章 定棺第212章 權臣第238章 募兵第205章 踏春(6)第12章 處罰第90章 機遇第123章 東口鎮遭遇戰(2)第264章第97章 囚中對(上)第16章第193章 古代股東大會第292章 金明湖第216章 宗舉令第38章 狗眼看人低第246章 再見縣主第265章第71章 詠雪第271章 出使(上)第191章 市馬第56章 張子始第94章 公孫(上)第272章 蕃州第238章 募兵第271章 出使(中)第175章 泰山行(下)第55章 招賢(下)第155章 勝捷軍的逆襲(2)第299章 初到京兆府第129章 攻城戰(1)第193章 古代股東大會第263章 沸水第227章 定棺第15章 會稽郡王府第218章 密會第62章 以直報怨 得人心第171章 北宋牛人第222章 西宮寒(上)第58章 光芒四射的登場第144章 蒙山賊的逆襲第21章 威逼利誘第174章 孫門立雪第287章 清風金明河第289章 晁宗愨(中)第178章 貪官第153章 跳躍的火焰(9)第104章 求助?陷阱?第189章 應對第258章 斷案(中)第79章 章 獻駕崩第6章 師傅(下)第276章 突火槍構思第215章 君子閣(下)第13章 真正的楊淑妃第282章 陝西事(上)第79章 章 獻駕崩第144章 蒙山賊的逆襲第250章 養廉銀第262章 出兵第256章 秋獵第242章 兵臨城下第248章 銅礦第281章 皇儀殿(續)第8章 突如其來的彈劾第55章 招賢(下)第41章 舞弊第6章 師傅(下)第13章 真正的楊淑妃第226章 文官、武將、外戚第218章 密會第151章 跳躍的火焰(7)第165章 廢后風波第218章 密會第284章 殺人立威第196章 回朝(上)第184章 政令第62章 以直報怨 得人心第184章 政令第140章 安賑司(2)第211章 範諷獄第197章 回朝(下)第167章 六條詔書第205章 踏春(6)第214章 背第27章 彌勒教第49章 陽光下的黑暗(下)第8章 突如其來的彈劾第169章 四大儒第54章 招賢(上)第268章 突襲(下)第116章 母心第11章 苦肉計第258章 斷案(上)第201章 母子相見第211章 範諷獄第165章 廢后風波第87章 打破困局的力量第33章 暗流涌動
第92章 安撫使第281章 皇儀殿(續)第213章 燙金請柬第227章 定棺第212章 權臣第238章 募兵第205章 踏春(6)第12章 處罰第90章 機遇第123章 東口鎮遭遇戰(2)第264章第97章 囚中對(上)第16章第193章 古代股東大會第292章 金明湖第216章 宗舉令第38章 狗眼看人低第246章 再見縣主第265章第71章 詠雪第271章 出使(上)第191章 市馬第56章 張子始第94章 公孫(上)第272章 蕃州第238章 募兵第271章 出使(中)第175章 泰山行(下)第55章 招賢(下)第155章 勝捷軍的逆襲(2)第299章 初到京兆府第129章 攻城戰(1)第193章 古代股東大會第263章 沸水第227章 定棺第15章 會稽郡王府第218章 密會第62章 以直報怨 得人心第171章 北宋牛人第222章 西宮寒(上)第58章 光芒四射的登場第144章 蒙山賊的逆襲第21章 威逼利誘第174章 孫門立雪第287章 清風金明河第289章 晁宗愨(中)第178章 貪官第153章 跳躍的火焰(9)第104章 求助?陷阱?第189章 應對第258章 斷案(中)第79章 章 獻駕崩第6章 師傅(下)第276章 突火槍構思第215章 君子閣(下)第13章 真正的楊淑妃第282章 陝西事(上)第79章 章 獻駕崩第144章 蒙山賊的逆襲第250章 養廉銀第262章 出兵第256章 秋獵第242章 兵臨城下第248章 銅礦第281章 皇儀殿(續)第8章 突如其來的彈劾第55章 招賢(下)第41章 舞弊第6章 師傅(下)第13章 真正的楊淑妃第226章 文官、武將、外戚第218章 密會第151章 跳躍的火焰(7)第165章 廢后風波第218章 密會第284章 殺人立威第196章 回朝(上)第184章 政令第62章 以直報怨 得人心第184章 政令第140章 安賑司(2)第211章 範諷獄第197章 回朝(下)第167章 六條詔書第205章 踏春(6)第214章 背第27章 彌勒教第49章 陽光下的黑暗(下)第8章 突如其來的彈劾第169章 四大儒第54章 招賢(上)第268章 突襲(下)第116章 母心第11章 苦肉計第258章 斷案(上)第201章 母子相見第211章 範諷獄第165章 廢后風波第87章 打破困局的力量第33章 暗流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