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議儲

進了十一月,朝廷內外的氣氛稍稍好了些,至少不再人人自危了。

然而才平靜沒多久,有些人就坐不住了,太子被廢之後,儲君之位就成了人們最爲關注的事,選擇哪位阿哥當太子關係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於是紛紛上書,以國無儲君不穩爲由向康熙提請立太子。

康熙考慮了一下,對衆人說:“儲君應德才兼備,諸位愛卿認爲衆阿哥中誰可立爲太子?這樣吧,你們認爲誰適合,可上書推舉,衆望所歸之人可選做太子。”

康熙的語氣很真誠,讓人對他的話完全沒有懷疑。朝中衆人頓時就轟然亂了起來,衆望所歸之人可選做太子,這豈不是說誰的支持者最多誰就可以成爲太子?於是下朝之後文武官員三五成羣的結伴出宮,商議着要舉薦的人選。

胤禩無疑是最高興的,八爺黨一向以人多勢衆聞名,便是比*的人數還要多些,如果是讓官員舉薦的話,他是一點也不擔心的,現有的幾個成年阿哥還有誰能在這件事上和他抗衡呢?

胤禟和胤禎此時的傷勢已經好得差不多了,得到消息之後,兩人急忙趕往八爺府。八爺府這時候人聲鼎沸,佟國維和阿靈阿都在,看到胤禟、胤誐和胤禎進來,兩人笑呵呵的說:“九爺、十爺、十四爺,恭喜恭喜……”

胤禟笑道:“兩位說錯了吧,應該恭喜八哥纔是。”

胤禩矜持的擺擺手:“九弟這話就見外了,咱們兄弟何分彼此?”

“八哥所言極是,九哥、十哥餓,以後咱們就等着沾八哥的光了。”胤禎眯着眼,掩飾住了眼底的不甘。

此番若是八哥如願以償的登上儲君之位,以後想要像拉老二下馬那樣拉他下馬恐怕有些難,八哥對於籠絡人心還是很有一套的,人品各方面也沒有什麼讓人置喙的地方。

只除了一點……

胤禎微笑起來,八哥對八嫂幾近於專寵,膝下又只有一個兒子,倒是可以在這兩件事上做做文章。

胤禎恍神的功夫,阿靈阿正在評論諸位阿哥的優勢,他說:“成年阿哥之中,大阿哥和廢太子就不用說了,這兩位已經是再無翻身之日,可以把他們忽略不計。”

“五阿哥沒有那個心思,七阿哥有足疾,十二阿哥是蘇麻撫養的,這三位也可以排除掉。九爺、十爺、十四爺都是支持八爺的,這也不消多說。剩下的就只有三阿哥、四阿哥和十三阿哥了。”

阿靈阿說到這裡看了佟國維一眼,四阿哥和佟家有些關係,他倒是不好在佟國維面前說什麼了。

佟國維捋了捋鬍鬚,淡笑道:“三阿哥那邊大多是清流文人,要說有什麼勢力……呵呵。況且三阿哥此次舉報大阿哥以咒術謀害廢太子,在萬歲爺那裡恐怕也落下了個兄弟相殘的好印象,不足爲懼!”

“十三阿哥倒是一直很得萬歲爺寵愛,只是這次受廢太子牽連,雖然機緣巧合的救了十八阿哥,萬歲爺那裡有點功過相抵的意思,不過這聖寵是不要想了的。況且他所交往的大多是中下級的軍人,在推舉儲君一事上沒有多少發言權,不用顧慮什麼。”

“至於四阿哥……”佟國維自然是希望胤禛登基的,畢竟烏雅氏於他可沒什麼助力,佟家支持他得到的肯定比支持胤禩所得到的要多。只是佟國維也知道,以胤禛的性格,說他是孤臣也差不多了,要拼人緣兒的話是肯定比不上胤禩的。

於是佟國維說:“四阿哥在做事上面不含糊,在爲人方面就有些苛責了,這也就讓他無法得到大多數人的擁戴,八爺不用將他放在心上。”

八阿哥撫掌而笑:“兩位大人分析的太好了!”他舉起酒杯,正色道:“若果真如兩位大人所言,胤禩僥倖成功,定不忘諸位襄助之功!來,胤禩敬幾位一杯!”

幾人朗笑着乾了杯中之酒,一切盡在不言中。

從八爺府出來之後,幾人就分道揚鑣了。胤禎與佟國維同行,在分別之時,胤禎說:“佟大人,八哥當選儲君爺是很服氣的,只是八哥膝下單薄,只有弘旺一個兒子,將來怕是不利於我皇家開枝散葉。況且身爲帝王,也不能專寵一人,長此以往怕是會禍及前朝。佟大人乃是我等長輩,此事您可不能不管啊。”

佟國維從胤禎的話語中聽出了他的野心,他心裡冷笑,烏雅氏那賤婢的兒子還想得到他佟家的支持不成?他又不同於四阿哥那樣養在先後身邊,簡直是癡心妄想!

不過胤禎所言卻也是事實,他還希望佟家能再出一個皇后呢!雖然佟家嫡支沒有適齡的女孩兒,不過佟家的旁支卻還是能挑出人來的,此事確實是要謀劃謀劃。

當下,佟國維對胤禎笑道:“十四爺所言極是,待八爺登基後,確實是應該要廣納後宮纔是。”

胤禎暗罵一句老狐狸,打馬走了。

佟國維冷笑一聲轉身進了府門。

在胤禟他們離開之後,八爺府又來了一位客人。要說八爺府這段時間賓客絡繹不絕,來個客人也不稀奇,不過這位在歷史上卻是大名鼎鼎的。此人乃是漢軍旗人,進士出身,授職翰林院檢討。此後官路亨通,歷任四川巡撫、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

不錯,這人就是雍正帝的皇貴妃年氏之兄:年羹堯。

年羹堯此時雖然還未發達,不過其父年遐齡曾任湖廣巡撫,乃是封疆大吏,年羹堯又在翰林院供職,衆所周知,在翰林院供職之人升遷較快,因此,年羹堯也算是很有發展前途之人。而且年羹堯的正室是納蘭性德的女兒,出身也是不凡。

有此種種原因,胤禩對年羹堯也頗爲看重。

當此大半個朝廷的人都認爲胤禩是當之無愧的儲君人選之際,年羹堯自然是不甘落後,也想要爲自己的未來鋪路,這不就上門和胤禩培養感情來了。

胤禩對年羹堯的能力還是很肯定的,年羹堯上門來隱晦的表示了效忠之意後,胤禩就道:“亮工在翰林院檢討之任上有些屈才了,年大人當年是何等風采,亮工青出於藍,應該到更合適的崗位上去纔是。”

年羹堯眼神一亮,矜持的道:“皇上喜歡穩重的人,奴才還要多歷練歷練。不過士爲知己者死,八爺但有所命,奴才定當竭盡全力!”

和聰明人說話就是爽快,胤禩滿意的笑了。年羹堯雖然有些是恃才傲物,不過確實有些本事,況且奴才嘛,就是要有點毛病纔好駕馭。

表了忠心之後,年羹堯輕輕的提了一句:“奴才有位嫡出的妹子,明年就該參加大選了,屆時還請八爺多多關照。”

胤禩眼神閃了閃,微微點頭:“年姑娘出身大家,自然是好的,爺記下了。”

年羹堯聞言,心滿意足的告辭了。

相比於胤禩的志得意滿,胤禛卻是有些沮喪,以推薦人數的多寡來決定儲君人選,這種方式對於他來說是最殘忍的,胤禛自己也知道他的人緣兒差到了何種程度。不說別的,就單單是那一年的清繳戶部欠款一事,就讓他得罪了不少人。

胤祥焦躁的在屋子裡走來走去:“四哥,你說皇阿瑪怎麼能讓百官推舉儲君、以票數多寡來決定儲君人選呢,這不是太過兒戲了麼?”

胤禛沉着臉,康熙此舉真的是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在太子被廢之後,他也是有過期待的,特別是在大阿哥被圈禁、三阿哥走了一步臭棋、八阿哥鬧出“貴不可言”之事後,胤禛覺得他的低調謹慎還是不錯的。

可是沒有想到,短短几天的功夫,事情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百官推舉儲君,這不就是明顯的偏向於老八麼?胤禛真的是想不通,皇阿瑪前段時間不是還斥責老八麼,怎麼轉眼就變了天?還真是君心難測啊……

好好的將胤祥安撫好了送他出門,老十三在廢太子一事上纔出了紕漏,此時可千萬不能再惹惱了皇阿瑪。

心情鬱結之下,胤禛緩步走去了馨園。胤禛發現,每當和黛玉在一起的時候,他總是能特別的放鬆,彷彿一切的煩惱都隨風消散,彷彿一切的困難都能迎刃而解。胤禛是越來越愛和黛玉待在一起了。

看着兒子乖巧的在炕上坐着,認真的聽黛玉講用三字經編成的小故事,胤禛心裡非常的滿意,又有着淡淡的歉意。上前抱着兒子,捏着黛玉的手,歉疚的說:“你把弘昊教養的很好,唉,兒子週歲的時候也沒有熱鬧一下,委屈你了。”

七月份的時候,去荷莊避暑,之後發生了弘昊落水的事。本來康熙給弘昊賜名的時候,就有很多人眼紅,那事發生之後,就有傳言說弘昊沒有那麼大的福氣,壓不住他的名字,所以纔會有此一劫。

若僅是如此胤禛還不會在意,酸言醋語聽過也就算了。可是還有人傳言,說是弘昊的命格壓不住名字,反而會被名字剋死。這就讓胤禛不由得不上心了。

說白了,胤禛已經害怕了孩子們一個個夭折,更何況還是白白胖胖招人喜愛的弘昊,胤禛對他的期待也就僅次於當初對嫡子弘暉的期待了。

所以,本着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弘昊的週歲宴胤禛沒有大辦,只簡單的抓了周。弘昊也確實沒有讓他失望,抓了一本論語、一把弓箭、還揣了一個小算盤,當初弘暉也才抓了一本論語而已。

黛玉靠在胤禛身上,搖頭笑道:“這有什麼委屈的?爺也是爲了弘昊好才這樣做的,我要是不理解爺,豈不是辜負了爺的一番苦心?”

黛玉確實一點也沒有怨他,雖然在她看來,外面那些傳言根本就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態,小孩子哪有不磕着碰着的?就憑這個就說弘昊命薄配不上那個名字也太可笑了。不過胤禛卻是信這個,這也是因爲他心疼兒子纔會這樣小心在意,要是他不在乎兒子,就不會管他會不會被克了。

因爲知道胤禛的心理,所以,對於他的所作所爲,黛玉沒有一點的介意,心裡反而覺得無比的溫暖,讓那些想要看她哭鬧的人大失所望。

胤禛聞言更緊的摟住了黛玉的肩。

在胤禛懷裡趴了一會兒,黛玉輕聲問:“爺今天是不是有什麼煩心事?如果沒什麼忌諱的,可以說給我聽聽,便是我不能幫爺解決,也能讓爺有個紓解一下心中的鬱氣。”

這事兒沒什麼好隱瞞的,不用多久,大街上就能傳遍,所以胤禛深深的吸了口氣,“今天早朝的時候,許多大臣都上書,請皇阿瑪早日立儲,以便穩定朝局。於是皇阿瑪就讓文武百官推舉儲君,選擇衆望所歸之人擔任。”

黛玉默默一哂,竟然是到了這個時候了!

這事兒她是有印象的,前世各種小說電視劇上都曾提到,康熙藉此發現朝廷上下大半的官員居然都選擇了胤禩,讓他感覺到了很大的壓力。爲了避免胤禩的勢力繼續膨脹,避免自己被人架空,康熙果斷的將自己的八兒子打落雲端,踩進淤泥之中。

只是這時候胤禛肯定是不知道的,恐怕是以爲康熙真的會選擇“衆望所歸”之人擔當太子呢。

這些念頭只是一瞬間的事,黛玉驚愕的道:“皇阿瑪英明神武,怎麼會選擇這樣的一種方式來決定儲君的人選?雖然我對時局不是很明白,約摸也知道,朝廷上下,因爲八貝勒的刻意結交,倒是有許多想要投機的和他走得很近,想來支持他的人應該是最多的。”

胤禛臉色很臭,誰說不是呢,就是他也萬萬沒有想到,要強了一輩子的皇阿瑪竟然會將這麼要緊的事交由別人來決定。

胤禛猛然一震,他竟然忘了這點,要強了一輩子的皇阿瑪怎麼可能將這麼要緊的事交由他人決定?要知道太子就是因爲觸碰到了皇阿瑪的權力底線才被廢的,皇阿瑪又怎麼會讓一個得到大多數朝臣擁護的人來窺視他的地位?

“哈哈哈哈,玉兒你真是爺的福星!”胤禛高興的抱着黛玉轉了一圈,然後風風火火的出去召集謀士商議去了。

第111章 胤禎的糾結第381章 春燕要下水第610章 駕崩(五)第450章 永琨中毒第562章 毒計第317章 滅口第60章 胤禛也行動第284章 胤祥翻身第319章 佟佳氏生產第29章 捅破窗戶紙第324章 生了第445章第462章第156章 來自八福晉的敲打第346章 寶釵的試探第88章 索額圖之謀第26章 活狗身上去了第385章 春燕侍寢第606章 駕崩(一)第185章 宜妃宣召第151章 大選開始弘暉遭難第420章 宜妃探病第244章 不是我第416章 簡親王暴露了第302章 年氏早產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486章 行至江寧第413章第321章 謠言第235章 王熙鳳的恐懼第134章 秦鍾第312章第590章 廣州條約第573章 火藥改良第416章 簡親王暴露了第459章第472章 太后薨逝第617章 巫後(三)第370章 德妃的親情牌第141章 賢嬪第456章 耿氏的城府第123章 李氏的算計第620章 巫後(六)第274章 回林府第130章 寶黛釵第82章 難產第207章 有孕第115章 破局第80章 偷雞不成第185章 宜妃宣召第148章 金釧兒之“死”第338章 夢醒481第481章第405章 一鳴驚人第74章 查!第354章 雨衣第16章 動了誰的餡餅第426章 靈石第451章 兇手第108章 元春謀劃第383章第605章 八月二十三第344章 寶玉離京第345章 再見晴雯495第495章第272章 元容的修行第552章 年家抄家滅族第19章 惦記第588章 封后?第466章 三夫四侍第530章 戲弄第127章 胤禛的暗示第176章 德妃:你不許喜歡林佳氏第561章 孝期懷孕第52章 臻品閣第610章 駕崩(五)第139章 秦家絕戶第278章 一瞬間的心動第416章 簡親王暴露了470第470章第403章 飛天第292章 揭曉522第522章第584章 安排後事第24章 江寧薛家519第519章第230章 人心浮動第531章 胤禎的機會來了第5章 敲打王氏第167章 黃山驚現五針鬆第285章 萬壽節第419章 德妃把康熙嚇跑了第492章 還敢囂張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125章 爺看上了林丫頭?第409章 再見偏心第399章 西征第584章 安排後事第147章 小娼婦第593章 憶當年
第111章 胤禎的糾結第381章 春燕要下水第610章 駕崩(五)第450章 永琨中毒第562章 毒計第317章 滅口第60章 胤禛也行動第284章 胤祥翻身第319章 佟佳氏生產第29章 捅破窗戶紙第324章 生了第445章第462章第156章 來自八福晉的敲打第346章 寶釵的試探第88章 索額圖之謀第26章 活狗身上去了第385章 春燕侍寢第606章 駕崩(一)第185章 宜妃宣召第151章 大選開始弘暉遭難第420章 宜妃探病第244章 不是我第416章 簡親王暴露了第302章 年氏早產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486章 行至江寧第413章第321章 謠言第235章 王熙鳳的恐懼第134章 秦鍾第312章第590章 廣州條約第573章 火藥改良第416章 簡親王暴露了第459章第472章 太后薨逝第617章 巫後(三)第370章 德妃的親情牌第141章 賢嬪第456章 耿氏的城府第123章 李氏的算計第620章 巫後(六)第274章 回林府第130章 寶黛釵第82章 難產第207章 有孕第115章 破局第80章 偷雞不成第185章 宜妃宣召第148章 金釧兒之“死”第338章 夢醒481第481章第405章 一鳴驚人第74章 查!第354章 雨衣第16章 動了誰的餡餅第426章 靈石第451章 兇手第108章 元春謀劃第383章第605章 八月二十三第344章 寶玉離京第345章 再見晴雯495第495章第272章 元容的修行第552章 年家抄家滅族第19章 惦記第588章 封后?第466章 三夫四侍第530章 戲弄第127章 胤禛的暗示第176章 德妃:你不許喜歡林佳氏第561章 孝期懷孕第52章 臻品閣第610章 駕崩(五)第139章 秦家絕戶第278章 一瞬間的心動第416章 簡親王暴露了470第470章第403章 飛天第292章 揭曉522第522章第584章 安排後事第24章 江寧薛家519第519章第230章 人心浮動第531章 胤禎的機會來了第5章 敲打王氏第167章 黃山驚現五針鬆第285章 萬壽節第419章 德妃把康熙嚇跑了第492章 還敢囂張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125章 爺看上了林丫頭?第409章 再見偏心第399章 西征第584章 安排後事第147章 小娼婦第593章 憶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