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廣州條約

接下來就是戰後談判了,六國聯軍有將近一千人被俘虜,這個數字可是極爲龐大了。

要知道,這一千人都可以稱得上是人才了,這個年代,老練的水手可不好找。而且那一千人之中,還有一部分是有着身份地位甚至於爵位的人,六國是不可能扔下他們不管的。

大清將這些人掌握在手裡,自然就有了談判的籌碼。

這是大清有史以來第一次和西夷國家的戰鬥,這和當初同俄羅斯的戰爭又不一樣。特別是在胤禛聽林如海說了西夷國家“割地賠款”的習慣之後,對於此次的戰後談判,胤禛可是抱有很高的期望的。

割地胤禛是沒什麼想法的,畢竟大清和西夷諸國並不接壤,隔着一個大西洋呢,就算割了地,大清也無法真正派人過去管理,胤禛的關注重點全部都放在了賠款之上。

爲了能夠旗開得勝,胤禛特意起用了林如海。 шшш★ t tkan★ co

“林大人對西夷諸國瞭解頗多,此次的談判就以林大人爲主導。”

林如海雖然年紀老大了,不過看上去卻身體硬朗、精神健碩,除了頭上的白髮,其他地方竟是看不出絲毫的老態來。胤禛覺得,以林如海的身體情況,應該是能夠支撐這場談判的。

胤禛的決定卻是讓許多人都紅了眼,要是打了敗仗,自然是誰都不願意去參加談判的,這要事簽訂了什麼屈辱的條約,豈不是要遺臭萬年了?可是現在是打了勝仗,那就是去撈好處的,這可是留名青史的好機會!

皇上也太寵愛皇貴妃了,這樣的好事就想到了皇貴妃的阿瑪。

林如海說:“皇上,所謂一人計短三人計長,奴才希望從六部各抽調幾人,組成一個談判團。”

衆人聞言,頓時歡喜起來,看來皇上寵愛皇貴妃也是有道理的,看看,人林大人多知情識趣啊。

林如海卻不是爲了這個原因,如果單單只是爲了官場上的一些潛規則的話,那他的境界也太低了些。林如海這麼做,主要還是想潛移默化的培養出一批懂得如何爲國家爭取最大利益的談判高手出來。

幾千年的天朝上國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更不是幾句話的勸誡就能改變的,林如海覺得,最好還是讓他們實際經歷一遭、體驗一遍,若是有悟性的人,肯定能從中學到一些什麼。

思想就像是種子,只要種下了,總有一天會發芽的。

胤禛卻是如同其他人那般,只以爲林如海是將到手的利益分薄出去,對他不攬權、不重利的做法胤禛非常的滿意,當下就同意了。

沒幾日,一個二十多人的談判團就組成了,成員大多是思想相對比較活躍、不墨守成規的中下級官員。這樣的人有基礎,能夠更好的領會林如海想要傳達的思想。

那些世家大族們倒是沒什麼人反對,林如海選擇的那些人中,好些都是世家子弟。無可避免的,世家子弟因爲生活有保障,不用爲了生存汲汲營營,也就不必要死讀書、讀死書,他們的經歷的事情多,眼界也比寒門子弟要開闊一些。只不過他們很少把這份聰明勁用在正道上。

不過林如海覺得,他可以爲他們打開一扇窗,引領他們把目光投向世界。這個時代畢竟還是屬於勳貴階層的,這些人受過良好的教育,只要他們能夠接受新思潮,大清的改革速度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林如海在這裡絞盡腦汁的想要讓大清更上一層樓,偏偏就有人從中作梗。

“雜家可跟你們說,在咱大清,估摸着也只有咱們這位爺能給你們說上兩句話了。”一個面上無須,聲音尖利的男人拿捏着,挺傲氣的說道。聽他的聲音看他的舉止,卻原來是個太監。

在他面前是幾個黃毛洋人,點頭哈腰的陪着笑。“公公說的是,八爺的能耐咱們都是有所耳聞的。一切就拜託公公了,這是咱們的一點小意思,等事成之後,還有重謝。”

爲首的一個洋人遞上了一疊銀票,那太監接過,掃了一眼上面的金額,手微不可察的抖了一下:嚯!這些洋人出手還挺大方的嘛!

滿意的將銀票塞到袖子裡,咳嗽兩聲清了清嗓子,“雜家醜化先說在前頭,雜家也就是給各位搭個橋籤個線,至於能不能說動八爺,就要靠你們自個兒了。”

洋人點頭道:“這是自然,公公能夠伸出援手,我們已經感激不盡了。”

那太監滿意的點點頭,看來這些個洋人還是蠻知情識趣的。他面上得意一笑,“行了,諸位的話兒雜家會帶到的,你們明兒晌午在這兒聽消息吧。”

恭送着太監離開,那幾個洋人面上的奉承之色收了起來,又變得頗爲傲氣了。

一人皺眉道:“這位八阿哥真的能幫到咱們?”

大清這回派出的談判團可真是讓他們吃盡了苦頭,特別是唯有那位姓林的,非常強勢,所提出的每一條款對他們來說都很苛刻,直指要害,完全和他們以前所認識的大清官員都截然不同,連私下給的好處也分文不取。

按照這樣的情況繼續下去,他們這回恐怕會損失慘重。

所以,經過緊急商議,他們準備像以往那樣,從高層入手。大清這個國家很有趣,只要把高層收買了,底下的人就翻不起浪來了。

另一人嘿嘿笑道:“只要這位八阿哥有野心,就絕對會幫助咱們!”

幾番調查,他們最後選擇了弘晝。大清的雍正皇帝有六個兒子,其中四個都是那位林大人的外孫,找他們是肯定沒用的。剩下的兩個,七阿哥身上有疾,從來都是個隱形人,只有八阿哥在朝中比較活躍,又是和林大人一系站在對立面,他肯定會迫切的希望看到林大人在談判中失利。

第二天,弘晝去京裡的一個酒樓喝茶,半下午才離開。在他走後不久,幾個洋人從他相反的方向離開。

沒多久,林如海發現談判過程中出現了種種的困難,原本還比較齊心的談判團開始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倒是沒有明目張膽的偏袒洋人,不過在給洋人施壓的時候,談判團中的一些成員卻是出工不出力。

林如海知道,有人插手了。

這件事情根本就不經查,很快,林如海就知道是弘晝在暗地裡給他們遞了話兒,再加上洋人給出的幾十萬的報酬,好些個就“通敵賣國”了。

林如海真是痛心疾首,中國就是因爲有了這麼一撮只顧個人利益,不顧國家利益的賣國賊,纔會一步步的走向沒落。幾十萬兩的報酬,分到每個人手上估計就幾萬兩,爲了這幾萬兩,他們就能夠毫不眨眼的放棄幾百上千萬的銀兩。只因爲那銀兩是屬於國家的,落不到他們手裡。

林如海真的生氣了,他對於損公肥私的賣國賊是最爲痛恨的,這些人他一個也不想放過!

明面上,林如海還是一如既往的舌戰羣雄,和洋人們討價還價,對於某些人的放水只當做沒有看見。背地裡卻抓緊時間蒐集這些人通敵的罪證。

當林如海將所有的證據呈給胤禛之後,胤禛只匆匆的掃了一眼就勃然大怒。打頭的一份證據就是直指八阿哥弘晝。

胤禛本來就不愛看到兒子們爭權奪利,上演父輩們殘酷的奪嫡之爭,更何況弘晝還爲了爭鬥不顧江山社稷,將朝廷利益拱手相讓,這讓胤禛非常的痛心。

大清的江山社稷得來不易,怎能將之交給這樣的敗家子!

很快,胤禛就快刀斬亂麻的將涉案的談判團成員全部捉拿,弘晝也被他下旨申飭,並讓他在府中閉門思過。

沒了人在一旁作亂,談判進行得很順利。經過兩個多月的談判,成功的和英法荷西德意六國簽訂了廣州條約,條約規定:

六國作爲戰敗國,應向大清支付一千二百萬兩白銀作爲戰爭賠款。

六國在各自本土開放一個通商口岸允許大清自由通商,並在通商口岸設駐領事館,大清在六國進出口貨物納稅,由雙方共同協定。

六國向大清轉讓包括冶煉在內的二十多項技術。

大清國民在六國本土享有領事裁判權,大清國民在六國犯罪可不受該國法律制裁。

……

這些條款基本上是參照鴉片戰爭後列強和清廷簽訂的不平等協約,尤其是林如海知道現在西方諸國有一些科學技術走在了大清前列,因此,把技術轉讓也特意的寫進了協議之中。

林如海想要讓參與談判的人、乃至於大清國民都知道科學技術的重要性。

條約正式簽訂之後,朝廷內外反響強烈。

一千二百萬戰爭賠款讓戶部尚書走路都帶起了風,要知道康熙末年只給胤禛留下了幾百萬兩的國庫,這一千二百萬的戰爭賠款,除掉軍費開支,還富餘不少。這戶部尚書手中要是沒有銀錢,心都是虛的,有銀子在手,腰板都能挺直不少。

通商口岸的開設、納稅的協商讓商人們像是聞到了血腥味兒的鯊魚一般,嗷嗷叫着想要立即就整船出發,到歐羅巴去“殺”個三進三出。

八旗船隊這些年早已偷偷摸摸的淘換到不少的航海圖,又派出了老練的船伕乘坐歐羅巴的商船前往歐羅巴無數次,偷偷的繪製出了航海路線圖。只是以前歐洲對大西洋和地中海封鎖嚴重,大清的船隻難以直接去到歐洲諸國貿易罷了。

如今打開了六國的大門,八旗船隊在索取了高昂的代價後,將航海圖賣給了各地野心勃勃的商人。歐洲諸國這塊大燒餅不是八旗船隊一家就能吃下的,左右肉爛了在鍋裡,便宜了國內的其他商人也總比便宜了西夷要好。

領事裁判權的確定更是讓大清的平民百姓看到洋人都能高臺頭顱!林如海無法容忍“洋大人”的時代在大清出現,他要從一開始,就讓國人在面對外國人時,有一種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他希望中國再也不會出現“崇洋媚外”這個詞!r1148

第242章 鈕鈷祿氏的後手第49章 人蔘養榮丸第305章 名聲在外第336章 流產第324章 生了第318章 幻境第265章 李氏重見天日第69章 林如海大婚第491章 自尋死路第572章 策妄再犯大清第128章 長住賈府第587章 佟家倒了第129章 薛家進京第195章 康熙的恩典第160章 與四爺同行?第414章 胤禛出招第35章 一進賈府第97章 再進賈府第386章 鈕鈷祿氏的結局第207章 有孕第240章 夏日雅趣第155章 元春求見良妃第543章 胤禎回京奔喪第593章 憶當年第589章 佟佳氏死了第619章 巫後(五)第135章 敗露第174章 元春省親意在探春第64章 易貴人是誰的人?第221章 孩子保不住?第166章 元春要省親第357章 冤還是不冤第438章 平安生產第605章 八月二十三第215章 直奔德妃面門而去第326章 鈕鈷祿氏的決定第549章 流言第100章 指點趙姨娘第320章 奪權第254章 侵略與變心第166章 元春要省親第309章 太后的野望第43章 四哥,去香山第608章 駕崩(三)第242章 鈕鈷祿氏的後手第50章 孫嬤嬤迴歸第581章 寶釵求見第557章 被騙第561章 孝期懷孕504第504章第305章 名聲在外第581章 寶釵求見513第513章第572章 策妄再犯大清第144章 寶釵生日第615章 巫後(一)第533章 胤禎被男人上了?第511章 自食惡果第50章 孫嬤嬤迴歸第253章 小年糕出場第330章 弘晝歸屬第298章 探春紅鸞星動第417章 德妃問罪第56章 急轉直下第561章 孝期懷孕第313章 有人看上了八爺484第484章第59章 宜妃在行動第549章 流言第209章 心動第116章 放棄格桑524第524章第441章 結丹第554章 烏嬪不遷宮第292章 揭曉第597章 佔劫雷!第119章 十四福晉人選第16章 動了誰的餡餅第347章 獨處第140章 襲人的陷害第58章 兩份禮物第130章 寶黛釵第574章 天賜祥瑞第170章 築基第240章 夏日雅趣第25章 風波起第592章 南巡第550章 讓他折騰個夠第54章 巧遇對對碰第440章 度過一劫第151章 大選開始弘暉遭難第356章 難產而亡?第317章 滅口第71章 有孕第30章 做媒第28章 黛玉之恨第77章 林如海反清復明?第554章 烏嬪不遷宮第144章 寶釵生日第266章 年氏出閣
第242章 鈕鈷祿氏的後手第49章 人蔘養榮丸第305章 名聲在外第336章 流產第324章 生了第318章 幻境第265章 李氏重見天日第69章 林如海大婚第491章 自尋死路第572章 策妄再犯大清第128章 長住賈府第587章 佟家倒了第129章 薛家進京第195章 康熙的恩典第160章 與四爺同行?第414章 胤禛出招第35章 一進賈府第97章 再進賈府第386章 鈕鈷祿氏的結局第207章 有孕第240章 夏日雅趣第155章 元春求見良妃第543章 胤禎回京奔喪第593章 憶當年第589章 佟佳氏死了第619章 巫後(五)第135章 敗露第174章 元春省親意在探春第64章 易貴人是誰的人?第221章 孩子保不住?第166章 元春要省親第357章 冤還是不冤第438章 平安生產第605章 八月二十三第215章 直奔德妃面門而去第326章 鈕鈷祿氏的決定第549章 流言第100章 指點趙姨娘第320章 奪權第254章 侵略與變心第166章 元春要省親第309章 太后的野望第43章 四哥,去香山第608章 駕崩(三)第242章 鈕鈷祿氏的後手第50章 孫嬤嬤迴歸第581章 寶釵求見第557章 被騙第561章 孝期懷孕504第504章第305章 名聲在外第581章 寶釵求見513第513章第572章 策妄再犯大清第144章 寶釵生日第615章 巫後(一)第533章 胤禎被男人上了?第511章 自食惡果第50章 孫嬤嬤迴歸第253章 小年糕出場第330章 弘晝歸屬第298章 探春紅鸞星動第417章 德妃問罪第56章 急轉直下第561章 孝期懷孕第313章 有人看上了八爺484第484章第59章 宜妃在行動第549章 流言第209章 心動第116章 放棄格桑524第524章第441章 結丹第554章 烏嬪不遷宮第292章 揭曉第597章 佔劫雷!第119章 十四福晉人選第16章 動了誰的餡餅第347章 獨處第140章 襲人的陷害第58章 兩份禮物第130章 寶黛釵第574章 天賜祥瑞第170章 築基第240章 夏日雅趣第25章 風波起第592章 南巡第550章 讓他折騰個夠第54章 巧遇對對碰第440章 度過一劫第151章 大選開始弘暉遭難第356章 難產而亡?第317章 滅口第71章 有孕第30章 做媒第28章 黛玉之恨第77章 林如海反清復明?第554章 烏嬪不遷宮第144章 寶釵生日第266章 年氏出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