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兩個人激動地抱在一起邊哭邊說着話,我更加的疑惑起來,這時那位大嬸忽然轉過身去朝着大排檔裡面的廚房大聲地用韓語喊着什麼,沒過多久從廚房裡走出兩個男人,一個稍微老一些大概50多歲的樣子,一個相對年輕些,大概有30多歲。秦可一看到他們出來後,激動得迎了上去並說了許多韓語。
大爺對秦可一得到來似乎表現的很驚訝,愣了半天后,拉住了秦可一的手,一邊流着淚一邊也激動的說着我聽不懂的話,而站在旁邊的中年男人卻要表現的平靜的多,只是一個勁的笑,並時不時地也說着什麼。看着他們四個人站在那裡的都各自激動的場面,給我的感覺好像是失散多年的親人重逢一樣。
“可一……他們是……?”我走上了前去,疑惑的向秦可一問到。
“噢!過來!我給你介紹一下!”秦可一似乎已經忘了後面還站着一個高大的東北人,當聽到我的話後,轉過來身來擦了擦眼淚,拉着我的手走到了那三個人面前,用韓語似乎在向他們介紹我。
“康健!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順英婆婆……這位是吉昌大叔……這位是他們的兒子英吉哥哥……”秦可一在用韓語向他們三個介紹完我後,又向我介紹了他們三個,他們似乎也意識到了秦可一正向我介紹他們,於是在秦可一話音剛落,他們紛紛的向我點頭並用韓語向我問好,於是我也用剛剛學會的韓語“你好”向他們問好。這時順英婆婆仔細了打量了我一下後,笑着和秦可一說着什麼,然後又衝我笑了笑,讓我感到一頭霧水。
“順英婆婆誇你長的精神、帥!”秦可一大概從我的表情中讀出了我的疑惑,主動的和我說到。
“看來我的美貌在國際上也是得到認可的……”我笑着用剛學會的韓語向順英婆婆表示了感謝後,笑着小聲對秦可一說到。
“去死吧!臭美!順英婆婆是看在我的面子上才這麼說的!”秦可一白了我一眼,然後說到。這是順英婆婆擦了擦眼淚對秦可一說一句話,然後又對吉昌大叔和英吉哥哥交待了幾句後,三個人開始匆匆的收拾着東西,似乎要打烊的樣子。
“他們在幹什麼?”我向秦可一問到。
“他們要咱們去他們家,好好招待咱們,所以要關門了。”
“可一……你怎麼會認識他們?” 我向秦可一問出了我今天衆多疑惑中的一個。
“康健!我等會再告訴你們好嗎?你馬上就會什麼都明白了……”秦可一笑着對我說到,然後走了過去,幫順英婆婆一起收拾着東西……
順英婆婆他們的家離大排檔的距離很近,大約不到100米,是一個位於高坡上的院落,院裡有三間房屋,成品字形排列,類似北京的四合院,和市區的現代化的高樓大廈相比雖然稍顯簡陋,但透露着少許的古典氣息,並且院子和房子也被打掃的很乾淨。
英吉哥哥推開院門後,大聲的朝着面對着的大門的正屋喊着什麼,沒過多久,從屋子裡走出了兩個女人,一個看起來和英吉哥哥年齡差不多,一個比我們小不了幾歲。年齡較小的女孩子看到秦可一後,興奮的跑了過來,笑着撲到了秦可一的懷裡,很興奮的嘰嘰喳喳的說了一大堆韓語後,拉着秦可一脫鞋進了正屋……
這是一家典型的韓國式家庭,屋內擺設簡單,沒有椅子,大家都是跪在或盤腿坐在地板上,圍在一起一邊喝着茶,一邊興奮的用韓語交談着,順英婆婆時不時的還掉着眼淚,而我只能靜靜地在一旁喝着茶,給我的感覺這一家人和秦可一似乎很親密,就像親人一樣,讓我在衆多的疑惑還沒有被解開時,反倒又增多了一個。
“康健……跟我來一下……”秦可一對着順英婆婆說了句韓語後,起身向我說到,於是我站了起來和秦可一走出了正屋,穿上了鞋,向正屋東面的房子走去,房子內有東西兩個房間,我和秦可一脫鞋進屋後,秦可一拉開了西面的房間拉門。
屋內的陳設同樣簡單,兩個櫃子,一張不是很高的桌子和一張梳妝檯,秦可一站在門口默默的看了看後,走到梳妝檯前,拿起了梳妝檯上的一個相框,一邊撫摸着相框,一邊開始默默的留着眼淚。我走到了秦可一旁邊,看了看相框裡已經有點發黃的照片。
“可一,這裡怎麼會有你和你媽媽的照片……”我發現鏡框裡的照片是秦可一的媽媽抱着小時候的秦可一照的那張,曾經在秦可一的相冊裡見到過,於是我奇怪的問到。
“我在這裡和媽媽曾經生活了……5年……”秦可一在沉默了一會後,留着淚輕輕的對我說到,似乎讓我之前的所有疑惑都解開,但新一輪的疑惑卻跟着產生了。
“你在韓國……呆了5年!!我之前還以爲你只是和你父母一起來旅遊過?”我有點不敢相信的說到。
“5年……很讓我難以忘懷的5年……”
“給我講講好嗎?”我看着流着淚的秦可一,好奇地問到。
秦可一擡頭看了看我,然後開始默默的給我講述着她的這一段鮮爲人知的經歷。
秦可一的母親是一位鄉下的朝鮮族人,曾經是她所生活的村子裡最漂亮的一位姑娘,而秦可一的父親作爲當年積極響應毛主席上山下鄉號召的一批熱血青年之一,來到了秦可一母親她母親所生活的村子。在一次村民與知識青年的聯歡會上的秦可一的父親與母親相遇並認識,從此以後兩個人便一發不可收拾的雙雙墜入愛河。
朝鮮族的人一般都反對和外族的結婚,所以當時秦可一的母親和她的父親相戀時,遭到了秦可一母親家裡人的一致反對。但秦可一的父母不顧那些世俗的阻撓,仍然倔強的堅持在一起。又過了幾年,國家政策開始有所改變,一紙令下,所有的知識青年一夜之間就被改變了命運,被允許返城回鄉。而秦可一的父親卻做出了一個在當時所有人眼裡看似很瘋狂的決定,爲了秦可一的母親毅然的放棄了反回哈爾濱的機會,並留在村子裡當了一名鄉村教師。
2年後,他們不顧所有人的反對,登記結了婚,爲了這個秦可一的母親也和她的父母鬧翻了。在他們結婚的2年後,他們有了秦可一,秦可一的母親在後來經常向小時候的秦可一回憶到,雖然那時候家裡很窮,日子過的很緊,但一家人生活的很幸福。
中韓建交以後,韓國開始對中國境內的朝鮮族人有了政策上的傾斜,鼓勵朝鮮族人移民到韓國或到韓國去做生意。或許是不甘心就這樣一輩子被埋沒在農村,秦可一的父親思考了很久候,和她母親商量想利用這次機會去韓國闖闖,於是他們聯繫到了已經去韓國做起生意的秦可一的舅舅,在秦可一舅舅的幫助下她的父母去了韓國,而秦可一由於那時年齡還小,被她父母送到了哈爾濱他父親一個同學兼好朋友也就是秦可一的前男朋友的家裡,託他們幫忙照顧秦可一。而她的父母當年到韓國後,就租住在順英婆婆的家裡。
憑藉着自身的勤奮和獨特的眼光,在韓國拼搏了不到兩年的時間,秦可一的父親在事業上已經小有成就,於是她們也把秦可一接到了韓國,一家人終於在異國他鄉再次的團聚了。
沒想到秦可一到韓國後的第二年,韓國的經濟形勢開始有點惡化,秦可一父親的生意也開始走下坡路,瀕臨破產。於是在她的父母商量後決定,秦可一的父親先回國去發展,等在國內穩定下來後,再回來接秦可一和她的母親回國。就這樣一家人在團聚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後,再次無奈的分開。
秦可一的父親走後,秦可一的母親一個人支撐着這個不完整的家庭,一邊努力的打工,一邊照顧秦可一,供秦可一上學,而順英婆婆一家人在當時也很照顧她們母女倆,把她們當作自己的家人一樣。
在她父親離開的最初日子裡,他還按時的往家裡寫信和寄錢,但過了一年多以後,不知道什麼原因,秦可一的父親忽然失去了聯繫,再也沒有給他們母女倆寫信或寄錢,於是家庭生活的重擔開始完全的落到了秦可一母親的肩上。秦可一的印象裡,她的媽媽雖然那時生活壓力很大,但每天臉上都充滿着笑容,只有晚上睡覺的時候才自己一個人偷偷的哭。
當初所有認識他們父母的人都一致認爲秦可一的父親背叛了他們母女倆,可能在外面又有了別的女人,但秦可一的母親卻堅信她的父親不是會那樣,堅信她的丈夫有朝一日一定會接他們母女倆回中國過上幸福的生活,直到她死去的那一刻,她仍然堅定着這一信念……
秦可一的母親去世後,善良的順英婆婆一家人收留了秦可一,像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撫養並照顧秦可一,一直到秦可一10歲的某一天,她的爸爸忽然出現到了秦可一的面前,並接秦可一回了國。
在靜靜的聽着秦可一留着淚講完自己童年的這段痛苦的經歷後,看着坐在地上流着淚的秦可一,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而我此時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走了過去,緊緊的抱住了秦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