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272章 贏得下 輸得起

差不多是與此同時,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從財政部那裡得到了一份關於中資企業在美資產總額的統計表,這份參議院要求統計的匯表將最終決定美國是否通過《美國企業保護法案》。

富蘭克林.羅斯福並不願意這麼做,他同中國皇室有着一些比較特殊的關係,在他年輕時,曾擔任總統的堂叔西奧多.羅斯福病逝前曾建議他和妻子去中國旅行,因爲他的妻子是老羅斯福總統的侄女,帝國皇室特別在皇宮接待了他們,並且由內廷安排他們在中國旅行訪問。

在此之前,他曾在華人社團擔任過了四年的律師,他早期的很多人脈都是範德堡家族和華人社團提供的,即便他加入了範德堡家族和華人社團並不喜歡的民主黨,在他競選紐約市參議員時,範德堡家族還是給予了一筆豐厚的政治捐款。

現在的他已經只能乘坐着輪椅,坐在辦公桌前看財政部提交的報表,但他還能記得自己前往中國旅行時,第一次見到華皇的那種驚訝之情,那時的他從未想過華皇是如此年輕,雖然華皇高高在上,也沒有和他有過太多的交談,但是那位美麗的舒皇后對美國文學和歷史的瞭解還是讓他深感敬佩。

美好的事物似乎永遠只能保留在記憶中,面對國內羣起激憤的民情,以及國民普遍認爲中國奪取了美國的就業機會的質疑,身爲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總統也是深感爲難。

在他第二次和華皇見面,並且是以美國總統的身份時,他曾經很有信心的承諾不會通過《美國企業保護法案》,現在看來,他也覺得自己當時的承諾過去簡單和不理智的。

財政部統計的這份報表和去年的情況有了比較大的變化,受《美國企業保護法案》可能通過的影響,一部分中資已經開始從美國市場撤離,即便如此,在美國的中資比例依然高居不下,在全美的大型上市公司中基本都有中資股份。而中資企業在美國的分公司數量仍然保持在很高的比例。

美國最大的巨頭企業美國通用公司中,中資的整體持股比例達到1/3,在美國前五大的銀行公司中,中資平均持股都超過1/3。

美國社會有很多聲音,但是,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看到的更多還是一種進步之前的混亂,人們總是在批評美國的大學幾乎都被華人所佔據,全美有1/4的大學生是華籍留學生,而那些成績最好的學生通常都是華籍。

在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看來。如果不是受排華法案的影響,這些留學生中哪怕只有1/3留在美國工作。他們都將是美國的寶貴財富。

富蘭克林.羅斯福也很清楚,人們之所以憤怒,那是因爲嫉妒,以及盎格魯-撒克遜人種對黃種人的恐懼,人們歧視華人已經成了習慣,所以不能理解華人爲什麼能成爲世界強國,甚至超越了美國。

在美國總統的選舉之時,富蘭克林.羅斯福曾因爲在爲華人社團擔任法律顧問期間,多次爲華人就排華法案的所受到的影響進行辯護。而因此爲民主黨內的競選對手惡劣批評,稱他爲華人惡魔操控的木偶。

正是因此,富蘭克林.羅斯福知道自己最好是讓《美國企業保護法案》通過,但他必須讓這個法案的負面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制和提倡美國製造是必須的,可這種限制更多的是應該用在保護美國的科技和技術,而不是排斥投資。

國際投資是好事。沒有英法的投資就沒有美國今日的繁榮,中資在過去的大蕭條期間之所以顯得問題嚴重,一方面是美國資本的衰弱太厲害,另一方面是中國工業崛起的速度太快。嚴重製約了美國工業,最後一方面則是因爲在整個大蕭條期間,中資從1931年之後不減反增,開始更多的在美國抄底。

在看完財政部的提交這份會讓很多美國人覺得更恐怖的事實真相後,富蘭克林.羅斯福反而覺得有必要向這場扭曲的替罪羊理論宣戰,他決定開啓自己在總統期間的第六次爐邊會談,用自己的方式告訴美國人民,不管是哪一個國家的投資,只要是來自於自由、民主和熱愛和平的國家,美國就應該歡迎這樣的國際社會的投資。

此時的富蘭克林.羅斯福忽然覺得很遺憾,作爲國家領導者,他感覺自己的經驗還是不夠充足,在華皇親自訪問美國之際,他就應該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和華皇一起繼續推動中美向着更好的方向發展,而不是拘泥於當時的輿論氛圍,而不是拘泥於國家經濟總量的高低。

美國註定是一個偉大的國家,這並不會因爲美國重新變成世界上經濟規模第二的國家而改變,因爲美國要競爭的對手是一個擁有4.75億人口,同時和美國一樣擁有數百座大學的教育之國,因爲美國要競爭的對手是一個民族主義同樣覺醒,同樣和美國一樣也以自由包容著稱的現代國家,因爲美國要競爭的對手是一個擁有四千年文明歷史的民族,他們在漫長的歷史中,絕大多數的時間裡都領先於世界。

要理解這個道理並不難,難的是人種論和宗教對意識的障礙。

富蘭克林.羅斯福還有一個遺憾,那就是沒有在華皇抵達美國同他會晤時,更多的詢問一些關於治理國家的經驗之談,現在回想起來,這不免是一種很特別的遺憾。

但是富蘭克林.羅斯福還記得一個問題,他和華皇詢問中國人的薪水爲什麼如此低,華皇的回答是歷史的問題,現在至少比日本人高。因爲發展的太快,如果一定要在幾十年裡將中國人的薪水提升到美國水平,以如此龐大的人口規模,金融膨脹的幅度就會太厲害,而貨幣準備率也將嚴重不足,簡而言之,中國在治國的思想上相對趨於保守和穩定,以避免遭遇不測,同時在遭遇危險的時候更敢於依靠政府的力量,強行擴大中央投資和宏觀調控。

華皇親自向他承諾。如果不是受大蕭條的影響,中國人的最低薪水在過去五年中應該逐步提升50%左右,現在則要等世界經濟重新復甦,才能繼續緩慢提高,如果美國不通過《保護法案》這種損人不利己的法案,不讓世界經濟重新出現大幅度的衝擊,中國會在保證匯率穩定的前提下,逐步提高薪水開支,用十年左右的時間使得中美在勞資成本上的差距逐步縮小。

總體而言。中圓匯率增長的可能性不會太大,但是勞資成本的增長將會維持在每年7%左右。十年後,中美勞資成本的差距將縮小到30%的程度,實際影響就會變小。

富蘭克林.羅斯福只是不知道自己能否等到十年時間,而在這十年中,中美經濟總量的差距會擴大到何等程度,他也很難做出一個準確的估量。

對美國來說,唯一的辦法就是繼續維持現在的關稅水平,同中國簽署一份新的通商條約,並且繼續鼓勵外資的涌入。用美國市場本身的力量撬動美國經濟的發展。

當然。

《美國企業保護法案》還是可以對付的,富蘭克林.羅斯福深知自己作爲美國總統的權限,他可以否決這一法案的通過,並且命令國會重新調整法案的規則和用詞,使之更加符合美國的長遠利益,對美國和美國總統來說,目前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儘快的恢復美國對美洲國家的影響力、領導力。

中國正在利用美國的衰退期大幅佔領美洲市場。通過向巴西、墨西哥、阿根廷這樣的國家大量支出政府和銀行信貸,扶持這些國家度過大蕭條危機的同時,擴大在這些國家的投資和影響力,通過簽署雙邊互惠通商協約。擴大中國商品和資本對這些地區的輸出。

富蘭克林.羅斯福很清楚,他可以通過關稅的調整限制中國商品涌入美國市場,卻無法限制中國商品涌向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即便英法對此也無可奈何,但是英法和中國經濟之間存在着一種很重要的互補,那就是國際投資。

正是國際資本更大規模的涌向中國,甚至是美國資本在大蕭條期間大量涌入中國,並且帶去了更多的技術和人才,這才使得中國能在大蕭條期間卓越的成長起來。

在深思熟慮之後,富蘭克林.羅斯福覺得自己有必要給華皇親自寫一封信,用電報的方式傳遞給這位皇帝,向他詢問一些在當面的會晤中不方便公開請教的問題。

如果對方是美國總統,他會怎麼辦?

正是帶着這樣的疑問,富蘭克林.羅斯福以私人的身份給那位別奧.弗拉基米爾.宋皇帝陛下寫了一封書信,請教了一些很特殊的問題,措詞懇切。

這麼多年過去了,華皇陛下的英文和俄文名還是那個曾經的“別奧.弗拉基米爾.宋”,確實也沒有必要作出任何變化和改正。

因爲是通過電報的方式,宋皇帝收到這封特殊的私人信件時,他正好還在震旦府的遠東飯店,在視察了金州造船廠後,他又去了遠東船舶工業設計院,在那裡參觀了新型戰列艦和巡洋艦的設計工作。

帝國軍艦製造工業在列強之中屬於後起之秀,但在世界範圍內頗具特色,在整體風格上,帝國軍艦製造更像德國,這也和中德在過去數十年間的技術交流與學習有着重要關係,但是德國海軍面臨的作戰環境同帝國截然不同,相對於德國軍艦,帝國更加側重於機動性和適航性,在側重防禦和適航性的兩個基礎原則上,帝國軍艦在火力上必然有所保守。

特別是在1928年之後,隨着帝國將海軍的中心完全制定爲航母,並且爲之付出了大量的研究、測驗和科技開發,帝國在戰列艦的設計和製造上更加側重於空間的利用,減少主炮。增加防空火炮的佈置,增加雷達和電子系統,增加艦載水上飛機的性能和機艙空間。

在巡洋艦的設計上,帝國採取兩條線路,一個主要的方向是作爲航母的護航編隊,在這個方向上,巡洋艦更側重於綜合性能和防空、反潛,特別是在防空高射炮領域,帝國一艘護航巡洋艦上通常擁有30、75、105、125四種高射炮,部分還可能裝配口徑特殊的中德聯合研製的88mm\120mm高射炮。在30mm高射炮,帝國擁有單管、雙管和六管輪式高射速機關炮三種不同系列。

這個方向上的巡洋艦就屬於特殊的護航巡洋艦,而另一個方向則是常規巡洋艦,通常稱之爲裝甲巡洋艦,其特點是防禦裝甲更爲厚重,航速要求不像護航巡洋艦那麼高,最高航速一般在30節至32節之間,而護航巡洋艦的最高航速則普遍高於32節。

雖然也存在護航巡洋艦擁有較高防禦效果的長春級巡洋艦,但還是以護航巡洋艦統稱。而不是納入撫順級、錫林郭勒級這樣裝甲巡洋艦。

裝甲巡洋艦在設計上要求更高的獨立作戰能力,相對於戰列艦和高速戰列艦。因爲噸位限制在10000英噸一下,主炮小於8英寸,其造價一般只是震旦級戰列艦的1/10,甚至是豫州級戰列艦1/30,在大多數的海況和情況下都可以承擔主力艦的作用。

不管是8英寸主炮,還是6英寸主炮,巡洋艦的主炮通常都不能直接擊穿對手艦船的裝甲,而主要是依靠更快的射速決定戰績,所以從1928年開始。帝國裝甲巡洋艦就基本只採納6英寸爲主炮,但在這兩年間,考慮裝甲巡洋艦的特殊作戰價值,也重新恢復戰巡之前的巡洋艦設計標準,在裝甲巡洋艦上採納一門三聯裝或者雙聯裝8英寸主炮爲艦艏炮。

哈爾濱級巡洋艦是帝國最新的護航巡洋艦,由於88mm高射炮的性能優異,這一級巡洋艦大量使用88mm高射炮取代原有的中法聯合研製的75mm高射炮。並將防空火炮體系縮減到30mm\88mm\120mm三個層級,列裝五座雙聯裝152mm主炮,可攜帶兩架水上偵察機。

因爲是航母編隊中的護航巡洋艦,水上偵察機的數量並不要求很多。兩架已經足夠,但它要求更高的反潛性能和防空性能,特別是在防空火力上,哈爾濱級巡洋艦畢竟是萬噸排水量的大型艦船,其列裝的8門120mm防空高射炮和14門88mm高射炮,以及兩種型號的30mm高射速機關炮組成的防空網火力極其強大,等同一艘3萬英噸級排水量的戰列艦。

作爲代價,哈爾濱級輕巡洋艦的主炮數量遠不如日本同期建造的最上級輕巡洋艦,而兩者基本都屬於同樣的違約艦,也就是標準排水量實際上超過1萬英噸限制的巡洋艦,哈爾濱級輕巡洋艦宣稱的排水量是9700英噸,實際上是11400英噸左右,同日本正在建造的最上級輕巡洋艦的標準排水量幾乎一致。

由於中日海軍巡洋艦競賽的問題存在,中日兩國在輕重巡洋艦排水量上的違約和造假已經是各國都知道的情況,爲了避免中日因爲這種競賽退出《華盛頓海軍條約》,英美對此的限制是不超過12000英噸就不算嚴重違規,並且爲此聯名派武官私下和中日就此談判,而英美法意還是照舊遵守條約。

實際上,中日都有超過12000英噸的重巡洋艦,表面上是重巡洋艦,更換主炮就立刻能變成輕級別的袖珍戰列艦。

總之,正在建造中的哈爾濱級巡洋艦是帝國護航巡洋艦的一個典範代表,也代表帝國軍艦製造中的特殊風格,同最上級對比,主炮火力降低,裝甲防禦效果略好,動力系統更強,而防空火力完全不屬於同一級別的艦船。

與哈爾濱巡洋艦不同的另一級正在設計中的裝甲巡洋艦是洛陽級巡洋艦,這一級巡洋艦是裝甲巡洋艦的最新型號,標準排水量被限制在11000英噸之下,預計將列裝兩座三聯裝280mm主炮,四座152mm(6英寸)雙聯裝副炮,4門120mm高射炮,8門88mm高射炮。

由於主炮嚴重違反華盛頓海軍條約的限制,洛陽級裝甲巡洋艦最終是將在1935年下半年開始建造,1936下半年開始服役。

洛陽級巡洋艦代表帝國裝甲巡洋艦的另一個極端方向,即作爲小型艦隊的中樞力量存在,更大範圍的承擔戰列艦的任務,並且列裝高水平和高功率的大型艦載雷達,擁有指揮周邊飛機、潛艇、艦船協同作戰的能力,同時可以彌補早期戰列艦在雷達、防空系統上的不足。

ωwш⊙ тт kán⊙ c o

按照帝國目前的秘密計劃,從1936年開始,洛陽級巡洋艦會突然擴大到10艘以上的建造規模,除了裝備本國海軍,還將作爲其他中小盟國的主力旗艦使用,分擔帝國海軍在整個亞盟中的海軍作戰壓力。

帝國海軍在1928年之後就逐漸同世界海軍的發展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方向,而這種方式正是基於海軍航母中心論,在帝國的海軍長期規劃中,航母編隊將成爲帝國海軍的核心主力,戰列艦也必須納入航母作戰,在大範圍的海軍作戰中主要派遣裝甲巡洋艦替代戰列艦作戰,或者由裝甲巡洋艦配合戰列艦作戰,而一個完整的航母編隊則將由航空母艦、護航航母、戰列艦、裝甲巡洋艦、護航巡洋艦、驅逐艦共同組成,由護航航母、護航巡洋艦和驅逐艦構建航母艦隊的核心編隊,由戰列艦和裝甲巡洋艦作爲分遣支隊在外圍作戰。

至此,帝國海軍之陣勢就已經是直接向着超越英美,在世界海軍的大革命浪潮中一躍成爲世界海洋新霸主的目標而去。

爲了這個雄偉的目標,帝國和海軍爲此付出了整整三十年的努力,每年前進一小步,一步一步的積累實力和資本。

正是因此,帝國海軍在這一階段並不希望和任何敵國的海軍發生直接戰爭,最多隻是小規模的海軍衝突,不至於暴露帝國海軍的整體變革思想,使得帝國海軍能徹底的完成這一偉大的歷史變革。

變革必然存在失敗的可能,但爲了成爲真正的世界海洋霸主,帝國和帝國海軍都必須爲此而冒險,而帝國也確實有這個資本冒險,假如帝國海軍走錯了路,未來還是戰列艦的時代,憑藉帝國在戰列艦製造的水準、經驗,以及龐大帝國財政、船舶製造業和重工業的整體實力,哪怕走錯路也只需要四五年就能完成全面的轉型。

所以,真正的大國就是“贏得下,輸得起”而已。

第296章 精英雲集第4章 殺人越貨第242章 尖端人才第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339章 臺灣,臺灣第82章 新師團的豪華陣容(二)第77章 再戰日軍之決心第303章 上將蔡鍔第62章 再相遇,青木宣純第214章 對決奧匈第64章 亂世出英雄第259章 兩彈一星和中法同盟第84章 多一技防身第152章 蒙匪238章 帝國風第167章 天下亂了第17章 前洞嶺伏擊戰(上)第328章 有錢纔是霸主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140章 日本就是個悲劇第65章 新式雷擊炮130章 vanderbil第30章 青木宣純大佐(下)第65章 新式雷擊炮第175章 君權神授第80章 布魯西洛夫上校第91章 真金白銀第142章 奉票風波第207章 珍貴如兄弟般的友誼第214章 對決奧匈第211章 最忌諱的那場大屠殺第86章 進攻,右翼之右第281章 萬達豐第321章 機械之王第65章 新式雷擊炮第96章 遼陽會戰(五)第289章 第三次中日戰爭第184章 中日戰爭之總戰略第190章 將星閃耀之全殲第18章 前洞嶺伏擊戰(中)第320章 最忠心的人第289章 第三次中日戰爭第45章 軍事就是欺騙第24章 花田少佐的禮物第293章 濟州海戰(一)第283章 國防委員第262章 赫爾曼.戈林第73章 紅土崖(二)第257章 集 權的優勢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233章 華盛頓條約第250章 大蕭條第165章 和談第192章 一五計劃第63章 誰不想做軍閥?第21章 牛家堡的基業第101章 恐宋症第106章 上上之功第350章 誰都不可能退縮第21章 牛家堡的基業第209章 漢武第154章 兔子、王八和獨裁者第349章 帝國只能是世界第一第271章 日本皇族和元帥第318章 實力至上第104章 東三省總督第199章 蛇濟光,虎濟光第89章 奇襲遼陽第258章 特斯拉爵士和核工程第140章 日本就是個悲劇第172章 圍攻北京第194章 登基稱帝第175章 君權神授第58章 蔣家窯戰役(二)第203章 這一年,一戰之前第259章 兩彈一星和中法同盟第231章 訪問美國第4章 殺人越貨第87章 三道溝夜襲戰第225章 總理何在?第152章 蒙匪第162章 第四步兵師第215章 震旦第44章 預備隊中的預備隊第240章 中法之痛第278章 國會大廈第97章 東北新軍和遠東陸軍士官學校第72章 紅土崖(一)第284章 去殖民化第93章 遼陽會戰(二)第204章 北四省第259章 兩彈一星和中法同盟287章 首都第146章 奸佞小人第219章 打白條的1170噸黃金第293章 濟州海戰(一)第170章 神一樣的隊友第182章 日韓第180章 蜀道難第110章 奉天巡撫蔭昌
第296章 精英雲集第4章 殺人越貨第242章 尖端人才第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339章 臺灣,臺灣第82章 新師團的豪華陣容(二)第77章 再戰日軍之決心第303章 上將蔡鍔第62章 再相遇,青木宣純第214章 對決奧匈第64章 亂世出英雄第259章 兩彈一星和中法同盟第84章 多一技防身第152章 蒙匪238章 帝國風第167章 天下亂了第17章 前洞嶺伏擊戰(上)第328章 有錢纔是霸主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140章 日本就是個悲劇第65章 新式雷擊炮130章 vanderbil第30章 青木宣純大佐(下)第65章 新式雷擊炮第175章 君權神授第80章 布魯西洛夫上校第91章 真金白銀第142章 奉票風波第207章 珍貴如兄弟般的友誼第214章 對決奧匈第211章 最忌諱的那場大屠殺第86章 進攻,右翼之右第281章 萬達豐第321章 機械之王第65章 新式雷擊炮第96章 遼陽會戰(五)第289章 第三次中日戰爭第184章 中日戰爭之總戰略第190章 將星閃耀之全殲第18章 前洞嶺伏擊戰(中)第320章 最忠心的人第289章 第三次中日戰爭第45章 軍事就是欺騙第24章 花田少佐的禮物第293章 濟州海戰(一)第283章 國防委員第262章 赫爾曼.戈林第73章 紅土崖(二)第257章 集 權的優勢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233章 華盛頓條約第250章 大蕭條第165章 和談第192章 一五計劃第63章 誰不想做軍閥?第21章 牛家堡的基業第101章 恐宋症第106章 上上之功第350章 誰都不可能退縮第21章 牛家堡的基業第209章 漢武第154章 兔子、王八和獨裁者第349章 帝國只能是世界第一第271章 日本皇族和元帥第318章 實力至上第104章 東三省總督第199章 蛇濟光,虎濟光第89章 奇襲遼陽第258章 特斯拉爵士和核工程第140章 日本就是個悲劇第172章 圍攻北京第194章 登基稱帝第175章 君權神授第58章 蔣家窯戰役(二)第203章 這一年,一戰之前第259章 兩彈一星和中法同盟第231章 訪問美國第4章 殺人越貨第87章 三道溝夜襲戰第225章 總理何在?第152章 蒙匪第162章 第四步兵師第215章 震旦第44章 預備隊中的預備隊第240章 中法之痛第278章 國會大廈第97章 東北新軍和遠東陸軍士官學校第72章 紅土崖(一)第284章 去殖民化第93章 遼陽會戰(二)第204章 北四省第259章 兩彈一星和中法同盟287章 首都第146章 奸佞小人第219章 打白條的1170噸黃金第293章 濟州海戰(一)第170章 神一樣的隊友第182章 日韓第180章 蜀道難第110章 奉天巡撫蔭昌